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时事

关税博弈加剧 多国努力应对

2025-07-16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7月14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欧盟委员会负责贸易和经济安全等事务的委员谢夫乔维奇出席新闻发布会。   他14日表示,如果美欧贸易谈判失败,欧盟准备对价值720亿欧元(约合840亿美元)的美国进口商品征收额外反制关税。
  ■美国特朗普政府4月宣布所谓“对等关税”后,曾放话要“90天内达成90份协议”,但迄今仅与英国、越南达成框架协议。梳理相关情况不难发现,美方虽然频繁对他国极限施压,但未能获得所期待的妥协。特朗普日前先后致信20多个贸易伙伴的领导人,称将从8月1日起对这些贸易伙伴征收20%至50%不等的关税。他同时将所谓“对等关税”暂缓期截止日期从7月9日推迟至8月1日。在此形势下,各国一边与美方谈判,一边加速寻找替代方案,通过优化经济结构、促进贸易多元化等方式增强经济韧性。
美施压策略逐渐失灵
  特朗普政府近期一边加大关税威胁一边不得不延期执行“对等关税”,反映出美国施压策略日渐失灵及贸易伙伴不断强化的博弈心态。
  特朗普政府一度以为祭出“关税大棒”就能使其他国家就范,但迄今没有与任何国家达成一项比框架协议更具体的全面贸易协议,只能延续威胁套路。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高级顾问威廉·赖因施说:“特朗普以为所有让步都应该由对手作出。”
  在最新信函中,特朗普宣布将对欧盟和墨西哥征收30%关税,被欧盟方面认为是“给谈判的一记耳光”。欧盟表示,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自身利益,并准备对720亿欧元美国商品征收反制关税,墨方则表示不会在国家主权问题上作任何让步。
  特朗普致信的贸易伙伴中,有马来西亚等多个新兴市场国家。它们也试图通过博弈寻求更大回旋空间。马来西亚国际贸易和工业部长扎夫尔表示,马方没有在“红线”或国家利益问题上妥协。
  新加坡国立大学经济学教授戴维·杰克斯则判断:“美国谈判地位已经削弱,事实表明,美国的实力并没有那么强。”
  多国增强经济韧性以应对美关税压力
  应对美关税威胁的博弈中,各国虽致力于维持对美贸易关系,但也认识到美方反复无常、议题捆绑的谈判风格令谈判前景不明。许多国家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提升产业竞争力等增强自身经济韧性,应对外部压力和不确定性。
  德国政府日前批准460亿欧元的企业减税方案,加上3月通过的5000亿欧元公共投资计划,疲弱的德国经济有望获得新动能。
  4月以来,日本公布支持企业融资、刺激消费等一揽子措施提振经济,还承诺下调汽油和柴油价格,提供能源补贴,扩大对规模较小企业的低息贷款范围。
  加拿大政府鼓励消费者买本国货、在本国旅游,并启动“贸易影响计划”,帮助企业应对关税带来的经营风险。墨西哥推出包含18项要点的国家产业振兴计划,强化本土工业、能源与粮食主权,推动进口替代。
  美国将关税作为贸易武器,侵蚀了美政府信用,削弱了市场对美元信心,促使各国寻求美元替代品。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指出,目前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处于1994年以来最低水平,应把握时机提升欧元地位。
  各国谋求多元合作努力摆脱阴影
  关税战阴影下,许多国家寻找新的贸易伙伴,国际贸易格局正变得更加多元。
  欧盟6月底宣布与《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成员国建立合作。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该计划将“向世界表明,在基于规则的基础上与许多国家开展自由贸易是可能的”。
  欧盟还将目光投向全球南方国家。去年12月,欧盟与南方共同市场完成了自贸协定谈判。今年以来,欧盟与墨西哥完成自贸协定续签,与马来西亚、阿联酋推进自贸协定谈判。特朗普向欧盟发出新关税威胁之际,欧盟与印度尼西亚就推动双边自贸协定达成共识。
  特朗普致贸易伙伴的信函中,有8封发往东盟国家。这些国家多为出口导向型经济体。在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的当下,东盟国家正努力释放《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多边协议红利,加速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日前在马来西亚举行的东盟外长会议确认,将深化与区域外伙伴合作,缓解关税冲击。
  “越来越多国家认为满足美方要求十分困难,因而与其他国家合作的兴趣会增加。”美国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主管温迪·卡特勒说。
  南非等一些非洲国家也是特朗普的致信对象。当前,非洲国家正加快在《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协定》框架下的区域市场整合。非洲联盟55个成员中已有47个批准该协定。
  各国正向美方发出信号,即全球大多数经济体仍致力于维护多边贸易体系。“贸易伙伴想要经济关系重回稳定状态,而特朗普政府只想带来不确定性,以换取其他国家更多让步。”美国外交关系协会网站刊文这样说。
  (据新华社北京7月15日电 记者 俞懋峰 钟雅)
  ■美国特朗普政府4月宣布所谓“对等关税”后,曾放话要“90天内达成90份协议”,但迄今仅与英国、越南达成框架协议。梳理相关情况不难发现,美方虽然频繁对他国极限施压,但未能获得所期待的妥协。特朗普日前先后致信20多个贸易伙伴的领导人,称将从8月1日起对这些贸易伙伴征收20%至50%不等的关税。他同时将所谓“对等关税”暂缓期截止日期从7月9日推迟至8月1日。在此形势下,各国一边与美方谈判,一边加速寻找替代方案,通过优化经济结构、促进贸易多元化等方式增强经济韧性。
美施压策略逐渐失灵
  特朗普政府近期一边加大关税威胁一边不得不延期执行“对等关税”,反映出美国施压策略日渐失灵及贸易伙伴不断强化的博弈心态。
  特朗普政府一度以为祭出“关税大棒”就能使其他国家就范,但迄今没有与任何国家达成一项比框架协议更具体的全面贸易协议,只能延续威胁套路。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高级顾问威廉·赖因施说:“特朗普以为所有让步都应该由对手作出。”
  在最新信函中,特朗普宣布将对欧盟和墨西哥征收30%关税,被欧盟方面认为是“给谈判的一记耳光”。欧盟表示,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自身利益,并准备对720亿欧元美国商品征收反制关税,墨方则表示不会在国家主权问题上作任何让步。
  特朗普致信的贸易伙伴中,有马来西亚等多个新兴市场国家。它们也试图通过博弈寻求更大回旋空间。马来西亚国际贸易和工业部长扎夫尔表示,马方没有在“红线”或国家利益问题上妥协。
  新加坡国立大学经济学教授戴维·杰克斯则判断:“美国谈判地位已经削弱,事实表明,美国的实力并没有那么强。”
  多国增强经济韧性以应对美关税压力
  应对美关税威胁的博弈中,各国虽致力于维持对美贸易关系,但也认识到美方反复无常、议题捆绑的谈判风格令谈判前景不明。许多国家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提升产业竞争力等增强自身经济韧性,应对外部压力和不确定性。
  德国政府日前批准460亿欧元的企业减税方案,加上3月通过的5000亿欧元公共投资计划,疲弱的德国经济有望获得新动能。
  4月以来,日本公布支持企业融资、刺激消费等一揽子措施提振经济,还承诺下调汽油和柴油价格,提供能源补贴,扩大对规模较小企业的低息贷款范围。
  加拿大政府鼓励消费者买本国货、在本国旅游,并启动“贸易影响计划”,帮助企业应对关税带来的经营风险。墨西哥推出包含18项要点的国家产业振兴计划,强化本土工业、能源与粮食主权,推动进口替代。
  美国将关税作为贸易武器,侵蚀了美政府信用,削弱了市场对美元信心,促使各国寻求美元替代品。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指出,目前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处于1994年以来最低水平,应把握时机提升欧元地位。
  各国谋求多元合作努力摆脱阴影
  关税战阴影下,许多国家寻找新的贸易伙伴,国际贸易格局正变得更加多元。
  欧盟6月底宣布与《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成员国建立合作。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该计划将“向世界表明,在基于规则的基础上与许多国家开展自由贸易是可能的”。
  欧盟还将目光投向全球南方国家。去年12月,欧盟与南方共同市场完成了自贸协定谈判。今年以来,欧盟与墨西哥完成自贸协定续签,与马来西亚、阿联酋推进自贸协定谈判。特朗普向欧盟发出新关税威胁之际,欧盟与印度尼西亚就推动双边自贸协定达成共识。
  特朗普致贸易伙伴的信函中,有8封发往东盟国家。这些国家多为出口导向型经济体。在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的当下,东盟国家正努力释放《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多边协议红利,加速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日前在马来西亚举行的东盟外长会议确认,将深化与区域外伙伴合作,缓解关税冲击。
  “越来越多国家认为满足美方要求十分困难,因而与其他国家合作的兴趣会增加。”美国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主管温迪·卡特勒说。
  南非等一些非洲国家也是特朗普的致信对象。当前,非洲国家正加快在《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协定》框架下的区域市场整合。非洲联盟55个成员中已有47个批准该协定。
  各国正向美方发出信号,即全球大多数经济体仍致力于维护多边贸易体系。“贸易伙伴想要经济关系重回稳定状态,而特朗普政府只想带来不确定性,以换取其他国家更多让步。”美国外交关系协会网站刊文这样说。
  (据新华社北京7月15日电 记者 俞懋峰 钟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