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党校创新学员参与决策咨询机制,针对重大现实问题设立调研课题
瞄准现实需求的金点子这样出炉
2025-04-03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齐 静
本报通讯员 王建博 潘民
钠电作为新能源领域的新兴技术,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鼓励发展的方向。去年,一份有关加快我省钠电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引起重视,其中既对我省钠电产业情况及所遇问题作出分析,也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应对之举。而这些瞄准现实需求的“金点子”,是由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教师和学员通力合作提出的。
党校作为党的思想理论战线的重要力量,承担着为党献策的重要职责。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充分利用好学员资源,创新学员参与决策咨询机制和路径,建立季度选题指南发布机制,通过教师学员结对、学员间跨域协作,让经常作决策的人为决策研究提供“金点子”、开出“好方子”。去年,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学员提报166篇咨政报告。
为加强决策咨询的针对性、有效性,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实施常态化选题策划,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紧扣中央决策部署与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建立季度选题指南发布机制,针对重大现实问题及时设立重点调研课题,同时加强与省直部门、各市及重点企业的对接,构建决策需求直通渠道。比如,针对临清市桑黄产业和肥城市钠电产业的发展建议报告,都得益于这些直通渠道。
集思广益、协同创新是产生“金点子”的重要前提。为此,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建立学员参与决策咨询长效机制,通过前置化分析学员学历背景、专业特长、岗位履历等要素,遴选核心骨干,整合多元专业背景与丰富实践经验的学员组建复合型课题组。校(院)为课题组配备指导教师,全程指导研究框架构建、调研方案设计,搭建政策资源与实践场景对接桥梁。此外,还探索“教师+学员”“学员+学员”等协同攻关模式,形成专家领航、多维赋能的跨学科协同创新体系。
基层是孕育“金点子”的沃土,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组织学员利用课余时间深入一线“听诊把脉”,开展战略规划类前瞻调研、发展梗阻类对策调研、项目推进类跟踪调研、典型案例类深度调研。采用沉浸式走访座谈、结构化数据采集等方式,精准捕捉改革痛点、发展难点、民生焦点,夯实决策研究的实践根基。
严把质量关,才能让“金点子”结出“金果子”。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构建编审机制、报送渠道、转化应用、品牌传播“四维一体”的咨政成果管理体系。对咨政件实施校内外专家匿名联审,落实责任编辑制,健全稿件集体会商、集体磨稿、三审三校等措施。同时,建立成果转化驱动机制,及时组织研究团队与成果应用部门主动对接获批示成果,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政策成果。对进入决策和政策的成果,及时进行效果跟踪和绩效评估评价,推动政策持续优化。
本报通讯员 王建博 潘民
钠电作为新能源领域的新兴技术,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鼓励发展的方向。去年,一份有关加快我省钠电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引起重视,其中既对我省钠电产业情况及所遇问题作出分析,也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应对之举。而这些瞄准现实需求的“金点子”,是由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教师和学员通力合作提出的。
党校作为党的思想理论战线的重要力量,承担着为党献策的重要职责。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充分利用好学员资源,创新学员参与决策咨询机制和路径,建立季度选题指南发布机制,通过教师学员结对、学员间跨域协作,让经常作决策的人为决策研究提供“金点子”、开出“好方子”。去年,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学员提报166篇咨政报告。
为加强决策咨询的针对性、有效性,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实施常态化选题策划,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紧扣中央决策部署与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建立季度选题指南发布机制,针对重大现实问题及时设立重点调研课题,同时加强与省直部门、各市及重点企业的对接,构建决策需求直通渠道。比如,针对临清市桑黄产业和肥城市钠电产业的发展建议报告,都得益于这些直通渠道。
集思广益、协同创新是产生“金点子”的重要前提。为此,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建立学员参与决策咨询长效机制,通过前置化分析学员学历背景、专业特长、岗位履历等要素,遴选核心骨干,整合多元专业背景与丰富实践经验的学员组建复合型课题组。校(院)为课题组配备指导教师,全程指导研究框架构建、调研方案设计,搭建政策资源与实践场景对接桥梁。此外,还探索“教师+学员”“学员+学员”等协同攻关模式,形成专家领航、多维赋能的跨学科协同创新体系。
基层是孕育“金点子”的沃土,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组织学员利用课余时间深入一线“听诊把脉”,开展战略规划类前瞻调研、发展梗阻类对策调研、项目推进类跟踪调研、典型案例类深度调研。采用沉浸式走访座谈、结构化数据采集等方式,精准捕捉改革痛点、发展难点、民生焦点,夯实决策研究的实践根基。
严把质量关,才能让“金点子”结出“金果子”。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构建编审机制、报送渠道、转化应用、品牌传播“四维一体”的咨政成果管理体系。对咨政件实施校内外专家匿名联审,落实责任编辑制,健全稿件集体会商、集体磨稿、三审三校等措施。同时,建立成果转化驱动机制,及时组织研究团队与成果应用部门主动对接获批示成果,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政策成果。对进入决策和政策的成果,及时进行效果跟踪和绩效评估评价,推动政策持续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