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业”深度融合还有多远?

2025-08-14 作者: 杨学莹 刘飞跃 来源: 大众日报
  □ 杨学莹 刘飞跃

  传统上,企业往往注重生产加工过程,却忽视每个生产环节所产生的成本浪费。为提高竞争力,制造企业价值链扩展总是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在“微笑曲线”中,被称为“第三利润源”的物流对企业增加附加值、促进转型升级的作用越来越大。
  如何减少生产过程中物流造成的浪费,是企业共同面临的痛点。当下经济发展承压,如何给企业降本增效应得到政府和社会更多关注。目前,“两业”融合的实质案例仍显不足。
  山东省物流与交通运输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侯鹏分析了“两业”融合的深层次障碍,包括体制机制壁垒阻碍要素流动、企业能力和激励政策不足等方面。比如,物流企业普遍存在供应链整合深度不足的问题,多数企业仍停留在运输、仓储等基础服务层面,缺乏供应商管理库存、准时制配送等高端供应链服务能力。
  侯鹏建议,可以根据企业具体情况分层推进融合路径,大型龙头企业适合采用整体外包模式,将产前物流规划、产线边仓设计、售后逆向物流等环节交由专业服务商。中小企业集群和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更适合“共享式融合”,通过接入省级产业大脑平台,多家工厂可共用第三方前置仓和干支线班车,避免重资产投入。“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重点破解统计核算难题,探索‘两业融合增加值’分算制度,使融合效益显性化。”侯鹏说。
  “两业”融合降本增效,一方面物流企业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和落地实践能力去匹配制造企业日益增长的综合物流服务需求;另一方面制造企业要有供应链全局思维,通过专业化分工释放发展动能,聚焦研发、生产等核心业务。制造业与物流业通过链条的延伸、产业的融合和技术的牵引,共同面对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课题,实现双赢局面。
  □ 杨学莹 刘飞跃

  传统上,企业往往注重生产加工过程,却忽视每个生产环节所产生的成本浪费。为提高竞争力,制造企业价值链扩展总是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在“微笑曲线”中,被称为“第三利润源”的物流对企业增加附加值、促进转型升级的作用越来越大。
  如何减少生产过程中物流造成的浪费,是企业共同面临的痛点。当下经济发展承压,如何给企业降本增效应得到政府和社会更多关注。目前,“两业”融合的实质案例仍显不足。
  山东省物流与交通运输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侯鹏分析了“两业”融合的深层次障碍,包括体制机制壁垒阻碍要素流动、企业能力和激励政策不足等方面。比如,物流企业普遍存在供应链整合深度不足的问题,多数企业仍停留在运输、仓储等基础服务层面,缺乏供应商管理库存、准时制配送等高端供应链服务能力。
  侯鹏建议,可以根据企业具体情况分层推进融合路径,大型龙头企业适合采用整体外包模式,将产前物流规划、产线边仓设计、售后逆向物流等环节交由专业服务商。中小企业集群和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更适合“共享式融合”,通过接入省级产业大脑平台,多家工厂可共用第三方前置仓和干支线班车,避免重资产投入。“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重点破解统计核算难题,探索‘两业融合增加值’分算制度,使融合效益显性化。”侯鹏说。
  “两业”融合降本增效,一方面物流企业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和落地实践能力去匹配制造企业日益增长的综合物流服务需求;另一方面制造企业要有供应链全局思维,通过专业化分工释放发展动能,聚焦研发、生产等核心业务。制造业与物流业通过链条的延伸、产业的融合和技术的牵引,共同面对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课题,实现双赢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