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先进动力研究所“90后”科技尖兵王中华——

从0到1,在“无人区”为空天发动机“造心脏”

2025-07-04 作者: 胡沥中 刘飞跃 王雅雯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胡沥中 刘飞跃 王雅雯   本报通讯员 庞国栋

  “如果把发动机比作人体,那么富燃燃气发生器就相当于发动机的心脏。”6月23日下午,济南先进动力研究所的“90后”科技尖兵王中华完成数据分析后走出办公室,来到院内一处试验台进行设备检验调试。他告诉记者,他和团队研发的新原理宽速域空天发动机富燃燃气发生器在国内尚属空白,“在‘无人区造心脏’,只能通过无数次试验与修正,从失败中积累成功经验。”
  时间追溯到2022年,这一年10月,王中华正式入职济南先进动力研究所,投身新原理宽速域空天发动机富燃燃气发生器研发项目。“当时,研究所刚刚建成不久,周边还全是工地。”王中华说,相比生活上的不便,他更操心的还是项目推进。这一年,总的试验台搭建进入最后阶段,但因外包方的重要产品在出厂性能参数试验中结果不合格,导致设计和工艺技术遇到问题,拖慢了研发进度。
  “虽然责任在对方,但项目进度等不起。不能当旁观者!”王中华主动请缨,一头扎进北京郊区的试验现场。他每日徒步去跟进度,晚上回到住所和济南研究所开视频会议,最终克服了相关研究基础薄弱、元器件选择受限等困难,补短板、强弱项、堵漏洞,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更大的考验在河北张家口。为了抢抓进度,王中华和团队成员在试验台尚未完全建好时就转战极寒之地。零下二十多摄氏度的严寒,精密设备频频“罢工”,推进剂也开始“闹脾气”。面对困境,王中华与团队成员在现场反复“会诊”试验方案。他们将原本几步的操作细化分解成20多道严丝合缝的工序,增加了预启动环节,确保了试验脉搏在严寒中依然强劲跳动。
  功夫不负有心人。目前,王中华及其团队研发的新原理宽速域空天发动机样机已完成多轮次地面试车,成功达到设计转速,各项指标正逐步通过考核验证。该发生器也成为目前国内最新的环形液氧/煤油富燃燃气发生器。此外,他们正在调试的空天动力试验台,更是国内首个能够实现纯净空气介质马赫数0-4/姿态角±18°连续可调自由射流试验的先进设备。这些技术突破将助力我国空天动力技术实现新的跨越。
  采访中,“搞科研没有捷径”是王中华多次表达的观点。“去年12月中旬到今年2月底,为克服技术难题,我们团队连续工作两个多月,春节期间也没回家。”王中华说,从0到1的科技创新,更需要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科研精神。
  在研究所内加快实现科研突破的同时,研究所围墙外也在经历着从0到1、从1到100的变迁。王中华告诉记者,虽然家住黄河南,但因为交通不便,过去忙起来一周也只能回家两三次,现在不仅过黄河方便多了,周边医院、学校等配套也都一步步建起来了。
  自去年开始,研究所便开始常态化举办公众科学日,王中华也化身小朋友口中的王老师,与他所在的空天动力研发中心团队,带领来自济南市多所小学的师生,参观神秘的航空航天设备,用孩子们听得懂的语言和直观的演示,悄然点亮孩子们心中的航空航天梦。
  □ 本报记者 胡沥中 刘飞跃 王雅雯   本报通讯员 庞国栋

  “如果把发动机比作人体,那么富燃燃气发生器就相当于发动机的心脏。”6月23日下午,济南先进动力研究所的“90后”科技尖兵王中华完成数据分析后走出办公室,来到院内一处试验台进行设备检验调试。他告诉记者,他和团队研发的新原理宽速域空天发动机富燃燃气发生器在国内尚属空白,“在‘无人区造心脏’,只能通过无数次试验与修正,从失败中积累成功经验。”
  时间追溯到2022年,这一年10月,王中华正式入职济南先进动力研究所,投身新原理宽速域空天发动机富燃燃气发生器研发项目。“当时,研究所刚刚建成不久,周边还全是工地。”王中华说,相比生活上的不便,他更操心的还是项目推进。这一年,总的试验台搭建进入最后阶段,但因外包方的重要产品在出厂性能参数试验中结果不合格,导致设计和工艺技术遇到问题,拖慢了研发进度。
  “虽然责任在对方,但项目进度等不起。不能当旁观者!”王中华主动请缨,一头扎进北京郊区的试验现场。他每日徒步去跟进度,晚上回到住所和济南研究所开视频会议,最终克服了相关研究基础薄弱、元器件选择受限等困难,补短板、强弱项、堵漏洞,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更大的考验在河北张家口。为了抢抓进度,王中华和团队成员在试验台尚未完全建好时就转战极寒之地。零下二十多摄氏度的严寒,精密设备频频“罢工”,推进剂也开始“闹脾气”。面对困境,王中华与团队成员在现场反复“会诊”试验方案。他们将原本几步的操作细化分解成20多道严丝合缝的工序,增加了预启动环节,确保了试验脉搏在严寒中依然强劲跳动。
  功夫不负有心人。目前,王中华及其团队研发的新原理宽速域空天发动机样机已完成多轮次地面试车,成功达到设计转速,各项指标正逐步通过考核验证。该发生器也成为目前国内最新的环形液氧/煤油富燃燃气发生器。此外,他们正在调试的空天动力试验台,更是国内首个能够实现纯净空气介质马赫数0-4/姿态角±18°连续可调自由射流试验的先进设备。这些技术突破将助力我国空天动力技术实现新的跨越。
  采访中,“搞科研没有捷径”是王中华多次表达的观点。“去年12月中旬到今年2月底,为克服技术难题,我们团队连续工作两个多月,春节期间也没回家。”王中华说,从0到1的科技创新,更需要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科研精神。
  在研究所内加快实现科研突破的同时,研究所围墙外也在经历着从0到1、从1到100的变迁。王中华告诉记者,虽然家住黄河南,但因为交通不便,过去忙起来一周也只能回家两三次,现在不仅过黄河方便多了,周边医院、学校等配套也都一步步建起来了。
  自去年开始,研究所便开始常态化举办公众科学日,王中华也化身小朋友口中的王老师,与他所在的空天动力研发中心团队,带领来自济南市多所小学的师生,参观神秘的航空航天设备,用孩子们听得懂的语言和直观的演示,悄然点亮孩子们心中的航空航天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