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子哨兵”到“降酸黑科技”

齐鲁石化:加速打造新质生产力

2025-03-18 作者: 刘磊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刘 磊
    本报通讯员 李建强

  3月13日,记者踏入齐鲁石化指挥中心,映入眼帘的是一块面积达五六十平方米的巨型显示屏幕。屏幕上,安全生产一体化视频监控、现场作业云边协同、人员定位三大安全管理系统的功能板块规整有序地铺展呈现。调度人员轻点鼠标操作,便能在屏幕上随意切换画面,现场状况一目了然。
  近年来,齐鲁石化紧紧瞄准高质量发展目标,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在研发与应用方面深耕细作,全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加速打造新质生产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支撑。
  自去年以来,齐鲁石化着力持续完善安全生产一体化视频监控系统。如今,7200路视频监控如同敏锐的“电子哨兵”,对装置区、厂区、控制室实现了多角度、全方位的高清覆盖。
  在此基础上,齐鲁石化还建成现场作业云边协同系统。该系统凭借强大的智能分析能力,可对视频大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实现对现场直接作业环节的全天候安全监管。“现场人员未佩戴安全帽、氧气瓶与乙炔瓶放置间距不足等违规行为,这套系统都能迅速精准辨识。”齐鲁石化信息中心智能网络室主任魏兴国介绍。
  与此同时,齐鲁石化新投用的人员定位系统,采用北斗定位技术,可联动视频监控系统,精准记录现场人员行动轨迹。
  此外,齐鲁石化自主搭建上线的承包商管理信息共享平台也发挥着关键作用。借助这一平台,承包商人员从准入审核、培训教育,到现场施工以及业绩评价等各个环节,均实现了全过程、全链条的严格管控。一位施工负责人感叹:“进入齐鲁石化施工,从入厂教育开始,每一步施工操作的信息都能随时查询,人员移动轨迹全程处于监控之下,违章抓拍也有确凿依据,让我们的工人时刻紧绷安全这根弦。”
  在科技创新助力安全生产的同时,齐鲁石化在油品加工关键技术研发上也不断取得突破。为更好地加工胜利油田原油,齐鲁石化开启高酸值原油脱酸剂的研发征程。“使用原油脱酸剂能够有效降低油品酸值,极大减少设备腐蚀情况。然而,在研发之初,市场上并没有可供借鉴的成熟产品。”谈及研发难度,齐鲁石化研究院石油加工研究所职工刘志强感触颇深。
  研发过程充满艰辛。起初,团队尝试利用压差将重质油从原料罐输入反应罐,但由于重质油密度大、黏性强,反应效果不尽如人意。面对不理想的实验数据,团队迅速调整策略,将脱酸剂从原料罐底部注入。经过多次试验,处理效果依旧不理想。
  每一次失败都成为团队复盘总结、重新出发的宝贵契机。在一次又一次的探索与尝试中,齐鲁石化终于成功研发出“降酸黑科技”,成本比最初产品降低了70%,有力地提升了齐鲁石化在油品加工领域的竞争力。
  □ 本报记者 刘 磊
    本报通讯员 李建强

  3月13日,记者踏入齐鲁石化指挥中心,映入眼帘的是一块面积达五六十平方米的巨型显示屏幕。屏幕上,安全生产一体化视频监控、现场作业云边协同、人员定位三大安全管理系统的功能板块规整有序地铺展呈现。调度人员轻点鼠标操作,便能在屏幕上随意切换画面,现场状况一目了然。
  近年来,齐鲁石化紧紧瞄准高质量发展目标,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在研发与应用方面深耕细作,全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加速打造新质生产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支撑。
  自去年以来,齐鲁石化着力持续完善安全生产一体化视频监控系统。如今,7200路视频监控如同敏锐的“电子哨兵”,对装置区、厂区、控制室实现了多角度、全方位的高清覆盖。
  在此基础上,齐鲁石化还建成现场作业云边协同系统。该系统凭借强大的智能分析能力,可对视频大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实现对现场直接作业环节的全天候安全监管。“现场人员未佩戴安全帽、氧气瓶与乙炔瓶放置间距不足等违规行为,这套系统都能迅速精准辨识。”齐鲁石化信息中心智能网络室主任魏兴国介绍。
  与此同时,齐鲁石化新投用的人员定位系统,采用北斗定位技术,可联动视频监控系统,精准记录现场人员行动轨迹。
  此外,齐鲁石化自主搭建上线的承包商管理信息共享平台也发挥着关键作用。借助这一平台,承包商人员从准入审核、培训教育,到现场施工以及业绩评价等各个环节,均实现了全过程、全链条的严格管控。一位施工负责人感叹:“进入齐鲁石化施工,从入厂教育开始,每一步施工操作的信息都能随时查询,人员移动轨迹全程处于监控之下,违章抓拍也有确凿依据,让我们的工人时刻紧绷安全这根弦。”
  在科技创新助力安全生产的同时,齐鲁石化在油品加工关键技术研发上也不断取得突破。为更好地加工胜利油田原油,齐鲁石化开启高酸值原油脱酸剂的研发征程。“使用原油脱酸剂能够有效降低油品酸值,极大减少设备腐蚀情况。然而,在研发之初,市场上并没有可供借鉴的成熟产品。”谈及研发难度,齐鲁石化研究院石油加工研究所职工刘志强感触颇深。
  研发过程充满艰辛。起初,团队尝试利用压差将重质油从原料罐输入反应罐,但由于重质油密度大、黏性强,反应效果不尽如人意。面对不理想的实验数据,团队迅速调整策略,将脱酸剂从原料罐底部注入。经过多次试验,处理效果依旧不理想。
  每一次失败都成为团队复盘总结、重新出发的宝贵契机。在一次又一次的探索与尝试中,齐鲁石化终于成功研发出“降酸黑科技”,成本比最初产品降低了70%,有力地提升了齐鲁石化在油品加工领域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