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山梵韵、黄河稻浪绘就共富图

农文旅融合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2025-07-01 作者: 高田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高 田
  本报通讯员 张晓宇
  
  6月23日,东阿县鱼山镇鱼中村稻田公园里,插秧机穿梭往来,嫩绿的秧苗整齐排列,在风中轻轻摇曳。“麦收一结束,我们就争分夺秒整理土地,清理小麦秸秆、粉碎麦茬、蓄水保墒,今年计划完成500亩水稻播种。”东阿鲁耘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张鹏说。
  鱼山镇作为聊城沿黄的鱼米水乡,其出产的鱼山大米是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凭借优良口感,吸引了山东鲁耘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此流转土地,大力发展大米种植产业。
  在鱼山镇曹植墓景区西侧,稻香驿站即将开门迎客。鱼山镇鱼山新村党委书记房奇告诉记者:“鱼山镇因丰富的水资源享有‘聊城小江南’的美誉,稻米种植历史源远流长。”今年,鱼山镇在传统种植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不仅引入新品种、种植彩色水稻,还积极开展稻鸭、稻虾共养项目。未来,游客在这里既能品尝香甜可口的大米,又能体验下田摸鸭蛋、捉小龙虾的乐趣,真正实现一产、二产、三产深度融合发展。
  鱼山镇还是曹植文化、梵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曹植墓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鱼山梵呗”。凭借丰富的文化资源,东阿县全力打造“鱼山梵韵·七星诗章”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
  据鱼山镇党委书记张振光介绍,“鱼山梵韵·七星诗章”片区沿黄河岸线蜿蜒4.05公里,串联起周边7个自然村,片区创新成立临时党支部,以党建为引领,联动7个村级党组织,将7个村整体纳入景区功能延伸区,搭建跨村联建平台,实现整片推进、整体提升。以“党支部+运营平台”为基本框架,成立村集体品牌运营中心,优选鱼山大米、“鱼山红”樱桃等特色农产品,进行统一包装运作,拓展线上线下多维市场。同时,打造提升童梦亲子园,融合梅花鹿养殖、莲藕经济等多元业态,实现年收益130万元。
  “在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前期,我们发现村内存在民居长期闲置的情况。于是,我们联合东阿鲁森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流转村民闲置民居,统一装修设计,打造了煎饼馆、魔术馆、根雕馆、曹植书画院等多个民俗项目。这些项目不仅成为游客沉浸式体验东阿鱼山风土人情的重要场所,也深受中小学生研学团队的喜爱。同时实施业态改造提升工程,有效推动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鱼山镇镇长刘灿介绍。
  “没想到书中的历史人物离我们这么近,家乡的文化底蕴如此深厚,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在曹植墓前,刘集镇中心小学孟村校区六年级学生杨修轩说。
  在飞鸟民俗巷根雕馆内,根雕艺人曹传泽将原本要进灶膛的树根,加工成极具观赏趣味的艺术品,形态各异的根雕作品令研学学生和游客赞叹不已。
  “鱼山梵呗”声悠扬,黄河岸边稻花香。在鱼山镇,“鱼山梵韵·七星诗章”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让农业、文化、旅游相互交融、相互促进,一幅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动人画卷徐徐展开。
  □ 本报记者 高 田
  本报通讯员 张晓宇
  
  6月23日,东阿县鱼山镇鱼中村稻田公园里,插秧机穿梭往来,嫩绿的秧苗整齐排列,在风中轻轻摇曳。“麦收一结束,我们就争分夺秒整理土地,清理小麦秸秆、粉碎麦茬、蓄水保墒,今年计划完成500亩水稻播种。”东阿鲁耘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张鹏说。
  鱼山镇作为聊城沿黄的鱼米水乡,其出产的鱼山大米是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凭借优良口感,吸引了山东鲁耘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此流转土地,大力发展大米种植产业。
  在鱼山镇曹植墓景区西侧,稻香驿站即将开门迎客。鱼山镇鱼山新村党委书记房奇告诉记者:“鱼山镇因丰富的水资源享有‘聊城小江南’的美誉,稻米种植历史源远流长。”今年,鱼山镇在传统种植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不仅引入新品种、种植彩色水稻,还积极开展稻鸭、稻虾共养项目。未来,游客在这里既能品尝香甜可口的大米,又能体验下田摸鸭蛋、捉小龙虾的乐趣,真正实现一产、二产、三产深度融合发展。
  鱼山镇还是曹植文化、梵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曹植墓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鱼山梵呗”。凭借丰富的文化资源,东阿县全力打造“鱼山梵韵·七星诗章”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
  据鱼山镇党委书记张振光介绍,“鱼山梵韵·七星诗章”片区沿黄河岸线蜿蜒4.05公里,串联起周边7个自然村,片区创新成立临时党支部,以党建为引领,联动7个村级党组织,将7个村整体纳入景区功能延伸区,搭建跨村联建平台,实现整片推进、整体提升。以“党支部+运营平台”为基本框架,成立村集体品牌运营中心,优选鱼山大米、“鱼山红”樱桃等特色农产品,进行统一包装运作,拓展线上线下多维市场。同时,打造提升童梦亲子园,融合梅花鹿养殖、莲藕经济等多元业态,实现年收益130万元。
  “在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前期,我们发现村内存在民居长期闲置的情况。于是,我们联合东阿鲁森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流转村民闲置民居,统一装修设计,打造了煎饼馆、魔术馆、根雕馆、曹植书画院等多个民俗项目。这些项目不仅成为游客沉浸式体验东阿鱼山风土人情的重要场所,也深受中小学生研学团队的喜爱。同时实施业态改造提升工程,有效推动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鱼山镇镇长刘灿介绍。
  “没想到书中的历史人物离我们这么近,家乡的文化底蕴如此深厚,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在曹植墓前,刘集镇中心小学孟村校区六年级学生杨修轩说。
  在飞鸟民俗巷根雕馆内,根雕艺人曹传泽将原本要进灶膛的树根,加工成极具观赏趣味的艺术品,形态各异的根雕作品令研学学生和游客赞叹不已。
  “鱼山梵呗”声悠扬,黄河岸边稻花香。在鱼山镇,“鱼山梵韵·七星诗章”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让农业、文化、旅游相互交融、相互促进,一幅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动人画卷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