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文化

从不计成本为情怀买单到以技术为剑开拓发展,创造票房奇迹

这个产业终于被看见

2025-03-12 作者: 师文静 来源: 大众日报
  □ 大众新闻记者 师文静
  截至3月5日,《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全球票房超145亿元,影片的热度持续,关于动漫产业过去与未来的讨论也未结束。
  从几分钟短片到单片近150亿票房,从动画制作低端“代工厂”到扎根中国神话成功“出海”,从拓荒者不计成本为情怀买单到以技术为剑开拓产业发展,一批批动画电影人不断摸索,终于寻得国产动画电影的“破鼎”之路。《哪吒2》的成功让动画电影人的努力终被看见,而他们对未来的期待,也远不止一部电影的成功。
拓荒者不计成本为情怀买单
  《哪吒2》傲人的票房成绩背后,经历了一批批动画电影人不计成本、前仆后继的原创探索和技术推动。“动漫产业的发展历程可谓道阻且长,早期投入这个行业认真做原创的人,无不是为情怀买单。”《哪吒2》山东制作团队负责人、山东新视觉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鲁浙经历了动漫行业的沉浮。
  以中国元素为主题的好莱坞动画片《功夫熊猫》系列前两部在国内轻松收获8亿元票房,《冰川时代》前四部斩获6亿多元票房,《哆啦A梦:伴我同行》收获5.29亿元,《超能陆战队》收获5.29亿元,还有大批2亿-4亿元体量的好莱坞动画片,动画片票房几乎被进口片垄断。有媒体发出调查报道《十问中国动漫》,提出“喜羊羊”打得过“功夫熊猫”吗、中国动漫向何处去、距离“动漫强国”有多远等问题。当时,距离2006年国家大力助推动漫产业发展,推出制作补贴、税收优惠等扶持政策,已经过去了3年。全国动漫产业园区、动漫企业迅速崛起,却没有迎来动画电影爆款的出现。因急功近利的粗放式发展,动画剧集产生了很多粗制滥造、少儿不宜的低品质作品。国产动画电影唯一拿得出手的是低幼儿童片《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熊出没》系列,但单片票房都未能突破3亿元。
  很多动漫从业者还记得一部票房非常失败但很有时代意义的作品。2006年,制作历时5年,耗资1.3亿元,国内首部投资过亿的原创三维动画电影《魔比斯环》上映,被行业寄予厚望。这部基本“临摹”好莱坞电影的科幻冒险片,只收回300多万元的票房,以惨痛经历证明“照抄”好莱坞的故事、人物以及制作模式这条路走不通。
  2004年至2008年,还叫饺克力的导演饺子,靠母亲每月1000元退休金度日,用一台电脑以手绘创作的方式,完成自己的首部动画短片《打,打个大西瓜》。该短片获得30多个国内外大奖,饺子引起业内关注。热爱动画的饺子继续投入创作,于2009年创立可可豆动画工作室,有机会创作他酝酿多年之久的新编哪吒故事。
  2009年,因为就职公司的电脑太旧没法打游戏,导演李阳开始制作动画短片《李献计历险记》。短片做了两年,几次差点夭折。李阳为了参赛拿奖金才最终完成,该短片成了很多观众心中的“神作”。
  2010年前后,动画电影刚起步,成熟度低,国产片票房占比小,制作投入大、制作周期长,没有成功的爆款先例,这让电影投资方都很谨慎,不敢在动画电影上砸钱。好在产业拓荒、为行业打天下的早期,也有积极拓荒者为了热爱奋不顾身,冲在前面探路。不同的人,不同的团队,不同的制作模式,都在寻找国产动画电影的出路。有的人彻底失败,有的人撑到了“救星”的到来。
  2013年,资金链断裂一年半之后,常州渔夫动漫老板余洛屹自缢身亡,引发动漫行业的关注。此前该公司花费四年之久、投资1500万元制作的动画电影《西域传奇》于2010年上映,只收获几百万元票房。这部电影经历了无人投资、难找发行、2D转3D等各种挫折。
  2011年至2014年,国产动画电影还出现了生不逢时的“遗珠”《魁拔》系列。奇幻异世界题材系列影片《魁拔》,四年上映三部,以当时国内顶尖的制作水平、高达数千万元的宣发投资征战电影市场,却只收获5000万元票房。《魁拔》系列的生不逢时体现在各个方面,首先是当时的低龄动画市场和消费者,还无法接受这部成人向动画的复杂故事和世界观;其次是纯原创IP观众认可度低,开拓市场难;再者,当时二次元消费群体还未壮大。尽管《魁拔》制作者一家家影院去求排片,仍难逃该系列作品成为时代的哀歌。
  参与过《魔比斯环》的电影投资人路伟于2014年带着资金、渲染器找到《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时,导演田晓鹏和团队已经坚持了七八年,最大的问题是资金困难。有多困难?田晓鹏一直没能获得融资,但一直跟团队宣布有了资金,以此鼓励大家迈出第一步,安心做动画。他用家庭的积蓄、父母的钱维持工作室的运作,一到发工资就头疼。田晓鹏认为制作动画是一场风险很大的赌博,每一步都可能会夭折,不敢想几年之后能不能做出来。影片上映之后再回头看,他非常后怕。有着动画片操作经验的路伟,买断了《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这个项目,同时追加1100万元的制作费用,又找来十多个投资方,最终找准了创作方向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以6000万元投资赢得9.54亿元票房,开启了国产动画电影新纪元。
传统文化+科技破局市场
  当田晓鹏以倾囊之力打造《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时,电影行业也风云变幻。
  很多创作探索失败了,但站在产业发展、市场趋势的角度来看,国产动画电影酝酿着机遇。张鲁浙说,2010年前后,《功夫熊猫》《阿凡达》两部高票房系列影片给了国漫从业者很大的市场信心,开始激活整个产业。《魔比斯环》拿外国动画片逻辑打造国漫,水土不服彻底失败,但国漫人学来了全流程,包括制作流程、衍生品打造等,算是获得了一些大制作经验。在不断积累的过程中,国产动画电影慢慢破局。
  离开土豆网的王微,2012年造访美国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并于2013年创立了追光动画。王微曾说,成为能做出美丽精致得像皮克斯作品水准的了不起的动漫公司,是其发展目标。追光动画重金购买世界顶尖级设备并打造团队,首部动画电影《小门神》2016年上映时收获7800万元票房。追光动画又在2017年至2018年推出《阿唐奇遇》《猫与桃花源》等作品,票房最高达到3000万元。
  2012年,之前投资“赛尔号”系列等低幼影片的光线传媒,投资了第一家动画电影公司,也就是《大鱼海棠》的出品公司。2013年,光线传媒开始战略布局动漫行业,2015年成立彩条屋管理投资的20家动画公司,在全行业挖掘人才,成功发现了饺子。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在一次分享活动上称,光线对动画业务的期望非常高,因为投资成功率高,而且竞争者不多,基本上认真制作的高质量动画电影,盈利回本的概率很大。2016年上映的《大鱼海棠》以绚烂的深海奇幻赢得5.73亿元票房;2017年上映的《大护法》收获8000万元票房;2018年上映的《昨日青空》收获8300万元票房;2019年国产动画片终于等来50亿元票房的《哪吒之魔童降世》。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故事选材、主题思路、创作风格的影响是深远的。2019年至2025年,国产动画电影虽出现了《深海》《雄狮少年》等现实题材作品,但多家影视制作方的创作思路趋于一致,那就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选材展开“故事新编”。之前移植日漫、美漫风格的探索被淘汰,传统文化新思路彻底打开。这几年,追光动画连续上映《白蛇:缘起》《新神榜:哪吒重生》《白蛇2:青蛇劫起》《新神榜:杨戬》《长安三万里》等电影,“新神话”“新文化”等系列电影票房飙升至5亿-18亿元。用一位业内人士的话说,该公司经历了前几部影片的烧钱失败后,终于找准了题材、受众定位。光线传媒则陆续推出《姜子牙》《小倩》等电影。这些更年轻化,具有中国风、中式表达的作品获得市场和观众的认可。2025年,《哪吒2》终于在138家动漫企业全力托举下,身披“万龙甲”创造票房神话。
  这个过程中,动漫产业也走出内容与科技融合的发展模式,实现了从传统手绘到智能工业化的跨越,“动态水墨渲染引擎”等自主技术突破,将东方美学的写意注入现代动画工业体系,云计算、AI正助推产业前行。2014年中国动漫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2023年突破了3000亿元。
  目前,各大公司取材自《水浒传》《聊斋志异》、“八仙过海”传说以及《三国演义》《红楼梦》的动画电影正在制作或即将上映,作品包括《水浒1:风雪山神庙》《聊斋:兰若寺》《八仙之瞒天过海》《三国的星空》等。
  张鲁浙告诉记者,国产动画电影走过从为情怀买单到依托技术助推产业发展的过程,这条路伴随着IP、金融、科技的加持,一个都不能缺,成为动漫产业链条最关键的三大元素。“目前动漫产业还是小众产业,存在后备人才缺口大、动漫电影IP孵化期比较长等问题”,张鲁浙称,需要创造条件让年轻人能踏踏实实地在动漫行业干下去。
  “《哪吒2》带来的最大改变,应该是动漫产业排位的上升,行业的高附加值显现。”张鲁浙坦言,不要再问为什么其他城市没有“杭州六小龙”,而是应该自问现在有没有开始产业孵化,会不会急功近利不见效就马上撤资,数字文化产业也一样,要考虑的是长线发展,坚持长期主义。
  □ 大众新闻记者 师文静
  截至3月5日,《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全球票房超145亿元,影片的热度持续,关于动漫产业过去与未来的讨论也未结束。
  从几分钟短片到单片近150亿票房,从动画制作低端“代工厂”到扎根中国神话成功“出海”,从拓荒者不计成本为情怀买单到以技术为剑开拓产业发展,一批批动画电影人不断摸索,终于寻得国产动画电影的“破鼎”之路。《哪吒2》的成功让动画电影人的努力终被看见,而他们对未来的期待,也远不止一部电影的成功。
拓荒者不计成本为情怀买单
  《哪吒2》傲人的票房成绩背后,经历了一批批动画电影人不计成本、前仆后继的原创探索和技术推动。“动漫产业的发展历程可谓道阻且长,早期投入这个行业认真做原创的人,无不是为情怀买单。”《哪吒2》山东制作团队负责人、山东新视觉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鲁浙经历了动漫行业的沉浮。
  以中国元素为主题的好莱坞动画片《功夫熊猫》系列前两部在国内轻松收获8亿元票房,《冰川时代》前四部斩获6亿多元票房,《哆啦A梦:伴我同行》收获5.29亿元,《超能陆战队》收获5.29亿元,还有大批2亿-4亿元体量的好莱坞动画片,动画片票房几乎被进口片垄断。有媒体发出调查报道《十问中国动漫》,提出“喜羊羊”打得过“功夫熊猫”吗、中国动漫向何处去、距离“动漫强国”有多远等问题。当时,距离2006年国家大力助推动漫产业发展,推出制作补贴、税收优惠等扶持政策,已经过去了3年。全国动漫产业园区、动漫企业迅速崛起,却没有迎来动画电影爆款的出现。因急功近利的粗放式发展,动画剧集产生了很多粗制滥造、少儿不宜的低品质作品。国产动画电影唯一拿得出手的是低幼儿童片《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熊出没》系列,但单片票房都未能突破3亿元。
  很多动漫从业者还记得一部票房非常失败但很有时代意义的作品。2006年,制作历时5年,耗资1.3亿元,国内首部投资过亿的原创三维动画电影《魔比斯环》上映,被行业寄予厚望。这部基本“临摹”好莱坞电影的科幻冒险片,只收回300多万元的票房,以惨痛经历证明“照抄”好莱坞的故事、人物以及制作模式这条路走不通。
  2004年至2008年,还叫饺克力的导演饺子,靠母亲每月1000元退休金度日,用一台电脑以手绘创作的方式,完成自己的首部动画短片《打,打个大西瓜》。该短片获得30多个国内外大奖,饺子引起业内关注。热爱动画的饺子继续投入创作,于2009年创立可可豆动画工作室,有机会创作他酝酿多年之久的新编哪吒故事。
  2009年,因为就职公司的电脑太旧没法打游戏,导演李阳开始制作动画短片《李献计历险记》。短片做了两年,几次差点夭折。李阳为了参赛拿奖金才最终完成,该短片成了很多观众心中的“神作”。
  2010年前后,动画电影刚起步,成熟度低,国产片票房占比小,制作投入大、制作周期长,没有成功的爆款先例,这让电影投资方都很谨慎,不敢在动画电影上砸钱。好在产业拓荒、为行业打天下的早期,也有积极拓荒者为了热爱奋不顾身,冲在前面探路。不同的人,不同的团队,不同的制作模式,都在寻找国产动画电影的出路。有的人彻底失败,有的人撑到了“救星”的到来。
  2013年,资金链断裂一年半之后,常州渔夫动漫老板余洛屹自缢身亡,引发动漫行业的关注。此前该公司花费四年之久、投资1500万元制作的动画电影《西域传奇》于2010年上映,只收获几百万元票房。这部电影经历了无人投资、难找发行、2D转3D等各种挫折。
  2011年至2014年,国产动画电影还出现了生不逢时的“遗珠”《魁拔》系列。奇幻异世界题材系列影片《魁拔》,四年上映三部,以当时国内顶尖的制作水平、高达数千万元的宣发投资征战电影市场,却只收获5000万元票房。《魁拔》系列的生不逢时体现在各个方面,首先是当时的低龄动画市场和消费者,还无法接受这部成人向动画的复杂故事和世界观;其次是纯原创IP观众认可度低,开拓市场难;再者,当时二次元消费群体还未壮大。尽管《魁拔》制作者一家家影院去求排片,仍难逃该系列作品成为时代的哀歌。
  参与过《魔比斯环》的电影投资人路伟于2014年带着资金、渲染器找到《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时,导演田晓鹏和团队已经坚持了七八年,最大的问题是资金困难。有多困难?田晓鹏一直没能获得融资,但一直跟团队宣布有了资金,以此鼓励大家迈出第一步,安心做动画。他用家庭的积蓄、父母的钱维持工作室的运作,一到发工资就头疼。田晓鹏认为制作动画是一场风险很大的赌博,每一步都可能会夭折,不敢想几年之后能不能做出来。影片上映之后再回头看,他非常后怕。有着动画片操作经验的路伟,买断了《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这个项目,同时追加1100万元的制作费用,又找来十多个投资方,最终找准了创作方向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以6000万元投资赢得9.54亿元票房,开启了国产动画电影新纪元。
传统文化+科技破局市场
  当田晓鹏以倾囊之力打造《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时,电影行业也风云变幻。
  很多创作探索失败了,但站在产业发展、市场趋势的角度来看,国产动画电影酝酿着机遇。张鲁浙说,2010年前后,《功夫熊猫》《阿凡达》两部高票房系列影片给了国漫从业者很大的市场信心,开始激活整个产业。《魔比斯环》拿外国动画片逻辑打造国漫,水土不服彻底失败,但国漫人学来了全流程,包括制作流程、衍生品打造等,算是获得了一些大制作经验。在不断积累的过程中,国产动画电影慢慢破局。
  离开土豆网的王微,2012年造访美国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并于2013年创立了追光动画。王微曾说,成为能做出美丽精致得像皮克斯作品水准的了不起的动漫公司,是其发展目标。追光动画重金购买世界顶尖级设备并打造团队,首部动画电影《小门神》2016年上映时收获7800万元票房。追光动画又在2017年至2018年推出《阿唐奇遇》《猫与桃花源》等作品,票房最高达到3000万元。
  2012年,之前投资“赛尔号”系列等低幼影片的光线传媒,投资了第一家动画电影公司,也就是《大鱼海棠》的出品公司。2013年,光线传媒开始战略布局动漫行业,2015年成立彩条屋管理投资的20家动画公司,在全行业挖掘人才,成功发现了饺子。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在一次分享活动上称,光线对动画业务的期望非常高,因为投资成功率高,而且竞争者不多,基本上认真制作的高质量动画电影,盈利回本的概率很大。2016年上映的《大鱼海棠》以绚烂的深海奇幻赢得5.73亿元票房;2017年上映的《大护法》收获8000万元票房;2018年上映的《昨日青空》收获8300万元票房;2019年国产动画片终于等来50亿元票房的《哪吒之魔童降世》。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故事选材、主题思路、创作风格的影响是深远的。2019年至2025年,国产动画电影虽出现了《深海》《雄狮少年》等现实题材作品,但多家影视制作方的创作思路趋于一致,那就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选材展开“故事新编”。之前移植日漫、美漫风格的探索被淘汰,传统文化新思路彻底打开。这几年,追光动画连续上映《白蛇:缘起》《新神榜:哪吒重生》《白蛇2:青蛇劫起》《新神榜:杨戬》《长安三万里》等电影,“新神话”“新文化”等系列电影票房飙升至5亿-18亿元。用一位业内人士的话说,该公司经历了前几部影片的烧钱失败后,终于找准了题材、受众定位。光线传媒则陆续推出《姜子牙》《小倩》等电影。这些更年轻化,具有中国风、中式表达的作品获得市场和观众的认可。2025年,《哪吒2》终于在138家动漫企业全力托举下,身披“万龙甲”创造票房神话。
  这个过程中,动漫产业也走出内容与科技融合的发展模式,实现了从传统手绘到智能工业化的跨越,“动态水墨渲染引擎”等自主技术突破,将东方美学的写意注入现代动画工业体系,云计算、AI正助推产业前行。2014年中国动漫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2023年突破了3000亿元。
  目前,各大公司取材自《水浒传》《聊斋志异》、“八仙过海”传说以及《三国演义》《红楼梦》的动画电影正在制作或即将上映,作品包括《水浒1:风雪山神庙》《聊斋:兰若寺》《八仙之瞒天过海》《三国的星空》等。
  张鲁浙告诉记者,国产动画电影走过从为情怀买单到依托技术助推产业发展的过程,这条路伴随着IP、金融、科技的加持,一个都不能缺,成为动漫产业链条最关键的三大元素。“目前动漫产业还是小众产业,存在后备人才缺口大、动漫电影IP孵化期比较长等问题”,张鲁浙称,需要创造条件让年轻人能踏踏实实地在动漫行业干下去。
  “《哪吒2》带来的最大改变,应该是动漫产业排位的上升,行业的高附加值显现。”张鲁浙坦言,不要再问为什么其他城市没有“杭州六小龙”,而是应该自问现在有没有开始产业孵化,会不会急功近利不见效就马上撤资,数字文化产业也一样,要考虑的是长线发展,坚持长期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