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威胁于4月2日实施的“对等关税”是什么?错在哪里?
破坏多边体制 损害全球经济
2025-03-15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
2月12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县一家连锁店拍摄的鸡蛋限购通知。 □新华社发
|
●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日签署备忘录,要求相关部门确定与每个贸易伙伴的“对等关税”。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随后表示,“对等关税”最早可能于4月2日开始征收。这一做法引发国际社会广泛批评。
国际观察人士指出,所谓“对等关税”打着“追求公平”的幌子,实质上是美方推行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的新工具。这一举措若付诸实施,将严重破坏多边贸易体制,对全球供应链造成冲击,进一步加剧国际贸易紧张局势和全球经济分裂。
美国所谓“对等关税”,是指对进口商品征收的关税水平与贸易伙伴对美国商品征收的关税税率相同。专家认为,“对等关税”主张具有一定欺骗性与迷惑性,实质上既有违世贸组织规则,也无视多边贸易体制过去近八十年来谈判达成的利益平衡结果,以及美国长期以来从国际贸易中获得大量利益的事实。
对等关税错在何处
——“对等关税”违背经济学比较优势原理。这一原理是指,各方生产各自有成本优势的产品,然后相互交换,那么各方都从中受益。
美国智库凯托学会以咖啡为例分析指出,美国是咖啡消费大国,但美国咖啡豆因地理气候等原因而产量相对较少、成本相对较高,美国从咖啡豆生产成本相对低的国家进口咖啡豆,双方都可受益。目前,美国对进口生咖啡豆不征收关税,而巴西作为咖啡豆生产大国和对美出口咖啡豆最多的国家,一直对本国进口的咖啡豆征收9%左右的关税。这是基于经济学比较优势原理形成的结果。
然而一旦套用“对等关税”,美国会盲目效仿巴西征收9%的关税,这不仅无益于提升美国咖啡豆出口,因为美国的咖啡豆生产本身就不具备国际竞争力,同时将损害美国咖啡烘焙商和美国消费者的利益。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院长屠新泉指出,每个国家的产品竞争力不一样,所以各国会对自己的产品类目设置自己认为比较合适的关税,并在谈判贸易协定时通过以市场换市场实现“互惠”。执着于全部对等、完全对等,是非理性的。
——“对等关税”违背世贸组织规则。根据世贸组织最惠国待遇原则,各成员不能歧视其贸易伙伴,一个成员应向其他成员提供同等待遇。这意味着,如果美国对某一国达成协定降低关税税率且这一税率更低,那么这个税率适用于美国已谈过贸易协定的所有贸易伙伴。
——“对等关税”无视他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在关税水平上,世贸组织并没有要求采取关税对等的原则。从发达国家发展历史来看,在其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低时,往往征收高关税,以保护其市场相关产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关税就越低。美国在自身已经经过需要保护的发展阶段后,强求“对等关税”相当于剥夺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
实为美国讨价还价的筹码
美方声称,征收“对等关税”是为了“减少贸易逆差”,解决与贸易伙伴之间“其他不公平和不平衡的贸易问题”。贸易伙伴的关税税率、行业补贴、税收政策等,都将是用来评估“对等关税”税率的因素。专家指出,美国提出“对等关税”,除了想解决一系列国内“痼疾”,更重要的是把关税作为贸易谈判工具,达到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目的。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资深经济学家梁国勇指出,美近期关税措施背后动机主要包括:减少美国巨额贸易逆差;推动对美投资,加速制造业回流;增加关税收入,填补减税政策带来的财政资金缺口;把关税作为施压手段,达到经济和经济以外的目的。
瑞士SPI资产管理公司管理合伙人斯蒂芬·英尼斯认为,美国政府提出“对等关税”未必仅仅是想征收更高关税,而是要将其作为“讨价还价”的筹码,迫使其他国家与美方进行新的贸易谈判。
新加坡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院访问研究员斯蒂芬·奥尔森认为,“如果各国可无视贸易规则而不受惩罚,任意增加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我们将回到二战前强权即公理、大鱼吃小鱼的贸易生态。”
欧盟委员会近日发表声明说,美国提出的“对等”贸易政策是朝错误方向迈出的一步,欧盟将“立即且坚决地”对加征关税等妨碍自由和公平贸易的不合理壁垒作出回应,保护欧洲企业、工人和消费者免受不合理关税的侵害。
对等关税将对哪些国家造成最大冲击
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现阶段,“对等关税”将对哪些国家造成最大冲击仍不明朗,不过对美国产品征收较高关税的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包括印度、巴西、阿根廷以及东南亚和非洲国家等。
根据世贸组织数据,2024年美国前10大贸易伙伴2022年实施的最惠国加权平均关税税率中,印度为12%,韩国为8.4%,越南为5.1%,墨西哥为3.9%,加拿大为3.4%,均高于美国的2.2%。彭博社指出,“对等关税”预计将对欠发达经济体造成沉重打击,因为这些经济体对美国产品的平均关税税率较高。
“对等关税”政策也将损害美国消费者利益,拖累美国自身经济增长。美国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的预测显示,“对等关税”实施后,如果其他国家不采取报复措施,美国个人消费支出价格短期将上涨1.7%,2025年实际GDP增长率将下降0.6个百分点;如果其他国家采取报复措施,美国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涨幅将扩大至2.1%,实际GDP增长率将下降1个百分点。
斯里兰卡国际问题专家玛雅·马朱兰认为,美加征关税举措将引发一轮又一轮针锋相对的贸易战,分裂全球市场,最终破坏国际市场的稳定性和互联互通。
(新华社专特稿)
国际观察人士指出,所谓“对等关税”打着“追求公平”的幌子,实质上是美方推行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的新工具。这一举措若付诸实施,将严重破坏多边贸易体制,对全球供应链造成冲击,进一步加剧国际贸易紧张局势和全球经济分裂。
美国所谓“对等关税”,是指对进口商品征收的关税水平与贸易伙伴对美国商品征收的关税税率相同。专家认为,“对等关税”主张具有一定欺骗性与迷惑性,实质上既有违世贸组织规则,也无视多边贸易体制过去近八十年来谈判达成的利益平衡结果,以及美国长期以来从国际贸易中获得大量利益的事实。
对等关税错在何处
——“对等关税”违背经济学比较优势原理。这一原理是指,各方生产各自有成本优势的产品,然后相互交换,那么各方都从中受益。
美国智库凯托学会以咖啡为例分析指出,美国是咖啡消费大国,但美国咖啡豆因地理气候等原因而产量相对较少、成本相对较高,美国从咖啡豆生产成本相对低的国家进口咖啡豆,双方都可受益。目前,美国对进口生咖啡豆不征收关税,而巴西作为咖啡豆生产大国和对美出口咖啡豆最多的国家,一直对本国进口的咖啡豆征收9%左右的关税。这是基于经济学比较优势原理形成的结果。
然而一旦套用“对等关税”,美国会盲目效仿巴西征收9%的关税,这不仅无益于提升美国咖啡豆出口,因为美国的咖啡豆生产本身就不具备国际竞争力,同时将损害美国咖啡烘焙商和美国消费者的利益。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院长屠新泉指出,每个国家的产品竞争力不一样,所以各国会对自己的产品类目设置自己认为比较合适的关税,并在谈判贸易协定时通过以市场换市场实现“互惠”。执着于全部对等、完全对等,是非理性的。
——“对等关税”违背世贸组织规则。根据世贸组织最惠国待遇原则,各成员不能歧视其贸易伙伴,一个成员应向其他成员提供同等待遇。这意味着,如果美国对某一国达成协定降低关税税率且这一税率更低,那么这个税率适用于美国已谈过贸易协定的所有贸易伙伴。
——“对等关税”无视他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在关税水平上,世贸组织并没有要求采取关税对等的原则。从发达国家发展历史来看,在其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低时,往往征收高关税,以保护其市场相关产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关税就越低。美国在自身已经经过需要保护的发展阶段后,强求“对等关税”相当于剥夺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
实为美国讨价还价的筹码
美方声称,征收“对等关税”是为了“减少贸易逆差”,解决与贸易伙伴之间“其他不公平和不平衡的贸易问题”。贸易伙伴的关税税率、行业补贴、税收政策等,都将是用来评估“对等关税”税率的因素。专家指出,美国提出“对等关税”,除了想解决一系列国内“痼疾”,更重要的是把关税作为贸易谈判工具,达到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目的。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资深经济学家梁国勇指出,美近期关税措施背后动机主要包括:减少美国巨额贸易逆差;推动对美投资,加速制造业回流;增加关税收入,填补减税政策带来的财政资金缺口;把关税作为施压手段,达到经济和经济以外的目的。
瑞士SPI资产管理公司管理合伙人斯蒂芬·英尼斯认为,美国政府提出“对等关税”未必仅仅是想征收更高关税,而是要将其作为“讨价还价”的筹码,迫使其他国家与美方进行新的贸易谈判。
新加坡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院访问研究员斯蒂芬·奥尔森认为,“如果各国可无视贸易规则而不受惩罚,任意增加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我们将回到二战前强权即公理、大鱼吃小鱼的贸易生态。”
欧盟委员会近日发表声明说,美国提出的“对等”贸易政策是朝错误方向迈出的一步,欧盟将“立即且坚决地”对加征关税等妨碍自由和公平贸易的不合理壁垒作出回应,保护欧洲企业、工人和消费者免受不合理关税的侵害。
对等关税将对哪些国家造成最大冲击
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现阶段,“对等关税”将对哪些国家造成最大冲击仍不明朗,不过对美国产品征收较高关税的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包括印度、巴西、阿根廷以及东南亚和非洲国家等。
根据世贸组织数据,2024年美国前10大贸易伙伴2022年实施的最惠国加权平均关税税率中,印度为12%,韩国为8.4%,越南为5.1%,墨西哥为3.9%,加拿大为3.4%,均高于美国的2.2%。彭博社指出,“对等关税”预计将对欠发达经济体造成沉重打击,因为这些经济体对美国产品的平均关税税率较高。
“对等关税”政策也将损害美国消费者利益,拖累美国自身经济增长。美国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的预测显示,“对等关税”实施后,如果其他国家不采取报复措施,美国个人消费支出价格短期将上涨1.7%,2025年实际GDP增长率将下降0.6个百分点;如果其他国家采取报复措施,美国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涨幅将扩大至2.1%,实际GDP增长率将下降1个百分点。
斯里兰卡国际问题专家玛雅·马朱兰认为,美加征关税举措将引发一轮又一轮针锋相对的贸易战,分裂全球市场,最终破坏国际市场的稳定性和互联互通。
(新华社专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