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千年古邑的长寿基因+现代康养的创新实践”双重优势
单县再上榜中国康养可持续发展百强县
2025-07-16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蒋鑫
本报通讯员 李铁成 谢丽
日前,第七部《康养蓝皮书》(《中国康养产业发展报告(2024—2025)》)发布仪式在贵州省六盘水市举办。会上公布了2025年度中国康养可持续发展20强市和100强县(区)榜单。山东单县以“千年古邑的长寿基因+现代康养的创新实践”双重优势,继2023年首次登榜之后,再次上榜,成为淮海经济区县域康养发展的标杆样本。
单县为什么能上榜?先来看一位老人。
98岁的孟祥佑老人入住湖西老年公寓已近10年。他告诉记者:“这里一日三餐丰富,饭菜很可口,饮食规律,医护人员贴心,我们不用担心生病无人照顾,贴心的护理让我感到安心踏实。”湖西养老院工作人员曹颖介绍说:“医护人员针对入住老人的具体情况制订个性化康养方案。一些重度中度失能老人,比如患有糖尿病等病症的,医护人员精心重点照料,时间长了通过日常饮食、大小便等便能掌握老人的身体机能情况。”针对轻度失能老人,则会通过日常举办健康讲座,普及日常保健知识,提升自身健康认知和防范意识等多个方面做好预防和日常照护工作。医护人员专业又精心的照料形成了情感纽带,让老人们身处养老院也依然能够感受到家的温暖。老人们与护理人员、同龄伙伴分享人生故事,结下深厚情谊,养老院成为老人们的“温馨之家”。
单县是著名的长寿之乡,80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比例3.35%,百岁以上老人254人,远超全国平均水平。近年来,单县以“千年长寿基因”为底色,以“产业融合”为抓手,紧扣“大善之地,康养之城”的目标定位,构建起“生态+文化+医疗+旅居”的全链条康养体系。
该县围绕养老服务积极打造老年友好型城市,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实施高龄津贴发放管理办法,将90-99周岁高龄补贴金提高到每人每月50元,百岁长寿补贴金发放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5000元逐月发放,发放标准均位列全市第一。大力发展医养结合护理型床位,全县养老床位数量增加到4300张,其中护理型床位达3000张、占比69%。健全居家、社区、机构三级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全县运营养老机构22处,建设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站、农村幸福院等服务设施48处,试点发展老年助餐点11家。统筹养老服务和医疗机构资源,建好医养融合发展“一张网”,医养结合服务实现全覆盖率,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更具质感、更加暖心。
单县先后实施“绿色革命”、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等植树造林行动,修复湿地1.1万亩,林地面积达21.7万亩,境内林木绿化率20%以上,打造出浮龙湖旅游度假区、大沙河生态景区等一批“天然氧吧”,浮龙湖旅游度假区、单县中医药文化园入选菏泽市康养旅游示范基地,年接待康养旅居游客超200万人次,先后荣获省适宜人居环境奖、全省城市公园绿地开放试点县、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该县基本建成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成县中心医院(三级综合)为龙头、23处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枢纽、340个村卫生室为网底的三级健康服务体系,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率65.21%,家庭医生签约覆盖率76.95%,慢性病规范管理率提升至71.05%。千人口床位数、执业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县域内就诊率、县外来单就诊率均位居全省各县前列。先后荣获国家慢性病防控示范县、国家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县、省级病媒生物防制先进县。
这份再次摘取的百强荣誉,既是对单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诠释,更勾勒出一幅“老有颐养、少有所乐、全域共兴”的幸福画卷。
本报通讯员 李铁成 谢丽
日前,第七部《康养蓝皮书》(《中国康养产业发展报告(2024—2025)》)发布仪式在贵州省六盘水市举办。会上公布了2025年度中国康养可持续发展20强市和100强县(区)榜单。山东单县以“千年古邑的长寿基因+现代康养的创新实践”双重优势,继2023年首次登榜之后,再次上榜,成为淮海经济区县域康养发展的标杆样本。
单县为什么能上榜?先来看一位老人。
98岁的孟祥佑老人入住湖西老年公寓已近10年。他告诉记者:“这里一日三餐丰富,饭菜很可口,饮食规律,医护人员贴心,我们不用担心生病无人照顾,贴心的护理让我感到安心踏实。”湖西养老院工作人员曹颖介绍说:“医护人员针对入住老人的具体情况制订个性化康养方案。一些重度中度失能老人,比如患有糖尿病等病症的,医护人员精心重点照料,时间长了通过日常饮食、大小便等便能掌握老人的身体机能情况。”针对轻度失能老人,则会通过日常举办健康讲座,普及日常保健知识,提升自身健康认知和防范意识等多个方面做好预防和日常照护工作。医护人员专业又精心的照料形成了情感纽带,让老人们身处养老院也依然能够感受到家的温暖。老人们与护理人员、同龄伙伴分享人生故事,结下深厚情谊,养老院成为老人们的“温馨之家”。
单县是著名的长寿之乡,80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比例3.35%,百岁以上老人254人,远超全国平均水平。近年来,单县以“千年长寿基因”为底色,以“产业融合”为抓手,紧扣“大善之地,康养之城”的目标定位,构建起“生态+文化+医疗+旅居”的全链条康养体系。
该县围绕养老服务积极打造老年友好型城市,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实施高龄津贴发放管理办法,将90-99周岁高龄补贴金提高到每人每月50元,百岁长寿补贴金发放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5000元逐月发放,发放标准均位列全市第一。大力发展医养结合护理型床位,全县养老床位数量增加到4300张,其中护理型床位达3000张、占比69%。健全居家、社区、机构三级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全县运营养老机构22处,建设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站、农村幸福院等服务设施48处,试点发展老年助餐点11家。统筹养老服务和医疗机构资源,建好医养融合发展“一张网”,医养结合服务实现全覆盖率,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更具质感、更加暖心。
单县先后实施“绿色革命”、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等植树造林行动,修复湿地1.1万亩,林地面积达21.7万亩,境内林木绿化率20%以上,打造出浮龙湖旅游度假区、大沙河生态景区等一批“天然氧吧”,浮龙湖旅游度假区、单县中医药文化园入选菏泽市康养旅游示范基地,年接待康养旅居游客超200万人次,先后荣获省适宜人居环境奖、全省城市公园绿地开放试点县、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该县基本建成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成县中心医院(三级综合)为龙头、23处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枢纽、340个村卫生室为网底的三级健康服务体系,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率65.21%,家庭医生签约覆盖率76.95%,慢性病规范管理率提升至71.05%。千人口床位数、执业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县域内就诊率、县外来单就诊率均位居全省各县前列。先后荣获国家慢性病防控示范县、国家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县、省级病媒生物防制先进县。
这份再次摘取的百强荣誉,既是对单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诠释,更勾勒出一幅“老有颐养、少有所乐、全域共兴”的幸福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