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时事

以色列突袭伊朗会否引爆中东“火药桶”

2025-06-14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6月13日,以色列空军战机准备前往伊朗实施空袭。
  以色列6月13日凌晨突袭伊朗境内。以总理内塔尼亚胡表示,袭击目标包括伊朗军方指挥部、推进核武器研发的资深科学家以及核设施,对伊朗的打击会持续多日。中东地区专家认为,以色列对伊朗发动突袭,将招致伊朗报复性回击,或将引发地区连锁反应,把中东推向“极度危险的未知局势”。
  以色列:突然动手背后是长期谋划
  以军行动重点“打击伊朗核设施、弹道导弹工厂和军事能力”,专家认为,以方这次行动显然经过长期谋划,而且配合缜密情报工作。以军方人员披露,以方在行动前开展了麻痹伊朗的“骗术行动”,包括把安全内阁会议包装为讨论加沙问题,放风内塔尼亚胡准备休假等。
  卡塔尔哈马德·本·哈利法大学副教授史蒂文·赖特认为,以方后续如何行动取决于其战略考量,即以方目的是削弱伊朗军事和核能力还是破坏伊朗现政权。从目前来看,以军采取的更像是瞄准伊朗关键目标的“斩首行动”,战略意图不仅限于摧毁核能力。
  分析人士认为,以色列此时动手有三层考虑:一是用美国和伊朗的谈判僵持无果作幌子;二是在以色列持续打击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和黎巴嫩真主党等多方后,可协助伊朗的力量受到削弱;三是内塔尼亚胡政府因被扣押人员的问题迟迟无法解决,面临国内巨大压力。
  伊朗:全面报复还是有限反击?
  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6月13日表示,必将给予以色列严厉惩罚。以色列军方说,在以方袭击行动数小时后,伊朗即向以色列发射百余架无人机。地区问题专家认为,伊朗具备沉重打击以色列和美国方面的军事能力,但出于各种考虑或实施有限反击,避免陷入全面战事。
  美国有线电视分析,伊朗具备较强的弹道导弹力量,可能拥有大量射程覆盖以色列的中程弹道导弹。英国《泰晤士报》认为,伊朗的反击选项可以包括打击以色列本土以及美国在中东的军事基地、控制霍尔木兹海峡以影响美以经济、袭击关键能源基础设施等。
  但有分析认为,伊朗目前面临三方面掣肘因素。一是以色列此次袭击令伊朗军事实力受损;二是哈马斯、黎巴嫩真主党等可协助伊朗的力量已经遭到以色列大幅削弱;三是全面战事并不符合伊朗利益,伊朗军事能力不足以承受一场与以色列及美国的直接冲突,大规模战事可能引发国内动荡。
美国难辞其咎
  以色列此次袭击伊朗,发生在美国和伊朗定于15日在阿曼举行的双方第六轮间接谈判前。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在声明中称,以方此前告知美方其袭击计划,但以色列袭击是单方面行动,美国并未参与其中。多家媒体分析认为,美国事实上难逃干系。一名以方官员告诉媒体,以方就袭击与美方进行了“完全、彻底的协调”。美国驻以色列大使赫卡比表示:“鉴于美以两国之间的亲密关系与信任,以方不可能未获美国首肯就发动袭击。”
  美国总统特朗普13日在社交媒体上警告伊朗称,下一波对伊打击将“更残酷”,伊朗必须在被彻底摧毁前与美国达成核问题协议。
  分析人士指出,美国政府奉行的“美国优先”政策和对以色列的偏袒,使其所谓的与伊朗谈判的努力成为空话。赖特说,以色列军事行动和美方立场让通过谈判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变得更小。整个地区正被带入一个极度危险的未知局势。
(□图、文均据新华社)
  以色列6月13日凌晨突袭伊朗境内。以总理内塔尼亚胡表示,袭击目标包括伊朗军方指挥部、推进核武器研发的资深科学家以及核设施,对伊朗的打击会持续多日。中东地区专家认为,以色列对伊朗发动突袭,将招致伊朗报复性回击,或将引发地区连锁反应,把中东推向“极度危险的未知局势”。
  以色列:突然动手背后是长期谋划
  以军行动重点“打击伊朗核设施、弹道导弹工厂和军事能力”,专家认为,以方这次行动显然经过长期谋划,而且配合缜密情报工作。以军方人员披露,以方在行动前开展了麻痹伊朗的“骗术行动”,包括把安全内阁会议包装为讨论加沙问题,放风内塔尼亚胡准备休假等。
  卡塔尔哈马德·本·哈利法大学副教授史蒂文·赖特认为,以方后续如何行动取决于其战略考量,即以方目的是削弱伊朗军事和核能力还是破坏伊朗现政权。从目前来看,以军采取的更像是瞄准伊朗关键目标的“斩首行动”,战略意图不仅限于摧毁核能力。
  分析人士认为,以色列此时动手有三层考虑:一是用美国和伊朗的谈判僵持无果作幌子;二是在以色列持续打击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和黎巴嫩真主党等多方后,可协助伊朗的力量受到削弱;三是内塔尼亚胡政府因被扣押人员的问题迟迟无法解决,面临国内巨大压力。
  伊朗:全面报复还是有限反击?
  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6月13日表示,必将给予以色列严厉惩罚。以色列军方说,在以方袭击行动数小时后,伊朗即向以色列发射百余架无人机。地区问题专家认为,伊朗具备沉重打击以色列和美国方面的军事能力,但出于各种考虑或实施有限反击,避免陷入全面战事。
  美国有线电视分析,伊朗具备较强的弹道导弹力量,可能拥有大量射程覆盖以色列的中程弹道导弹。英国《泰晤士报》认为,伊朗的反击选项可以包括打击以色列本土以及美国在中东的军事基地、控制霍尔木兹海峡以影响美以经济、袭击关键能源基础设施等。
  但有分析认为,伊朗目前面临三方面掣肘因素。一是以色列此次袭击令伊朗军事实力受损;二是哈马斯、黎巴嫩真主党等可协助伊朗的力量已经遭到以色列大幅削弱;三是全面战事并不符合伊朗利益,伊朗军事能力不足以承受一场与以色列及美国的直接冲突,大规模战事可能引发国内动荡。
美国难辞其咎
  以色列此次袭击伊朗,发生在美国和伊朗定于15日在阿曼举行的双方第六轮间接谈判前。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在声明中称,以方此前告知美方其袭击计划,但以色列袭击是单方面行动,美国并未参与其中。多家媒体分析认为,美国事实上难逃干系。一名以方官员告诉媒体,以方就袭击与美方进行了“完全、彻底的协调”。美国驻以色列大使赫卡比表示:“鉴于美以两国之间的亲密关系与信任,以方不可能未获美国首肯就发动袭击。”
  美国总统特朗普13日在社交媒体上警告伊朗称,下一波对伊打击将“更残酷”,伊朗必须在被彻底摧毁前与美国达成核问题协议。
  分析人士指出,美国政府奉行的“美国优先”政策和对以色列的偏袒,使其所谓的与伊朗谈判的努力成为空话。赖特说,以色列军事行动和美方立场让通过谈判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变得更小。整个地区正被带入一个极度危险的未知局势。
(□图、文均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