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公大学堂”公益讲座在威海开讲
2025-03-30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胡伟 郑莉 报道
本报威海3月29日讯 今天,中国人民大学“陕公大学堂”暨威海市环翠区2025年第一期“周末课堂”举行。这是“陕公大学堂”系列公益讲座的全国第六讲,邀请了中国人民大学深圳金融高等研究院副院长、财政金融学院货币金融系教授邱志刚作《人工智能应用经济中的“数字信任”》专题讲座。
邱志刚教授结合实例与思考,围绕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推动的创新浪潮、数据的使用边界、人工智能与大数据背景下的“数字信任”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解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据悉,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是诞生于抗日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为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继承陕北公学扎根中国大地办学的宝贵经验,中国人民大学发起“陕公大学堂”系列公益讲座活动。截至2024年底,已在全国举办145场讲座,覆盖百万人次。
当天的讲座首次采用线上直播的形式,威海市环翠区各部门单位、镇街,以及来自北京、济南、烟台、威海等地的中国人民大学校友,共计4000余人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收听收看了讲座。
本报威海3月29日讯 今天,中国人民大学“陕公大学堂”暨威海市环翠区2025年第一期“周末课堂”举行。这是“陕公大学堂”系列公益讲座的全国第六讲,邀请了中国人民大学深圳金融高等研究院副院长、财政金融学院货币金融系教授邱志刚作《人工智能应用经济中的“数字信任”》专题讲座。
邱志刚教授结合实例与思考,围绕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推动的创新浪潮、数据的使用边界、人工智能与大数据背景下的“数字信任”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解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据悉,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是诞生于抗日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为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继承陕北公学扎根中国大地办学的宝贵经验,中国人民大学发起“陕公大学堂”系列公益讲座活动。截至2024年底,已在全国举办145场讲座,覆盖百万人次。
当天的讲座首次采用线上直播的形式,威海市环翠区各部门单位、镇街,以及来自北京、济南、烟台、威海等地的中国人民大学校友,共计4000余人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收听收看了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