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贝春集团创新实践“从田间到舌尖”,品牌价值逾223亿元

从一粒原粮开始锻造硬核实力

2025-08-11 作者: 徐付彪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徐付彪
  通讯员 崔建帅 李淑冉 报道
  本报武城讯 近年来,脱胎于武城老酒厂的古贝春集团(以下简称古贝春)依托“从田间到舌尖”的创新实践,年产能突破10万吨大关,品牌价值逾223亿元,为鲁酒振兴注入活力。
  白酒的品质密码,七分在原料。于是,田间便成了古贝春白酒的“第一生产车间”。为从源头上保证白酒品质的稳定,2011年,古贝春启动“原粮革命”,联合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打造万亩生态种植基地,构建起“田间到舌尖”的全链条质量管控体系。2020年,引入省农科院研发的“济粱3”和“济粱4”等半糯型高粱品种。原粮颗粒坚实、饱满、均匀,耐蒸煮,淀粉含量比较高,酿造的浓香型白酒更加绵柔。
  此后,古贝春逐步扩大高粱种植实验基地的规模,规范化建起5万亩优质生态原粮种植基地和古贝春运河粮仓。去年,还与山东种业集团携手,共建酒粮研究院和白酒原粮生产基地,以良种优选为核心,持续锻造酿酒原粮的硬核实力。
  在白酒行业中,既坚守传统工艺,又利用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并不互相违背。走进古贝春1310智能化车间,自动化设备正高效运转:机械臂精准执行装甑工序,传感器网络实时监测窖池温度,大数据系统动态调控蒸煮参数。这套国内领先的智能化生产线,用“数据驱动”的精准生产体系,将古贝春白酒质量稳定性推向新高度。
  这一变革背后,是古贝春对科研创新与人才建设的长期投入。企业与江南大学、中国食品发酵研究院、齐鲁工业大学等多所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深度合作,通过“引、带、培”多维模式,构建起一支涵盖国家级白酒评委、山东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及齐鲁首席技师等近百人的专业科研团队。为夯实品质基础,古贝春更建成CNAS认可实验室,将白酒检测指标从常规几十项扩展至137项,形成覆盖原料、生产、成品全链条的严苛质控体系。
  依托强大的科研平台与人才储备,古贝春已累计承担国家级和省级项目50余项,取得了40余个专利。2024年11月,企业独创的“N+1+1+N”创新模式在山东省创新方法大赛中斩获优胜奖,为白酒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复制的范本。从一粒原粮的精心孕育,到智能化酿造的精准把控,古贝春正以全产业链创新实践,让这杯流淌着千年基因的齐鲁佳酿,成为白酒产业转型升级的鲜活注脚。
  □记者 徐付彪
  通讯员 崔建帅 李淑冉 报道
  本报武城讯 近年来,脱胎于武城老酒厂的古贝春集团(以下简称古贝春)依托“从田间到舌尖”的创新实践,年产能突破10万吨大关,品牌价值逾223亿元,为鲁酒振兴注入活力。
  白酒的品质密码,七分在原料。于是,田间便成了古贝春白酒的“第一生产车间”。为从源头上保证白酒品质的稳定,2011年,古贝春启动“原粮革命”,联合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打造万亩生态种植基地,构建起“田间到舌尖”的全链条质量管控体系。2020年,引入省农科院研发的“济粱3”和“济粱4”等半糯型高粱品种。原粮颗粒坚实、饱满、均匀,耐蒸煮,淀粉含量比较高,酿造的浓香型白酒更加绵柔。
  此后,古贝春逐步扩大高粱种植实验基地的规模,规范化建起5万亩优质生态原粮种植基地和古贝春运河粮仓。去年,还与山东种业集团携手,共建酒粮研究院和白酒原粮生产基地,以良种优选为核心,持续锻造酿酒原粮的硬核实力。
  在白酒行业中,既坚守传统工艺,又利用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并不互相违背。走进古贝春1310智能化车间,自动化设备正高效运转:机械臂精准执行装甑工序,传感器网络实时监测窖池温度,大数据系统动态调控蒸煮参数。这套国内领先的智能化生产线,用“数据驱动”的精准生产体系,将古贝春白酒质量稳定性推向新高度。
  这一变革背后,是古贝春对科研创新与人才建设的长期投入。企业与江南大学、中国食品发酵研究院、齐鲁工业大学等多所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深度合作,通过“引、带、培”多维模式,构建起一支涵盖国家级白酒评委、山东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及齐鲁首席技师等近百人的专业科研团队。为夯实品质基础,古贝春更建成CNAS认可实验室,将白酒检测指标从常规几十项扩展至137项,形成覆盖原料、生产、成品全链条的严苛质控体系。
  依托强大的科研平台与人才储备,古贝春已累计承担国家级和省级项目50余项,取得了40余个专利。2024年11月,企业独创的“N+1+1+N”创新模式在山东省创新方法大赛中斩获优胜奖,为白酒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复制的范本。从一粒原粮的精心孕育,到智能化酿造的精准把控,古贝春正以全产业链创新实践,让这杯流淌着千年基因的齐鲁佳酿,成为白酒产业转型升级的鲜活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