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探讨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方向
对人形机器人而言表演和干活都重要
2025-08-15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
宇树机器人展台,机器人机型进行拳击展示。
|
![]() |
|
标志性白衬衣黑裤子,语速极快,表达直击要害……他,是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
刚刚结束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这位“90后”创业者比去年更显从容,言语间对技术的自信丝毫未减。
创业第九年,35岁的王兴兴正迎来关键转折点。
今年7月,宇树科技启动IPO辅导。其机器狗全球市场份额稳定在70%左右,新推出的人形机器人Unitree R1仅用三个月,销量已是去年全系产品销量的150%。宇树科技最新技术体现在哪?为何大幅降价?表演是否只是炫技?何时能真的帮助人类干活?本报记者与王兴兴深入对话,从多个棱面来观察,试图勾勒这家高速进击的机器人公司的独特轮廓。
棱面一:
最新技术体现在了格斗上
擂台上,红绿选手激烈交锋:挥拳,踢腿,摔倒,站起。这不是真人拳击赛,而是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宇树科技展台的一幕。
8月8日至12日,北京这场盛会中,宇树展台始终人潮涌动,特别搭建的格斗擂台成为全场焦点。
高1.3米、重70斤的UnitreeG1机器人化身“格斗运动员”,在操作员遥控下,动作灵活流畅,一招一式“接近真人”。这款机器人搭载29个灵活关节和智能平衡算法,能快速调整平衡,支持模块化技能部署。
“格斗应用的技术,是我们最新一代的技术。”王兴兴介绍。格斗技术新在何处?
关键点一:搭建自由组合的“招式库”。机器人每次出击,是输出一个动作序列指令。“我们储备约20组动作序列,可自由组合应对复杂局面。”王兴兴解释。
关键点二:强化抗冲击干扰能力。格斗或比赛中外部冲击远超舞蹈表演。“格斗的G1机器人铝合金腿部会有很多凹坑。可见打击力度是非常大的。”王兴兴提示。
关键点三:动作效率1个月提升1倍。4月,宇树科技格斗视频预告《Unitree 铁甲拳王:觉醒!》。5月,全球首个以人形机器人为参赛主体的格斗赛事亮相。“4月首次格斗时动作还较慢,到5月直播,我们已将出拳、踢腿等速度提升近一倍,力道也大增。”王兴兴透露。
棱面二:
降价是为了生态
作为全球最大机器人生产国和连续12年的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正迎来爆发式增长。
价格,始终是焦点。
7月底,宇树科技正式发布第三款人形机器人——Unitree R1智能伙伴,起售价3.99万元。这个价格,由王兴兴亲自拍板。
R1之前,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两款主力机型售价分别是65万元和9.9万元。
为何大幅降价?王兴兴的逻辑很简单:一是降价能让更多人愿意采购;二是有了足够出货量和使用量能催生租赁市场的兴起,也能推动丰富的应用开发生态的形成。
王兴兴表示,无论去年还是今年,客户对人形机器人的采购需求都呈爆发式增长。“整机厂商、零部件厂商平均至少有50%至100%的增长。”他预计,未来几年全行业人形机器人出货量每年都会实现翻番,“如果有更大技术突破,未来2至3年,可能出现一年出货几十万台,甚至上百万台。”
棱面三:
娱乐和干活都重要
参展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的宇树科技宣布,8月14日参加首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机器人何时能帮人类大量干活?”“跑步、跳舞、格斗是否在炫技?”人形机器人越来越多在展会亮相,这些问题被反复追问。
“我们的目标始终是让机器人真正干活,解放生产力。”王兴兴直言不讳,“最快2年到3年,机器人能像人一样干活。”
王兴兴也承认,当前技术成熟度决定了行业必须分阶段推进。“表演、格斗等娱乐场景能快速验证技术,同时积累数据;而工业场景则需要更长时间的技术沉淀。”他认为,具身智能AI模型做得不够理想,是限制人形机器人大规模应用的一个关键问题。王兴兴更倾向于把具身智能AI模型的研发突破,视为机器人行业实现进阶的关键。
“娱乐和干活,两件事都重要。哪些技术先成熟,就在哪些场景、哪些行业先应用起来。”王兴兴点明了宇树科技的商业化双轨战略:
一方面,通过四足机器狗占据全球60%至70%市场份额;另一方面,以价格下探策略推动人形机器人规模化应用。这种战略在海外市场初见成效。宇树科技50%的营收来自海外,自2018年起就在布局全球市场。
3.99万元的价格背后,是一场关于技术、商业和管理的多重突围。
棱面四:
上市就像赶赴一场“高考”
宇树科技正筹划上市。面对记者,王兴兴没有缄默,保持了新生代创业者“有问必答”的风格。
他将上市比作“高考”。“我把上市视作一次‘高考’般的学习过程。”王兴兴说,这是企业迈向更成熟管理与运营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对过去9年多时间的交代。
接下来,宇树科技的战略重点是什么?
“对每家企业包括我们来说,最本质的还是需要把产品做好。有更好的产品、更好的价格、更完善的功能,用户的售后体验也会更好。我们要花足够的时间把产品打磨好,这样无论面对国内外的竞争,还是在未来的竞争,都能在全球市场这个大‘蛋糕’里面分一杯羹。”他说。
(本报记者 董婉婉 刘笑笑 张锡坤 王雅洁)
刚刚结束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这位“90后”创业者比去年更显从容,言语间对技术的自信丝毫未减。
创业第九年,35岁的王兴兴正迎来关键转折点。
今年7月,宇树科技启动IPO辅导。其机器狗全球市场份额稳定在70%左右,新推出的人形机器人Unitree R1仅用三个月,销量已是去年全系产品销量的150%。宇树科技最新技术体现在哪?为何大幅降价?表演是否只是炫技?何时能真的帮助人类干活?本报记者与王兴兴深入对话,从多个棱面来观察,试图勾勒这家高速进击的机器人公司的独特轮廓。
棱面一:
最新技术体现在了格斗上
擂台上,红绿选手激烈交锋:挥拳,踢腿,摔倒,站起。这不是真人拳击赛,而是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宇树科技展台的一幕。
8月8日至12日,北京这场盛会中,宇树展台始终人潮涌动,特别搭建的格斗擂台成为全场焦点。
高1.3米、重70斤的UnitreeG1机器人化身“格斗运动员”,在操作员遥控下,动作灵活流畅,一招一式“接近真人”。这款机器人搭载29个灵活关节和智能平衡算法,能快速调整平衡,支持模块化技能部署。
“格斗应用的技术,是我们最新一代的技术。”王兴兴介绍。格斗技术新在何处?
关键点一:搭建自由组合的“招式库”。机器人每次出击,是输出一个动作序列指令。“我们储备约20组动作序列,可自由组合应对复杂局面。”王兴兴解释。
关键点二:强化抗冲击干扰能力。格斗或比赛中外部冲击远超舞蹈表演。“格斗的G1机器人铝合金腿部会有很多凹坑。可见打击力度是非常大的。”王兴兴提示。
关键点三:动作效率1个月提升1倍。4月,宇树科技格斗视频预告《Unitree 铁甲拳王:觉醒!》。5月,全球首个以人形机器人为参赛主体的格斗赛事亮相。“4月首次格斗时动作还较慢,到5月直播,我们已将出拳、踢腿等速度提升近一倍,力道也大增。”王兴兴透露。
棱面二:
降价是为了生态
作为全球最大机器人生产国和连续12年的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正迎来爆发式增长。
价格,始终是焦点。
7月底,宇树科技正式发布第三款人形机器人——Unitree R1智能伙伴,起售价3.99万元。这个价格,由王兴兴亲自拍板。
R1之前,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两款主力机型售价分别是65万元和9.9万元。
为何大幅降价?王兴兴的逻辑很简单:一是降价能让更多人愿意采购;二是有了足够出货量和使用量能催生租赁市场的兴起,也能推动丰富的应用开发生态的形成。
王兴兴表示,无论去年还是今年,客户对人形机器人的采购需求都呈爆发式增长。“整机厂商、零部件厂商平均至少有50%至100%的增长。”他预计,未来几年全行业人形机器人出货量每年都会实现翻番,“如果有更大技术突破,未来2至3年,可能出现一年出货几十万台,甚至上百万台。”
棱面三:
娱乐和干活都重要
参展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的宇树科技宣布,8月14日参加首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机器人何时能帮人类大量干活?”“跑步、跳舞、格斗是否在炫技?”人形机器人越来越多在展会亮相,这些问题被反复追问。
“我们的目标始终是让机器人真正干活,解放生产力。”王兴兴直言不讳,“最快2年到3年,机器人能像人一样干活。”
王兴兴也承认,当前技术成熟度决定了行业必须分阶段推进。“表演、格斗等娱乐场景能快速验证技术,同时积累数据;而工业场景则需要更长时间的技术沉淀。”他认为,具身智能AI模型做得不够理想,是限制人形机器人大规模应用的一个关键问题。王兴兴更倾向于把具身智能AI模型的研发突破,视为机器人行业实现进阶的关键。
“娱乐和干活,两件事都重要。哪些技术先成熟,就在哪些场景、哪些行业先应用起来。”王兴兴点明了宇树科技的商业化双轨战略:
一方面,通过四足机器狗占据全球60%至70%市场份额;另一方面,以价格下探策略推动人形机器人规模化应用。这种战略在海外市场初见成效。宇树科技50%的营收来自海外,自2018年起就在布局全球市场。
3.99万元的价格背后,是一场关于技术、商业和管理的多重突围。
棱面四:
上市就像赶赴一场“高考”
宇树科技正筹划上市。面对记者,王兴兴没有缄默,保持了新生代创业者“有问必答”的风格。
他将上市比作“高考”。“我把上市视作一次‘高考’般的学习过程。”王兴兴说,这是企业迈向更成熟管理与运营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对过去9年多时间的交代。
接下来,宇树科技的战略重点是什么?
“对每家企业包括我们来说,最本质的还是需要把产品做好。有更好的产品、更好的价格、更完善的功能,用户的售后体验也会更好。我们要花足够的时间把产品打磨好,这样无论面对国内外的竞争,还是在未来的竞争,都能在全球市场这个大‘蛋糕’里面分一杯羹。”他说。
(本报记者 董婉婉 刘笑笑 张锡坤 王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