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时事

特朗普力推4月2日起对美国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

“对等关税”是什么?错在哪儿?

2025-04-02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3月4日,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奥克维尔,一家LCBO门店的店员从货架上撤下美国品牌酒产品。(□新华社发)
  ●美国政府定于4月2日起对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特朗普政府力推的“对等关税”,打着所谓“追求公平”的旗号,对关税“一刀切”,实质上违背经济学基本原理、违反世贸组织规则、无视各国经济发展差异,是囿于“零和博弈”思维,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的新工具。此举势必严重破坏多边贸易体制,冲击全球供应链,进一步加剧国际贸易紧张局势和全球经济分裂
  据新华社北京4月1日电 美国政府定于4月2日起对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
  “对等”一词英文为reciprocal,既可译为“互惠”,也可译为“对等”。以往贸易机制安排中,中文译法多为“互惠”,体现贸易“伙伴”互利共赢的精神。但在美国特朗普政府“关税大棒”语境下,中文译法以“对等”更能客观体现和突出贸易“对手”之间的平等待遇。
怎么“对等”
  美方提出的“对等关税”主要包含三个层面。
  ——国家层面的“对等关税”
  例如,如果某国对美国商品征收100%的进口关税,美国也将对该国商品征收100%的关税。
  ——商品层面的“对等关税”
  例如,目前美国对来自某国的某种商品征收2.5%关税,但对方对来自美国的同种商品征收10%关税。一旦实施“对等关税”,美国将把进口自这一国的这种商品关税提高到10%。
  ——非关税壁垒层面的“对等关税”
  这一层面较复杂,涉及增值税等内容。
  美方声称,征收“对等关税”是为了“减少贸易逆差”,解决与贸易伙伴之间“其他不公平和不平衡的贸易问题”。贸易伙伴的关税税率、行业补贴、税收政策等,都是用来评估“对等关税”税率的因素。
为何不妥
  专家表示,美国的“对等关税”主张具有一定欺骗性与迷惑性,实际上违反经济规律、破坏国际贸易准则,无视多边贸易体制过去近八十年来谈判达成的利益平衡结果,以及美国长期以来从国际贸易中获得大量利益的事实,给美国和世界都带来巨大危害。
  其一,“对等关税”违背经济学比较优势原理。这一原理是指,各方生产各自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然后相互交换,那么各方都从中受益。
  以咖啡贸易为例,美国是咖啡消费大国,但美国咖啡豆因地理气候等原因而产量相对较少、成本相对较高,因而从咖啡豆生产成本相对低的国家进口咖啡豆,双方都可受益。目前,美国对进口生咖啡豆不征收关税,而巴西作为咖啡豆生产大国和对美出口咖啡豆最多的国家,一直对本国进口的咖啡豆征收9%左右的关税。这是基于经济学比较优势原理形成的结果。然而,一旦套用“对等关税”,美国会盲目地效仿巴西征收9%的关税,这不仅无益于提升美国咖啡豆出口,因为美国的咖啡豆生产本身就不具备国际竞争力,同时将损害数百万美国咖啡烘焙商和成千上万美国消费者的利益。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院长屠新泉指出,每个国家的产品竞争力不一样,所以各国会对自己的产品类目设置自己认为比较合适的关税,并在谈判贸易协定时通过以市场换市场实现“互惠”。执着于全部对等、完全对等,是非理性的行为。
  其二,“对等关税”违背世贸组织规则。根据世贸组织最惠国待遇原则,各成员不能歧视其贸易伙伴。如果美国对某一国达成协定降低关税税率且这一税率更低,那么这个税率就适用于美国已经谈过贸易协定的所有贸易伙伴。
  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查德·鲍恩认为,“对等关税”将至少在两方面违反世贸组织规则:对不同贸易伙伴征收不同关税违反世贸组织成员之间互不歧视的承诺;若美国将关税税率调高至超过与其他成员协议商定的最高水平,也会违规。
  其三,“对等关税”无视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无异于剥夺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在关税水平上,世贸组织并没有要求采取关税对等的原则。从发达国家发展历史来看,在其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低时,往往征收高关税,以保护其市场相关产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关税就越低。美国在自身已越过需要保护的发展阶段后,强求“对等关税”相当于剥夺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
  “在经济发展不对等、经济实力不对等情况下,美国实施‘对等关税’是不公平的,将进一步拉大世界贫富差距。”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刘飞涛说。
背后盘算
  专家指出,特朗普政府提出“对等关税”,除了想解决一系列国内“痼疾”,更重要的是把关税作为贸易谈判工具,达到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目的。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资深经济学家梁国勇指出,美国政府近期关税措施的动机主要包括:减少美国巨额贸易逆差;推动对美投资,加速制造业回流;增加关税收入,填补减税政策带来的财政缺口;把关税作为施压手段,达到经济和经济以外的目的。
  瑞士SPI资产管理公司管理合伙人斯蒂芬·英尼斯认为,美国政府提出“对等关税”未必仅仅是想征收更高关税,而是要将其作为“讨价还价”的筹码,迫使其他国家与美方进行新的贸易谈判。
  “对等关税”实际操作复杂、难度较大。英国《经济学人》周刊网站刊文称,对于每一种商品,单一的关税税率将被数百种可能的双边关税税率所取代,对于供应链跨越多国的产品来说,事情将变得极其复杂。
  ●美国政府定于4月2日起对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特朗普政府力推的“对等关税”,打着所谓“追求公平”的旗号,对关税“一刀切”,实质上违背经济学基本原理、违反世贸组织规则、无视各国经济发展差异,是囿于“零和博弈”思维,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的新工具。此举势必严重破坏多边贸易体制,冲击全球供应链,进一步加剧国际贸易紧张局势和全球经济分裂
  据新华社北京4月1日电 美国政府定于4月2日起对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
  “对等”一词英文为reciprocal,既可译为“互惠”,也可译为“对等”。以往贸易机制安排中,中文译法多为“互惠”,体现贸易“伙伴”互利共赢的精神。但在美国特朗普政府“关税大棒”语境下,中文译法以“对等”更能客观体现和突出贸易“对手”之间的平等待遇。
怎么“对等”
  美方提出的“对等关税”主要包含三个层面。
  ——国家层面的“对等关税”
  例如,如果某国对美国商品征收100%的进口关税,美国也将对该国商品征收100%的关税。
  ——商品层面的“对等关税”
  例如,目前美国对来自某国的某种商品征收2.5%关税,但对方对来自美国的同种商品征收10%关税。一旦实施“对等关税”,美国将把进口自这一国的这种商品关税提高到10%。
  ——非关税壁垒层面的“对等关税”
  这一层面较复杂,涉及增值税等内容。
  美方声称,征收“对等关税”是为了“减少贸易逆差”,解决与贸易伙伴之间“其他不公平和不平衡的贸易问题”。贸易伙伴的关税税率、行业补贴、税收政策等,都是用来评估“对等关税”税率的因素。
为何不妥
  专家表示,美国的“对等关税”主张具有一定欺骗性与迷惑性,实际上违反经济规律、破坏国际贸易准则,无视多边贸易体制过去近八十年来谈判达成的利益平衡结果,以及美国长期以来从国际贸易中获得大量利益的事实,给美国和世界都带来巨大危害。
  其一,“对等关税”违背经济学比较优势原理。这一原理是指,各方生产各自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然后相互交换,那么各方都从中受益。
  以咖啡贸易为例,美国是咖啡消费大国,但美国咖啡豆因地理气候等原因而产量相对较少、成本相对较高,因而从咖啡豆生产成本相对低的国家进口咖啡豆,双方都可受益。目前,美国对进口生咖啡豆不征收关税,而巴西作为咖啡豆生产大国和对美出口咖啡豆最多的国家,一直对本国进口的咖啡豆征收9%左右的关税。这是基于经济学比较优势原理形成的结果。然而,一旦套用“对等关税”,美国会盲目地效仿巴西征收9%的关税,这不仅无益于提升美国咖啡豆出口,因为美国的咖啡豆生产本身就不具备国际竞争力,同时将损害数百万美国咖啡烘焙商和成千上万美国消费者的利益。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院长屠新泉指出,每个国家的产品竞争力不一样,所以各国会对自己的产品类目设置自己认为比较合适的关税,并在谈判贸易协定时通过以市场换市场实现“互惠”。执着于全部对等、完全对等,是非理性的行为。
  其二,“对等关税”违背世贸组织规则。根据世贸组织最惠国待遇原则,各成员不能歧视其贸易伙伴。如果美国对某一国达成协定降低关税税率且这一税率更低,那么这个税率就适用于美国已经谈过贸易协定的所有贸易伙伴。
  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查德·鲍恩认为,“对等关税”将至少在两方面违反世贸组织规则:对不同贸易伙伴征收不同关税违反世贸组织成员之间互不歧视的承诺;若美国将关税税率调高至超过与其他成员协议商定的最高水平,也会违规。
  其三,“对等关税”无视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无异于剥夺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在关税水平上,世贸组织并没有要求采取关税对等的原则。从发达国家发展历史来看,在其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低时,往往征收高关税,以保护其市场相关产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关税就越低。美国在自身已越过需要保护的发展阶段后,强求“对等关税”相当于剥夺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
  “在经济发展不对等、经济实力不对等情况下,美国实施‘对等关税’是不公平的,将进一步拉大世界贫富差距。”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刘飞涛说。
背后盘算
  专家指出,特朗普政府提出“对等关税”,除了想解决一系列国内“痼疾”,更重要的是把关税作为贸易谈判工具,达到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目的。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资深经济学家梁国勇指出,美国政府近期关税措施的动机主要包括:减少美国巨额贸易逆差;推动对美投资,加速制造业回流;增加关税收入,填补减税政策带来的财政缺口;把关税作为施压手段,达到经济和经济以外的目的。
  瑞士SPI资产管理公司管理合伙人斯蒂芬·英尼斯认为,美国政府提出“对等关税”未必仅仅是想征收更高关税,而是要将其作为“讨价还价”的筹码,迫使其他国家与美方进行新的贸易谈判。
  “对等关税”实际操作复杂、难度较大。英国《经济学人》周刊网站刊文称,对于每一种商品,单一的关税税率将被数百种可能的双边关税税率所取代,对于供应链跨越多国的产品来说,事情将变得极其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