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蓝莓绘就致富大图景

2025-04-16 作者: 李媛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李 媛
   本报通讯员 傅景敏


  4月11日,青岛西海岸新区宝山镇,记者在青岛森茂常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种植基地大棚里看到,一棵棵蓝莓栽种在瓦盆内,盆内填充的不是普通土壤,而是用草炭土、椰糠、椰块、珍珠岩等材料调配组成的基质。再仔细看,盆与盆之间都由细细的塑料管连接,每一盆蓝莓都连接着智能水肥一体化设备,营养液配好后就通过滴管直达蓝莓根系,通过大数据中心对水肥微量元素进行精确控制,实现精准灌溉。
  “基质栽培可以打破土壤理化条件和透气性对蓝莓栽培的限制,有效解决土壤改良难题。这是当前蓝莓种植业主推的新技术。”基地负责人周伟介绍,与传统地栽相比,这种基质栽培模式让蓝莓的根系更加发达,营养吸收更加充分,产量更高。
  从2019年开始,基质栽培作为一种新型栽培模式开始在蓝莓等作物上进行示范推广,融合现代设施技术、水肥一体化及绿色防控等模式,便于实现标准化管理。新模式下,蓝莓鲜果上市时间提前到2月上旬,采收时间延长到5月份,而且栽培出的果实更大、口感更佳、品质更可控。
  山东作为全国蓝莓主产区之一,近年来蓝莓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逐渐形成以青岛为核心的特色产业布局。“青岛是省内蓝莓产业化、规模化栽培最早的城市。西海岸新区则是青岛市蓝莓设施生产和露地生产的优势产区,下辖的宝山镇、张家楼街道、藏马镇、六汪镇等十多个镇街都有种植。目前,青岛市蓝莓种植面积10万余亩,年产量9万余吨。”青岛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李松坚介绍,西海岸新区作为青岛市蓝莓产业的主阵地,设施蓝莓种植技术领先,正加速成长为全国蓝莓产业新高地。
  4月9日,全省果业高质量发展(蓝莓)观摩培训会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来自省内的蓝莓产业专家学者、果树技术推广骨干、蓝莓种植大户等150余人,实地观摩张家楼街道和宝山镇蓝莓种苗繁育基地的新品种、新技术,把脉产业发展趋势。在张家楼街道青岛优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高标准组培中心,与会人员看到,技术人员紧张有序地进行蓝莓接种工作,培养瓶内蓝莓苗生机勃勃。“经过组培育苗、穴盘育苗、钵苗育苗三个生长阶段,一年就可成长为成品销售苗。”青岛优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行政经理李晓彤介绍,公司是佳沃集团旗下以蓝莓品种选育、引进、繁育、技术服务为主的种业科技公司,种苗销售至山东、云南、辽宁等蓝莓大省,约占全国蓝莓种苗市场份额的30%。
  随后,一行人又来到青岛紫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进行观摩学习。作为集种植、技术研发、生产、文化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司,青岛紫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蓝莓产品研发、果汁、果酒及水果白兰地的加工,年生产NFC果蔬汁约8000吨,公司生产的“莓日饮”牌蓝莓果汁产品在线上线下都销售火爆。
  据了解,除了积极发展鲜食蓝莓外,青岛市还不断强化蓝莓品牌创建。近年来,青岛市注重三产融合,不断创新蓝莓深加工技术研发,先后培育16家规模较大的企业、20余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200余家家庭农场,蓝莓产业已形成从品种引进、种苗繁育、基地种植到果品深加工及销售的全产业链发展,4个品牌获得国际有机产品认证,宝山蓝莓获国家地理产品认证。
  小蓝莓绘就致富大图景。青岛市蓝莓产业发展优势突出,以科技创新为驱动,通过建设蓝莓产业示范园、举办蓝莓文化节等举措,引导蓝莓产业成为乡村振兴进程中富民增收的金钥匙。蓝莓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为种植户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益,还以产业为依托充分发挥出联农、带农、助农的纽带作用,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轻松就业。此外,青岛市依托蓝莓产业,推动乡村旅游、休闲观光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了以蓝莓为主题的乡村旅游品牌,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采摘乐趣,感受乡村风情。
    □ 本报记者 李 媛
   本报通讯员 傅景敏


  4月11日,青岛西海岸新区宝山镇,记者在青岛森茂常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种植基地大棚里看到,一棵棵蓝莓栽种在瓦盆内,盆内填充的不是普通土壤,而是用草炭土、椰糠、椰块、珍珠岩等材料调配组成的基质。再仔细看,盆与盆之间都由细细的塑料管连接,每一盆蓝莓都连接着智能水肥一体化设备,营养液配好后就通过滴管直达蓝莓根系,通过大数据中心对水肥微量元素进行精确控制,实现精准灌溉。
  “基质栽培可以打破土壤理化条件和透气性对蓝莓栽培的限制,有效解决土壤改良难题。这是当前蓝莓种植业主推的新技术。”基地负责人周伟介绍,与传统地栽相比,这种基质栽培模式让蓝莓的根系更加发达,营养吸收更加充分,产量更高。
  从2019年开始,基质栽培作为一种新型栽培模式开始在蓝莓等作物上进行示范推广,融合现代设施技术、水肥一体化及绿色防控等模式,便于实现标准化管理。新模式下,蓝莓鲜果上市时间提前到2月上旬,采收时间延长到5月份,而且栽培出的果实更大、口感更佳、品质更可控。
  山东作为全国蓝莓主产区之一,近年来蓝莓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逐渐形成以青岛为核心的特色产业布局。“青岛是省内蓝莓产业化、规模化栽培最早的城市。西海岸新区则是青岛市蓝莓设施生产和露地生产的优势产区,下辖的宝山镇、张家楼街道、藏马镇、六汪镇等十多个镇街都有种植。目前,青岛市蓝莓种植面积10万余亩,年产量9万余吨。”青岛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李松坚介绍,西海岸新区作为青岛市蓝莓产业的主阵地,设施蓝莓种植技术领先,正加速成长为全国蓝莓产业新高地。
  4月9日,全省果业高质量发展(蓝莓)观摩培训会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来自省内的蓝莓产业专家学者、果树技术推广骨干、蓝莓种植大户等150余人,实地观摩张家楼街道和宝山镇蓝莓种苗繁育基地的新品种、新技术,把脉产业发展趋势。在张家楼街道青岛优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高标准组培中心,与会人员看到,技术人员紧张有序地进行蓝莓接种工作,培养瓶内蓝莓苗生机勃勃。“经过组培育苗、穴盘育苗、钵苗育苗三个生长阶段,一年就可成长为成品销售苗。”青岛优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行政经理李晓彤介绍,公司是佳沃集团旗下以蓝莓品种选育、引进、繁育、技术服务为主的种业科技公司,种苗销售至山东、云南、辽宁等蓝莓大省,约占全国蓝莓种苗市场份额的30%。
  随后,一行人又来到青岛紫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进行观摩学习。作为集种植、技术研发、生产、文化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司,青岛紫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蓝莓产品研发、果汁、果酒及水果白兰地的加工,年生产NFC果蔬汁约8000吨,公司生产的“莓日饮”牌蓝莓果汁产品在线上线下都销售火爆。
  据了解,除了积极发展鲜食蓝莓外,青岛市还不断强化蓝莓品牌创建。近年来,青岛市注重三产融合,不断创新蓝莓深加工技术研发,先后培育16家规模较大的企业、20余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200余家家庭农场,蓝莓产业已形成从品种引进、种苗繁育、基地种植到果品深加工及销售的全产业链发展,4个品牌获得国际有机产品认证,宝山蓝莓获国家地理产品认证。
  小蓝莓绘就致富大图景。青岛市蓝莓产业发展优势突出,以科技创新为驱动,通过建设蓝莓产业示范园、举办蓝莓文化节等举措,引导蓝莓产业成为乡村振兴进程中富民增收的金钥匙。蓝莓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为种植户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益,还以产业为依托充分发挥出联农、带农、助农的纽带作用,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轻松就业。此外,青岛市依托蓝莓产业,推动乡村旅游、休闲观光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了以蓝莓为主题的乡村旅游品牌,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采摘乐趣,感受乡村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