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兴县联动养老资源,探路以村为基础单元、以镇为组合单元的居家养老模式
“乐安晚晴”托举夕阳红
2025-08-08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韩 凯
本报通讯员 王凯丽
“老嫂子,我们又来服务了!”
“好好好,我这几天就盼着你们来呢。”
王文英从双肩包里拿出血压计,熟练地给李老太测量血压;王春景则拿起扫帚,开始屋里屋外打扫卫生……
近期,在滨州市博兴县的部分村庄活跃着一群特殊的“背包客”,他们背着统一款式的橙色双肩包,穿梭于村里独居、失能或半失能老人家,为老人量血压、剪指甲、打扫卫生、洗衣铺床晒被。
今年80多岁的李老太是村里的独居老人,腿脚不灵便,子女不在身边。从2024年9月开始,李老太被列入村里居家养老服务对象,开始享受由公益基金和村集体出资购买的居家养老服务。
2024年7月,由山东省乐安慈孝基金会、北京怀柔中和乡村促进发展中心和当地政府共同发起的“乐安晚晴”乡村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启动。该项目由山东省乐安慈孝基金会作为主要出资方,博兴县在陈户镇选取了多个集体经济实力较强的村作为试点。
作为首批试点村之一,桥子村有村民1102人,80岁以上老人52人,其中大部分老人处于独居、失能或半失能状态。尽管村里建有农村幸福院(养老院),但大部分老人更愿意在自己家里养老。
在成为“乐安晚晴”项目的试点村后,桥子村结合个人意愿,将44名80岁以上或60岁以上失能、半失能老人纳入服务范围,为他们提供“226N”服务(即养老护理员2人一组、每月上门服务2次、代办6项确定的居家养老服务以及N项衍生服务)。
该项目最大的特点是“小老”服务“老老”,养老护理员全部是本村年龄55-65岁、身体健康的“小老”。“小老”们接受2个月的专业培训后,统一着装、统一装备、持证上岗。护理员们的服务费由项目出资支付。
“一听说有这么个帮助老年人的项目,我觉得是行善的好事,马上报名了。”尹楼村种粮大户尹桂芹就这样成了一名养老护理员。在她看来,这个项目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句话落到了实处,不但实现了“小老”老有所为、“老老”老有所养,还在村域范围内形成了良好的爱老护老氛围。
针对护理员的服务过程、质量监督问题,该项目引入微信小程序,指导护理员上门时拍摄服务内容照片,近期各村还通过投票选出了服务监督员,专门负责上门回访,让服务对象给护理员打分。
农村养老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围绕养老服务、社会保障、健康支撑三大体系建设,借助“乐安晚晴”这一创新模式,博兴县正在探索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参与、集体互助、家庭尽责实现养老资源的联动,搭建以村为基础单元、以镇为组合单元的虚拟居家养老轻资产运营服务社区,达到村域养老“自平衡”模式。
开展居家养老服务以来,“乐安晚晴”项目已完成服务工单超2200次,近期试点村从4个增加到了21个,服务范围扩大到621名老人。
老人们的居家养老问题解决了,各村又把老年人的洗衣、洗澡问题提上了日程。“我们计划近期开工建设洗衣房,已经挑选了洗衣烘干一次完成的洗衣机,以解决老人们的洗衣难题。”桥子村党支部书记王子宣说。
本报通讯员 王凯丽
“老嫂子,我们又来服务了!”
“好好好,我这几天就盼着你们来呢。”
王文英从双肩包里拿出血压计,熟练地给李老太测量血压;王春景则拿起扫帚,开始屋里屋外打扫卫生……
近期,在滨州市博兴县的部分村庄活跃着一群特殊的“背包客”,他们背着统一款式的橙色双肩包,穿梭于村里独居、失能或半失能老人家,为老人量血压、剪指甲、打扫卫生、洗衣铺床晒被。
今年80多岁的李老太是村里的独居老人,腿脚不灵便,子女不在身边。从2024年9月开始,李老太被列入村里居家养老服务对象,开始享受由公益基金和村集体出资购买的居家养老服务。
2024年7月,由山东省乐安慈孝基金会、北京怀柔中和乡村促进发展中心和当地政府共同发起的“乐安晚晴”乡村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启动。该项目由山东省乐安慈孝基金会作为主要出资方,博兴县在陈户镇选取了多个集体经济实力较强的村作为试点。
作为首批试点村之一,桥子村有村民1102人,80岁以上老人52人,其中大部分老人处于独居、失能或半失能状态。尽管村里建有农村幸福院(养老院),但大部分老人更愿意在自己家里养老。
在成为“乐安晚晴”项目的试点村后,桥子村结合个人意愿,将44名80岁以上或60岁以上失能、半失能老人纳入服务范围,为他们提供“226N”服务(即养老护理员2人一组、每月上门服务2次、代办6项确定的居家养老服务以及N项衍生服务)。
该项目最大的特点是“小老”服务“老老”,养老护理员全部是本村年龄55-65岁、身体健康的“小老”。“小老”们接受2个月的专业培训后,统一着装、统一装备、持证上岗。护理员们的服务费由项目出资支付。
“一听说有这么个帮助老年人的项目,我觉得是行善的好事,马上报名了。”尹楼村种粮大户尹桂芹就这样成了一名养老护理员。在她看来,这个项目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句话落到了实处,不但实现了“小老”老有所为、“老老”老有所养,还在村域范围内形成了良好的爱老护老氛围。
针对护理员的服务过程、质量监督问题,该项目引入微信小程序,指导护理员上门时拍摄服务内容照片,近期各村还通过投票选出了服务监督员,专门负责上门回访,让服务对象给护理员打分。
农村养老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围绕养老服务、社会保障、健康支撑三大体系建设,借助“乐安晚晴”这一创新模式,博兴县正在探索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参与、集体互助、家庭尽责实现养老资源的联动,搭建以村为基础单元、以镇为组合单元的虚拟居家养老轻资产运营服务社区,达到村域养老“自平衡”模式。
开展居家养老服务以来,“乐安晚晴”项目已完成服务工单超2200次,近期试点村从4个增加到了21个,服务范围扩大到621名老人。
老人们的居家养老问题解决了,各村又把老年人的洗衣、洗澡问题提上了日程。“我们计划近期开工建设洗衣房,已经挑选了洗衣烘干一次完成的洗衣机,以解决老人们的洗衣难题。”桥子村党支部书记王子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