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轮旅游从小众体验变潮流
2025-04-09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李媛
4月6日,爱达邮轮旗下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满载4000多名宾客从青岛国际邮轮港启航,拉开爱达邮轮中国海岸巡游序幕。这是爱达·魔都号首次在上海母港以外的国内港口城市亮相,不仅为宾客带来了全新的豪华邮轮度假体验,也为青岛及北方地区的邮轮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为保障邮轮旅客高效通关,青岛国际邮轮港区服务管理局协同青岛市口岸、公安、交通运输、文旅以及青岛大港海关、青岛海事局、青岛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等部门,提前召开“船前会”,制订“一船一策”综合保障和“智慧快速”通关方案,运用“邮轮管控系统”实现邮轮员工“一卡通行”,提升邮轮通关效率和旅客国际出行体验感,受到邮轮公司和游客好评。
爱达·魔都号青岛首航仪式上,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青岛国际邮轮港区服务管理局与山东老年大学、凯撒旅业及旅行社代表签订客源合作协议,青岛国际邮轮港区服务管理局与爱达邮轮签订航线运营合作协议,各方将进一步整合资源,以邮轮运营为龙头推动相关产业协同发展,共同促进当地邮轮经济的繁荣,助力青岛建设东北亚国际邮轮枢纽港和邮轮经济中心。
“我们非常高兴以青岛母港为首站开启爱达邮轮中国海岸巡游,让青岛及北方地区的消费者领略国产大型邮轮的魅力。我们也将以此为契机,在相关政府部门以及当地合作伙伴的支持下,深化‘邮轮+文化’的创新模式,推动中国文化、海洋文化与邮轮文化的传播,为北方地区的宾客提供更多元、更丰富的邮轮产品。”华夏国际邮轮总经理、爱达邮轮董事局主席黎明表示。
青岛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丰富的旅游资源、强大的港口基础设施以及完善的政策支持,已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邮轮母港。首艘国产大邮轮爱达·魔都号青岛首航,不仅是邮轮公司对青岛营商环境和市场潜力的认可,更突显了青岛在东北亚邮轮经济版图中的枢纽地位。
青岛国际邮轮港区服务管理局常务副局长、市北区委副书记高波介绍,自2023年9月全面恢复国际邮轮运输以来,青岛积极打造“沿着黄河遇见海,登上邮轮观世界”品牌,深入沿黄九省份,加大宣传、拓展客源,形成航线拓展、客源培育、产业聚链协同发展的新格局,邮轮市场快速恢复并高质量发展。
邮轮旅游正从小众体验变潮流。2024年,青岛邮轮母港共运营邮轮始发港、访问港航次21个,出入境旅客超7万人次。今年,截至目前,已引进2025年邮轮航次40多个,较2024年翻番。
邮轮旅游发展的关键在于良好的客源市场。去年以来,青岛国际邮轮港区服务管理局不断创新宣传推广模式,积极拓展揽客渠道,跨越全国23个城市与300余家重点旅行社建立客源合作关系,确定约100家“青岛邮轮旅游优秀合作伙伴”。2024年在青运营邮轮外地客源占比接近50%,越来越多来自四川、河南、福建、云南、贵州等地区的游客在体验邮轮之旅的同时,前来感受“好客山东”、“时尚青岛”。
目前,邮轮经济已被纳入青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市北区重点产业链招商体系,建立顶格推动常态化工作机制,实施项目招引、产业招商、生态营造等全流程统筹体系。同时,上海蓝梦邮轮北方总部以及燕园邮轮等8家产业链企业相继落户青岛邮轮母港,并引进海洋经济团体联合会、青岛船东协会、船供与航修协会等16家涉海协会,以推动邮轮维修、配套企业集聚和产业发展,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青岛将继续加强航线招引,精准挖掘邮轮客源,优化营商和旅游环境,强化合作扩大宣传,全方位多层次培育市场,提升邮轮旅游的大众知晓率,让游客玩得更加安心、省心、舒心。青岛还将编制《青岛邮轮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定位、目标和路径,以邮轮航线招引为突破口,争取更多邮轮公司在青落户,深入实施“港有才·邮未来”计划,加强人才培养引领支撑产业发展,延伸做强产业链,激发更多消费潜能,加快建设最具活力的东北亚国际邮轮枢纽港。
4月6日,爱达邮轮旗下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满载4000多名宾客从青岛国际邮轮港启航,拉开爱达邮轮中国海岸巡游序幕。这是爱达·魔都号首次在上海母港以外的国内港口城市亮相,不仅为宾客带来了全新的豪华邮轮度假体验,也为青岛及北方地区的邮轮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为保障邮轮旅客高效通关,青岛国际邮轮港区服务管理局协同青岛市口岸、公安、交通运输、文旅以及青岛大港海关、青岛海事局、青岛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等部门,提前召开“船前会”,制订“一船一策”综合保障和“智慧快速”通关方案,运用“邮轮管控系统”实现邮轮员工“一卡通行”,提升邮轮通关效率和旅客国际出行体验感,受到邮轮公司和游客好评。
爱达·魔都号青岛首航仪式上,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青岛国际邮轮港区服务管理局与山东老年大学、凯撒旅业及旅行社代表签订客源合作协议,青岛国际邮轮港区服务管理局与爱达邮轮签订航线运营合作协议,各方将进一步整合资源,以邮轮运营为龙头推动相关产业协同发展,共同促进当地邮轮经济的繁荣,助力青岛建设东北亚国际邮轮枢纽港和邮轮经济中心。
“我们非常高兴以青岛母港为首站开启爱达邮轮中国海岸巡游,让青岛及北方地区的消费者领略国产大型邮轮的魅力。我们也将以此为契机,在相关政府部门以及当地合作伙伴的支持下,深化‘邮轮+文化’的创新模式,推动中国文化、海洋文化与邮轮文化的传播,为北方地区的宾客提供更多元、更丰富的邮轮产品。”华夏国际邮轮总经理、爱达邮轮董事局主席黎明表示。
青岛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丰富的旅游资源、强大的港口基础设施以及完善的政策支持,已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邮轮母港。首艘国产大邮轮爱达·魔都号青岛首航,不仅是邮轮公司对青岛营商环境和市场潜力的认可,更突显了青岛在东北亚邮轮经济版图中的枢纽地位。
青岛国际邮轮港区服务管理局常务副局长、市北区委副书记高波介绍,自2023年9月全面恢复国际邮轮运输以来,青岛积极打造“沿着黄河遇见海,登上邮轮观世界”品牌,深入沿黄九省份,加大宣传、拓展客源,形成航线拓展、客源培育、产业聚链协同发展的新格局,邮轮市场快速恢复并高质量发展。
邮轮旅游正从小众体验变潮流。2024年,青岛邮轮母港共运营邮轮始发港、访问港航次21个,出入境旅客超7万人次。今年,截至目前,已引进2025年邮轮航次40多个,较2024年翻番。
邮轮旅游发展的关键在于良好的客源市场。去年以来,青岛国际邮轮港区服务管理局不断创新宣传推广模式,积极拓展揽客渠道,跨越全国23个城市与300余家重点旅行社建立客源合作关系,确定约100家“青岛邮轮旅游优秀合作伙伴”。2024年在青运营邮轮外地客源占比接近50%,越来越多来自四川、河南、福建、云南、贵州等地区的游客在体验邮轮之旅的同时,前来感受“好客山东”、“时尚青岛”。
目前,邮轮经济已被纳入青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市北区重点产业链招商体系,建立顶格推动常态化工作机制,实施项目招引、产业招商、生态营造等全流程统筹体系。同时,上海蓝梦邮轮北方总部以及燕园邮轮等8家产业链企业相继落户青岛邮轮母港,并引进海洋经济团体联合会、青岛船东协会、船供与航修协会等16家涉海协会,以推动邮轮维修、配套企业集聚和产业发展,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青岛将继续加强航线招引,精准挖掘邮轮客源,优化营商和旅游环境,强化合作扩大宣传,全方位多层次培育市场,提升邮轮旅游的大众知晓率,让游客玩得更加安心、省心、舒心。青岛还将编制《青岛邮轮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定位、目标和路径,以邮轮航线招引为突破口,争取更多邮轮公司在青落户,深入实施“港有才·邮未来”计划,加强人才培养引领支撑产业发展,延伸做强产业链,激发更多消费潜能,加快建设最具活力的东北亚国际邮轮枢纽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