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街道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2025-06-13 作者: 孟令洋 来源: 大众日报
  □通讯员 洪晓钟 邢秋实
   记者 孟令洋 报道
  本报滕州讯 近日,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发布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名单,滕州市龙泉街道榜上有名,成为滕州首个获此国家级荣誉的党政机关。同时,和谐康城社区梁维维家庭入选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
  近年来,龙泉街道以“善文化”铸魂、“微服务”固本、“泉机制”聚力,走出了一条全域文明共建共享的新路径,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精神动能。
  “善文化”筑基,凝聚崇德向善内核。龙泉街道依托“一塔六馆”文化资源,构建“1+28+X+M+N+Y”新时代文明实践体系,将墨子“兼爱”等元素融入文明实践,累计开展活动120余场,凝聚群众2000余人。创新打造“诚善”“礼善”等5个文化社区试点,联动113支志愿服务队、1.2万名志愿者开展家庭教育、健康义诊等活动。深化“九个一”美德信用建设,推出“美德信用合伙人”制度,招募61家商户参与,打造“泉是爱”“泉心泉意”品牌,举办诚信主题活动超百场。
  “微服务”提质,塑造可感可及形态。硬件升级方面,先后投入资金600余万元完成34条背街小巷、4处农贸市场改造;建成龙泉广场等3处“席地可坐”示范区;龙泉苑社区入选省级城市更新案例,墨子科技文化城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民生服务上,连续14年累计投资3600余万元实施156件惠民实事工程;“0521”未成年人保护机制获评省级创新案例,社区医养中心跻身“全省智慧养老院”行列,龙泉苑社区纳入全国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治理创新中,建立“三关台账”“三解工作法”,“12345”热线办理率、满意率居全市前列,和谐社区、滨江社区分获国家和省级示范称号。
  “泉机制”赋能,涵养润泽心田风尚。龙泉街道整合“双报到”单位、“五老”人才等力量,成立“泉响增信”“红色轻骑兵”志愿服务队,开展宣讲500余场,覆盖4万余人次。创新“网格化+智慧化”服务模式,通过“民情日志”实现需求全链条管理;“泉馨居”智慧驿站嵌入十大类16项在线功能,打造“人人都是志愿者”平台。制定《礼遇先进模范实施办法》,选树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等五类“身边好人”100余名,宣传凡人善举,营造见贤思齐氛围。
  □通讯员 洪晓钟 邢秋实
   记者 孟令洋 报道
  本报滕州讯 近日,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发布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名单,滕州市龙泉街道榜上有名,成为滕州首个获此国家级荣誉的党政机关。同时,和谐康城社区梁维维家庭入选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
  近年来,龙泉街道以“善文化”铸魂、“微服务”固本、“泉机制”聚力,走出了一条全域文明共建共享的新路径,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精神动能。
  “善文化”筑基,凝聚崇德向善内核。龙泉街道依托“一塔六馆”文化资源,构建“1+28+X+M+N+Y”新时代文明实践体系,将墨子“兼爱”等元素融入文明实践,累计开展活动120余场,凝聚群众2000余人。创新打造“诚善”“礼善”等5个文化社区试点,联动113支志愿服务队、1.2万名志愿者开展家庭教育、健康义诊等活动。深化“九个一”美德信用建设,推出“美德信用合伙人”制度,招募61家商户参与,打造“泉是爱”“泉心泉意”品牌,举办诚信主题活动超百场。
  “微服务”提质,塑造可感可及形态。硬件升级方面,先后投入资金600余万元完成34条背街小巷、4处农贸市场改造;建成龙泉广场等3处“席地可坐”示范区;龙泉苑社区入选省级城市更新案例,墨子科技文化城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民生服务上,连续14年累计投资3600余万元实施156件惠民实事工程;“0521”未成年人保护机制获评省级创新案例,社区医养中心跻身“全省智慧养老院”行列,龙泉苑社区纳入全国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治理创新中,建立“三关台账”“三解工作法”,“12345”热线办理率、满意率居全市前列,和谐社区、滨江社区分获国家和省级示范称号。
  “泉机制”赋能,涵养润泽心田风尚。龙泉街道整合“双报到”单位、“五老”人才等力量,成立“泉响增信”“红色轻骑兵”志愿服务队,开展宣讲500余场,覆盖4万余人次。创新“网格化+智慧化”服务模式,通过“民情日志”实现需求全链条管理;“泉馨居”智慧驿站嵌入十大类16项在线功能,打造“人人都是志愿者”平台。制定《礼遇先进模范实施办法》,选树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等五类“身边好人”100余名,宣传凡人善举,营造见贤思齐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