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零实际购买力已是美国1.6倍
——国新办发布会解读“十四五”时期消费、外贸、外资、对外投资高质量成绩单
2025-07-19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
近日,在江苏泰州港集装箱码头,货船停在泊位装卸集装箱(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
|
商务关系千家万户、联通国内国际。“十四五”以来,我国消费、外贸、外资、对外投资等领域商务工作成效如何?国务院新闻办公室7月18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商务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有关情况。
今年我国社零总额有望突破50万亿元人民币
“社零总额从2020年的39.1万亿元提升到2024年的48.3万亿元,年均增长5.5%”“今年有望突破50万亿元人民币”……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发布会上介绍“十四五”时期我国消费市场特点时说,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的地位更加稳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达到60%左右。
“扩容”,超大规模市场体量更大。“和美国比,从绝对值来看我们的社零相当于美国的80%左右;但从实际购买力来看,按照世界银行的数据和算法,我们的社零已是美国的1.6倍。”王文涛说。
“提质”,品质消费走进千家万户。消费品“以旧换新”,换出了智能和绿色。截至上半年,以旧换新带动销售额2.9万亿元,约4亿人次享受补贴优惠。“十四五”期间,我国服务消费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焕新”,新型消费亮点纷呈。我国实施零售业创新提升工程,助力传统业态的“旧中出新”;推动新型消费业态融合创新,培育“人工智能+消费”等新增长点。
“开放”,国内外市场联动互促。更多优质商品服务进入中国,2021至2024年我国累计进口消费品7.4万亿元;另一方面,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组织“购在中国”活动,2024年入境游客总花费942亿美元,增长77.8%。
大、强、韧!中国贸易强国建设迈出新步伐
王文涛说,外贸在“风高浪急”的情况下出现逆势增长,贸易强国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可以用三个字来概括:
“大”,贸易大国地位巩固:货物贸易规模连续跨过5万亿美元、6万亿美元两个大的台阶,2024年较“十三五”末的2020年增长了32.4%,连续8年稳居全球第一。服务贸易规模首破1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二。王文涛提到,2024年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货物进口占全球总进口约13.3%,美国进口占全球总进口13.6%。“也就是说我们是几乎和美国进口相当的全球第二大进口市场。同时,我们是近80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出口目的地。”
“强”,贸易强国建设步伐加快: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作为贸易强国的三大支柱都不断夯实。2024年,货物贸易中高技术产品出口占比达18.2%,跨境电商进出口比2020年增长67%;服务贸易创新提升,2024年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额比2020年增长38%。
“韧”,外贸韧性和抗冲击能力显著提升:我国积极优化国际市场布局,贸易伙伴更加多元。东盟已连续5年保持我第一大贸易伙伴,今年上半年贸易额同比增长9.6%;2024年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比重已超50%;对美出口占我出口比重从2020年的17.4%下降到2024年的14.7%,今年上半年对美出口下降9.9%,但整体出口增长7.2%。
吸收外资已超7000亿美元预期目标
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介绍,截至今年6月底,“十四五”期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累计达7087.3亿美元,提前6个月完成商务发展规划提出的7000亿美元的引资目标;同时,累计新设外资企业22.9万家,比“十三五”期间增加2.5万家。
利用外资质量也大幅提升。2024年,高技术产业引资占比达34.6%,较2020年提升6个百分点。许多跨国公司在华设立了地区总部和全球研发中心。
“投资中国”成为亮丽名片。凌激介绍,境内外已累计举办“投资中国”重点活动超过60场。许多跨国公司表示,中国是跨国投资“理想、安全、有为”的目的地,是“确定性的绿洲和投资热土”。
“十四五”期间,我国产供链国际合作有序推进,对外投资年均增速超过5%,总量规模稳居世界前三。2021至2025年上半年,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双向投资规模超过2400亿美元,其中我国对共建国家投资超过1600亿美元,共建国家对华投资超过800亿美元。
(据新华社北京7月18日电 记者 谢希瑶 王雨萧 魏弘毅)
今年我国社零总额有望突破50万亿元人民币
“社零总额从2020年的39.1万亿元提升到2024年的48.3万亿元,年均增长5.5%”“今年有望突破50万亿元人民币”……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发布会上介绍“十四五”时期我国消费市场特点时说,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的地位更加稳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达到60%左右。
“扩容”,超大规模市场体量更大。“和美国比,从绝对值来看我们的社零相当于美国的80%左右;但从实际购买力来看,按照世界银行的数据和算法,我们的社零已是美国的1.6倍。”王文涛说。
“提质”,品质消费走进千家万户。消费品“以旧换新”,换出了智能和绿色。截至上半年,以旧换新带动销售额2.9万亿元,约4亿人次享受补贴优惠。“十四五”期间,我国服务消费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焕新”,新型消费亮点纷呈。我国实施零售业创新提升工程,助力传统业态的“旧中出新”;推动新型消费业态融合创新,培育“人工智能+消费”等新增长点。
“开放”,国内外市场联动互促。更多优质商品服务进入中国,2021至2024年我国累计进口消费品7.4万亿元;另一方面,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组织“购在中国”活动,2024年入境游客总花费942亿美元,增长77.8%。
大、强、韧!中国贸易强国建设迈出新步伐
王文涛说,外贸在“风高浪急”的情况下出现逆势增长,贸易强国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可以用三个字来概括:
“大”,贸易大国地位巩固:货物贸易规模连续跨过5万亿美元、6万亿美元两个大的台阶,2024年较“十三五”末的2020年增长了32.4%,连续8年稳居全球第一。服务贸易规模首破1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二。王文涛提到,2024年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货物进口占全球总进口约13.3%,美国进口占全球总进口13.6%。“也就是说我们是几乎和美国进口相当的全球第二大进口市场。同时,我们是近80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出口目的地。”
“强”,贸易强国建设步伐加快: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作为贸易强国的三大支柱都不断夯实。2024年,货物贸易中高技术产品出口占比达18.2%,跨境电商进出口比2020年增长67%;服务贸易创新提升,2024年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额比2020年增长38%。
“韧”,外贸韧性和抗冲击能力显著提升:我国积极优化国际市场布局,贸易伙伴更加多元。东盟已连续5年保持我第一大贸易伙伴,今年上半年贸易额同比增长9.6%;2024年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比重已超50%;对美出口占我出口比重从2020年的17.4%下降到2024年的14.7%,今年上半年对美出口下降9.9%,但整体出口增长7.2%。
吸收外资已超7000亿美元预期目标
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介绍,截至今年6月底,“十四五”期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累计达7087.3亿美元,提前6个月完成商务发展规划提出的7000亿美元的引资目标;同时,累计新设外资企业22.9万家,比“十三五”期间增加2.5万家。
利用外资质量也大幅提升。2024年,高技术产业引资占比达34.6%,较2020年提升6个百分点。许多跨国公司在华设立了地区总部和全球研发中心。
“投资中国”成为亮丽名片。凌激介绍,境内外已累计举办“投资中国”重点活动超过60场。许多跨国公司表示,中国是跨国投资“理想、安全、有为”的目的地,是“确定性的绿洲和投资热土”。
“十四五”期间,我国产供链国际合作有序推进,对外投资年均增速超过5%,总量规模稳居世界前三。2021至2025年上半年,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双向投资规模超过2400亿美元,其中我国对共建国家投资超过1600亿美元,共建国家对华投资超过800亿美元。
(据新华社北京7月18日电 记者 谢希瑶 王雨萧 魏弘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