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木头的“长度”

2025-05-06 作者: 丁兆霞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丁兆霞

  在日照京杭林产家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杭林产”)的厂区,记者们被创意满满的文创木制品和创意实木家具深深吸引。
  以《这个杀手不太冷》为灵感打造的玛蒂尔达及里昂摆件,尺寸不过十几厘米,组合在一起售价却直逼400元;5种实木拼接而成的《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木拼画,轻松卖出152元的好价钱;巴掌大小的木质儿童挖掘机,128元的定价卖到脱销。记者们惊叹:这哪是木头制品,分明是由“木”到“金”的神奇转变!
  靠着创新产品,京杭林产不仅在线下拥有10多家遍布于各地的实体店和加盟店,线上还有12家平台网店。与木片初加工相比,利润可实现50%以上大幅增长。
  在日照市岚山区,“一根木头有多长”正被赋予前所未有的丰富定义。它不再局限于一根木头本身的物理长度,更是从传统加工到创意设计、从普通建材到艺术珍品、从微薄利润到丰厚收益的产业链条的拉长和跨越。
  这种转变,不仅是一家企业的成功转型,更是整个岚山区木材产业蓬勃发展的生动写照。作为一个辐射全球的原油、铁矿石、粮油、木材等大宗商品“超级市场”,山东港口日照港岚山港区已连续3年成为全国最大的原木进口口岸。依托临港木材进口的显著优势,岚山区精心培育木材产业集群,推动木材加工企业由低端、初级加工向高端、终端产品转型升级。经多年发展,目前已形成以木材初加工类企业、颗粒板材类加工企业、家具制造(家居制品)企业、木材烘干类企业为代表的四大类产业。2024年,就有众晟智能家居、京杭林产二期等5个木材深加工项目开工建设。
  作为国家级进口木材贸易加工示范区的核心承载区,木材产业的迅猛发展,有力带动了港口经济、仓储物流、装卸、运输、餐饮、租赁等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促使岚山区木材产业构建起了一套涵盖原木进口、精深加工、终端产品出口(兼顾国内市场)的完整产业链体系。2024年,产业集群总产值达182亿元,直接带动就业2万余人。
  岚山区碑廓镇二朱曹村村民林桂芬,就是这2万余名从业者中的一员。在京杭林产加工车间里,她专注地打磨着一个个经过数控加工后的文创木制品部件,使之更加圆润光滑,富有质感。她分享道:“从家骑电动车,十分钟就到厂区了,每月工资四千多,公司还给交着五险。我们村里好多人都在这里打工,我都已经干了四年了。”
  一根木头的“长度”探索,远不止于此。建成国内首个木材产业数字化服务平台,实现港口—园区—企业全链路数据互通,物流效率提升35%;与南京林业大学共建木结构工程技术中心,突破阻燃防腐等关键技术12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3项;淘汰落后产能企业23家,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89%,4家企业获评省级绿色工厂;设立中俄木材交易中心,年进出口额突破13亿美元……
  一根木头的故事还在继续书写。岚山区木材产业约70%在碑廓。记者从碑廓镇获悉,今后三年,碑廓镇将以“打造国家级绿色智能木业创新集群”为目标,实施“强链补链、创新赋能、数字转型、品牌出海”四大工程,促进木材产业转型升级,稳步提高精深加工程度,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木材企业。计划到2027年实现产业集群规模突破250亿元,建成国内领先的木材产业绿色智造示范基地。
  □ 本报记者 丁兆霞

  在日照京杭林产家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杭林产”)的厂区,记者们被创意满满的文创木制品和创意实木家具深深吸引。
  以《这个杀手不太冷》为灵感打造的玛蒂尔达及里昂摆件,尺寸不过十几厘米,组合在一起售价却直逼400元;5种实木拼接而成的《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木拼画,轻松卖出152元的好价钱;巴掌大小的木质儿童挖掘机,128元的定价卖到脱销。记者们惊叹:这哪是木头制品,分明是由“木”到“金”的神奇转变!
  靠着创新产品,京杭林产不仅在线下拥有10多家遍布于各地的实体店和加盟店,线上还有12家平台网店。与木片初加工相比,利润可实现50%以上大幅增长。
  在日照市岚山区,“一根木头有多长”正被赋予前所未有的丰富定义。它不再局限于一根木头本身的物理长度,更是从传统加工到创意设计、从普通建材到艺术珍品、从微薄利润到丰厚收益的产业链条的拉长和跨越。
  这种转变,不仅是一家企业的成功转型,更是整个岚山区木材产业蓬勃发展的生动写照。作为一个辐射全球的原油、铁矿石、粮油、木材等大宗商品“超级市场”,山东港口日照港岚山港区已连续3年成为全国最大的原木进口口岸。依托临港木材进口的显著优势,岚山区精心培育木材产业集群,推动木材加工企业由低端、初级加工向高端、终端产品转型升级。经多年发展,目前已形成以木材初加工类企业、颗粒板材类加工企业、家具制造(家居制品)企业、木材烘干类企业为代表的四大类产业。2024年,就有众晟智能家居、京杭林产二期等5个木材深加工项目开工建设。
  作为国家级进口木材贸易加工示范区的核心承载区,木材产业的迅猛发展,有力带动了港口经济、仓储物流、装卸、运输、餐饮、租赁等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促使岚山区木材产业构建起了一套涵盖原木进口、精深加工、终端产品出口(兼顾国内市场)的完整产业链体系。2024年,产业集群总产值达182亿元,直接带动就业2万余人。
  岚山区碑廓镇二朱曹村村民林桂芬,就是这2万余名从业者中的一员。在京杭林产加工车间里,她专注地打磨着一个个经过数控加工后的文创木制品部件,使之更加圆润光滑,富有质感。她分享道:“从家骑电动车,十分钟就到厂区了,每月工资四千多,公司还给交着五险。我们村里好多人都在这里打工,我都已经干了四年了。”
  一根木头的“长度”探索,远不止于此。建成国内首个木材产业数字化服务平台,实现港口—园区—企业全链路数据互通,物流效率提升35%;与南京林业大学共建木结构工程技术中心,突破阻燃防腐等关键技术12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3项;淘汰落后产能企业23家,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89%,4家企业获评省级绿色工厂;设立中俄木材交易中心,年进出口额突破13亿美元……
  一根木头的故事还在继续书写。岚山区木材产业约70%在碑廓。记者从碑廓镇获悉,今后三年,碑廓镇将以“打造国家级绿色智能木业创新集群”为目标,实施“强链补链、创新赋能、数字转型、品牌出海”四大工程,促进木材产业转型升级,稳步提高精深加工程度,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木材企业。计划到2027年实现产业集群规模突破250亿元,建成国内领先的木材产业绿色智造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