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龄调解员巧解社区“千千结”
2025-08-15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贾瑞君 宋明君 通讯员 袁波 报道
本报淄博讯 “我记得很清楚,那是在今年1月,晚饭饺子还没吃完,调解方一个电话打过来说同意了,我甩下碗就去了调解工作室。”近日,回忆起这场几经波折、金额高达70余万元的调解经历,65岁的梁军松了口气,“看到双方签订协议握手言和,我也很高兴。”
梁军在退休后加入了淄博市淄川区纠纷调解委员会。参与社区治理工作,让老干部老党员找到了归属感,和梁军一样的“银龄调解员”,淄博市目前共有400余名。
“我们‘晚晴’调解团队中的特邀调解员田承贵,退休前是从事审判工作26年的民事法官,具有丰富的审判实践经验,风险预判力强,调解效果好。自参加调解工作以来,调解案件4000余件。”张店区法院调解团队团队长赵永洁告诉记者,“晚晴”调解团队自成立以来,共调解大小纠纷18000余件,“在化解纠纷矛盾方面,咱们的‘银龄调解员’发挥专业优势,积极为基层社会治理作贡献。”
“银龄调解员”并非“单打独斗”,淄博依托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派出所等建立个人调解工作室45个,先后打造了“耆管事”、“渔洋和疏”等老干部调解工作品牌,激发了老干部老党员为社区治理增添力量的热情。
同时,淄博市委老干部局深入推进“银龄赋能促和谐”专项行动,构建“教育引导、文化浸润、关爱帮扶、矛盾化解、互助服务、社区任职”六位一体工作体系,形成独具特色的“银发治理”模式。截至目前,淄博已有近万名离退休干部党员到社区报到,超七成红色楼长为老同志。
“我们将充分发挥广大离退休干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广大老同志积极发挥独特优势,主动融入参与社区工作,为基层治理贡献力量。”淄博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刘伟说。
本报淄博讯 “我记得很清楚,那是在今年1月,晚饭饺子还没吃完,调解方一个电话打过来说同意了,我甩下碗就去了调解工作室。”近日,回忆起这场几经波折、金额高达70余万元的调解经历,65岁的梁军松了口气,“看到双方签订协议握手言和,我也很高兴。”
梁军在退休后加入了淄博市淄川区纠纷调解委员会。参与社区治理工作,让老干部老党员找到了归属感,和梁军一样的“银龄调解员”,淄博市目前共有400余名。
“我们‘晚晴’调解团队中的特邀调解员田承贵,退休前是从事审判工作26年的民事法官,具有丰富的审判实践经验,风险预判力强,调解效果好。自参加调解工作以来,调解案件4000余件。”张店区法院调解团队团队长赵永洁告诉记者,“晚晴”调解团队自成立以来,共调解大小纠纷18000余件,“在化解纠纷矛盾方面,咱们的‘银龄调解员’发挥专业优势,积极为基层社会治理作贡献。”
“银龄调解员”并非“单打独斗”,淄博依托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派出所等建立个人调解工作室45个,先后打造了“耆管事”、“渔洋和疏”等老干部调解工作品牌,激发了老干部老党员为社区治理增添力量的热情。
同时,淄博市委老干部局深入推进“银龄赋能促和谐”专项行动,构建“教育引导、文化浸润、关爱帮扶、矛盾化解、互助服务、社区任职”六位一体工作体系,形成独具特色的“银发治理”模式。截至目前,淄博已有近万名离退休干部党员到社区报到,超七成红色楼长为老同志。
“我们将充分发挥广大离退休干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广大老同志积极发挥独特优势,主动融入参与社区工作,为基层治理贡献力量。”淄博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刘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