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子”由来
2025-03-30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
|
□ 汪霏霏
中国是世界上使用货币较早的国家。根据文献记载和大量的出土文物考证,我国货币的起源至少已有4000年的历史,从原始贝币到布币、刀币、圜钱、蚁鼻钱以及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流行的方孔钱,中国货币文化的发展可谓源远流长。到北宋时期,我国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民间“私交”
纸币最早出现在北宋的四川,这并非偶然。从唐代开始,有所谓扬一益二的说法,天下最富庶的地方扬州第一,益州即成都一带第二。宋朝初年,四川人口全国第一,而且商业发达,商税占全国总额的近30%。与此同时,四川的货币情况非常糟糕。当时通行铁钱,使用极为不便。在成都买一匹绢,需要挑着130斤重的铁钱去买,可想周边山区的民间交易有多不容易。这种情况下,纸币“交子”率先在成都诞生。
“交子”在全国传播,也有其必然:北宋虽然是一个高度集权的封建专制国家,但全国货币并不统一,互不通用。当时有13路(宋代的行政单位)专用铜钱,4路专用铁钱,陕西、河东则铜、铁钱兼用。各个货币区又严禁货币外流。如此一来,使用纸币正可防止铜铁钱外流。此外,宋朝经常受辽、西夏、金的攻打,军费和赔款开支很大,也需要发行纸币来弥补财政赤字。种种原因,纸币“交子”开始大范围推广传播。
最初的“交子”由商人自由发行。北宋初年,四川成都出现了专为携带巨款的商人经营现钱保管业务的“交子铺户”。存款人把现金交付给铺户,铺户把存款人存放现金的数额临时填写在用楮纸制作的卷面上,交还存款人。当存款人提取现金时,每贯付给铺户30文钱的利息。这种临时填写存款金额的楮纸券便谓之“交子”。这时的“交子”只是一种存款和取款凭据,而非货币。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交子”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许多商人联合成立专营发行和兑换“交子”的交子铺户,并在各地设交子分铺户。由于交子铺户恪守信用,随到随取,所印“交子”图案讲究,隐作记号,黑红间错,亲笔押字,他人难以伪造。商人之间的大额交易,直接用随时可变现的“交子”来支付的现象日渐增多。正是在反复进行的流通过程中,“交子”逐渐具备了信用货币的属性。后来交子铺户在经营中发现,只动用部分存款并不会危及“交子”信誉。于是他们便开始印刷有统一面额和格式的“交子”,作为一种新的流通手段向市场发行。这种“交子”已经是铸币的符号,真正成了纸币。但此时的“交子”尚未取得政府认可,还是民间发行的“私交”。
信任机制是理解“交子”产生的最关键因素。苏辙在讨论四川“交子”的价值时曾说:“蜀中旧使交子,惟茶山交易最为浩瀚。今官自买茶,交子因此价贱。此省课之害,三也。”由此可见,北宋时期四川“交子”的使用,主要集中在茶商的大额交易中。而四川茶商的活动范围基本局限于相对封闭的四川地区,因此打白条的行为容易被发现,信任网络的目标也更容易实现。正是茶商团体内部的信任网络,支撑了“交子”的发行和流通。这种行业共同体的信任机制,是“交子”得以流通的制度基础。一旦“交子”作为独立的货币开始流通,它就具备了相对的独立性,成为铁钱等实体货币之外的另一股力量,不仅服务于大额交易,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货币短缺。
“官交子”
当“交子”是民间发行的“私交”时,并非所有的交子铺户都是守法经营、恪守信用的。一些唯利是图、贪得无厌的铺户,恶意欺诈,或者挪用存款,经营他项买卖失败而破产,使所发“交子”无法兑现。所以当存款者取不出钱时,便会激起事端,引发诉讼。景德年间,益州知州张咏对交子铺户进行整顿,专由十六户富商经营。至此“交子”的发行开始取得政府认可。
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政府设立益州交子务,由京朝官担任监官,负责“交子”的发行,并严格控制其印制过程。这便是中国最早由政府正式发行的纸币——“官交子”。它比西方国家发行纸币早了六七百年,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最初的“官交子”仿照“私交子”的形式,加盖本州州印,只是临时填写金额,通常为一贯至十贯,并限定了流通范围。后统一改为五贯和十贯两种面额。宋神宗时又调整为一贯和五百文两种。
一开始,“交子”的流通范围限于四川境内。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年),朝廷将“交子”改为“钱引”,并将“交子务”更名为“钱引务”。除了四川、福建、浙江、湖广等地继续使用“交子”外,其他地区都改用“钱引”。大观三年(1109年)四川也将“交子”改为“钱引”。“钱引”与“交子”的最大区别在于,它以“缗”为单位。“钱引”的纸张、印刷、图案和印鉴都非常精美。但“钱引”没有准备金支持,也不能兑换现钱,且随意增发,导致其价值大幅下跌。到了南宋嘉定时期,每缗钱引只值现钱一百文。
从“交子”由民间到官方的转变来看,一方面,当民间“交子”引发的纠纷需要官府裁决时,“托之于官,所以可行”。另一方面,从货币的本质要求来看,货币要履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等职能,就必须超越熟人社会和信任网络的局限,依靠国家法律或政府行政秩序来维持。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国家特许或主导发行的货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货币。因此,天圣元年益州交子务的设立及“官交子”的发行,标志着纸币作为官方货币形态的新纪元正式开启。
(作者系山东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中国是世界上使用货币较早的国家。根据文献记载和大量的出土文物考证,我国货币的起源至少已有4000年的历史,从原始贝币到布币、刀币、圜钱、蚁鼻钱以及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流行的方孔钱,中国货币文化的发展可谓源远流长。到北宋时期,我国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民间“私交”
纸币最早出现在北宋的四川,这并非偶然。从唐代开始,有所谓扬一益二的说法,天下最富庶的地方扬州第一,益州即成都一带第二。宋朝初年,四川人口全国第一,而且商业发达,商税占全国总额的近30%。与此同时,四川的货币情况非常糟糕。当时通行铁钱,使用极为不便。在成都买一匹绢,需要挑着130斤重的铁钱去买,可想周边山区的民间交易有多不容易。这种情况下,纸币“交子”率先在成都诞生。
“交子”在全国传播,也有其必然:北宋虽然是一个高度集权的封建专制国家,但全国货币并不统一,互不通用。当时有13路(宋代的行政单位)专用铜钱,4路专用铁钱,陕西、河东则铜、铁钱兼用。各个货币区又严禁货币外流。如此一来,使用纸币正可防止铜铁钱外流。此外,宋朝经常受辽、西夏、金的攻打,军费和赔款开支很大,也需要发行纸币来弥补财政赤字。种种原因,纸币“交子”开始大范围推广传播。
最初的“交子”由商人自由发行。北宋初年,四川成都出现了专为携带巨款的商人经营现钱保管业务的“交子铺户”。存款人把现金交付给铺户,铺户把存款人存放现金的数额临时填写在用楮纸制作的卷面上,交还存款人。当存款人提取现金时,每贯付给铺户30文钱的利息。这种临时填写存款金额的楮纸券便谓之“交子”。这时的“交子”只是一种存款和取款凭据,而非货币。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交子”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许多商人联合成立专营发行和兑换“交子”的交子铺户,并在各地设交子分铺户。由于交子铺户恪守信用,随到随取,所印“交子”图案讲究,隐作记号,黑红间错,亲笔押字,他人难以伪造。商人之间的大额交易,直接用随时可变现的“交子”来支付的现象日渐增多。正是在反复进行的流通过程中,“交子”逐渐具备了信用货币的属性。后来交子铺户在经营中发现,只动用部分存款并不会危及“交子”信誉。于是他们便开始印刷有统一面额和格式的“交子”,作为一种新的流通手段向市场发行。这种“交子”已经是铸币的符号,真正成了纸币。但此时的“交子”尚未取得政府认可,还是民间发行的“私交”。
信任机制是理解“交子”产生的最关键因素。苏辙在讨论四川“交子”的价值时曾说:“蜀中旧使交子,惟茶山交易最为浩瀚。今官自买茶,交子因此价贱。此省课之害,三也。”由此可见,北宋时期四川“交子”的使用,主要集中在茶商的大额交易中。而四川茶商的活动范围基本局限于相对封闭的四川地区,因此打白条的行为容易被发现,信任网络的目标也更容易实现。正是茶商团体内部的信任网络,支撑了“交子”的发行和流通。这种行业共同体的信任机制,是“交子”得以流通的制度基础。一旦“交子”作为独立的货币开始流通,它就具备了相对的独立性,成为铁钱等实体货币之外的另一股力量,不仅服务于大额交易,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货币短缺。
“官交子”
当“交子”是民间发行的“私交”时,并非所有的交子铺户都是守法经营、恪守信用的。一些唯利是图、贪得无厌的铺户,恶意欺诈,或者挪用存款,经营他项买卖失败而破产,使所发“交子”无法兑现。所以当存款者取不出钱时,便会激起事端,引发诉讼。景德年间,益州知州张咏对交子铺户进行整顿,专由十六户富商经营。至此“交子”的发行开始取得政府认可。
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政府设立益州交子务,由京朝官担任监官,负责“交子”的发行,并严格控制其印制过程。这便是中国最早由政府正式发行的纸币——“官交子”。它比西方国家发行纸币早了六七百年,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最初的“官交子”仿照“私交子”的形式,加盖本州州印,只是临时填写金额,通常为一贯至十贯,并限定了流通范围。后统一改为五贯和十贯两种面额。宋神宗时又调整为一贯和五百文两种。
一开始,“交子”的流通范围限于四川境内。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年),朝廷将“交子”改为“钱引”,并将“交子务”更名为“钱引务”。除了四川、福建、浙江、湖广等地继续使用“交子”外,其他地区都改用“钱引”。大观三年(1109年)四川也将“交子”改为“钱引”。“钱引”与“交子”的最大区别在于,它以“缗”为单位。“钱引”的纸张、印刷、图案和印鉴都非常精美。但“钱引”没有准备金支持,也不能兑换现钱,且随意增发,导致其价值大幅下跌。到了南宋嘉定时期,每缗钱引只值现钱一百文。
从“交子”由民间到官方的转变来看,一方面,当民间“交子”引发的纠纷需要官府裁决时,“托之于官,所以可行”。另一方面,从货币的本质要求来看,货币要履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等职能,就必须超越熟人社会和信任网络的局限,依靠国家法律或政府行政秩序来维持。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国家特许或主导发行的货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货币。因此,天圣元年益州交子务的设立及“官交子”的发行,标志着纸币作为官方货币形态的新纪元正式开启。
(作者系山东社会科学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