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春季施工黄金期,多座建筑实现封顶

城市副中心示范区加快展形象创示范

2025-03-14 作者: 刘飞跃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刘飞跃

  都市阳台东组团国际学校实现封顶,泉韵水坊主体结构施工完成……今年是济南起步区城市副中心示范区建设的第三个年头,起步区将锚定“三年出形象、五年创示范”的目标,推进示范区展形象、创示范。早春三月,正是全力推进工程建设的“黄金期”。当前,示范区内塔吊不停运转,各种机械马力全开,工程车辆穿梭作业,不断刷新建设“进度条”。
  在起步区黄河大道南侧,都市阳台东组团国际学校项目正加快玻璃幕墙的建设。通过无人机空中俯瞰,六座呈现特定几何形状的单体建筑有规律地罗列在黄河大堤北侧。国际学校的建设单位济南先投集团项目负责人张少鹏介绍,项目六个单体建筑已经实现了封顶,进入幕墙装饰阶段,预计今年能达到交付条件。
  张少鹏说,作为都市阳台的重点项目,国际学校项目未来建成后,将是起步区首个综合性国际学校,有效补齐起步区教育缺口,改善当地教育教学质量,扩大优质教育范围;打造济南市示范性国际教育学校,有望为济南教育开辟不同的途径,培养多方面的人才。
  济南起步区城市副中心示范区规划总面积约12平方公里,包括建设区4.8平方公里,配套约7.2平方公里生态功能区,构建“一心四片”空间发展格局。“一心”指鹊山生态文化区,“四片”指总部经济区、都市阳台、科研办公区、科创金融区。
  除了都市阳台片区,今年以来,鹊山生态文化区一期(博览园)内的鹊华中和苑、泉韵水坊、齐风坊、鲁韵坊、泉城名士坊正加快建设,多栋单体建筑实现主体封顶。其中泉韵水坊,将打造集高端餐饮、购物、演艺为一体的时尚休闲中心。泉城名士坊,则主要建设包括游客中心、展演展览厅、文化体验及配套服务等。
  在国道104和黄河大道交叉口附近,起步区首个中式建筑鹊华中和苑已初现建筑雏形,“飞檐斗拱”颇有神韵。鹊山生态文化区一期工程中建八局(一标段)项目总工陈斌告诉记者,鹊华中和苑建筑平面采用大空间布局,将打造集展览展示、文化交流、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多功能文化综合体。
  鹊山生态文化区一期是起步区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田园城市的重要载体,也是济南保护传承弘扬济水—黄河文化的重要体现。项目建成后,不仅将成为起步区首座大型城市公园,为周边开发地块提供优质生态配套,还将为广大市民和游客提供高品质多样化的观光游憩、文化娱乐和商务休闲体验,助力城市品质和城市形象大幅提升,成为济南黄河北岸新城的生态文化新地标。
  作为东西串联示范区的交通主干道,黄河大道二期目前共有2000余名项目参建者正加快推进地下快速路主体结构、综合管廊及专业管线等基础设施施工。从济乐高速崔寨南枢纽往西看去,一条巨大的长条形工作面正朝着远方延伸过去。
  在黄河大道二期建设中,“科学利用地下空间”成为施工的一大特色和亮点。项目的核心区段采用地下快速路+地面主干路的组合形式,设置综合管廊形成了新型城市地下智能管网管理系统,提升周边环境品质。
  黄河大道二期是起步区“三横七纵”快速路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延续黄河大道一期景观轴、交通轴、经济轴、功能轴的“四大功能”,串联多处跨河通道,有助于联通黄河两岸路网体系,是济南“北起”高质量发展和起步区产业经济发展的驱动力。
  “黄河大道二期建成后,将进一步强化鹊山生态文化区、总部经济区、科创金融区等各组团之间的联系,有效扩大区域对外辐射能力。”济南城市建设集团黄河大道二期项目负责人董道卫说。
  □ 本报记者 刘飞跃

  都市阳台东组团国际学校实现封顶,泉韵水坊主体结构施工完成……今年是济南起步区城市副中心示范区建设的第三个年头,起步区将锚定“三年出形象、五年创示范”的目标,推进示范区展形象、创示范。早春三月,正是全力推进工程建设的“黄金期”。当前,示范区内塔吊不停运转,各种机械马力全开,工程车辆穿梭作业,不断刷新建设“进度条”。
  在起步区黄河大道南侧,都市阳台东组团国际学校项目正加快玻璃幕墙的建设。通过无人机空中俯瞰,六座呈现特定几何形状的单体建筑有规律地罗列在黄河大堤北侧。国际学校的建设单位济南先投集团项目负责人张少鹏介绍,项目六个单体建筑已经实现了封顶,进入幕墙装饰阶段,预计今年能达到交付条件。
  张少鹏说,作为都市阳台的重点项目,国际学校项目未来建成后,将是起步区首个综合性国际学校,有效补齐起步区教育缺口,改善当地教育教学质量,扩大优质教育范围;打造济南市示范性国际教育学校,有望为济南教育开辟不同的途径,培养多方面的人才。
  济南起步区城市副中心示范区规划总面积约12平方公里,包括建设区4.8平方公里,配套约7.2平方公里生态功能区,构建“一心四片”空间发展格局。“一心”指鹊山生态文化区,“四片”指总部经济区、都市阳台、科研办公区、科创金融区。
  除了都市阳台片区,今年以来,鹊山生态文化区一期(博览园)内的鹊华中和苑、泉韵水坊、齐风坊、鲁韵坊、泉城名士坊正加快建设,多栋单体建筑实现主体封顶。其中泉韵水坊,将打造集高端餐饮、购物、演艺为一体的时尚休闲中心。泉城名士坊,则主要建设包括游客中心、展演展览厅、文化体验及配套服务等。
  在国道104和黄河大道交叉口附近,起步区首个中式建筑鹊华中和苑已初现建筑雏形,“飞檐斗拱”颇有神韵。鹊山生态文化区一期工程中建八局(一标段)项目总工陈斌告诉记者,鹊华中和苑建筑平面采用大空间布局,将打造集展览展示、文化交流、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多功能文化综合体。
  鹊山生态文化区一期是起步区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田园城市的重要载体,也是济南保护传承弘扬济水—黄河文化的重要体现。项目建成后,不仅将成为起步区首座大型城市公园,为周边开发地块提供优质生态配套,还将为广大市民和游客提供高品质多样化的观光游憩、文化娱乐和商务休闲体验,助力城市品质和城市形象大幅提升,成为济南黄河北岸新城的生态文化新地标。
  作为东西串联示范区的交通主干道,黄河大道二期目前共有2000余名项目参建者正加快推进地下快速路主体结构、综合管廊及专业管线等基础设施施工。从济乐高速崔寨南枢纽往西看去,一条巨大的长条形工作面正朝着远方延伸过去。
  在黄河大道二期建设中,“科学利用地下空间”成为施工的一大特色和亮点。项目的核心区段采用地下快速路+地面主干路的组合形式,设置综合管廊形成了新型城市地下智能管网管理系统,提升周边环境品质。
  黄河大道二期是起步区“三横七纵”快速路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延续黄河大道一期景观轴、交通轴、经济轴、功能轴的“四大功能”,串联多处跨河通道,有助于联通黄河两岸路网体系,是济南“北起”高质量发展和起步区产业经济发展的驱动力。
  “黄河大道二期建成后,将进一步强化鹊山生态文化区、总部经济区、科创金融区等各组团之间的联系,有效扩大区域对外辐射能力。”济南城市建设集团黄河大道二期项目负责人董道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