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野:“人大+法庭”深度融合 赋能基层法治建设
2025-03-19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赵念东
通讯员 侯现猛 蒋晨曦 报道
本报巨野讯 基层立法联系点一头连着立法机关,一头连着基层群众,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一个缩影。巨野县人民法院龙堌矿区人民法庭自2023年被确定为菏泽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以来,创新性开展意见搜集、普法宣传、矛盾调解等工作,在参与立法调研、配合人大监督、融入社会治理的道路上“一路生花”。
龙堌矿区法庭依托员额法官董滕飞“法官+立法联络员+人大代表”三合一身份,法庭化身立法联系点最直接的“智库”,从审判工作实践中梳理社会治理问题。在3个乡镇街道、11个机关企事业单位招募具有各行业各领域代表性的信息采集员14名,向市、县人大输送精准高质参考性立法意见建议13条,针对优化营商环境问题开展的“小切口”调研为市人大常委会开展立法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法庭干警、县人大代表、信息采集员深入一线,建立专家定点联系工作机制,通过“专群结对”,搭建“法言法语”与“民言民语”双向转化平台,扩大群众对法律草案的了解,促进其既能读懂法律法规,又能提出切实可用的意见建议。2024年,立法联系点围绕市人大常委会立法计划、菏泽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相关立法项目及实施后反馈,共开展意见征集5次,走访群众300余人次,征集各类意见60余条。
依托“人大代表联络站”,通过“线下+线上”形式对基层常见矛盾纠纷所涉及法律知识进行授课讲解。线下面向县人大代表、调解员等开展“调解夜校”课程,2024年共开展3期培训授课,内容涉及交通事故纠纷、婚约财产纠纷等。人大代表、法官、调解员组建片区微信工作群85个,将专业法律知识转化成人民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的语言,定期在群内发布矛盾化解典型案例、特定类纠纷法律解析,开展线上交流200余人次。龙堌矿区法庭还挂牌成立了“人大代表诉前调解工作室”,选聘法律素养好、群众威望高的县乡人大代表参与纠纷调解,以群众“身边人”的角度厘清案件的争议点,减少因法官调解带来的对立情绪。
巨野县人大常委会注重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桥梁纽带作用,主动融入地方党委统一领导的工作大局,充分发挥职能优势,拓展基层立法联系点功能,将基层立法联系点打造成为基层群众参与立法、监督执法、宣传普法和促进守法的重要平台。“我们始终坚持以积极的行动和创新的方法,不断探索摸清群众需求的路径,将工作触角延伸至社会的每一个神经末梢。”巨野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李贵福表示。
通讯员 侯现猛 蒋晨曦 报道
本报巨野讯 基层立法联系点一头连着立法机关,一头连着基层群众,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一个缩影。巨野县人民法院龙堌矿区人民法庭自2023年被确定为菏泽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以来,创新性开展意见搜集、普法宣传、矛盾调解等工作,在参与立法调研、配合人大监督、融入社会治理的道路上“一路生花”。
龙堌矿区法庭依托员额法官董滕飞“法官+立法联络员+人大代表”三合一身份,法庭化身立法联系点最直接的“智库”,从审判工作实践中梳理社会治理问题。在3个乡镇街道、11个机关企事业单位招募具有各行业各领域代表性的信息采集员14名,向市、县人大输送精准高质参考性立法意见建议13条,针对优化营商环境问题开展的“小切口”调研为市人大常委会开展立法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法庭干警、县人大代表、信息采集员深入一线,建立专家定点联系工作机制,通过“专群结对”,搭建“法言法语”与“民言民语”双向转化平台,扩大群众对法律草案的了解,促进其既能读懂法律法规,又能提出切实可用的意见建议。2024年,立法联系点围绕市人大常委会立法计划、菏泽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相关立法项目及实施后反馈,共开展意见征集5次,走访群众300余人次,征集各类意见60余条。
依托“人大代表联络站”,通过“线下+线上”形式对基层常见矛盾纠纷所涉及法律知识进行授课讲解。线下面向县人大代表、调解员等开展“调解夜校”课程,2024年共开展3期培训授课,内容涉及交通事故纠纷、婚约财产纠纷等。人大代表、法官、调解员组建片区微信工作群85个,将专业法律知识转化成人民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的语言,定期在群内发布矛盾化解典型案例、特定类纠纷法律解析,开展线上交流200余人次。龙堌矿区法庭还挂牌成立了“人大代表诉前调解工作室”,选聘法律素养好、群众威望高的县乡人大代表参与纠纷调解,以群众“身边人”的角度厘清案件的争议点,减少因法官调解带来的对立情绪。
巨野县人大常委会注重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桥梁纽带作用,主动融入地方党委统一领导的工作大局,充分发挥职能优势,拓展基层立法联系点功能,将基层立法联系点打造成为基层群众参与立法、监督执法、宣传普法和促进守法的重要平台。“我们始终坚持以积极的行动和创新的方法,不断探索摸清群众需求的路径,将工作触角延伸至社会的每一个神经末梢。”巨野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李贵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