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国民经济成绩单出炉,彰显强大韧性潜力
GDP增5.4%!中国经济“开门稳”
2025-04-17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
|
![]() |
□数据:董婉婉 制图:唐亚迪
|
●“一季度,随着各项宏观政策继续发力显效,国民经济起步平稳、开局良好,延续回升向好态势。”4月16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介绍了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并对相关数据进行解读。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31875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4%,比上年四季度环比增长1.2%。
GDP同比增长5.4%
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
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4%,增速高于去年全年5%的增速,也高于去年一季度5.3%的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延续了去年以来持续稳中向好、稳中回升的态势。
生产需求指标加快回升。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6.3%,比去年全年回升0.6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3%,回升0.3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2%,比去年全年回升1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6%,回升1.1个百分点。
从就业收入看,一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指标是5.3%,3月份是5.2%,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5.6%,与GDP增长基本同步。
从进出口看,一季度货物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1.3%,出口增长6.9%。1至2月份,服务进出口增长9.9%。
在经济整体平稳增长的同时,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众多科技成果不断突破,带动一季度高技术产业加快成长。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加快0.8个百分点。绿色发展持续推进。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同比提高了1.5个百分点。
此外,前期出台的宏观政策和今年以来扩容加码的增量政策叠加发力,有效扩大了需求、促进了生产、激发了活力、增强了信心。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是50.5%,比上月上升了0.3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回升。一季度货运量同比加快。3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长7.4%,社会融资规模存量8.4%,有力有效支撑了经济增长回升向好。
盛来运表示,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我们要积极应对风险挑战,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以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变化的不确定性,确保中国经济稳中有进,持续向好。
社零总额增长4.6%
政策效应持续显现
消费回升,对推动经济企稳回升向好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6%,比去年全年提升1.1个百分点。其中,“两重”“两新”政策,尤其是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明显。一季度,限额以上单位通信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6.9%,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21.7%,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9.3%,家具类增长18.1%,仅这四项就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个百分点。
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相互配合,政策效应持续显现。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4月8日零时,消费者累计购买12大类家电以旧换新产品3571万台,发起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208.5万份,有力促进了消费的回升。
盛来运表示,今年一季度,消费在政策的推动下持续改善。下一步,要积极稳就业、促增收、减负担,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大力增加优质消费供给,持续释放消费潜力,不断优化消费环境,增强消费意愿,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向好发展。
此外,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加速运用,新的消费场景不断创新和拓展,如直播带货、即时零售、数字消费、AI游戏等。另外,一些文化类消费较快增长。
“这些新的消费场景不断拓展、新的消费产品不断创新,既显示了中国消费创新的动力,也显示了我们新消费的成长前景。”盛来运说。
固定资产投资稳中提质
基建制造双轮驱动显效
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2%,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5.8%,制造业投资增长9.1%,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9.9%。
对比来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1.4个百分点。同时,在“两重”尤其是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带动下,一季度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9%,比去年全年加快3.3个百分点,对全部投资增长贡献率为64.6%,有效拉动了投资。
盛来运分析,今年以来,地方新增专项债发行提速,带动了到位资金的改善和项目的推进。一季度,新增专项债累计发行量接近1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本年实际到位资金同比增长3.7%。
房地产市场方面,从去年四季度以来,中央强调要推动房地产止跌回稳,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改善房地产投资,加大城市老旧小区改造,加大保障房建设力度,对房地产企业提出“白名单”制度,金融贷款给予支持。综合来看,政策效应持续显现。
由于市场销售回暖,加上“白名单”支持政策落地,一些房地产企业资金状况得到了改善。一季度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中,国内企业贷款降幅比1-2月份收窄3.8个百分点,个人按揭贷款降幅收窄4.7个百分点。
“总体上来看,房地产市场现在还处在一个调整阶段,房地产的需求还需要进一步释放。”盛来运说,下一步,要积极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促进房地产持续健康发展。
(□大众新闻记者 董婉婉 北京报道)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31875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4%,比上年四季度环比增长1.2%。
GDP同比增长5.4%
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
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4%,增速高于去年全年5%的增速,也高于去年一季度5.3%的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延续了去年以来持续稳中向好、稳中回升的态势。
生产需求指标加快回升。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6.3%,比去年全年回升0.6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3%,回升0.3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2%,比去年全年回升1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6%,回升1.1个百分点。
从就业收入看,一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指标是5.3%,3月份是5.2%,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5.6%,与GDP增长基本同步。
从进出口看,一季度货物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1.3%,出口增长6.9%。1至2月份,服务进出口增长9.9%。
在经济整体平稳增长的同时,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众多科技成果不断突破,带动一季度高技术产业加快成长。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加快0.8个百分点。绿色发展持续推进。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同比提高了1.5个百分点。
此外,前期出台的宏观政策和今年以来扩容加码的增量政策叠加发力,有效扩大了需求、促进了生产、激发了活力、增强了信心。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是50.5%,比上月上升了0.3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回升。一季度货运量同比加快。3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长7.4%,社会融资规模存量8.4%,有力有效支撑了经济增长回升向好。
盛来运表示,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我们要积极应对风险挑战,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以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变化的不确定性,确保中国经济稳中有进,持续向好。
社零总额增长4.6%
政策效应持续显现
消费回升,对推动经济企稳回升向好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6%,比去年全年提升1.1个百分点。其中,“两重”“两新”政策,尤其是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明显。一季度,限额以上单位通信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6.9%,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21.7%,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9.3%,家具类增长18.1%,仅这四项就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个百分点。
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相互配合,政策效应持续显现。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4月8日零时,消费者累计购买12大类家电以旧换新产品3571万台,发起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208.5万份,有力促进了消费的回升。
盛来运表示,今年一季度,消费在政策的推动下持续改善。下一步,要积极稳就业、促增收、减负担,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大力增加优质消费供给,持续释放消费潜力,不断优化消费环境,增强消费意愿,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向好发展。
此外,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加速运用,新的消费场景不断创新和拓展,如直播带货、即时零售、数字消费、AI游戏等。另外,一些文化类消费较快增长。
“这些新的消费场景不断拓展、新的消费产品不断创新,既显示了中国消费创新的动力,也显示了我们新消费的成长前景。”盛来运说。
固定资产投资稳中提质
基建制造双轮驱动显效
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2%,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5.8%,制造业投资增长9.1%,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9.9%。
对比来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1.4个百分点。同时,在“两重”尤其是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带动下,一季度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9%,比去年全年加快3.3个百分点,对全部投资增长贡献率为64.6%,有效拉动了投资。
盛来运分析,今年以来,地方新增专项债发行提速,带动了到位资金的改善和项目的推进。一季度,新增专项债累计发行量接近1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本年实际到位资金同比增长3.7%。
房地产市场方面,从去年四季度以来,中央强调要推动房地产止跌回稳,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改善房地产投资,加大城市老旧小区改造,加大保障房建设力度,对房地产企业提出“白名单”制度,金融贷款给予支持。综合来看,政策效应持续显现。
由于市场销售回暖,加上“白名单”支持政策落地,一些房地产企业资金状况得到了改善。一季度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中,国内企业贷款降幅比1-2月份收窄3.8个百分点,个人按揭贷款降幅收窄4.7个百分点。
“总体上来看,房地产市场现在还处在一个调整阶段,房地产的需求还需要进一步释放。”盛来运说,下一步,要积极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促进房地产持续健康发展。
(□大众新闻记者 董婉婉 北京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