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时评
减负!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2025-08-07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评论员
8月6日,中办、国办印发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
基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锚定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提出精文件、减会议、控督查等一系列政策举措,与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一脉相承,抓住了当前基层反映最突出的问题,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传递出真抓实干的鲜明导向。
资源的优化配置,决定着事业成败。干基层工作,同样有个资源配置的问题。这其中,最宝贵的就是党员干部的时间和精力,用到了这里,能用到那里的自然就少了。若是时间都花在了浮文虚会上,精力都耗在了应付考核上,那还剩多少能用于干事创业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就是为了更好地配置时间和精力这份宝贵资源,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细读《若干规定》,“减”的味道十分浓厚。不论是规定文件字数上限,还是限制开会发言时长,抑或是规范督查检查考核,那些被“减”掉的文本和程序,让材料从厚到薄、发言从长到短、考核由多到少得以实现,也为基层工作者“减”掉了许多不必要的劳累和烦恼。另一个角度看,这份面向全国的重要文件,全文不足4500字,本身就在倡导“短实新”文风中起到带头示范作用。
“减”得更有针对性,“加”得才更有实效性。说到底,把基层工作者从无意义的文山会海、评比达标中解放出来,是为了让基层工作者有更多时间走向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和百姓家中,把更多精力汇聚到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上,集中到推动发展、服务群众上。目标更加清晰,方向更加坚定,才能让“减”出来的时间和空间不被新的形式主义所占据。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要警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反复性和顽固性,更要警惕整治形式主义的口号化。《若干规定》的印发,足见中央对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重视,也对再落实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减负”才能真正为基层“赋能”,激发出基层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8月6日,中办、国办印发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
基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锚定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提出精文件、减会议、控督查等一系列政策举措,与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一脉相承,抓住了当前基层反映最突出的问题,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传递出真抓实干的鲜明导向。
资源的优化配置,决定着事业成败。干基层工作,同样有个资源配置的问题。这其中,最宝贵的就是党员干部的时间和精力,用到了这里,能用到那里的自然就少了。若是时间都花在了浮文虚会上,精力都耗在了应付考核上,那还剩多少能用于干事创业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就是为了更好地配置时间和精力这份宝贵资源,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细读《若干规定》,“减”的味道十分浓厚。不论是规定文件字数上限,还是限制开会发言时长,抑或是规范督查检查考核,那些被“减”掉的文本和程序,让材料从厚到薄、发言从长到短、考核由多到少得以实现,也为基层工作者“减”掉了许多不必要的劳累和烦恼。另一个角度看,这份面向全国的重要文件,全文不足4500字,本身就在倡导“短实新”文风中起到带头示范作用。
“减”得更有针对性,“加”得才更有实效性。说到底,把基层工作者从无意义的文山会海、评比达标中解放出来,是为了让基层工作者有更多时间走向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和百姓家中,把更多精力汇聚到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上,集中到推动发展、服务群众上。目标更加清晰,方向更加坚定,才能让“减”出来的时间和空间不被新的形式主义所占据。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要警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反复性和顽固性,更要警惕整治形式主义的口号化。《若干规定》的印发,足见中央对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重视,也对再落实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减负”才能真正为基层“赋能”,激发出基层干事创业的精气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