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配套服务招商育企,涵养产业森林——

东港区:集聚效应这样形成

2025-03-18 作者: 丁兆霞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丁兆霞
   本报通讯员 西辉 宏业 卢立平

  产业互联网百强企业“聚塑云”,不仅将集团总部整体迁至日照市东港区,由其投资建设的浙塑新材料生产项目也已在东港部分投产。与此同时,普阳纸业、龙佰钛业等多个新材料领域及上下游关联项目,也纷纷进驻日照市空港经济开发区新材料产业基地。一时间,东港区新材料产业如雨后春笋,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这强大的集聚效应从何而来?答案就隐藏在热火朝天的项目推进现场以及机器轰鸣的企业生产车间之中。
  走进去年11月8日开工的力山特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二期项目现场,便能感受到这里争分夺秒的建设节奏。办公楼已成功封顶,比原计划提前了一个月;制造车间正紧锣密鼓地进行钢柱和屋面梁的安装工作,预计4月底顺利封顶,整个项目现场可谓“一天一个样”。
  “项目二期的清表工作仅用两天就顺利完成了。在办公楼建设过程中,遇到高压线阻碍时,日照空港经济开发区迅速协调国家电网和村‘两委’,仅用两个月就完成了高压线迁移工作。各个部门都把企业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来办,让我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项目建设中,毫无后顾之忧。”项目工程部部长肖广任感慨地说。
  像这样政企“双向奔赴”的生动故事,在东港区并不鲜见。
  山东科能新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原本有意将纳米复合吸附材料生产制造项目落地日照。在落地前,该公司负责人前往东港区实地考察。到达现场后,他们惊喜不已:这里不仅有标准化的厂房,各项配套设施也一应俱全。一番深入考察后,这位投资者当场拍板:马上签订合作协议!
  而当得知山东宏创钢材精深加工项目有落地东港的意向时,住建、规划、发改、环保等多个部门的工作人员迅速行动,提前进驻钢铁配套产业园,为项目落地“打前站”。项目开工后,专班人员更是直接在工棚里“安营扎寨”,实行“流动办公”,并承诺:“企业有任何困难尽管提,我们现场解决!”
  这绝非是针对个别企业的“特殊待遇”。近年来,东港区全面推行“项目管家”全流程服务机制,重大项目全部由区领导亲自牵头包保,带领工作专班按照节点化调度推进、动态化梯次培育、清单化要素供给的方式,全方位推动项目建设。一个个企业服务中心在园区内拔地而起,为企业提供“贴身服务”。
  东港区的贴心服务还远不止于此。在钢铁配套产业园区附近,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即将投入使用,它将为周边企业源源不断地就近输送汽车整车及零部件、通用航空、精品钢铁等先进制造业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在日照中央活力区、新旧动能转换基地周边,体育场、健身馆和商业综合体星罗棋布,让在附近上班的企业员工在闲暇之余,能够在此放松身心、健身娱乐,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
  对此,东港区相关负责同志表示,优化营商环境、提升项目发展质效,关键在于不断提升服务能力。据悉,目前东港区正在深入开展“树典型、破难题、优环境、提质效”活动,旨在通过提升干部的作风能力,推动项目建设质效的全面提升。目前,已有20名干部被选派到青岛市市南区跟班学习,在实践锻炼中汲取经验、锤炼作风、提升素质、增长才干,以便日后为项目提供更加专业、优质的服务。
  □ 本报记者 丁兆霞
   本报通讯员 西辉 宏业 卢立平

  产业互联网百强企业“聚塑云”,不仅将集团总部整体迁至日照市东港区,由其投资建设的浙塑新材料生产项目也已在东港部分投产。与此同时,普阳纸业、龙佰钛业等多个新材料领域及上下游关联项目,也纷纷进驻日照市空港经济开发区新材料产业基地。一时间,东港区新材料产业如雨后春笋,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这强大的集聚效应从何而来?答案就隐藏在热火朝天的项目推进现场以及机器轰鸣的企业生产车间之中。
  走进去年11月8日开工的力山特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二期项目现场,便能感受到这里争分夺秒的建设节奏。办公楼已成功封顶,比原计划提前了一个月;制造车间正紧锣密鼓地进行钢柱和屋面梁的安装工作,预计4月底顺利封顶,整个项目现场可谓“一天一个样”。
  “项目二期的清表工作仅用两天就顺利完成了。在办公楼建设过程中,遇到高压线阻碍时,日照空港经济开发区迅速协调国家电网和村‘两委’,仅用两个月就完成了高压线迁移工作。各个部门都把企业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来办,让我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项目建设中,毫无后顾之忧。”项目工程部部长肖广任感慨地说。
  像这样政企“双向奔赴”的生动故事,在东港区并不鲜见。
  山东科能新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原本有意将纳米复合吸附材料生产制造项目落地日照。在落地前,该公司负责人前往东港区实地考察。到达现场后,他们惊喜不已:这里不仅有标准化的厂房,各项配套设施也一应俱全。一番深入考察后,这位投资者当场拍板:马上签订合作协议!
  而当得知山东宏创钢材精深加工项目有落地东港的意向时,住建、规划、发改、环保等多个部门的工作人员迅速行动,提前进驻钢铁配套产业园,为项目落地“打前站”。项目开工后,专班人员更是直接在工棚里“安营扎寨”,实行“流动办公”,并承诺:“企业有任何困难尽管提,我们现场解决!”
  这绝非是针对个别企业的“特殊待遇”。近年来,东港区全面推行“项目管家”全流程服务机制,重大项目全部由区领导亲自牵头包保,带领工作专班按照节点化调度推进、动态化梯次培育、清单化要素供给的方式,全方位推动项目建设。一个个企业服务中心在园区内拔地而起,为企业提供“贴身服务”。
  东港区的贴心服务还远不止于此。在钢铁配套产业园区附近,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即将投入使用,它将为周边企业源源不断地就近输送汽车整车及零部件、通用航空、精品钢铁等先进制造业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在日照中央活力区、新旧动能转换基地周边,体育场、健身馆和商业综合体星罗棋布,让在附近上班的企业员工在闲暇之余,能够在此放松身心、健身娱乐,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
  对此,东港区相关负责同志表示,优化营商环境、提升项目发展质效,关键在于不断提升服务能力。据悉,目前东港区正在深入开展“树典型、破难题、优环境、提质效”活动,旨在通过提升干部的作风能力,推动项目建设质效的全面提升。目前,已有20名干部被选派到青岛市市南区跟班学习,在实践锻炼中汲取经验、锤炼作风、提升素质、增长才干,以便日后为项目提供更加专业、优质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