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专版

杏林流芳七十载 守正创新启新程

——写在山东省中医院建院70周年之际

2025-06-24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这是山东省中医药事业发展长卷极具标志性的重要节点,也是我省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建设划时代的耀眼坐标:
  70年前,响应党中央号召,山东省中医院(以下简称“省中医”)的前身山东省立中医院成立,成为山东历史上第一所具有现代意义的省级中医院。以此为起点,这所中医院开启了与时偕行、创新发展的光辉历程。
  70载踔厉奋发,数代省中医人艰苦奋斗,薪火相传,铸就了山东省内规模最大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医院以雄厚的实力与不凡的业绩屹立于全国强院之林,成为山东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排头兵。
  历史画卷,总在团结拼搏中绘就;时代华章,必在接续奋斗中书写。如今,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省中医抢抓中医药事业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锚定“走在前、挑大梁”,开启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综合性中医院强院建设新篇章。
七秩荣光 初心如磐——
书写跨越发展的时代答卷

  从成立之初一亩三分地的小医馆,到如今东西两院区的发展格局,在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中,省中医实现了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巨变。
  历史回眸。从广智院街17号到文化西路42号,再到经十路16369号,路虽坎坷,但省中医创业者矢志如一;从山东省立中医院、山东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到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省中医院),几易其名,但其服务国家战略和百姓健康的初心不改。
  在探索中成长、在改革中崛起、在发展中跨越、在创新中图强,医院为山东中医药事业撑起了一片天,蹚出了一条“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非凡发展之路。这份彰显“齐鲁气派、国家水平”的成绩单,正是新时代中医药振兴发展的生动缩影。
  在这条路上,省中医历经“三次创业”——
  1955年筚路蓝缕始创业,在半个世纪的探索中砥砺前行,因艰苦创业而兴,因争创一流而盛,这是一段开拓者艰苦奋斗、辛勤耕耘的坎坷历程;
  2009年,千佛山院区启新程,高血压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落成启用,在传承者开拓创新、励精图治的奋斗足迹里,医院综合实力有了质的飞跃;
  一张蓝图绘到底,在更高起点上向国内一流中医院迈进!近几年,医院进入第三次创业期,确立了“做大总量、做足内涵、做精管理、做优服务、做响品牌”的发展战略。在医院党委领导下,全体省中医人众志成城、攻坚克难,各项事业取得跨越式发展。“一年一变样、三年有突破、五年新跨越!”美好愿景激荡起澎湃发展活力,鼓舞省中医人大步前行,医院各项事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医院开放床位、门急诊服务人次、建筑面积、固定资产总值、设备资产总值均实现倍增。连续6年获评全国公立中医院绩效考核A+……实现了“再造一个省中医”的目标,塑造了“政府放心、百姓信赖、同行尊重、职工自豪、社会满意的全国一流中医院”品牌形象。
  在这条路上,书写下耀眼的“三张答卷”——
  生命至上的仁心答卷:从抗洪救灾到抗震救灾,从援藏、援疆、援青到援非等医疗救助任务,从抗击非典到阻击新冠疫情……任何一个时期,只要党和国家有需要,只要人民有召唤,省中医总是不畏艰难,始终战斗在最前线,让“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焕发新的光芒。
  一路走来,我们看到,医院的发展与国家命运和人民健康福祉紧密相连,同频共振。
  守正创新的学术答卷:2017年4月,医院成功入选国家发改委、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十三五”规划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项目。2022年6月,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山东省“十三五”重点民生工程——趵突泉院区惠民楼正式启用。2024年10月,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山东省“十四五”重点民生工程——趵突泉院区尚德楼正式启用。
  2024年7月底,国家疫病防治基地千佛山院区综合楼建设项目开工建设。计划于2026年10月1日启用,献礼新中国成立77周年。该楼建成启用后,将承担区域中医疫病防治的医、教、研重任,进一步发挥中医疫病防治的特色和优势,建设成为区域疫病防治中心。
  坚持中医院姓“中”,紧跟医学发展前沿,大力引进先进技术设备,不断拓展诊疗领域;深化内涵建设,强化学科人才梯队,科技创新成果丰硕;优化服务流程,改善就医环境,努力提升患者满意度;积极参与医改,履行社会责任,区域医疗中心地位日益凸显;从单一的诊疗机构,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保健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医院,打造“中医特色突出、现代技术卓越”医疗高地。
  一路走来,我们看到,省中医人始终坚定中医药自信自立,面向人民健康需求,敢为人先、锐意创新。
  薪火相传的精神答卷:70年砥砺深耕,铸就红色、奋斗、卓越、文化四大基因,形成了“忠诚勤劳有自信,实干执着善创新,低调务实敢担当,强韧果敢有情怀”的四种精神。
  一路走来,我们看到,省中医人筚路蓝缕,开基创业,其为医为道的传承积淀,成就了省中医特有的文化名片,铸就了如今医院的底色、底气和底蕴。
  70年奋进,坚持党的领导的主线始终贯穿其中。尤其是进入新时代以来,医院以一流党建引领一流中医院发展,先后获评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和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党建作为引领发展的定盘星、凝聚力量的强引擎,汇聚起推动强院建设的强大合力,让省中医人坚持高点起步,勠力同心,实现一次次跨越。
  “强国建设,省中医必有为。”省中医要“全省当龙头、全国争一流”,必须加快建设“九个省中医”,努力建设创新型、引领型、示范型、智慧型的全国一流中医院强院,以省中医之进为全省全国发展大局增光添彩。
聚才强科 创新突破——
激活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核心动能

  穿越历史烟云,透过全国人文爱心医院、全国“患者、医务人员双满意”优秀医院等荣誉称号,我们充分感触到这所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全省中医龙头单位“以民为本”的赤子情怀、强烈的服务意识。
  70年来,以首任院长刘惠民为代表的一代代临床大家、师教楷模与学术精英,如第二届国医大师尚德俊、第四届国医大师王新陆、第一届全国名中医丁书文、张鸣鹤,全国名中医连方、高树中等,带动了一大批学科专业的建立和发展,为医院发展和全省乃至全国中医药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兴院之道,贵在得人。传承岐黄薪火,创新发展事业,仰赖的是英才辈出,群贤会聚。”只有有了人,有了强有力的学科带头人所引领带动的体系完整、形成阵势的学科,医院才能实现建设国内一流中医院强院的目标梦想。
  龙潜深渊,凤栖梧桐。70年来,围绕打造一支能打能拼的人才队伍,省中医历届领导可谓不遗余力。近年来,医院实施“人才强院”战略,构建起“满天星、育苗、朝阳、卓越、青年名中医、院名医药专家、筑峰、薪火”的全周期人才培养模式。“双自主”改革案例获得国家卫健委中国现代医院管理优秀案例奖;先后两次获评省委、省政府“人才工作表现突出单位”。
  青年人才成长迅速。青年岐黄入选数量居全国最前列,人才数量和质量显著提升,为全国一流强院建设奠定了人才根基。
  人才强院,学科建院。医院强化学科顶层设计,构建并完善契合医院发展定位、相互支撑发展的学科建设体系。2022年,启动学科专科建设年工作,实施“四个医疗”“五名”工程,打造“六有”科室,一批综合实力居前列、省内一流的重点学科群脱颖而出,9个专科入选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单位,2个项目入围国家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项目。在确保优势学科快速发展的同时,挖掘潜力学科特色,推动多个学科协调发展,构建学科高原,打造学科高峰。2024年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专项项目1项。
  近年来,在“特色立院、学科建院、人才强院、科教兴院、精管治院、文化塑院”发展理念引领下,医院高质量发展不断开创新格局。“两院三中心”(山东省中医药临床研究院、山东省“治未病”研究院、山东省中医经典传承研究中心、山东省中医药转化医学中心、山东省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中心)和八大诊疗中心[山东省骨伤医院(骨伤病中心)、心血管病中心、脑病中心、妇产生殖中心等]建设,让“特色立院”再上台阶,推动学科专科融合发展。
  把握时代脉动,紧盯百姓健康需求。在这里,有全国最大的GMP制剂生产研发中心,研制具有国家批准文号的中药自制剂139种,产能和规模在国内中医医疗机构中位居前列。
  在这里,有全国最大的智慧共享中药房,大幅缩短患者候药时间。同时,预约诊疗、诊间结算、智慧病房等“互联网+”创新举措,提升了百姓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打造“十满意2.0”,推出50条服务新举措,在全省提升患者就医体验现场推进会和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新闻发布会上作典型推介。
  在这里,紧扣国家重大战略,牵头成立黄河流域公立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联盟,医院引领区域中医药发展作用越来越凸显……
  70年发展,在“忠诚勤劳有自信,实干执着善创新,低调务实敢担当,强韧果敢有情怀”的精神和“乐群敬业,厚德怀仁”的院训引领下,医院科研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步伐更为坚实有力,为患者带来更多健康福音。
  近年来,医院大力发展精准医疗、智能医疗、微创医疗领域新技术,造血干细胞移植等一系列医疗新技术在临床推广,难治性高血压项目入围国家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项目;在骨伤病、脑卒中、辅助生殖、造血干细胞移植等多个领域加强临床技术创新,疑难危重诊疗水平区域领先。
  2024年7月,医院获批筹建山东省重点实验室。这是医院近5年获批筹建的第3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山东省临床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转化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科技成果转化综合试点单位、中医药创新转化研究院等一系列省级科创平台,让医院科研创新之路愈加宽广。
  2024年11月,医院召开第五次党代会,明晰了建设卓越、创新、责任、实力、精管、智慧、幸福、红色、开放“九个省中医”的目标任务,为新征程上的省中医描绘了一幅全新蓝图,为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自此,省中医再担新使命。
锚定目标 九大跨越——
全面开启冲刺国家医疗中心建设新征程

  准确把握发展趋势,找准在全国和区域医疗发展中的定位,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九个省中医”建设的蓝图,是“强国建设,省中医有为”的坚定回答,是“走在前、挑大梁”使命担当在省中医的具体实践,更是建设创新型、引领型、示范型、智慧型的全国一流中医院强院的新画像。
  锚定目标,实现九大跨越。踏上新征程,省中医又一次开启了使命驱动的跨越突破——
  红色省中医建设旗帜鲜明。实施特色文化锻造行动,在医院文化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医院深入挖掘刘惠民等老一辈革命家、医务工作者的先进事迹,将红色文化融入日常医疗服务、职工培训与医院管理,打造具有红色底蕴的服务理念与职业精神,使“红色省中医”成为医院最亮眼的文化名片。同时,医院坚持一流党建引领一流中医院发展。将党建工作深度融入医院治理各环节,筑牢思想根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崇高职业精神与廉洁文化,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医院高质量发展航向不偏、动力不竭。
  卓越省中医建设再攀新峰。实施医疗提质攻坚行动,在提升核心竞争力上实现新突破。医院做强做响“四个医疗”品牌,努力打造群众就医的首选地;积极参与国家中医药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和疫病防治骨干人才库建设,提升中医疫病防治和紧急医学救援队伍专业水平;持续做好国家级中药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山东省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基地及中药制剂中心标准化和现代化建设。努力争创国家医学中心。
  创新省中医建设动能强劲。实施科技创新攀登行动,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实现新突破。实施重点项目培育计划和创新团队培育计划,以多学科交叉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为重点,围绕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智慧化诊疗等关键科学技术,产出一批高质量成果;发展中医药新质生产力,建设高水平研究团队,打造高水平研究平台。
  责任省中医建设固本强基。实施铸魂强师建设行动,在培养一流医学人才上实现新突破。医院构建校院一体化发展格局;加强教学内涵质量建设;实施“旗帜领航、筑梦引航、强基远航、暖心护航”四大工程,打造一支具有家院情怀、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卓越品质,引领未来的,具有较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高质量人才队伍。
  幸福省中医建设成色更足。实施服务保障提升行动,在职工群众满意上实现新突破。以“让患者更满意,让职工更幸福,让政府更放心,让人文更鲜明”为遵循,医院继续做好中医药文化服务月暨三伏贴中医药文化夜市、中医膏方养生文化市集等中医生活化特色品牌,全力打造“安全有保障、技术有专长、服务有品质、管理有举措、教学有方法、人才有建树”的“六有”人文护理品牌。
  实力省中医建设人才勃兴。实施杰出人才引领行动,持续引进和培育国家级领军人才及创新团队,打造人才高地。在高水平人才队伍上实现新突破,加大学科建设投入,巩固和新增国家级重点专科/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推动高水平科研成果临床转化与应用,显著提升解决临床重大疑难问题的能力,以“硬实力”托举“高质量”。
  开放省中医建设走向国际。实施开拓合作共赢行动,在高水平对外开放上实现新突破。依托省中医核心竞争力和中医药特色优势,深化与国内外顶尖医疗机构、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积极“引进来”和“走出去”。加强中医药国际传播与推广,提升国际影响力。主动服务对接国家战略,切实做好黄河流域公立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联盟等工作,拓展医联体和专科联盟版图,加强黄河流域中医药交流,在文明互鉴中彰显中医药的独特价值。
  精管省中医建设常态长效。实施精益管理治理行动,在现代医院管理体系上实现新突破。坚持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坚持党建引领、依法治院。向精细化、科学化、智能化管理要效益。运用现代医院管理理念和工具精管治院,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运营效率,严控医疗成本,保障医疗安全与质量。构建权责清晰、运行高效、监督有力的现代医院治理体系,为医院行稳致远提供坚实制度保障。
  智慧省中医建设升级加速。实施智慧医院创优行动,在提升患者就医体验上实现新突破,全面建设覆盖患者全流程服务的智慧医院。深化临床决策支持系统、智慧药房、远程医疗应用。利用大数据赋能临床科研、流行病学研究、医院精细化管理。让数据多跑路,让患者就医更便捷、让员工工作更高效。
  70载风雨兼程,省中医人用仁心仁术写就济世华章;新征程号角嘹亮,“九个省中医”的发展蓝图已铺展于前。这“九鼎之诺”,是省中医对人民的庄严承诺,是对历史的崇高致敬,更是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站在建院70周年的节点上,山东省中医院必将以“卓越”为标尺,以“创新”为引擎,以“责任”为基石,以“实力”为支撑,以“精管”为保障,以“智慧”为羽翼,以“幸福”为依归,以“红色”为灵魂,以“开放”为胸怀,凝聚起全体省中医人的强大力量,锐意进取,勇毅前行。这艘动能强劲、乘风向前的中医巨轮,正以70载积淀的厚重底蕴与面向未来的崭新姿态,向着“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宏伟目标,扬帆再起航!
  
  
  ①“十百千万工程”暨山东省中医院“名医齐鲁行”启动仪式
  ②医院举办首届登山活动
  ③医护人员正在手术,竭力守护“生命之门”
  ④“名医齐鲁行”海阳站
  ⑤医院定期举办义诊暨健康宣教活动
  ⑥医院西院区全景图
  
  这是山东省中医药事业发展长卷极具标志性的重要节点,也是我省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建设划时代的耀眼坐标:
  70年前,响应党中央号召,山东省中医院(以下简称“省中医”)的前身山东省立中医院成立,成为山东历史上第一所具有现代意义的省级中医院。以此为起点,这所中医院开启了与时偕行、创新发展的光辉历程。
  70载踔厉奋发,数代省中医人艰苦奋斗,薪火相传,铸就了山东省内规模最大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医院以雄厚的实力与不凡的业绩屹立于全国强院之林,成为山东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排头兵。
  历史画卷,总在团结拼搏中绘就;时代华章,必在接续奋斗中书写。如今,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省中医抢抓中医药事业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锚定“走在前、挑大梁”,开启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综合性中医院强院建设新篇章。
七秩荣光 初心如磐——
书写跨越发展的时代答卷

  从成立之初一亩三分地的小医馆,到如今东西两院区的发展格局,在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中,省中医实现了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巨变。
  历史回眸。从广智院街17号到文化西路42号,再到经十路16369号,路虽坎坷,但省中医创业者矢志如一;从山东省立中医院、山东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到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省中医院),几易其名,但其服务国家战略和百姓健康的初心不改。
  在探索中成长、在改革中崛起、在发展中跨越、在创新中图强,医院为山东中医药事业撑起了一片天,蹚出了一条“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非凡发展之路。这份彰显“齐鲁气派、国家水平”的成绩单,正是新时代中医药振兴发展的生动缩影。
  在这条路上,省中医历经“三次创业”——
  1955年筚路蓝缕始创业,在半个世纪的探索中砥砺前行,因艰苦创业而兴,因争创一流而盛,这是一段开拓者艰苦奋斗、辛勤耕耘的坎坷历程;
  2009年,千佛山院区启新程,高血压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落成启用,在传承者开拓创新、励精图治的奋斗足迹里,医院综合实力有了质的飞跃;
  一张蓝图绘到底,在更高起点上向国内一流中医院迈进!近几年,医院进入第三次创业期,确立了“做大总量、做足内涵、做精管理、做优服务、做响品牌”的发展战略。在医院党委领导下,全体省中医人众志成城、攻坚克难,各项事业取得跨越式发展。“一年一变样、三年有突破、五年新跨越!”美好愿景激荡起澎湃发展活力,鼓舞省中医人大步前行,医院各项事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医院开放床位、门急诊服务人次、建筑面积、固定资产总值、设备资产总值均实现倍增。连续6年获评全国公立中医院绩效考核A+……实现了“再造一个省中医”的目标,塑造了“政府放心、百姓信赖、同行尊重、职工自豪、社会满意的全国一流中医院”品牌形象。
  在这条路上,书写下耀眼的“三张答卷”——
  生命至上的仁心答卷:从抗洪救灾到抗震救灾,从援藏、援疆、援青到援非等医疗救助任务,从抗击非典到阻击新冠疫情……任何一个时期,只要党和国家有需要,只要人民有召唤,省中医总是不畏艰难,始终战斗在最前线,让“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焕发新的光芒。
  一路走来,我们看到,医院的发展与国家命运和人民健康福祉紧密相连,同频共振。
  守正创新的学术答卷:2017年4月,医院成功入选国家发改委、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十三五”规划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项目。2022年6月,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山东省“十三五”重点民生工程——趵突泉院区惠民楼正式启用。2024年10月,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山东省“十四五”重点民生工程——趵突泉院区尚德楼正式启用。
  2024年7月底,国家疫病防治基地千佛山院区综合楼建设项目开工建设。计划于2026年10月1日启用,献礼新中国成立77周年。该楼建成启用后,将承担区域中医疫病防治的医、教、研重任,进一步发挥中医疫病防治的特色和优势,建设成为区域疫病防治中心。
  坚持中医院姓“中”,紧跟医学发展前沿,大力引进先进技术设备,不断拓展诊疗领域;深化内涵建设,强化学科人才梯队,科技创新成果丰硕;优化服务流程,改善就医环境,努力提升患者满意度;积极参与医改,履行社会责任,区域医疗中心地位日益凸显;从单一的诊疗机构,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保健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医院,打造“中医特色突出、现代技术卓越”医疗高地。
  一路走来,我们看到,省中医人始终坚定中医药自信自立,面向人民健康需求,敢为人先、锐意创新。
  薪火相传的精神答卷:70年砥砺深耕,铸就红色、奋斗、卓越、文化四大基因,形成了“忠诚勤劳有自信,实干执着善创新,低调务实敢担当,强韧果敢有情怀”的四种精神。
  一路走来,我们看到,省中医人筚路蓝缕,开基创业,其为医为道的传承积淀,成就了省中医特有的文化名片,铸就了如今医院的底色、底气和底蕴。
  70年奋进,坚持党的领导的主线始终贯穿其中。尤其是进入新时代以来,医院以一流党建引领一流中医院发展,先后获评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和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党建作为引领发展的定盘星、凝聚力量的强引擎,汇聚起推动强院建设的强大合力,让省中医人坚持高点起步,勠力同心,实现一次次跨越。
  “强国建设,省中医必有为。”省中医要“全省当龙头、全国争一流”,必须加快建设“九个省中医”,努力建设创新型、引领型、示范型、智慧型的全国一流中医院强院,以省中医之进为全省全国发展大局增光添彩。
聚才强科 创新突破——
激活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核心动能

  穿越历史烟云,透过全国人文爱心医院、全国“患者、医务人员双满意”优秀医院等荣誉称号,我们充分感触到这所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全省中医龙头单位“以民为本”的赤子情怀、强烈的服务意识。
  70年来,以首任院长刘惠民为代表的一代代临床大家、师教楷模与学术精英,如第二届国医大师尚德俊、第四届国医大师王新陆、第一届全国名中医丁书文、张鸣鹤,全国名中医连方、高树中等,带动了一大批学科专业的建立和发展,为医院发展和全省乃至全国中医药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兴院之道,贵在得人。传承岐黄薪火,创新发展事业,仰赖的是英才辈出,群贤会聚。”只有有了人,有了强有力的学科带头人所引领带动的体系完整、形成阵势的学科,医院才能实现建设国内一流中医院强院的目标梦想。
  龙潜深渊,凤栖梧桐。70年来,围绕打造一支能打能拼的人才队伍,省中医历届领导可谓不遗余力。近年来,医院实施“人才强院”战略,构建起“满天星、育苗、朝阳、卓越、青年名中医、院名医药专家、筑峰、薪火”的全周期人才培养模式。“双自主”改革案例获得国家卫健委中国现代医院管理优秀案例奖;先后两次获评省委、省政府“人才工作表现突出单位”。
  青年人才成长迅速。青年岐黄入选数量居全国最前列,人才数量和质量显著提升,为全国一流强院建设奠定了人才根基。
  人才强院,学科建院。医院强化学科顶层设计,构建并完善契合医院发展定位、相互支撑发展的学科建设体系。2022年,启动学科专科建设年工作,实施“四个医疗”“五名”工程,打造“六有”科室,一批综合实力居前列、省内一流的重点学科群脱颖而出,9个专科入选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单位,2个项目入围国家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项目。在确保优势学科快速发展的同时,挖掘潜力学科特色,推动多个学科协调发展,构建学科高原,打造学科高峰。2024年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专项项目1项。
  近年来,在“特色立院、学科建院、人才强院、科教兴院、精管治院、文化塑院”发展理念引领下,医院高质量发展不断开创新格局。“两院三中心”(山东省中医药临床研究院、山东省“治未病”研究院、山东省中医经典传承研究中心、山东省中医药转化医学中心、山东省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中心)和八大诊疗中心[山东省骨伤医院(骨伤病中心)、心血管病中心、脑病中心、妇产生殖中心等]建设,让“特色立院”再上台阶,推动学科专科融合发展。
  把握时代脉动,紧盯百姓健康需求。在这里,有全国最大的GMP制剂生产研发中心,研制具有国家批准文号的中药自制剂139种,产能和规模在国内中医医疗机构中位居前列。
  在这里,有全国最大的智慧共享中药房,大幅缩短患者候药时间。同时,预约诊疗、诊间结算、智慧病房等“互联网+”创新举措,提升了百姓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打造“十满意2.0”,推出50条服务新举措,在全省提升患者就医体验现场推进会和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新闻发布会上作典型推介。
  在这里,紧扣国家重大战略,牵头成立黄河流域公立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联盟,医院引领区域中医药发展作用越来越凸显……
  70年发展,在“忠诚勤劳有自信,实干执着善创新,低调务实敢担当,强韧果敢有情怀”的精神和“乐群敬业,厚德怀仁”的院训引领下,医院科研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步伐更为坚实有力,为患者带来更多健康福音。
  近年来,医院大力发展精准医疗、智能医疗、微创医疗领域新技术,造血干细胞移植等一系列医疗新技术在临床推广,难治性高血压项目入围国家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项目;在骨伤病、脑卒中、辅助生殖、造血干细胞移植等多个领域加强临床技术创新,疑难危重诊疗水平区域领先。
  2024年7月,医院获批筹建山东省重点实验室。这是医院近5年获批筹建的第3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山东省临床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转化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科技成果转化综合试点单位、中医药创新转化研究院等一系列省级科创平台,让医院科研创新之路愈加宽广。
  2024年11月,医院召开第五次党代会,明晰了建设卓越、创新、责任、实力、精管、智慧、幸福、红色、开放“九个省中医”的目标任务,为新征程上的省中医描绘了一幅全新蓝图,为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自此,省中医再担新使命。
锚定目标 九大跨越——
全面开启冲刺国家医疗中心建设新征程

  准确把握发展趋势,找准在全国和区域医疗发展中的定位,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九个省中医”建设的蓝图,是“强国建设,省中医有为”的坚定回答,是“走在前、挑大梁”使命担当在省中医的具体实践,更是建设创新型、引领型、示范型、智慧型的全国一流中医院强院的新画像。
  锚定目标,实现九大跨越。踏上新征程,省中医又一次开启了使命驱动的跨越突破——
  红色省中医建设旗帜鲜明。实施特色文化锻造行动,在医院文化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医院深入挖掘刘惠民等老一辈革命家、医务工作者的先进事迹,将红色文化融入日常医疗服务、职工培训与医院管理,打造具有红色底蕴的服务理念与职业精神,使“红色省中医”成为医院最亮眼的文化名片。同时,医院坚持一流党建引领一流中医院发展。将党建工作深度融入医院治理各环节,筑牢思想根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崇高职业精神与廉洁文化,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医院高质量发展航向不偏、动力不竭。
  卓越省中医建设再攀新峰。实施医疗提质攻坚行动,在提升核心竞争力上实现新突破。医院做强做响“四个医疗”品牌,努力打造群众就医的首选地;积极参与国家中医药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和疫病防治骨干人才库建设,提升中医疫病防治和紧急医学救援队伍专业水平;持续做好国家级中药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山东省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基地及中药制剂中心标准化和现代化建设。努力争创国家医学中心。
  创新省中医建设动能强劲。实施科技创新攀登行动,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实现新突破。实施重点项目培育计划和创新团队培育计划,以多学科交叉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为重点,围绕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智慧化诊疗等关键科学技术,产出一批高质量成果;发展中医药新质生产力,建设高水平研究团队,打造高水平研究平台。
  责任省中医建设固本强基。实施铸魂强师建设行动,在培养一流医学人才上实现新突破。医院构建校院一体化发展格局;加强教学内涵质量建设;实施“旗帜领航、筑梦引航、强基远航、暖心护航”四大工程,打造一支具有家院情怀、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卓越品质,引领未来的,具有较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高质量人才队伍。
  幸福省中医建设成色更足。实施服务保障提升行动,在职工群众满意上实现新突破。以“让患者更满意,让职工更幸福,让政府更放心,让人文更鲜明”为遵循,医院继续做好中医药文化服务月暨三伏贴中医药文化夜市、中医膏方养生文化市集等中医生活化特色品牌,全力打造“安全有保障、技术有专长、服务有品质、管理有举措、教学有方法、人才有建树”的“六有”人文护理品牌。
  实力省中医建设人才勃兴。实施杰出人才引领行动,持续引进和培育国家级领军人才及创新团队,打造人才高地。在高水平人才队伍上实现新突破,加大学科建设投入,巩固和新增国家级重点专科/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推动高水平科研成果临床转化与应用,显著提升解决临床重大疑难问题的能力,以“硬实力”托举“高质量”。
  开放省中医建设走向国际。实施开拓合作共赢行动,在高水平对外开放上实现新突破。依托省中医核心竞争力和中医药特色优势,深化与国内外顶尖医疗机构、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积极“引进来”和“走出去”。加强中医药国际传播与推广,提升国际影响力。主动服务对接国家战略,切实做好黄河流域公立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联盟等工作,拓展医联体和专科联盟版图,加强黄河流域中医药交流,在文明互鉴中彰显中医药的独特价值。
  精管省中医建设常态长效。实施精益管理治理行动,在现代医院管理体系上实现新突破。坚持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坚持党建引领、依法治院。向精细化、科学化、智能化管理要效益。运用现代医院管理理念和工具精管治院,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运营效率,严控医疗成本,保障医疗安全与质量。构建权责清晰、运行高效、监督有力的现代医院治理体系,为医院行稳致远提供坚实制度保障。
  智慧省中医建设升级加速。实施智慧医院创优行动,在提升患者就医体验上实现新突破,全面建设覆盖患者全流程服务的智慧医院。深化临床决策支持系统、智慧药房、远程医疗应用。利用大数据赋能临床科研、流行病学研究、医院精细化管理。让数据多跑路,让患者就医更便捷、让员工工作更高效。
  70载风雨兼程,省中医人用仁心仁术写就济世华章;新征程号角嘹亮,“九个省中医”的发展蓝图已铺展于前。这“九鼎之诺”,是省中医对人民的庄严承诺,是对历史的崇高致敬,更是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站在建院70周年的节点上,山东省中医院必将以“卓越”为标尺,以“创新”为引擎,以“责任”为基石,以“实力”为支撑,以“精管”为保障,以“智慧”为羽翼,以“幸福”为依归,以“红色”为灵魂,以“开放”为胸怀,凝聚起全体省中医人的强大力量,锐意进取,勇毅前行。这艘动能强劲、乘风向前的中医巨轮,正以70载积淀的厚重底蕴与面向未来的崭新姿态,向着“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宏伟目标,扬帆再起航!
  
  
  ①“十百千万工程”暨山东省中医院“名医齐鲁行”启动仪式
  ②医院举办首届登山活动
  ③医护人员正在手术,竭力守护“生命之门”
  ④“名医齐鲁行”海阳站
  ⑤医院定期举办义诊暨健康宣教活动
  ⑥医院西院区全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