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供给侧改革破解“手机依赖症”
2025-04-30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通讯员 李经纬 田雯竹 宋钰 报道
本报烟台讯 “叮——”随着上课铃声响起,学员们将手机轻轻放入抽屉,而非过去装在墙上的保管柜。这个看似寻常的举动,正是烟台市委党校掀起的一场智能手机管理模式机制改革。烟台市委党校通过教学供给侧改革成功破解“手机依赖症”这一难题。
当前,全国党校高校课堂大都存在使用手机现象,教师普遍反映学生课堂专注度下降。当各地学校还在“没收手机”与“放开管理”间左右为难时,烟台市委党校创新探索“无手机课堂”,授课教师创新采用“1+1授课”模式,既讲理论要点设疑追问,又讲工作实践解决问题,学员们热情高涨,收获满满。当课堂变成思想碰撞的磁场,手机自然就从必需品变成干扰项。
“管理的高级形态既有学员的自我管理,又靠教师优质教学效果的质量吸引,要把传统的‘管理型’转向‘吸引型’。”学员工作处负责同志说,党校通过建立“目标承诺-过程监督-效果评估”的闭环机制,将手机管理转化为干部自律能力培养。学员入学时需签订《干部培训遵规守纪承诺书》,课堂上设置组织员旁听观察制度,课后进行注意力投入程度量化管理。这种治理思路正在产生溢出效应。该模式实行后,课堂专注度从68%提升至95%左右,个别课程甚至达到100%。更值得关注的是,近90%的学员表示将把这种自律机制带回工作岗位。这种从“物理隔离”到“价值吸引”的治理升级,为数字化时代的干部教育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
本报烟台讯 “叮——”随着上课铃声响起,学员们将手机轻轻放入抽屉,而非过去装在墙上的保管柜。这个看似寻常的举动,正是烟台市委党校掀起的一场智能手机管理模式机制改革。烟台市委党校通过教学供给侧改革成功破解“手机依赖症”这一难题。
当前,全国党校高校课堂大都存在使用手机现象,教师普遍反映学生课堂专注度下降。当各地学校还在“没收手机”与“放开管理”间左右为难时,烟台市委党校创新探索“无手机课堂”,授课教师创新采用“1+1授课”模式,既讲理论要点设疑追问,又讲工作实践解决问题,学员们热情高涨,收获满满。当课堂变成思想碰撞的磁场,手机自然就从必需品变成干扰项。
“管理的高级形态既有学员的自我管理,又靠教师优质教学效果的质量吸引,要把传统的‘管理型’转向‘吸引型’。”学员工作处负责同志说,党校通过建立“目标承诺-过程监督-效果评估”的闭环机制,将手机管理转化为干部自律能力培养。学员入学时需签订《干部培训遵规守纪承诺书》,课堂上设置组织员旁听观察制度,课后进行注意力投入程度量化管理。这种治理思路正在产生溢出效应。该模式实行后,课堂专注度从68%提升至95%左右,个别课程甚至达到100%。更值得关注的是,近90%的学员表示将把这种自律机制带回工作岗位。这种从“物理隔离”到“价值吸引”的治理升级,为数字化时代的干部教育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