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教师卓嘎来烟台找“门巴”

2025-03-23 作者: 杨秀萍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杨秀萍
  通讯员 李成修 崔方荣 报道
  本报烟台讯 “云上边城”西藏自治区聂拉木县与“仙境海岸”山东烟台相隔4000余公里。然而,对于29岁的聂拉木藏族教师边巴卓嘎来说,这遥远的距离阻隔不了一份浓浓的山海深情,这份深情是烟台医疗对口支援聂拉木的深情,也是藏鲁携手共筑健康路的动人篇章。
  “我来烟台找‘门巴’(藏语门巴意思为医生),我信任烟台。”卓嘎说。
  这趟“信任”之旅,要追溯到去年3月,当时烟台毓璜顶医院超声科主治医师房超跟随烟台市第八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抵达聂拉木,开启为期9个多月的援藏工作。也就在这期间,房超诊断出卓嘎患有甲状腺癌。
  “我曾建议她立即去大医院做手术,可她说学生们快要毕业了,不能耽误孩子们的学习。”房超只好与卓嘎约定,时刻关注病情、定期来复查。房超援藏结束返烟前,还最后一次仔仔细细为她做了复查,一再叮嘱她平日该注意的事项,提醒她尽早做手术。
  今年2月11日,卓嘎乘机来到烟台,找到了房超。她说:“虽然全国有很多大医院,但我还是愿意相信烟台的医生,因为我近距离接触过他们,他们值得信赖。”
  在毓璜顶医院,房超将具体情况上报,院方很快决定由莱山院区甲状腺外科副主任医师李宝元为卓嘎进行手术。卓嘎非常紧张,因为这是她生平第一次手术,陌生的环境及对于疾病未知的恐惧笼罩着她。李宝元及其团队积极组织全院相关专家讨论并制定详细的手术方案,同时,一有时间就会找她谈心,详细介绍她的病情和手术方案。房超陪她完成了各项检查,还时不时来到病房,安慰、开导她。这份陪伴,一直持续着。
  “这次手术对我们而言并不复杂。”李宝元介绍,手术历时三个半小时,卓嘎术后恢复非常好,她也开朗了很多。康复出院后,卓嘎特地给医护人员献上五条哈达以表谢意。她说,烟台给她留下的印象“美好且深刻”。
  卓嘎对烟台的深情,源自烟台与聂拉木的山海深情。从1995年起,烟台市对口支援聂拉木县。从2016年2月起,烟台毓璜顶医院对口支援聂拉木县人民医院,先后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20余人次入藏帮扶,一方面选派当地最急需的专业医务人员进藏帮扶,另一方面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为当地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医疗人才,助力其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如今,援藏结出了丰硕的果实,“看病就找烟台‘门巴’”成了许多聂拉木人的共识。
  □记者 杨秀萍
  通讯员 李成修 崔方荣 报道
  本报烟台讯 “云上边城”西藏自治区聂拉木县与“仙境海岸”山东烟台相隔4000余公里。然而,对于29岁的聂拉木藏族教师边巴卓嘎来说,这遥远的距离阻隔不了一份浓浓的山海深情,这份深情是烟台医疗对口支援聂拉木的深情,也是藏鲁携手共筑健康路的动人篇章。
  “我来烟台找‘门巴’(藏语门巴意思为医生),我信任烟台。”卓嘎说。
  这趟“信任”之旅,要追溯到去年3月,当时烟台毓璜顶医院超声科主治医师房超跟随烟台市第八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抵达聂拉木,开启为期9个多月的援藏工作。也就在这期间,房超诊断出卓嘎患有甲状腺癌。
  “我曾建议她立即去大医院做手术,可她说学生们快要毕业了,不能耽误孩子们的学习。”房超只好与卓嘎约定,时刻关注病情、定期来复查。房超援藏结束返烟前,还最后一次仔仔细细为她做了复查,一再叮嘱她平日该注意的事项,提醒她尽早做手术。
  今年2月11日,卓嘎乘机来到烟台,找到了房超。她说:“虽然全国有很多大医院,但我还是愿意相信烟台的医生,因为我近距离接触过他们,他们值得信赖。”
  在毓璜顶医院,房超将具体情况上报,院方很快决定由莱山院区甲状腺外科副主任医师李宝元为卓嘎进行手术。卓嘎非常紧张,因为这是她生平第一次手术,陌生的环境及对于疾病未知的恐惧笼罩着她。李宝元及其团队积极组织全院相关专家讨论并制定详细的手术方案,同时,一有时间就会找她谈心,详细介绍她的病情和手术方案。房超陪她完成了各项检查,还时不时来到病房,安慰、开导她。这份陪伴,一直持续着。
  “这次手术对我们而言并不复杂。”李宝元介绍,手术历时三个半小时,卓嘎术后恢复非常好,她也开朗了很多。康复出院后,卓嘎特地给医护人员献上五条哈达以表谢意。她说,烟台给她留下的印象“美好且深刻”。
  卓嘎对烟台的深情,源自烟台与聂拉木的山海深情。从1995年起,烟台市对口支援聂拉木县。从2016年2月起,烟台毓璜顶医院对口支援聂拉木县人民医院,先后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20余人次入藏帮扶,一方面选派当地最急需的专业医务人员进藏帮扶,另一方面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为当地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医疗人才,助力其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如今,援藏结出了丰硕的果实,“看病就找烟台‘门巴’”成了许多聂拉木人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