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沃土滋养高质量发展“春苗”
乳山政务服务从便捷走向“增值”
2025-03-28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陶相银
通讯员 王文琪 王凡 报道
本报乳山讯 当下,乳山市九龙汇购物广场二期项目建设正酣,建设车辆往来穿梭,200余名建设者全力抢抓工程进度,各作业面全面铺开。这个投资超1亿元的商贸综合体项目将在今年国庆节前后建成,且作为乳山商贸升级的重要拼图将进一步完善乳山商贸生态。“审批流程精简40%,专属服务团队全程护航,政府的‘超前服务’让建设周期缩短了整整两个月。”项目经理高鹏介绍。
在乳山市,这种“超前服务”理念同样浸润着当地众多企业。在沃森氏(威海)农牧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向记者展示了特制的“惠企服务包”——蓝色文件夹内,政策申报流程图、人才对接表等12项指南有序排列。“从管网改造到产品推介,街道专班每月‘把脉问诊’,多个发展堵点迎刃而解。”随着服务效能的释放,企业年产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产业项目的蓬勃生长,离不开营商沃土的持续改良。近年来,乳山市城区街道多措并举,以创新服务理念和务实举措,持续提升营商环境服务能力,为辖区企业注入发展新动能。“我们开展了‘千企万户’大走访等活动,累计为3500家经营主体建立‘健康档案’,为45家企业发布岗位信息136个次,有效缓解企业用工压力,协助30余家经营主体提报融资需求”。乳山市城区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马传栋展示的服务台账上,54家主体升规纳统、60余件助企发展实事记录着政务服务的温度。
抓营商环境就是抓经济发展。在乳山市委、市政府“大抓经济、大抓基层、大抓落实”提升年部署下,全市形成“营商环境就是核心竞争力”的共识。
开展“高效办成一件事”提效行动,围绕企业准入准营、投资建设、经营发展等企业全生命周期,推出90个“一件事”服务场景;健全“时间第一”全流程闭环式工作机制,实现业务咨询、业务受理、业务勘验、业务办理、业务办结、企业诉求“第一时间”处置;打造新能源产业综合服务体系,成立新能源产业发展中心,探索实施“链长+链主”双链式工作机制,组建海上风电项目政务服务专班,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全生命周期保障……乳山市正着力推动营商环境从“便捷服务”向“增值服务”优化升级。
今年,乳山市还将持续深入开展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创新建立项目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全面提升项目从谋划招引到签约协议、开工建设、投产运营的全流程服务保障水平。同时,发挥威海机械工程高级技工学校作用,积极探索“引企入校、引教入企”等“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助企招工突破行动,举办招聘活动35场以上,引育青年人才1400名、高技能人才1500名,高标准打造人才公寓,更好满足外地员工、人才住房需求。
通讯员 王文琪 王凡 报道
本报乳山讯 当下,乳山市九龙汇购物广场二期项目建设正酣,建设车辆往来穿梭,200余名建设者全力抢抓工程进度,各作业面全面铺开。这个投资超1亿元的商贸综合体项目将在今年国庆节前后建成,且作为乳山商贸升级的重要拼图将进一步完善乳山商贸生态。“审批流程精简40%,专属服务团队全程护航,政府的‘超前服务’让建设周期缩短了整整两个月。”项目经理高鹏介绍。
在乳山市,这种“超前服务”理念同样浸润着当地众多企业。在沃森氏(威海)农牧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向记者展示了特制的“惠企服务包”——蓝色文件夹内,政策申报流程图、人才对接表等12项指南有序排列。“从管网改造到产品推介,街道专班每月‘把脉问诊’,多个发展堵点迎刃而解。”随着服务效能的释放,企业年产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产业项目的蓬勃生长,离不开营商沃土的持续改良。近年来,乳山市城区街道多措并举,以创新服务理念和务实举措,持续提升营商环境服务能力,为辖区企业注入发展新动能。“我们开展了‘千企万户’大走访等活动,累计为3500家经营主体建立‘健康档案’,为45家企业发布岗位信息136个次,有效缓解企业用工压力,协助30余家经营主体提报融资需求”。乳山市城区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马传栋展示的服务台账上,54家主体升规纳统、60余件助企发展实事记录着政务服务的温度。
抓营商环境就是抓经济发展。在乳山市委、市政府“大抓经济、大抓基层、大抓落实”提升年部署下,全市形成“营商环境就是核心竞争力”的共识。
开展“高效办成一件事”提效行动,围绕企业准入准营、投资建设、经营发展等企业全生命周期,推出90个“一件事”服务场景;健全“时间第一”全流程闭环式工作机制,实现业务咨询、业务受理、业务勘验、业务办理、业务办结、企业诉求“第一时间”处置;打造新能源产业综合服务体系,成立新能源产业发展中心,探索实施“链长+链主”双链式工作机制,组建海上风电项目政务服务专班,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全生命周期保障……乳山市正着力推动营商环境从“便捷服务”向“增值服务”优化升级。
今年,乳山市还将持续深入开展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创新建立项目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全面提升项目从谋划招引到签约协议、开工建设、投产运营的全流程服务保障水平。同时,发挥威海机械工程高级技工学校作用,积极探索“引企入校、引教入企”等“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助企招工突破行动,举办招聘活动35场以上,引育青年人才1400名、高技能人才1500名,高标准打造人才公寓,更好满足外地员工、人才住房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