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头号工程”牢牢扛起“头号担当”
2025-03-24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
|
□ 付玉婷
山东省政府新闻办3月20日召开的发布会上,交出一份工业经济“头号工程”发展成绩单: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连续6个月领跑全国,2024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53.32%,规上工业增加值能耗强度下降7.4%,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数量、产业数字化水平、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指数均居全国前列……今年是山东工业经济“头号工程”系统推进实施的第三年,在经济发展的各个关键点和要紧处,工业能级、质量、影响力持续提升,“头号工程”正牢牢扛起“头号担当”。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一组由人民日报整版推介的山东硬核“智”造在朋友圈刷屏: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深海封闭式养殖工船国信1号、全球最大直径智能盾构机“山河号”、半潜式钻井平台“蓝鲸1号”……这些山东好品、大国重器,无不成长于山东广袤深厚的工业土壤中。以工业经济为“头号工程”,工业大省山东自觉站在战略和全局高度把握工业地位作用,努力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立起新标杆。
2023年以来,山东围绕先进制造业强省建设、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力提速工业经济“头号工程”等,省委、省政府顶格召开7次全省性会议,先后推出7批政策清单、450余项政策……大抓工业、齐抓工业的鲜明导向和强大合力推动工业新技术深化应用、新模式快速铺开、新产品加速涌现,“头号工程”由此成为发展新赛道上持续创造新奇迹的“宝藏工程”。
“头号工程”承载着头号关切。要成为支撑全省经济发展和全国工业大盘的关键力量,光有增速不行,还得稳增长、提质效、促改革多手抓、多面强。从这个角度讲,“头号工程”不仅是经济工程,也是决心工程、信心工程。
一方面,山东坚决稳固工业运行基本盘,不断优化省市县工业运行指挥部体系,认真落实工业稳增长措施,及时研究推进产业布局、项目建设、要素保障等重大事项;一方面力争更进一步,以“头号工程”为牵引,在科技创新、绿色转型、市场开拓等事关工业经济长远发展的要点难点上,工信、发展改革、科技、商务、财政等部门持续强化政策集成供给、加大对上争取力度。在落地“零等待”、开工“零障碍”中,企业向高处跃升、产业链向高端迈进跑出加速度。如今,山东钢铁、石化等重点行业先进产能占比已超40%,“两高”行业达到能效标杆水平的产能比例突破35%,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超过47%……“头号工程”汇聚起千千万万工程落地实施的磅礴之力。
眼下,“头号工程”正处于提挡加速期,新一年工业经济“头号工程”如何深化?在无数次的“向新”奔跑中,山东工业摸索出了有效路径,那便是:继续牢牢扎根于广袤工业土壤,在海量工业场景中优化现有路数打法,带动工业发展实现螺旋式上升。
机械臂已不是新事物,但在纺织面料生产等高精度场景下,机械臂“玩不转”的情况还很多;大模型应用正逐渐向智能体延伸,而一旦为“大脑”安上“手脚”,存在的安全隐患缺少妥善的应对方案……技术引发的生产力变革已成大趋势,要更好发挥企业“出题人”作用,多向企业问需问效,确保政策能直击要点、有的放矢;更要尊重、保护好企业“答题人”“阅卷人”的能力与积极性,在从0到1的攻坚之路上多些包容,在从1到100的接力路上多些引导支持,与企业一同拥抱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的新时代。
以塑强“6997”现代化工业体系为重点,当前,山东已在紧密对接国家和省规划部署,研究编制“十五五”工业发展规划,工业经济“头号工程”也将再一次站上新的起跑线。
山东省政府新闻办3月20日召开的发布会上,交出一份工业经济“头号工程”发展成绩单: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连续6个月领跑全国,2024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53.32%,规上工业增加值能耗强度下降7.4%,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数量、产业数字化水平、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指数均居全国前列……今年是山东工业经济“头号工程”系统推进实施的第三年,在经济发展的各个关键点和要紧处,工业能级、质量、影响力持续提升,“头号工程”正牢牢扛起“头号担当”。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一组由人民日报整版推介的山东硬核“智”造在朋友圈刷屏: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深海封闭式养殖工船国信1号、全球最大直径智能盾构机“山河号”、半潜式钻井平台“蓝鲸1号”……这些山东好品、大国重器,无不成长于山东广袤深厚的工业土壤中。以工业经济为“头号工程”,工业大省山东自觉站在战略和全局高度把握工业地位作用,努力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立起新标杆。
2023年以来,山东围绕先进制造业强省建设、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力提速工业经济“头号工程”等,省委、省政府顶格召开7次全省性会议,先后推出7批政策清单、450余项政策……大抓工业、齐抓工业的鲜明导向和强大合力推动工业新技术深化应用、新模式快速铺开、新产品加速涌现,“头号工程”由此成为发展新赛道上持续创造新奇迹的“宝藏工程”。
“头号工程”承载着头号关切。要成为支撑全省经济发展和全国工业大盘的关键力量,光有增速不行,还得稳增长、提质效、促改革多手抓、多面强。从这个角度讲,“头号工程”不仅是经济工程,也是决心工程、信心工程。
一方面,山东坚决稳固工业运行基本盘,不断优化省市县工业运行指挥部体系,认真落实工业稳增长措施,及时研究推进产业布局、项目建设、要素保障等重大事项;一方面力争更进一步,以“头号工程”为牵引,在科技创新、绿色转型、市场开拓等事关工业经济长远发展的要点难点上,工信、发展改革、科技、商务、财政等部门持续强化政策集成供给、加大对上争取力度。在落地“零等待”、开工“零障碍”中,企业向高处跃升、产业链向高端迈进跑出加速度。如今,山东钢铁、石化等重点行业先进产能占比已超40%,“两高”行业达到能效标杆水平的产能比例突破35%,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超过47%……“头号工程”汇聚起千千万万工程落地实施的磅礴之力。
眼下,“头号工程”正处于提挡加速期,新一年工业经济“头号工程”如何深化?在无数次的“向新”奔跑中,山东工业摸索出了有效路径,那便是:继续牢牢扎根于广袤工业土壤,在海量工业场景中优化现有路数打法,带动工业发展实现螺旋式上升。
机械臂已不是新事物,但在纺织面料生产等高精度场景下,机械臂“玩不转”的情况还很多;大模型应用正逐渐向智能体延伸,而一旦为“大脑”安上“手脚”,存在的安全隐患缺少妥善的应对方案……技术引发的生产力变革已成大趋势,要更好发挥企业“出题人”作用,多向企业问需问效,确保政策能直击要点、有的放矢;更要尊重、保护好企业“答题人”“阅卷人”的能力与积极性,在从0到1的攻坚之路上多些包容,在从1到100的接力路上多些引导支持,与企业一同拥抱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的新时代。
以塑强“6997”现代化工业体系为重点,当前,山东已在紧密对接国家和省规划部署,研究编制“十五五”工业发展规划,工业经济“头号工程”也将再一次站上新的起跑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