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虎口村的“甜蜜”账本

2025-04-11 作者: 郑莉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郑莉
   本报通讯员 暴蕾
  
  “威海周边的苹果树将陆续进入盛花期,邀请你近期来村里考察……”近日,在威海经开区崮山镇南虎口村的虎威暖民合作社里,南虎口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徐海威正跟远在海南的职业养蜂人老欧通电话,商量今年的养蜂时间、数量和后续转场路线等事宜。
  养蜂产业是南虎口村去年引进的特色产业。近年来,该村充分发挥自身自然条件优势,积极探索特色发展之路——农副产品加工、光伏发电、民宿旅游等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兴起,让村庄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宽,村民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南虎口村地处崮山水库湖畔,因属水源地保护区,发展工业项目受限。如何既能保护生态环境,又能发展致富项目?徐海威带领村两委一班人经过深入思考和广泛考察,最终把目光落在了优越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森林资源,特别是独特的花种资源上:四月份的苹果花、六月份的槐树花,此外还有迎春花、玉兰花、桃花等陆续齐放,不但花期长花朵密,而且气候宜人阳光普照,为发展养蜂产业提供了良好条件。
  去年4月份,南虎口村联合周边的北虎口村、庙口村,购进80箱蜜蜂,由专业养蜂人进行管理,在南虎口村“安营扎寨”。一个个蜂箱掩映在青山绿林间,蜂农头戴纱帐帽,小心翼翼地将蜂巢从蜂箱内取出,经过割蜜、摇蜜、过滤等一系列工序,晶莹剔透的蜂蜜瞬间流出。因采蜜间隔时间长、蜜源好,该村所产蜂蜜香味浓郁、营养价值高,深受消费者青睐,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甜蜜”产业。短短两个月不仅实现了回本,每村还净挣2.3万元。
  养蜂投资小、发展快、收益高,尝到了蜂蜜带来的“甜蜜”的南虎口村等三个村,今年准备扩大养殖规模,目前已联系购进蜜蜂240余箱。“只要天气晴好阳光充足,预计今年仅蜂蜜一项就能为村集体增收十万元。”徐海威信心满满。
  采访期间,徐海威的电话一直响个不停,“不好意思,现在每天都要接打30多通电话,有的提前预订蜂蜜,还有的咨询杂面条加工。咱这些项目,看来是找对了。”徐海威高兴地说。
  南虎口村的杂面条制作历史源远流长,在当地颇有名气。走进该村的杂面条加工车间,和面、压面、上架晾晒……每一道工序都严格把关,一架架面条在春日的阳光下薄亮透明,豆香四溢。“为了打造出‘南虎口味道’,我们探索完善了‘村集体+合作社’模式,并对产品标准、标识、包装设计等进行统一。”徐海威介绍,他们还可以按照客户的喜好需求,分量包装,并不断推出新品,客户复购率达到了99%。
  在南虎口村集体增收的账本上,还有“铁杆庄稼”光伏的功劳。随着徐海威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南虎口村委会办公楼房顶上,一片片深蓝色光伏板,与村内巷道、水库、多彩民居相映生辉。“我们村的屋顶光伏项目总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首批安装的光伏板面积已达900平方米,发电容量高达250千瓦,为村集体带来了稳定持续的收入来源。”徐海威告诉记者,村里还建起了充电站,方便远道而来的民宿客人停车充电。
  看着一项项产业,徐海威又忍不住算了算那笔在心里滚瓜烂熟的账:“也是机缘凑巧,我们这几个项目都是‘阳光产业’,只要天气晴好阳光充足,我们的项目就有了成功的保证。卖蜂蜜能挣十万元,加工杂面条也能挣五六万元,加上光伏发电的收入,预计今年村集体账上能增收二十多万元呢。”
  □ 本报记者 郑莉
   本报通讯员 暴蕾
  
  “威海周边的苹果树将陆续进入盛花期,邀请你近期来村里考察……”近日,在威海经开区崮山镇南虎口村的虎威暖民合作社里,南虎口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徐海威正跟远在海南的职业养蜂人老欧通电话,商量今年的养蜂时间、数量和后续转场路线等事宜。
  养蜂产业是南虎口村去年引进的特色产业。近年来,该村充分发挥自身自然条件优势,积极探索特色发展之路——农副产品加工、光伏发电、民宿旅游等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兴起,让村庄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宽,村民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南虎口村地处崮山水库湖畔,因属水源地保护区,发展工业项目受限。如何既能保护生态环境,又能发展致富项目?徐海威带领村两委一班人经过深入思考和广泛考察,最终把目光落在了优越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森林资源,特别是独特的花种资源上:四月份的苹果花、六月份的槐树花,此外还有迎春花、玉兰花、桃花等陆续齐放,不但花期长花朵密,而且气候宜人阳光普照,为发展养蜂产业提供了良好条件。
  去年4月份,南虎口村联合周边的北虎口村、庙口村,购进80箱蜜蜂,由专业养蜂人进行管理,在南虎口村“安营扎寨”。一个个蜂箱掩映在青山绿林间,蜂农头戴纱帐帽,小心翼翼地将蜂巢从蜂箱内取出,经过割蜜、摇蜜、过滤等一系列工序,晶莹剔透的蜂蜜瞬间流出。因采蜜间隔时间长、蜜源好,该村所产蜂蜜香味浓郁、营养价值高,深受消费者青睐,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甜蜜”产业。短短两个月不仅实现了回本,每村还净挣2.3万元。
  养蜂投资小、发展快、收益高,尝到了蜂蜜带来的“甜蜜”的南虎口村等三个村,今年准备扩大养殖规模,目前已联系购进蜜蜂240余箱。“只要天气晴好阳光充足,预计今年仅蜂蜜一项就能为村集体增收十万元。”徐海威信心满满。
  采访期间,徐海威的电话一直响个不停,“不好意思,现在每天都要接打30多通电话,有的提前预订蜂蜜,还有的咨询杂面条加工。咱这些项目,看来是找对了。”徐海威高兴地说。
  南虎口村的杂面条制作历史源远流长,在当地颇有名气。走进该村的杂面条加工车间,和面、压面、上架晾晒……每一道工序都严格把关,一架架面条在春日的阳光下薄亮透明,豆香四溢。“为了打造出‘南虎口味道’,我们探索完善了‘村集体+合作社’模式,并对产品标准、标识、包装设计等进行统一。”徐海威介绍,他们还可以按照客户的喜好需求,分量包装,并不断推出新品,客户复购率达到了99%。
  在南虎口村集体增收的账本上,还有“铁杆庄稼”光伏的功劳。随着徐海威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南虎口村委会办公楼房顶上,一片片深蓝色光伏板,与村内巷道、水库、多彩民居相映生辉。“我们村的屋顶光伏项目总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首批安装的光伏板面积已达900平方米,发电容量高达250千瓦,为村集体带来了稳定持续的收入来源。”徐海威告诉记者,村里还建起了充电站,方便远道而来的民宿客人停车充电。
  看着一项项产业,徐海威又忍不住算了算那笔在心里滚瓜烂熟的账:“也是机缘凑巧,我们这几个项目都是‘阳光产业’,只要天气晴好阳光充足,我们的项目就有了成功的保证。卖蜂蜜能挣十万元,加工杂面条也能挣五六万元,加上光伏发电的收入,预计今年村集体账上能增收二十多万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