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16”消费“政策包”持续释放惠民红利

2025-03-11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编者按 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把大力提振消费摆在重点工作任务首位。春节前后,我省启动“2025迎新春消费季”系列活动,掀起新春佳节促消费高潮;省政府印发《关于提振消费的实施方案》,省有关部门推出十大行动计划,各市积极跟进,形成“1+N+16”政策体系。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提振消费工作大会,引导全省上下“千方百计扩消费、全力以赴稳增长”,政策惠民持续发力,推动全省形成新一轮消费热潮。
山东省《关于提振消费的实施方案》
围绕6个方面提出20条措施,71项具体任务

推动商品消费升级
  打造标志性促消费活动,举办“百县千企万店”重点促消费活动1000场以上,省级筹集5000万元,支持各市发放消费券;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扩大消费品以旧换新品种和规模,新增4类家电产品以旧换新,实施数码产品购新补贴。优化补贴发放流程,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换新需求。
促进服务消费提质
  开展“畅游齐鲁 乐GO山东”主题旅游年,全年举办文旅消费活动1000场以上,举办“齐鲁美食节”、“齐鲁小吃文化节”等重点活动300场以上;丰富养老托幼产品供给,打造“老年夜校”和中小学非学科类优质公益课后服务,丰富“一老一小”文化生活。
强化新型消费培育
  发展首发经济,举办100场以上首发首秀首展活动;培育数智消费,打造16个“好品山东”电商直播中心;探索“人工智能+消费”,引导大型综合体、博物馆、美术馆等打造沉浸式体验消费场景;引导绿色消费,今年年底前初步建成覆盖各领域、各环节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提升健康消费,培育壮大健康养老、健康美业等28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拓展冰雪消费,全年举办100场冰雪促消费活动;创新赛事经济,打造消费引领性赛事,全年组织国内外重大赛事200场以上。
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
  推动城市商业转型提质,改造提升31条步行街,丰富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业态;加快县域商业改造提升,推进“千集万店”改造,打造省级乡村振兴片区75个以上;支持演出经济、邮轮经济等协同带动消费升级,组织不少于5000场营业性演出。
推进消费环境优化提升
  支持商贸流通领域物流设施标准化、智能化改造,降低物流成本,发展共同配送、仓配一体等集约化模式;完善“好品山东”品牌体系,梯次培育“好品山东”品牌100个;培育放心商店、放心市场、放心网店等1万家以上,全力营造放心消费环境。
切实提振消费信心
  健全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开展万场招聘活动,组织开展“社会保障卡 惠享山东行”活动,发展多层次、多支柱社会保险体系;支持旧房改造与升级,发放住房租赁补贴4万户以上,多措并举满足群众刚性及改善性住房需求。
  围绕具有重大消费潜力的重点领域持续发力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
  加力推动促消费一揽子政策落地实施

  坚持重统筹与强政策相结合,加力推动任务举措落地实施。充分发挥省级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联席会议作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提振消费的各项政策措施,抓好任务分解和协调推进。强化政策预研储备,加强消费市场运行监测分析,及时研判新变化、新趋势,紧盯短板,靶向施策,适时推出并动态调整扩内需、促消费、惠民生系列政策清单。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优化政策实施机制,强化政策资金保障,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抓好政策跟踪调度和监督检查,持续释放消费潜力。
  坚持促消费与扩投资相结合,着力推动经济发展良性循环。抢抓国家实施一揽子增量政策机遇,充分发挥政府资金引导作用,围绕改善消费条件,增强消费能力,培育壮大消费新模式,丰富消费应用新场景,积极支持一批业态融合、特色突出的消费新载体建设,加快建成一批引领性、支撑性项目,打造一批区域性特色消费中心和新型消费集聚区,充分激发消费活力。
  坚持促消费与强产业相结合,持续抓好服务消费提质增效。统筹省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聚焦商贸流通、体育赛事、文化旅游等重点领域,择优支持服务消费相关项目建设,加快建成一批引领性、支撑性项目,打造新的消费增长点。加大对服务消费领域重点企业特别是行业领军企业扶持力度,提升优质服务供给能力。围绕加快发展银发经济,落细落实已出台的政策措施,积极开展城市社区嵌入式试点,进一步推进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推动养老服务和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
●山东省商务厅:
  重点实施提振消费十大专项行动

  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继续在全省实施汽车、家电、家装、电动自行车等换新政策,新增净水器、洗碗机、电饭煲、微波炉等4类家电产品以旧换新,实施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统筹财政、金融、平台、厂家、商家“五种资源”,举办消费品以旧换新促消费活动,扩大乡村消费品以旧换新覆盖面。
  实施服务消费扩容行动。发挥跨部门服务消费促进机制作用,形成工作合力。举办“齐鲁服务消费季”活动,积极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推出一批服务消费领域“新字号”。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对各类文旅消费实行支付减免优惠5000万元以上。开发特色精品美食旅游线路16条以上,配套推出餐饮、住宿优惠活动。
  实施电商高质量发展行动。建设“好品山东”电商中心,开展系列电商促消费活动。实施电商招引行动,举办全国重点电商平台(企业)“投资山东行”活动启动仪式,吸引更多电商头部平台(企业)到山东投资。
  实施“百县千企万店”促消费行动。围绕“三节四季”,突出以旧换新、服务消费、新型消费重点,组织千企万店共同参与,全省三级联动举办线上线下促消费活动1000场以上。实施消费惠民让利行动,统筹金融、平台等资源推出“优惠让利政策包”10亿元左右,以真金白银“点燃”消费市场。
  实施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建设行动。健全城乡流通网络,加快构建高效顺畅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开展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城市建设试点,为畅通经济循环、促进消费提供有力支撑。
  实施城乡消费升级行动。提升城市消费,发展潮流购物、夜间消费等特色商圈,打造城市消费地标。实施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提升工程、推动县域商业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品牌连锁经营,培育形成一批国际化、标准化、规模化骨干企业。推进“千集万店”改造,鼓励各类农村商业经营主体数字化、连锁化转型升级。
  实施零售业创新提升行动。聚焦零售商业设施改造提升,推动场景化改造、品质化供给、数字化赋能、多元化创新,实现零售业高质量发展。
  实施内外贸一体化提升行动。完善品牌培育体系,支持将外贸企业自主品牌产品纳入“好品山东”培育库。组织开展“外贸优品中华行”系列活动。利用好广交会、进博会等国家级展会作用,促进国内国际市场供采对接。
  实施绿色智能消费品推广行动。围绕汽车、家装、家电等领域,全年组织开展省级各类活动15场以上,市县级各类活动100场以上;开展“山东省绿色饭店提升活动”及培育计划。培育一批再生资源废旧资源回收利用标杆企业。
  实施应急保供能力提升行动。健全生活必需品应急保供工作机制,开展全方位市场运行监测,完善生活必需品储备调控管理,落实猪肉应急储备和冬春蔬菜储备,实现“平时”流通效率提升、流通成本下降,“急时”物资供应充足、流通运转稳定。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全力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积极促进住房消费。指导各市提前策划全年住房促销活动,充分利用“五一”“十一”黄金周和寒暑假,结合各地文旅、体育项目,常态化组织线上、线下房交会,打造永不落幕的楼盘展示平台,并及时推广优秀经验做法。鼓励各市创新建立“房产超市”,搭建线上选房、看房系统。指导各市组织房地产企业开展供需精准对接,有序进企业、进机关、进院校、进社区举办“群团购”活动。推广“外销”经验做法,为省外、市外群众购房提供便利,进一步拓宽外销市场。
  扎实推进“好房子”建设。制订住房品质提升实施方案,出台高品质住宅开发建设、住宅设计等标准,建立好房子评价体系,支持各市多措并举优化住房供给结构,新出让优质地块上全部建设高品质住宅,保障房率先建成“好房子”。研究制定既有住宅改造提升导则,结合老旧小区改造,把老房子、旧房子改造成“好房子”。继续开展第三轮省级高品质住宅试点项目筛选,力争数量、质量实现双突破。建设“365天”高品质住宅线上展示厅,指导各市通过专题报道、专家采访等方式及时发布“好房子”建设、销售案例,引导市场逐步实现由量到质的转变。
  持续优化政策举措。每月形成市场运行分析报告,每季度召开形势分析会,指导各市充分发挥城市政府调控自主权,积极出台住房消费券、购房补贴等支持政策。强化公积金支持,有序提高使用额度,放宽缴存范围,扩大刚需购买力。组织召开全省“房票”和房屋“以旧换新”经验推广会议。指导各市在城市更新、城中村改造等涉及房屋征收工作中,提高货币化安置比例,推行“房票”安置模式。严格落实换购住房阶段性个人所得税退税政策,鼓励有条件的房企收购群众旧房抵顶新房房款,助力住房“以旧换新”。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
  持续加强文旅创新赋能

  创新惠民举措,在引导游客“愿消费”上出实招。强化政策激励,以最大的诚意点燃群众消费热情。一是优惠大放送。省市县三级联动,发动全省文旅企业、金融机构、平台渠道等开展“亿元红包大减免”活动,游客在符合条件的景区、酒店、旅行社消费可享受减免优惠,全省总优惠额度不低于2亿元、直接带动文旅消费200亿元以上。二是客流大招引。聚焦重要客源市场开展精准营销,以打动人心的方式创新文旅宣推,举办“畅游齐鲁 乐GO山东”主题旅游年,多措并举开创入境旅游新局面。三是信心大提振。接续落实一揽子政策举措,完善“一节一会”(国际孔子文化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活动体系,营造提振文旅消费浓厚氛围。
  丰富产品业态,在带动游客“乐消费”上谋实策。聚焦游客需求,完善产品体系,构建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文旅经济良性循环。一是全力塑精品。推进泰山、曲阜三孔创建世界级旅游景区;打造休闲度假酒店集群,发布全省美食打卡地图,培育一批叫好又叫座的旅游演艺,全省重点文旅项目年投资不低于500亿元。二是拓展大休闲。实施“乡村旅游提质增效行动”,创新孔子研学游、滨海度假游、周末亲子游等业态,延长游客停留时间。三是激活新体验。全力开行“好客山东”齐鲁号旅游列车,培育文旅融合新业态。全年举办不少于5000场营业性演出,塑造“演唱会+文旅”消费新引擎。
  提升服务质量,在保障游客“敢消费”上求实效。针对文旅消费中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靶向发力抓改革,让游客在山东安心放心舒心消费。一是服务再优化。推进“旅游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完善服务设施,提升入境旅游便利度。二是监管再加强。严厉打击不合理低价游、强制购物、有偿代约、恶意抢票囤票、“黄牛”倒票等行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三是环境再提升。常态化推进文旅企业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包容审慎管理新业态,维护市场良好秩序。
●山东省市场监管局:
  切实把消费环境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

  深入实施消费环境引领,提升消费意愿,让消费者敢消费、愿消费。持续开展放心消费行动,鼓励商家主动承诺亮诺,保障商品和服务质量;重点培育一批放心商店、市场、网店、景区、高速服务区等放心消费单位,通过标杆示范带动整体提升。联合家电、汽车、装饰等行业协会,发布放心消费行动倡议;组织开展放心消费体验体察和消费教育进“千村百校”“千企百区”活动,引导消费者科学理性消费。此外,市场监管部门正在积极推行先行赔付和线下购物无理由退货制度,着力构建市场主导、企业参与、消协引导的多层次先行赔付机制,鼓励设立先行赔付金,推动消费纠纷快速处理,切实提升消费体验。
  着力提升消费供给品质,增强消费信心,让更多优质商品和服务被看见、被购买。首先是品牌赋能。开展“鲁质铸好品 好品山东行”活动,持续完善“好品山东”品牌标准评价体系,遴选100个“好品山东”品牌,会同相关部门融合宣推,扩大影响力和美誉度。其次是认证增效。深入推进“三同”工程,将“同线同标同质”自主品牌纳入“好品山东”区域公共品牌培育库,让消费者在国内同样能买到出口品质的产品;推进“泰山品质”服务认证行动,针对绿色产品、智能家电这些热门领域,今年要完成高端品质认证500个以上。第三是标准领跑。深化“两新”领域标准提升,健全新型消费产品技术和服务标准体系。目前,市场监管部门正在加快制定家政服务、养老服务、托育服务等重点消费领域标准,用标准助推以旧换新和服务质量提升。
  持续优化消费市场秩序,维护消费者权益,当好人民群众消费安全的守护人。继续开展“你点我检·服务惠民生”行动,老百姓关心什么,市场监管部门就检什么,2025年计划“你点我检”食品抽检2万批次,重点食品抽检监测50万批次,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1.4万批次,守牢消费安全底线。持续畅通消费快速维权渠道,推行投诉信息公示,落实快速回应机制,组织30场律师在线答疑、10场消费维权在线知识讲座,为消费者解读法律法规、提供维权咨询。开展“守护消费”铁拳行动,加大消费领域市场监管执法力度,严厉查处假冒伪劣、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缺斤短两等违法行为。
●山东省民政厅:
  推动养老服务消费提质增效

  促进养老服务供需适配。积极发展居家养老服务,丰富拓展社区养老服务,优化提升机构养老服务,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着力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2025年,将实施特困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1.5万户,新增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6000张、认知障碍照护床位3000张,培育200家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进一步完善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家庭四级养老服务网络。
  积极打造银发消费场景。建立老年用品产业标准体系,加大老年人生活照护、康养疗养、旅游服务等产品研发供给力度,培育一批银发经济领域龙头企业。做好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申报工作。引导市场主体开发适老化互联网应用软件。支持各地以市场化、社会化方式举办各类养老服务领域博览会、展销会,不断丰富老年用品种类。指导青岛市举办“2025年中国山东(青岛)国际康养产业博览会”。
  加强养老服务设施配备。统筹省级养老服务发展资金,积极稳妥发展老年助餐服务。联合住建部门,对新建和老旧居住区分别按每百户不低于20平方米、15平方米的标准配建、配置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新建住宅小区与配套养老服务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支持对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老年助餐服务机构用水、用电、用气、用热按居民生活类价格执行。
●山东省体育局:
  积极拓展体育消费新空间

  大力发展赛事经济,充分发挥赛事活动引流赋能、拉动消费的显著作用。加强赛事活动供给,支持各地承办高规格、高水平赛事,办好ATP男子国际网球挑战赛、威海铁人三项世界锦标赛等高端赛事;结合历史人文和自然资源禀赋,做大做强泰山国际登山节、青岛国际帆船周等传统品牌赛事。持续打造“好运山东”体育品牌,构建沿黄、沿海、沿大运河、沿齐长城“四沿”赛事体系,办好马拉松、定向、自行车、冰雪等引领性赛事;办好全民健身运动会、社区运动会、大中小学体育联赛、乡村体育“四赛”等群众性赛事活动,打造山东省男子篮球联赛、齐鲁足球超级联赛等业余联赛品牌。将体育赛事同文化、旅游、商业、农业等一体谋划、协同推进,深入开展“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活动,推出一批“跟着赛事去旅行”主题赛事活动,推动文体商旅实现更深层次融合,让景区经济“活”起来,让赛事经济“燃”起来,让商圈经济“热”起来;以体育赛事活动为载体,搭建地方特色农产品推广展销平台,带动乡村旅游、餐饮、民宿等消费。
  培育打造体育消费新场景,满足多元化需求、激发消费活力。督促各地加强体育公园、健身步道、多功能运动场等场地设施建设,推动场馆建设与休闲、商业等业态融合,打造新型体育服务综合体。支持社会力量提供体育健身、场馆运营、体育培训等市场化服务。办好山东省体育用品博览会等展会活动,支持企业加强科技创新,推出智能化、个性化的体育产品。建设好山东省运动与健康产业协同创新中心,推动体育医院、运动康复门诊等建设,加大体卫融合服务供给。聚焦山地、水上、冰雪、汽摩、航空等户外运动热点需求,组织开展星空露营节、海上垂钓大会、冰雪嘉年华等特色活动,持续发布春节、国庆假期户外运动精品线路,打造“全季节性”体育消费载体。
  实施体育消费提振专项行动,提升消费能力、意愿和层级。联合银联、银行等金融机构和体育企业,围绕赛事报名、体育培训、健身休闲、体育旅游等消费场景,建立交流合作平台,通过金融补贴、企业让利等方式,激励体育消费。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办好山东体育消费季、消费月、消费周系列活动,进一步提升青岛时尚体育节、济南潮流体育季、临沂沂河体育节等活动影响力,通过省市联动、区域协同,多措并举、多点发力,形成促进体育消费的强大合力。


(本报记者 唐晓宁 整理)

16市惠民消费政策
  济南市
  策划“泉城购”2025济南消费季,全年举办促消费活动500场以上。大力发展首发经济,新引进品牌店、旗舰店等100家以上。推广“预付宝”平台,破解预付式消费维权难问题,打造放心消费环境。
青岛市
  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拓展补贴品类,简化兑付方式。积极培育壮大首发经济,进一步推动老字号等特色消费“焕新”场景,推动“老字号+旅游”的业态融合。深化“放心消费”行动,进一步提升入境人员支付便利化水平。
淄博市
  促进消费提质。坚持以高质量供给引领消费需求,继续实施家电等大宗消费品以旧换新,开展“放心消费在淄博”创建活动,支持老字号等“名特优新”产品“走出去”。优化中心城区商圈布局,补齐县域商业设施短板,发展农村商贸流通连锁企业,推动商品服务、物流配送和监管力量下沉。强化电子商务赋能,深化与头部平台合作,培育网络零售、直播带货等业态。聚焦群众多元化消费需求,大力发展首发经济、银发经济、体验经济,打造“电竞+”、国潮文创等消费新场景,继续办好陶瓷琉璃博览会等专业展会,新增一批夜间经济试点街区。
枣庄市
  举办2025枣庄消费提振年暨惠民消费券活动启动仪式,发布了2025年枣庄市提振消费八大行动和2025文化旅游促消费活动,介绍了家电以旧换新政策、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情况。枣庄市将在扩内需、促消费上推出更多丰富多彩的活动举措,以促消费惠民生为重点,大力推动商业、文体、旅游演艺、养老、首发经济等业态融合发展,持续优化消费供给,积极创新消费场景,激发消费市场活力。
东营市
  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推进落实提振消费方案等一揽子政策。加力扩围消费品以旧换新,全面推动汽车、家电、家装、电动自行车四大领域换新消费,扩大社会宣传,完善申报流程,让消费者享受更多便利实惠。推动商品消费升级,全年举办百场以上促消费活动,统筹3000万元发放零售餐饮消费券和汽车购新补贴,加快释放消费活力,更好满足居民多元化、高品质消费需求。
烟台市
  统筹资金5000万元开展各类促消费活动、发放惠民消费券。推进汽车换“能”、家电换“智”、家装厨卫“焕新”以及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全面实施3C产品购新补贴。丰富旅游演艺产品和剧场演出供给,创新发展工业旅游、乡村文旅等新模式。
潍坊市
  今年将突出春夏秋冬四季主题和节庆会展时段节点,市县联动举办促消费活动300场以上,搭建好产销对接、购采直通的载体平台,更好保障广大市民的品质生活需求;大力度开展“五进”活动,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进乡村、进社区、进平台、进政企单位、进展会,进一步激发消费潜能;加强部门行业联动,进一步提升城市步行街、特色商业街、智慧商圈、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运营水平,增强群众消费体验;重点培育壮大新型消费,促进直播电商、社交电商、首店首发、定制、体验、智能、时尚消费等新模式新业态发展,激发更多的消费热点。
济宁市
  支持汽车、家装家电、数码产品、电动自行车等消费品以旧换新,发放1500万元购车补贴。优化调整房地产支持政策,推广“房票安置”“房贷商转公”等模式。拓展电子商务、直播带货等消费新模式,培育文娱体育、国货“潮品”等新增长点。
泰安市
  办好“泰山国际登山节”“泰山美食记”等系列活动;发挥行业协会、金融机构、电商平台和大型商贸企业的能动作用,发放各类消费券2500万元以上;继续实施汽车、家电等换新政策,新增4类家电产品以旧换新,实施数码产品购新补贴。
威海市
  举办促消费活动120场以上,打造“好品威海,商通四海”消费品牌;聚焦新型消费发力,打造全市家政服务平台;引导重点商圈开展改造提升、优化业态,打造多元化消费场景,实现线上线下互动,为消费者提供便捷、高效的购物体验。
日照市
  持续推升旅游城市名片热度,扩大文旅体消费,大力发展精品民宿、研学团建、赛事演艺、会展经济、房车露营、休闲海钓等特色项目。丰富完善阳光海岸绿道、齐鲁风情5号路等体育旅游精品线路。持续推动观光游向度假游、旺季游向全季游、传统热点景区游向全域特色游延展。

临沂市
  通过举办系列促消费活动,推动厂家、商家一季度让利2亿元;给予手机等数码产品每件不超过500元的购新补贴;对购买二级能效或水效及以上标准的12类家电产品给予每件不超2000元补贴;持续推进汽车报废更新、置换更新,最高一次性补贴2万元。
德州市
  开展“食神九折”活动,发放消费补贴100万元。举办“家电家居惠民补贴专项活动”,消费者可享受政府补贴和银行让利叠加优惠。举办“2025德州网上年货节暨第二届便民生活节”活动,带动消费升级。
聊城市
  实施提振消费十大专项行动,涵盖以旧换新、文旅娱乐、体育赛事、服务消费等,举办百场以上促消费活动,覆盖妇女儿童、青年、老年等重点消费群体,全面激发消费市场新潜能。
滨州市
  组织开展“2025黄河大集”等促消费活动26场,发放消费券300万元。加大汽车更新支持范围,扩大汽车报废更新支持范围,完善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标准。组织开展直播带货、社区团购、同城配送等活动,推出各类满减优惠,打造“线上赶大集”的数字化消费场景。
菏泽市
  全面支持汽车、家电、手机等数码产品、家装、电动自行车等消费品以旧换新。拿出300万元专项资金发放餐饮、零售等消费券。组织策划“焕新春天”“缤纷夏日”“悦购金秋”“约惠暖冬”等各具特色的主题促消费活动。制订了2025年度菏泽提振消费工作方案,包括商务领域、文旅领域、住建领域、市场监管领域等9个系列促消费方案。
  编者按 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把大力提振消费摆在重点工作任务首位。春节前后,我省启动“2025迎新春消费季”系列活动,掀起新春佳节促消费高潮;省政府印发《关于提振消费的实施方案》,省有关部门推出十大行动计划,各市积极跟进,形成“1+N+16”政策体系。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提振消费工作大会,引导全省上下“千方百计扩消费、全力以赴稳增长”,政策惠民持续发力,推动全省形成新一轮消费热潮。
山东省《关于提振消费的实施方案》
围绕6个方面提出20条措施,71项具体任务

推动商品消费升级
  打造标志性促消费活动,举办“百县千企万店”重点促消费活动1000场以上,省级筹集5000万元,支持各市发放消费券;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扩大消费品以旧换新品种和规模,新增4类家电产品以旧换新,实施数码产品购新补贴。优化补贴发放流程,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换新需求。
促进服务消费提质
  开展“畅游齐鲁 乐GO山东”主题旅游年,全年举办文旅消费活动1000场以上,举办“齐鲁美食节”、“齐鲁小吃文化节”等重点活动300场以上;丰富养老托幼产品供给,打造“老年夜校”和中小学非学科类优质公益课后服务,丰富“一老一小”文化生活。
强化新型消费培育
  发展首发经济,举办100场以上首发首秀首展活动;培育数智消费,打造16个“好品山东”电商直播中心;探索“人工智能+消费”,引导大型综合体、博物馆、美术馆等打造沉浸式体验消费场景;引导绿色消费,今年年底前初步建成覆盖各领域、各环节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提升健康消费,培育壮大健康养老、健康美业等28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拓展冰雪消费,全年举办100场冰雪促消费活动;创新赛事经济,打造消费引领性赛事,全年组织国内外重大赛事200场以上。
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
  推动城市商业转型提质,改造提升31条步行街,丰富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业态;加快县域商业改造提升,推进“千集万店”改造,打造省级乡村振兴片区75个以上;支持演出经济、邮轮经济等协同带动消费升级,组织不少于5000场营业性演出。
推进消费环境优化提升
  支持商贸流通领域物流设施标准化、智能化改造,降低物流成本,发展共同配送、仓配一体等集约化模式;完善“好品山东”品牌体系,梯次培育“好品山东”品牌100个;培育放心商店、放心市场、放心网店等1万家以上,全力营造放心消费环境。
切实提振消费信心
  健全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开展万场招聘活动,组织开展“社会保障卡 惠享山东行”活动,发展多层次、多支柱社会保险体系;支持旧房改造与升级,发放住房租赁补贴4万户以上,多措并举满足群众刚性及改善性住房需求。
  围绕具有重大消费潜力的重点领域持续发力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
  加力推动促消费一揽子政策落地实施

  坚持重统筹与强政策相结合,加力推动任务举措落地实施。充分发挥省级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联席会议作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提振消费的各项政策措施,抓好任务分解和协调推进。强化政策预研储备,加强消费市场运行监测分析,及时研判新变化、新趋势,紧盯短板,靶向施策,适时推出并动态调整扩内需、促消费、惠民生系列政策清单。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优化政策实施机制,强化政策资金保障,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抓好政策跟踪调度和监督检查,持续释放消费潜力。
  坚持促消费与扩投资相结合,着力推动经济发展良性循环。抢抓国家实施一揽子增量政策机遇,充分发挥政府资金引导作用,围绕改善消费条件,增强消费能力,培育壮大消费新模式,丰富消费应用新场景,积极支持一批业态融合、特色突出的消费新载体建设,加快建成一批引领性、支撑性项目,打造一批区域性特色消费中心和新型消费集聚区,充分激发消费活力。
  坚持促消费与强产业相结合,持续抓好服务消费提质增效。统筹省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聚焦商贸流通、体育赛事、文化旅游等重点领域,择优支持服务消费相关项目建设,加快建成一批引领性、支撑性项目,打造新的消费增长点。加大对服务消费领域重点企业特别是行业领军企业扶持力度,提升优质服务供给能力。围绕加快发展银发经济,落细落实已出台的政策措施,积极开展城市社区嵌入式试点,进一步推进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推动养老服务和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
●山东省商务厅:
  重点实施提振消费十大专项行动

  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继续在全省实施汽车、家电、家装、电动自行车等换新政策,新增净水器、洗碗机、电饭煲、微波炉等4类家电产品以旧换新,实施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统筹财政、金融、平台、厂家、商家“五种资源”,举办消费品以旧换新促消费活动,扩大乡村消费品以旧换新覆盖面。
  实施服务消费扩容行动。发挥跨部门服务消费促进机制作用,形成工作合力。举办“齐鲁服务消费季”活动,积极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推出一批服务消费领域“新字号”。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对各类文旅消费实行支付减免优惠5000万元以上。开发特色精品美食旅游线路16条以上,配套推出餐饮、住宿优惠活动。
  实施电商高质量发展行动。建设“好品山东”电商中心,开展系列电商促消费活动。实施电商招引行动,举办全国重点电商平台(企业)“投资山东行”活动启动仪式,吸引更多电商头部平台(企业)到山东投资。
  实施“百县千企万店”促消费行动。围绕“三节四季”,突出以旧换新、服务消费、新型消费重点,组织千企万店共同参与,全省三级联动举办线上线下促消费活动1000场以上。实施消费惠民让利行动,统筹金融、平台等资源推出“优惠让利政策包”10亿元左右,以真金白银“点燃”消费市场。
  实施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建设行动。健全城乡流通网络,加快构建高效顺畅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开展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城市建设试点,为畅通经济循环、促进消费提供有力支撑。
  实施城乡消费升级行动。提升城市消费,发展潮流购物、夜间消费等特色商圈,打造城市消费地标。实施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提升工程、推动县域商业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品牌连锁经营,培育形成一批国际化、标准化、规模化骨干企业。推进“千集万店”改造,鼓励各类农村商业经营主体数字化、连锁化转型升级。
  实施零售业创新提升行动。聚焦零售商业设施改造提升,推动场景化改造、品质化供给、数字化赋能、多元化创新,实现零售业高质量发展。
  实施内外贸一体化提升行动。完善品牌培育体系,支持将外贸企业自主品牌产品纳入“好品山东”培育库。组织开展“外贸优品中华行”系列活动。利用好广交会、进博会等国家级展会作用,促进国内国际市场供采对接。
  实施绿色智能消费品推广行动。围绕汽车、家装、家电等领域,全年组织开展省级各类活动15场以上,市县级各类活动100场以上;开展“山东省绿色饭店提升活动”及培育计划。培育一批再生资源废旧资源回收利用标杆企业。
  实施应急保供能力提升行动。健全生活必需品应急保供工作机制,开展全方位市场运行监测,完善生活必需品储备调控管理,落实猪肉应急储备和冬春蔬菜储备,实现“平时”流通效率提升、流通成本下降,“急时”物资供应充足、流通运转稳定。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全力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积极促进住房消费。指导各市提前策划全年住房促销活动,充分利用“五一”“十一”黄金周和寒暑假,结合各地文旅、体育项目,常态化组织线上、线下房交会,打造永不落幕的楼盘展示平台,并及时推广优秀经验做法。鼓励各市创新建立“房产超市”,搭建线上选房、看房系统。指导各市组织房地产企业开展供需精准对接,有序进企业、进机关、进院校、进社区举办“群团购”活动。推广“外销”经验做法,为省外、市外群众购房提供便利,进一步拓宽外销市场。
  扎实推进“好房子”建设。制订住房品质提升实施方案,出台高品质住宅开发建设、住宅设计等标准,建立好房子评价体系,支持各市多措并举优化住房供给结构,新出让优质地块上全部建设高品质住宅,保障房率先建成“好房子”。研究制定既有住宅改造提升导则,结合老旧小区改造,把老房子、旧房子改造成“好房子”。继续开展第三轮省级高品质住宅试点项目筛选,力争数量、质量实现双突破。建设“365天”高品质住宅线上展示厅,指导各市通过专题报道、专家采访等方式及时发布“好房子”建设、销售案例,引导市场逐步实现由量到质的转变。
  持续优化政策举措。每月形成市场运行分析报告,每季度召开形势分析会,指导各市充分发挥城市政府调控自主权,积极出台住房消费券、购房补贴等支持政策。强化公积金支持,有序提高使用额度,放宽缴存范围,扩大刚需购买力。组织召开全省“房票”和房屋“以旧换新”经验推广会议。指导各市在城市更新、城中村改造等涉及房屋征收工作中,提高货币化安置比例,推行“房票”安置模式。严格落实换购住房阶段性个人所得税退税政策,鼓励有条件的房企收购群众旧房抵顶新房房款,助力住房“以旧换新”。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
  持续加强文旅创新赋能

  创新惠民举措,在引导游客“愿消费”上出实招。强化政策激励,以最大的诚意点燃群众消费热情。一是优惠大放送。省市县三级联动,发动全省文旅企业、金融机构、平台渠道等开展“亿元红包大减免”活动,游客在符合条件的景区、酒店、旅行社消费可享受减免优惠,全省总优惠额度不低于2亿元、直接带动文旅消费200亿元以上。二是客流大招引。聚焦重要客源市场开展精准营销,以打动人心的方式创新文旅宣推,举办“畅游齐鲁 乐GO山东”主题旅游年,多措并举开创入境旅游新局面。三是信心大提振。接续落实一揽子政策举措,完善“一节一会”(国际孔子文化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活动体系,营造提振文旅消费浓厚氛围。
  丰富产品业态,在带动游客“乐消费”上谋实策。聚焦游客需求,完善产品体系,构建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文旅经济良性循环。一是全力塑精品。推进泰山、曲阜三孔创建世界级旅游景区;打造休闲度假酒店集群,发布全省美食打卡地图,培育一批叫好又叫座的旅游演艺,全省重点文旅项目年投资不低于500亿元。二是拓展大休闲。实施“乡村旅游提质增效行动”,创新孔子研学游、滨海度假游、周末亲子游等业态,延长游客停留时间。三是激活新体验。全力开行“好客山东”齐鲁号旅游列车,培育文旅融合新业态。全年举办不少于5000场营业性演出,塑造“演唱会+文旅”消费新引擎。
  提升服务质量,在保障游客“敢消费”上求实效。针对文旅消费中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靶向发力抓改革,让游客在山东安心放心舒心消费。一是服务再优化。推进“旅游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完善服务设施,提升入境旅游便利度。二是监管再加强。严厉打击不合理低价游、强制购物、有偿代约、恶意抢票囤票、“黄牛”倒票等行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三是环境再提升。常态化推进文旅企业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包容审慎管理新业态,维护市场良好秩序。
●山东省市场监管局:
  切实把消费环境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

  深入实施消费环境引领,提升消费意愿,让消费者敢消费、愿消费。持续开展放心消费行动,鼓励商家主动承诺亮诺,保障商品和服务质量;重点培育一批放心商店、市场、网店、景区、高速服务区等放心消费单位,通过标杆示范带动整体提升。联合家电、汽车、装饰等行业协会,发布放心消费行动倡议;组织开展放心消费体验体察和消费教育进“千村百校”“千企百区”活动,引导消费者科学理性消费。此外,市场监管部门正在积极推行先行赔付和线下购物无理由退货制度,着力构建市场主导、企业参与、消协引导的多层次先行赔付机制,鼓励设立先行赔付金,推动消费纠纷快速处理,切实提升消费体验。
  着力提升消费供给品质,增强消费信心,让更多优质商品和服务被看见、被购买。首先是品牌赋能。开展“鲁质铸好品 好品山东行”活动,持续完善“好品山东”品牌标准评价体系,遴选100个“好品山东”品牌,会同相关部门融合宣推,扩大影响力和美誉度。其次是认证增效。深入推进“三同”工程,将“同线同标同质”自主品牌纳入“好品山东”区域公共品牌培育库,让消费者在国内同样能买到出口品质的产品;推进“泰山品质”服务认证行动,针对绿色产品、智能家电这些热门领域,今年要完成高端品质认证500个以上。第三是标准领跑。深化“两新”领域标准提升,健全新型消费产品技术和服务标准体系。目前,市场监管部门正在加快制定家政服务、养老服务、托育服务等重点消费领域标准,用标准助推以旧换新和服务质量提升。
  持续优化消费市场秩序,维护消费者权益,当好人民群众消费安全的守护人。继续开展“你点我检·服务惠民生”行动,老百姓关心什么,市场监管部门就检什么,2025年计划“你点我检”食品抽检2万批次,重点食品抽检监测50万批次,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1.4万批次,守牢消费安全底线。持续畅通消费快速维权渠道,推行投诉信息公示,落实快速回应机制,组织30场律师在线答疑、10场消费维权在线知识讲座,为消费者解读法律法规、提供维权咨询。开展“守护消费”铁拳行动,加大消费领域市场监管执法力度,严厉查处假冒伪劣、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缺斤短两等违法行为。
●山东省民政厅:
  推动养老服务消费提质增效

  促进养老服务供需适配。积极发展居家养老服务,丰富拓展社区养老服务,优化提升机构养老服务,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着力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2025年,将实施特困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1.5万户,新增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6000张、认知障碍照护床位3000张,培育200家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进一步完善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家庭四级养老服务网络。
  积极打造银发消费场景。建立老年用品产业标准体系,加大老年人生活照护、康养疗养、旅游服务等产品研发供给力度,培育一批银发经济领域龙头企业。做好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申报工作。引导市场主体开发适老化互联网应用软件。支持各地以市场化、社会化方式举办各类养老服务领域博览会、展销会,不断丰富老年用品种类。指导青岛市举办“2025年中国山东(青岛)国际康养产业博览会”。
  加强养老服务设施配备。统筹省级养老服务发展资金,积极稳妥发展老年助餐服务。联合住建部门,对新建和老旧居住区分别按每百户不低于20平方米、15平方米的标准配建、配置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新建住宅小区与配套养老服务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支持对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老年助餐服务机构用水、用电、用气、用热按居民生活类价格执行。
●山东省体育局:
  积极拓展体育消费新空间

  大力发展赛事经济,充分发挥赛事活动引流赋能、拉动消费的显著作用。加强赛事活动供给,支持各地承办高规格、高水平赛事,办好ATP男子国际网球挑战赛、威海铁人三项世界锦标赛等高端赛事;结合历史人文和自然资源禀赋,做大做强泰山国际登山节、青岛国际帆船周等传统品牌赛事。持续打造“好运山东”体育品牌,构建沿黄、沿海、沿大运河、沿齐长城“四沿”赛事体系,办好马拉松、定向、自行车、冰雪等引领性赛事;办好全民健身运动会、社区运动会、大中小学体育联赛、乡村体育“四赛”等群众性赛事活动,打造山东省男子篮球联赛、齐鲁足球超级联赛等业余联赛品牌。将体育赛事同文化、旅游、商业、农业等一体谋划、协同推进,深入开展“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活动,推出一批“跟着赛事去旅行”主题赛事活动,推动文体商旅实现更深层次融合,让景区经济“活”起来,让赛事经济“燃”起来,让商圈经济“热”起来;以体育赛事活动为载体,搭建地方特色农产品推广展销平台,带动乡村旅游、餐饮、民宿等消费。
  培育打造体育消费新场景,满足多元化需求、激发消费活力。督促各地加强体育公园、健身步道、多功能运动场等场地设施建设,推动场馆建设与休闲、商业等业态融合,打造新型体育服务综合体。支持社会力量提供体育健身、场馆运营、体育培训等市场化服务。办好山东省体育用品博览会等展会活动,支持企业加强科技创新,推出智能化、个性化的体育产品。建设好山东省运动与健康产业协同创新中心,推动体育医院、运动康复门诊等建设,加大体卫融合服务供给。聚焦山地、水上、冰雪、汽摩、航空等户外运动热点需求,组织开展星空露营节、海上垂钓大会、冰雪嘉年华等特色活动,持续发布春节、国庆假期户外运动精品线路,打造“全季节性”体育消费载体。
  实施体育消费提振专项行动,提升消费能力、意愿和层级。联合银联、银行等金融机构和体育企业,围绕赛事报名、体育培训、健身休闲、体育旅游等消费场景,建立交流合作平台,通过金融补贴、企业让利等方式,激励体育消费。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办好山东体育消费季、消费月、消费周系列活动,进一步提升青岛时尚体育节、济南潮流体育季、临沂沂河体育节等活动影响力,通过省市联动、区域协同,多措并举、多点发力,形成促进体育消费的强大合力。


(本报记者 唐晓宁 整理)

16市惠民消费政策
  济南市
  策划“泉城购”2025济南消费季,全年举办促消费活动500场以上。大力发展首发经济,新引进品牌店、旗舰店等100家以上。推广“预付宝”平台,破解预付式消费维权难问题,打造放心消费环境。
青岛市
  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拓展补贴品类,简化兑付方式。积极培育壮大首发经济,进一步推动老字号等特色消费“焕新”场景,推动“老字号+旅游”的业态融合。深化“放心消费”行动,进一步提升入境人员支付便利化水平。
淄博市
  促进消费提质。坚持以高质量供给引领消费需求,继续实施家电等大宗消费品以旧换新,开展“放心消费在淄博”创建活动,支持老字号等“名特优新”产品“走出去”。优化中心城区商圈布局,补齐县域商业设施短板,发展农村商贸流通连锁企业,推动商品服务、物流配送和监管力量下沉。强化电子商务赋能,深化与头部平台合作,培育网络零售、直播带货等业态。聚焦群众多元化消费需求,大力发展首发经济、银发经济、体验经济,打造“电竞+”、国潮文创等消费新场景,继续办好陶瓷琉璃博览会等专业展会,新增一批夜间经济试点街区。
枣庄市
  举办2025枣庄消费提振年暨惠民消费券活动启动仪式,发布了2025年枣庄市提振消费八大行动和2025文化旅游促消费活动,介绍了家电以旧换新政策、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情况。枣庄市将在扩内需、促消费上推出更多丰富多彩的活动举措,以促消费惠民生为重点,大力推动商业、文体、旅游演艺、养老、首发经济等业态融合发展,持续优化消费供给,积极创新消费场景,激发消费市场活力。
东营市
  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推进落实提振消费方案等一揽子政策。加力扩围消费品以旧换新,全面推动汽车、家电、家装、电动自行车四大领域换新消费,扩大社会宣传,完善申报流程,让消费者享受更多便利实惠。推动商品消费升级,全年举办百场以上促消费活动,统筹3000万元发放零售餐饮消费券和汽车购新补贴,加快释放消费活力,更好满足居民多元化、高品质消费需求。
烟台市
  统筹资金5000万元开展各类促消费活动、发放惠民消费券。推进汽车换“能”、家电换“智”、家装厨卫“焕新”以及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全面实施3C产品购新补贴。丰富旅游演艺产品和剧场演出供给,创新发展工业旅游、乡村文旅等新模式。
潍坊市
  今年将突出春夏秋冬四季主题和节庆会展时段节点,市县联动举办促消费活动300场以上,搭建好产销对接、购采直通的载体平台,更好保障广大市民的品质生活需求;大力度开展“五进”活动,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进乡村、进社区、进平台、进政企单位、进展会,进一步激发消费潜能;加强部门行业联动,进一步提升城市步行街、特色商业街、智慧商圈、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运营水平,增强群众消费体验;重点培育壮大新型消费,促进直播电商、社交电商、首店首发、定制、体验、智能、时尚消费等新模式新业态发展,激发更多的消费热点。
济宁市
  支持汽车、家装家电、数码产品、电动自行车等消费品以旧换新,发放1500万元购车补贴。优化调整房地产支持政策,推广“房票安置”“房贷商转公”等模式。拓展电子商务、直播带货等消费新模式,培育文娱体育、国货“潮品”等新增长点。
泰安市
  办好“泰山国际登山节”“泰山美食记”等系列活动;发挥行业协会、金融机构、电商平台和大型商贸企业的能动作用,发放各类消费券2500万元以上;继续实施汽车、家电等换新政策,新增4类家电产品以旧换新,实施数码产品购新补贴。
威海市
  举办促消费活动120场以上,打造“好品威海,商通四海”消费品牌;聚焦新型消费发力,打造全市家政服务平台;引导重点商圈开展改造提升、优化业态,打造多元化消费场景,实现线上线下互动,为消费者提供便捷、高效的购物体验。
日照市
  持续推升旅游城市名片热度,扩大文旅体消费,大力发展精品民宿、研学团建、赛事演艺、会展经济、房车露营、休闲海钓等特色项目。丰富完善阳光海岸绿道、齐鲁风情5号路等体育旅游精品线路。持续推动观光游向度假游、旺季游向全季游、传统热点景区游向全域特色游延展。

临沂市
  通过举办系列促消费活动,推动厂家、商家一季度让利2亿元;给予手机等数码产品每件不超过500元的购新补贴;对购买二级能效或水效及以上标准的12类家电产品给予每件不超2000元补贴;持续推进汽车报废更新、置换更新,最高一次性补贴2万元。
德州市
  开展“食神九折”活动,发放消费补贴100万元。举办“家电家居惠民补贴专项活动”,消费者可享受政府补贴和银行让利叠加优惠。举办“2025德州网上年货节暨第二届便民生活节”活动,带动消费升级。
聊城市
  实施提振消费十大专项行动,涵盖以旧换新、文旅娱乐、体育赛事、服务消费等,举办百场以上促消费活动,覆盖妇女儿童、青年、老年等重点消费群体,全面激发消费市场新潜能。
滨州市
  组织开展“2025黄河大集”等促消费活动26场,发放消费券300万元。加大汽车更新支持范围,扩大汽车报废更新支持范围,完善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标准。组织开展直播带货、社区团购、同城配送等活动,推出各类满减优惠,打造“线上赶大集”的数字化消费场景。
菏泽市
  全面支持汽车、家电、手机等数码产品、家装、电动自行车等消费品以旧换新。拿出300万元专项资金发放餐饮、零售等消费券。组织策划“焕新春天”“缤纷夏日”“悦购金秋”“约惠暖冬”等各具特色的主题促消费活动。制订了2025年度菏泽提振消费工作方案,包括商务领域、文旅领域、住建领域、市场监管领域等9个系列促消费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