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援疆助力,英吉沙在鲁签出鲜杏、农副产品1000余吨

“杏”福产业链跨越九千里

2025-07-09 作者: 王浩奇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王浩奇
   本报通讯员 汪清 实习生 张颖
  
  7月3日,满载着鲜杏的14辆冷链集装箱车从英吉沙县集中出发,前往9000多里外的山东市场。此前,英吉沙县人民政府、济宁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指挥部先后在山东济南、济宁等地举办英吉沙杏在鲁上市推介发布会,一方面扩大英吉沙杏知名度,同时展示英吉沙县的区位优势、产业特点和投资政策,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到英吉沙县投资兴业。
  目前,济宁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指挥部和英吉沙县人民政府推动英吉沙县有关农业专业合作社与山东相关企业和协会签约预购鲜杏、农副产品1000余吨,拉开了2025年英吉沙杏销售序幕。
  7月1日在济宁举办的消费帮扶启动仪式暨招商引资推介会上,英吉沙县向到场的100余家企业发出邀请,欢迎大家到英吉沙县投资兴业。英吉沙县将秉持“亲商、安商、富商”的理念,致力于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与保障。
  英吉沙县农产品资源丰富,是农业农村部确定的全国七大优质商品杏基地之一,英吉沙杏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中国第一杏”称号,有“冰山玉珠”的雅称。目前,英吉沙杏种植面积17.8万亩,今年预计产量6.5万吨。在济宁援疆助力下,当地已培育10家加工企业和113家林果合作社,开发出杏肉、杏干、杏脯、杏仁油、杏酱等产品,形成“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的全产业链发展体系,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
  近年来,济宁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指挥部持续深入实施“大仓东移 好品西进”工程,在“消费援疆”和“市场援疆”上下功夫,用“济宁所能”服务“英吉沙所需”。不断深化英吉沙杏以购代捐、以买代帮、收购销售“两张网”、线上线下“两条线”建设,聚焦聚力销售渠道、平台建设和市场拓展,促进英吉沙杏等优质农副产品销售。目前,山东10个地市设立喀什特色农产品大仓,同时建成19家“喀什好味道”旗舰店、500多家加盟专柜。一系列举措让英吉沙杏等优质农产品走进山东千家万户。
  济宁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指挥部还将陆续开展线下展销、线上直播、商家团购等一系列推广活动,助力英吉沙鲜杏扩大销售。通过在济宁市建设“喀什好味道”山东援疆喀什特色农产品销售专区、专柜,完善销售网络,提升“英吉沙杏”品牌知名度与影响力,助力英吉沙县乡村振兴和各族群众增收致富。
  □ 本报记者 王浩奇
   本报通讯员 汪清 实习生 张颖
  
  7月3日,满载着鲜杏的14辆冷链集装箱车从英吉沙县集中出发,前往9000多里外的山东市场。此前,英吉沙县人民政府、济宁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指挥部先后在山东济南、济宁等地举办英吉沙杏在鲁上市推介发布会,一方面扩大英吉沙杏知名度,同时展示英吉沙县的区位优势、产业特点和投资政策,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到英吉沙县投资兴业。
  目前,济宁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指挥部和英吉沙县人民政府推动英吉沙县有关农业专业合作社与山东相关企业和协会签约预购鲜杏、农副产品1000余吨,拉开了2025年英吉沙杏销售序幕。
  7月1日在济宁举办的消费帮扶启动仪式暨招商引资推介会上,英吉沙县向到场的100余家企业发出邀请,欢迎大家到英吉沙县投资兴业。英吉沙县将秉持“亲商、安商、富商”的理念,致力于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与保障。
  英吉沙县农产品资源丰富,是农业农村部确定的全国七大优质商品杏基地之一,英吉沙杏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中国第一杏”称号,有“冰山玉珠”的雅称。目前,英吉沙杏种植面积17.8万亩,今年预计产量6.5万吨。在济宁援疆助力下,当地已培育10家加工企业和113家林果合作社,开发出杏肉、杏干、杏脯、杏仁油、杏酱等产品,形成“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的全产业链发展体系,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
  近年来,济宁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指挥部持续深入实施“大仓东移 好品西进”工程,在“消费援疆”和“市场援疆”上下功夫,用“济宁所能”服务“英吉沙所需”。不断深化英吉沙杏以购代捐、以买代帮、收购销售“两张网”、线上线下“两条线”建设,聚焦聚力销售渠道、平台建设和市场拓展,促进英吉沙杏等优质农副产品销售。目前,山东10个地市设立喀什特色农产品大仓,同时建成19家“喀什好味道”旗舰店、500多家加盟专柜。一系列举措让英吉沙杏等优质农产品走进山东千家万户。
  济宁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指挥部还将陆续开展线下展销、线上直播、商家团购等一系列推广活动,助力英吉沙鲜杏扩大销售。通过在济宁市建设“喀什好味道”山东援疆喀什特色农产品销售专区、专柜,完善销售网络,提升“英吉沙杏”品牌知名度与影响力,助力英吉沙县乡村振兴和各族群众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