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党建”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2025-03-14 作者: 杨秀萍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杨秀萍 通讯员 姜玥 报道
  本报烟台讯 织密组织网络,延伸治理触角;创新服务场景,推动力量下沉;突出共治共享,凝聚治理合力……连日来,牟平区武宁街道直格庄村创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模式,以“胡同党建”为抓手,将组织触角延伸至村居末梢,构建起“小事不出胡同、大事不出村”的精细化治理体系。
  直格庄村将12条主干胡同划分为12个“红色微网格”,每条胡同推选1名政治素质高、群众基础好的党员担任“中心户”,建立“1名党员中心户+N名胡同群众”包联机制,每名“中心户”辐射15—20户村民,形成“村党支部—胡同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群众”四级联动体系。
  该村还打造“胡同议事角”,利用村民家门口的树荫、石凳等场所,常态化开展“马扎议事会”,累计协商解决污水管道改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问题32件。创新“胡同微课堂”,组织老党员用方言讲述党史故事、农技专家现场示范果树修剪技术,开展活动45场,覆盖群众1200余人次。建立“胡同民情台账”,党员每周走访摸排群众需求,分类形成“急难愁盼清单”,通过“支部派单、党员接单”闭环处置,先后办结养老认证、慢性病申报等事项278件。
  □记者 杨秀萍 通讯员 姜玥 报道
  本报烟台讯 织密组织网络,延伸治理触角;创新服务场景,推动力量下沉;突出共治共享,凝聚治理合力……连日来,牟平区武宁街道直格庄村创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模式,以“胡同党建”为抓手,将组织触角延伸至村居末梢,构建起“小事不出胡同、大事不出村”的精细化治理体系。
  直格庄村将12条主干胡同划分为12个“红色微网格”,每条胡同推选1名政治素质高、群众基础好的党员担任“中心户”,建立“1名党员中心户+N名胡同群众”包联机制,每名“中心户”辐射15—20户村民,形成“村党支部—胡同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群众”四级联动体系。
  该村还打造“胡同议事角”,利用村民家门口的树荫、石凳等场所,常态化开展“马扎议事会”,累计协商解决污水管道改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问题32件。创新“胡同微课堂”,组织老党员用方言讲述党史故事、农技专家现场示范果树修剪技术,开展活动45场,覆盖群众1200余人次。建立“胡同民情台账”,党员每周走访摸排群众需求,分类形成“急难愁盼清单”,通过“支部派单、党员接单”闭环处置,先后办结养老认证、慢性病申报等事项278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