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预审赋能创新引擎数据激活发展动能
2025-04-17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
|
□陈玲 郭敬
在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中,山东省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以下简称“省保护中心”)始终秉持“创新驱动发展,知识产权引领未来”的理念,以专利预审为核心抓手,以数据知识产权为创新突破口,全力构建知识产权生态系统,为山东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专利预审跑出“山东速度”
打造全国标杆
专利预审赋能产业创新。2024年累计接收专利预审申请20374件,预审合格13229件,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10141件。发明专利预审合格量在全国66家保护中心中位居前列。先后2次在全国专利预审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压缩预审周期实现专利快保护。优化专利快速预审工作机制,平均预审周期压缩至2.13个工作日,远低于国家知识产权局7个工作日的规定,专利快速预审“绿色通道”被纳入省政府《“十大创新”行动计划(2024—2025年)》。
发挥“发明专利批量预审审查国家试点”效能。为山东大学、浪潮集团等8家单位完成13批次85件发明专利集中授权,平均周期仅39天,授权率高达98.2%。新设10个县级专利预审直报试点,助力试点地区新增高价值发明专利1220件,同比增长68.3%。
数据知识产权构建“山东样本”
引领全国实践
作为全国最早一批开展数据知识产权试点的省份之一,省保护中心构建起“登记+存证+交易”全链条服务体系。通过探索严格审查制度,升级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平台3.0,完成数据知识产权证书换发,助力数字经济跑出“加速度”。截至2024年底,累计受理登记申请558件,发证388张,存证990件,北方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登记的《医疗大模型预训练数据集》入选“全国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十大案例”。
围绕多元应用场景,积极探索数据知识产权资产化路径,推动数据流通交易。充分发挥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在数据资产评估中的证明作用,将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作为数据资产入表的权属证明,通过完善转让质押流程,完成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交易、入表金额超1亿元。
鼓励产业数据率先登记应用,培育数据要素产业链。省保护中心开通批量登记服务通道,加速对急需产业应用的数据登记确权。依托“前置服务+确权指导+应用支撑”模式,提前疏通北方医疗健康中心、大众报业集团等80余家单位数据创新卡点、堵点,助力行业龙头高效完成了多项数据知识产权的登记和落地转化。
服务高层次人才激活创新“一池春水”
助力成果转化
开通高层次人才专利预审服务直通车。省保护中心为省内院士、泰山学者等19个高端人才团队提供“点对点”服务,累计开展专利挖掘、布局指导300余人次,助力高校院所4999件专利“加速跑”。在知识产权快速预审综合服务平台上线“专利超市”,发布1000件高价值发明专利转移转化清单,助力高校存量专利盘活、供需双方精准对接,协助齐鲁工业大学、济南大学23件专利完成转移转化,合同金额2000余万元。
2025年,省保护中心将持续深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以制度创新释放数据要素潜能,以协同共治筑牢创新发展屏障。通过打造“审查提速、转化畅通、护航有力”的知识产权生态系统,激发齐鲁大地创新活力,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知识产权强国贡献山东智慧,让每一粒创新种子在知识产权的沃土上绽放产业之花!
在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中,山东省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以下简称“省保护中心”)始终秉持“创新驱动发展,知识产权引领未来”的理念,以专利预审为核心抓手,以数据知识产权为创新突破口,全力构建知识产权生态系统,为山东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专利预审跑出“山东速度”
打造全国标杆
专利预审赋能产业创新。2024年累计接收专利预审申请20374件,预审合格13229件,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10141件。发明专利预审合格量在全国66家保护中心中位居前列。先后2次在全国专利预审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压缩预审周期实现专利快保护。优化专利快速预审工作机制,平均预审周期压缩至2.13个工作日,远低于国家知识产权局7个工作日的规定,专利快速预审“绿色通道”被纳入省政府《“十大创新”行动计划(2024—2025年)》。
发挥“发明专利批量预审审查国家试点”效能。为山东大学、浪潮集团等8家单位完成13批次85件发明专利集中授权,平均周期仅39天,授权率高达98.2%。新设10个县级专利预审直报试点,助力试点地区新增高价值发明专利1220件,同比增长68.3%。
数据知识产权构建“山东样本”
引领全国实践
作为全国最早一批开展数据知识产权试点的省份之一,省保护中心构建起“登记+存证+交易”全链条服务体系。通过探索严格审查制度,升级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平台3.0,完成数据知识产权证书换发,助力数字经济跑出“加速度”。截至2024年底,累计受理登记申请558件,发证388张,存证990件,北方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登记的《医疗大模型预训练数据集》入选“全国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十大案例”。
围绕多元应用场景,积极探索数据知识产权资产化路径,推动数据流通交易。充分发挥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在数据资产评估中的证明作用,将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作为数据资产入表的权属证明,通过完善转让质押流程,完成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交易、入表金额超1亿元。
鼓励产业数据率先登记应用,培育数据要素产业链。省保护中心开通批量登记服务通道,加速对急需产业应用的数据登记确权。依托“前置服务+确权指导+应用支撑”模式,提前疏通北方医疗健康中心、大众报业集团等80余家单位数据创新卡点、堵点,助力行业龙头高效完成了多项数据知识产权的登记和落地转化。
服务高层次人才激活创新“一池春水”
助力成果转化
开通高层次人才专利预审服务直通车。省保护中心为省内院士、泰山学者等19个高端人才团队提供“点对点”服务,累计开展专利挖掘、布局指导300余人次,助力高校院所4999件专利“加速跑”。在知识产权快速预审综合服务平台上线“专利超市”,发布1000件高价值发明专利转移转化清单,助力高校存量专利盘活、供需双方精准对接,协助齐鲁工业大学、济南大学23件专利完成转移转化,合同金额2000余万元。
2025年,省保护中心将持续深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以制度创新释放数据要素潜能,以协同共治筑牢创新发展屏障。通过打造“审查提速、转化畅通、护航有力”的知识产权生态系统,激发齐鲁大地创新活力,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知识产权强国贡献山东智慧,让每一粒创新种子在知识产权的沃土上绽放产业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