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投融资担保集团财金联动担保有为

谱写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新篇章

2025-03-07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为企业增信,为银行分险。政府性融资担保一头连着金融“源头活水”,一头接着小微、三农、战略性新兴产业,是金融渠道的“连心桥”,是国民经济的“稳定器”。
  近年来,山东投融资担保集团稳中求进,不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扶持力度,全力当好小微、“三农”发展“助推器”,业务规模稳居全国前列。
  2024年,山东投融资担保集团实现新增再担保业务1116.44亿元,居全国第四位;在保业务规模1460.88亿元,居全国第三位,累计为全省61.38万户小微、“三农”经营主体提供担保贷款3843.23亿元。全省新增备案业务中,支小支农业务占比和500万元以下占比分别为99.54%和83.65%,较国家要求分别高出19.54和33.65个百分点,政府性融资担保覆盖面、普惠性、兜底性不断增强,为全省实体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政银担合作纵深推进
全面构筑全省融担体系“新生态”

  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需要政府、银行、担保机构等各方形成合力,共同撑起一片蓝天。山东投融资担保集团在深化政银担合作、全面构筑全省融担体系“新生态”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积极构建金融撬动、政银担联动、企业互动良性关系,有效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强化政策引导,释放财金协同效能。为了进一步加强政担合作,山东投融资担保集团研究出台了《关于配合做好财政金融协同联动的30条措施》,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依托一系列财金协同联动活动,集团成功推动了济南、潍坊、烟台、济宁等多个城市在担保业务上的争先进位,稳固了全省担保业务的发展基础。同时,针对青岛、德州、聊城、东营等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城市,加大了支持力度,并推动广饶成为全省第9家政府性担保体系共建先行县,精准扶持地方特色产业振兴,推动区域业务均衡发展。
  促进银担联动,提升服务质效。山东投融资担保集团建立合作银行评价机制,开展合作银行动态监测与年度综合评价,推动“银行选担保”向“担保选银行”转变。通过业务联动、党建共建和干部互挂等方式,加强与国有大型银行的合作,推动平均融资成本降低至4.62%,较上年同期下降0.59%。此外,集团深化与城商行系统的合作,加强与齐鲁银行、青岛银行等业务联动,围绕地方特色产业集群发力,更好服务科创、乡村振兴、经略海洋等战略。
  深化机构协作,激发创新活力。山东投融资担保集团推广“批量化+场景化”并行业务模式,以国担“总对总”业务为抓手,持续引领各市担保机构与国有大型银行深化合作,此举进一步压降融资成本、有效控制业务风险。同时,集团优化地方批量业务模式,大力推广“低保费、低代偿上限”新型批量担保业务,并优化鲁担产业集群贷产品体系,协同合作担保机构打造一批可复制、示范性强的拳头产品,进一步凝聚了体系发展信心,激活了体系发展动能。
普惠服务链条不断延伸
可持续发展再添“新动能”

  政府性融资担保是财政服务实体经济职能的延伸。在山东,一条条担保、再担保链条畅通无阻,激活小微、“三农”金融的“一池春水”。
  破解融资难,精准发力走在前。在支持科创型企业方面,在全国率先开展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在我省落地431笔16.01亿元。聚焦科创金融,累计支持专精特新、高新技术类企业1.41万户599.91亿元。为进一步畅通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在全国率先开展“供应链票据+担保”业务,为山东产业稳链、融链、固链提供了重要依托,累计服务505家中小企业、业务规模172.41亿元,直连票交所项目已获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正式推荐函,担保行业首个直连上海票据交易所的供应链金融平台落地在即。另外,山东投融资担保集团与上海技术交易所合资设立山东融担上技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开展技术交易服务金额16.8亿元。作为全国唯一担保机构参与国家统一技术交易服务平台建设,擦亮山东融担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在做好风险防控的前提下,山东投融资担保集团稳妥开展应急转贷业务,累计投放应急转贷业务839笔64.41亿元,获得首批省转贷平台跨区域经营资质,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07亿元、利润总额0.52亿元,未发生一笔代偿。
  缓解融资贵,降本增效助力企业轻装上阵。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通常坚持政策性定位,不以营利为目的,具有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准公益属性。聚焦科创担保业务,推出“鲁科担—鲁担科技贷”专项产品,目前已为济南、济宁、潍坊、滨州等8市17家担保机构备案保费补贴业务1064笔25.17亿元,为956户科技创新型企业减免保费支出1562.22万元;持续拓展产业集群业务,与曹县、宁津等6市县域政府建立特色产业集群业务战略合作,签署授信协议30亿元。
  政策支持与创新并举,为创业者保驾护航。在创业担保方面,山东投融资担保集团主动应对政策调整、业务转型和机构整合带来的挑战,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并上报深化省本级创业担保贷款改革方案。创新推出的“鲁担—创业联合贷”产品,去年全年新增创业担保贷款446笔13.09亿元;在保金额31.32亿元,同比增长34.52%;争取财政专项资金6172万元,落地贴息4224.17万元。
  构建非融担保体系,推动服务创新。针对非融担保业务,山东投融资担保集团初步建成了全省政府性非融再担体系,并自主研发了非融资性担保系统,包括投标担保、诉讼保全担保及履约保函在内的多种线上业务产品已在全省范围内推广使用。2024年,山东投融资担保集团非融资业务系统上线再担保业务备案管理功能,标志着集团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质效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实现了非融资担保业务从申请、审核到备案的全流程线上化管理,大幅提高了业务办理效率。2024年,全年新增非融担保业务9.24亿元,在保金额8.18亿元,累计担保金额达10.64亿元。
数字化转型坚实有力
省级数据分中心建设再添“新样板”

  建立小微企业客户“政银担商”四类数据采集和共享机制,成功接入省级55个部门9.6万个政务数据目录,100多项银行信贷数据;完成与工商银行、青岛银行、齐鲁银行等116家银行机构的银担系统直连,实现业务数据实时交互和电子保函一触即达……
  在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中,数字化正深刻改变着经济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近年来,山东投融资担保集团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跑出了数字融担的山东速度。
  推动国家级数据在市级担保体系共享。山东投融资担保集团在承接国家融资担保基金下发数据基础上,按照三级体系数据共享原则编制了数据接收、清洗、加工和分发自动化实施方案,目前已在潍坊、临沂、烟台完成数据落地,解决了我省体系成员备案数据回流机制缺失等问题,率先实现国家融资担保基金业务数据市级共享,为市县担保机构个性化场景应用提供了精准数据支撑。
  探索建立担保行业首个可信数据空间。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数字化转型的基础和重要驱动力,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显著的放大、叠加和倍增效应。山东投融资担保集团作为全省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龙头,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要求,通过数据共享和能力开放持续推动全省担保体系可信数据空间建设。将公司大数据风险预审系统、信用评分模型以及全省企业工商数据库加工成标准化数据接口,向全省体系成员开放。
  自主研发业财一体化平台。2024年,由山东投融资担保集团自主研发的业财一体化平台成功在国家版权局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标志着山东担保集团数字化转型再添新成果。该平台包含上线保费管理、代偿管理、追偿管理、发票管理等模块,实现了直保业务链条式管理,财务会计工作在省财政厅组织的42家省属金融企业年度财务报表评价中获得“优秀”等次,为体系成员提供了建设样板。
经营管理持续规范
风险控制水平实现“新突破”

  政府性融资担保主要服务于那些难以依靠自身资信获得银行信贷支持的小微企业等经营主体。这些企业通常资信较弱、风险抵御能力不足,因此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在提供支持的同时也承担了更多的风险。山东投融资担保集团将风险防控作为生命线,着力推动风险防控“机制系统化、实施全面化、切入源头化、手段数字化”,有效形成了风险防控科学高效、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不断完善扁平化风险统筹管控机制。成立由董事长和总经理任双主任委员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对重大苗头性风险提级管理;实行“235”全链条风险管控模式,设立风险管理与投资决策两个委员会,把好守牢业务、风险、审计3道防线,设置业务部门、风控部门、业务评审会、风险管理委员会、有权审批人5道关口,筑牢可持续发展的坚固防线。
  全面开展内控合规体系规范化建设。推动形成以业务风控、财务风控、廉政风控为核心的内控合规规范化管理体系,梳理基础管理体系文件700余份,完成17大类265项管理业务流程图和控制矩阵,识别风险点287个、设置风险控制点1511个,编制形成《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手册》等10部建设成果,实现了集团总部和各经营板块之间内部控制的系统化、职能管理与业务经营流程的标准化、权责界定与授权管理的网格化、廉洁风险与业务风险防控的融合化。
  建成全流程大数据风控体系。为提升数字化监管能力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山东投融资担保集团持续优化风险预审系统,不断扩大应用场景和范围,研发上线科创企业、小微普惠两个内部风险评级模型以及自然人客户信用评分卡,实现信用风险的量化分析和精准识别。将自身研发的风险预审系统和科创信用评分模型通过接口方式向体系成员开放,并与潍坊、临沂等地方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实现对接,截至目前已完成调用2400余次。企业在当地平台申请担保服务时,可实时调取集团的预审结果和评分模型,解决了企业在各系统间重复登录问题,有效提升了客户体验。
  新的一年,山东投融资担保集团将坚守政策性功能定位,立足支小支农主责主业,积极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坚持“控风险、优结构、强管理、增效能”工作思路,以“管理提升年”活动为抓手,统筹好“稳”与“进”、“立”与“破”、“点”与“面”关系,以深化改革增动力、用财金联动提效能、靠体系协同强根本,力争全年主要业务指标继续保持全国前列,全力谱写融资担保服务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篇章。

山东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支持的科技创新型企业
山东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支持的小微企业
山东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支持的养老机构的老人们正准备用餐
融担供票通业务,支持威飞海洋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1600万元
“科创担保计划”支持的科技创新型企业
  为企业增信,为银行分险。政府性融资担保一头连着金融“源头活水”,一头接着小微、三农、战略性新兴产业,是金融渠道的“连心桥”,是国民经济的“稳定器”。
  近年来,山东投融资担保集团稳中求进,不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扶持力度,全力当好小微、“三农”发展“助推器”,业务规模稳居全国前列。
  2024年,山东投融资担保集团实现新增再担保业务1116.44亿元,居全国第四位;在保业务规模1460.88亿元,居全国第三位,累计为全省61.38万户小微、“三农”经营主体提供担保贷款3843.23亿元。全省新增备案业务中,支小支农业务占比和500万元以下占比分别为99.54%和83.65%,较国家要求分别高出19.54和33.65个百分点,政府性融资担保覆盖面、普惠性、兜底性不断增强,为全省实体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政银担合作纵深推进
全面构筑全省融担体系“新生态”

  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需要政府、银行、担保机构等各方形成合力,共同撑起一片蓝天。山东投融资担保集团在深化政银担合作、全面构筑全省融担体系“新生态”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积极构建金融撬动、政银担联动、企业互动良性关系,有效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强化政策引导,释放财金协同效能。为了进一步加强政担合作,山东投融资担保集团研究出台了《关于配合做好财政金融协同联动的30条措施》,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依托一系列财金协同联动活动,集团成功推动了济南、潍坊、烟台、济宁等多个城市在担保业务上的争先进位,稳固了全省担保业务的发展基础。同时,针对青岛、德州、聊城、东营等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城市,加大了支持力度,并推动广饶成为全省第9家政府性担保体系共建先行县,精准扶持地方特色产业振兴,推动区域业务均衡发展。
  促进银担联动,提升服务质效。山东投融资担保集团建立合作银行评价机制,开展合作银行动态监测与年度综合评价,推动“银行选担保”向“担保选银行”转变。通过业务联动、党建共建和干部互挂等方式,加强与国有大型银行的合作,推动平均融资成本降低至4.62%,较上年同期下降0.59%。此外,集团深化与城商行系统的合作,加强与齐鲁银行、青岛银行等业务联动,围绕地方特色产业集群发力,更好服务科创、乡村振兴、经略海洋等战略。
  深化机构协作,激发创新活力。山东投融资担保集团推广“批量化+场景化”并行业务模式,以国担“总对总”业务为抓手,持续引领各市担保机构与国有大型银行深化合作,此举进一步压降融资成本、有效控制业务风险。同时,集团优化地方批量业务模式,大力推广“低保费、低代偿上限”新型批量担保业务,并优化鲁担产业集群贷产品体系,协同合作担保机构打造一批可复制、示范性强的拳头产品,进一步凝聚了体系发展信心,激活了体系发展动能。
普惠服务链条不断延伸
可持续发展再添“新动能”

  政府性融资担保是财政服务实体经济职能的延伸。在山东,一条条担保、再担保链条畅通无阻,激活小微、“三农”金融的“一池春水”。
  破解融资难,精准发力走在前。在支持科创型企业方面,在全国率先开展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在我省落地431笔16.01亿元。聚焦科创金融,累计支持专精特新、高新技术类企业1.41万户599.91亿元。为进一步畅通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在全国率先开展“供应链票据+担保”业务,为山东产业稳链、融链、固链提供了重要依托,累计服务505家中小企业、业务规模172.41亿元,直连票交所项目已获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正式推荐函,担保行业首个直连上海票据交易所的供应链金融平台落地在即。另外,山东投融资担保集团与上海技术交易所合资设立山东融担上技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开展技术交易服务金额16.8亿元。作为全国唯一担保机构参与国家统一技术交易服务平台建设,擦亮山东融担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在做好风险防控的前提下,山东投融资担保集团稳妥开展应急转贷业务,累计投放应急转贷业务839笔64.41亿元,获得首批省转贷平台跨区域经营资质,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07亿元、利润总额0.52亿元,未发生一笔代偿。
  缓解融资贵,降本增效助力企业轻装上阵。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通常坚持政策性定位,不以营利为目的,具有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准公益属性。聚焦科创担保业务,推出“鲁科担—鲁担科技贷”专项产品,目前已为济南、济宁、潍坊、滨州等8市17家担保机构备案保费补贴业务1064笔25.17亿元,为956户科技创新型企业减免保费支出1562.22万元;持续拓展产业集群业务,与曹县、宁津等6市县域政府建立特色产业集群业务战略合作,签署授信协议30亿元。
  政策支持与创新并举,为创业者保驾护航。在创业担保方面,山东投融资担保集团主动应对政策调整、业务转型和机构整合带来的挑战,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并上报深化省本级创业担保贷款改革方案。创新推出的“鲁担—创业联合贷”产品,去年全年新增创业担保贷款446笔13.09亿元;在保金额31.32亿元,同比增长34.52%;争取财政专项资金6172万元,落地贴息4224.17万元。
  构建非融担保体系,推动服务创新。针对非融担保业务,山东投融资担保集团初步建成了全省政府性非融再担体系,并自主研发了非融资性担保系统,包括投标担保、诉讼保全担保及履约保函在内的多种线上业务产品已在全省范围内推广使用。2024年,山东投融资担保集团非融资业务系统上线再担保业务备案管理功能,标志着集团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质效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实现了非融资担保业务从申请、审核到备案的全流程线上化管理,大幅提高了业务办理效率。2024年,全年新增非融担保业务9.24亿元,在保金额8.18亿元,累计担保金额达10.64亿元。
数字化转型坚实有力
省级数据分中心建设再添“新样板”

  建立小微企业客户“政银担商”四类数据采集和共享机制,成功接入省级55个部门9.6万个政务数据目录,100多项银行信贷数据;完成与工商银行、青岛银行、齐鲁银行等116家银行机构的银担系统直连,实现业务数据实时交互和电子保函一触即达……
  在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中,数字化正深刻改变着经济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近年来,山东投融资担保集团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跑出了数字融担的山东速度。
  推动国家级数据在市级担保体系共享。山东投融资担保集团在承接国家融资担保基金下发数据基础上,按照三级体系数据共享原则编制了数据接收、清洗、加工和分发自动化实施方案,目前已在潍坊、临沂、烟台完成数据落地,解决了我省体系成员备案数据回流机制缺失等问题,率先实现国家融资担保基金业务数据市级共享,为市县担保机构个性化场景应用提供了精准数据支撑。
  探索建立担保行业首个可信数据空间。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数字化转型的基础和重要驱动力,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显著的放大、叠加和倍增效应。山东投融资担保集团作为全省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龙头,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要求,通过数据共享和能力开放持续推动全省担保体系可信数据空间建设。将公司大数据风险预审系统、信用评分模型以及全省企业工商数据库加工成标准化数据接口,向全省体系成员开放。
  自主研发业财一体化平台。2024年,由山东投融资担保集团自主研发的业财一体化平台成功在国家版权局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标志着山东担保集团数字化转型再添新成果。该平台包含上线保费管理、代偿管理、追偿管理、发票管理等模块,实现了直保业务链条式管理,财务会计工作在省财政厅组织的42家省属金融企业年度财务报表评价中获得“优秀”等次,为体系成员提供了建设样板。
经营管理持续规范
风险控制水平实现“新突破”

  政府性融资担保主要服务于那些难以依靠自身资信获得银行信贷支持的小微企业等经营主体。这些企业通常资信较弱、风险抵御能力不足,因此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在提供支持的同时也承担了更多的风险。山东投融资担保集团将风险防控作为生命线,着力推动风险防控“机制系统化、实施全面化、切入源头化、手段数字化”,有效形成了风险防控科学高效、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不断完善扁平化风险统筹管控机制。成立由董事长和总经理任双主任委员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对重大苗头性风险提级管理;实行“235”全链条风险管控模式,设立风险管理与投资决策两个委员会,把好守牢业务、风险、审计3道防线,设置业务部门、风控部门、业务评审会、风险管理委员会、有权审批人5道关口,筑牢可持续发展的坚固防线。
  全面开展内控合规体系规范化建设。推动形成以业务风控、财务风控、廉政风控为核心的内控合规规范化管理体系,梳理基础管理体系文件700余份,完成17大类265项管理业务流程图和控制矩阵,识别风险点287个、设置风险控制点1511个,编制形成《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手册》等10部建设成果,实现了集团总部和各经营板块之间内部控制的系统化、职能管理与业务经营流程的标准化、权责界定与授权管理的网格化、廉洁风险与业务风险防控的融合化。
  建成全流程大数据风控体系。为提升数字化监管能力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山东投融资担保集团持续优化风险预审系统,不断扩大应用场景和范围,研发上线科创企业、小微普惠两个内部风险评级模型以及自然人客户信用评分卡,实现信用风险的量化分析和精准识别。将自身研发的风险预审系统和科创信用评分模型通过接口方式向体系成员开放,并与潍坊、临沂等地方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实现对接,截至目前已完成调用2400余次。企业在当地平台申请担保服务时,可实时调取集团的预审结果和评分模型,解决了企业在各系统间重复登录问题,有效提升了客户体验。
  新的一年,山东投融资担保集团将坚守政策性功能定位,立足支小支农主责主业,积极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坚持“控风险、优结构、强管理、增效能”工作思路,以“管理提升年”活动为抓手,统筹好“稳”与“进”、“立”与“破”、“点”与“面”关系,以深化改革增动力、用财金联动提效能、靠体系协同强根本,力争全年主要业务指标继续保持全国前列,全力谱写融资担保服务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篇章。

山东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支持的科技创新型企业
山东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支持的小微企业
山东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支持的养老机构的老人们正准备用餐
融担供票通业务,支持威飞海洋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1600万元
“科创担保计划”支持的科技创新型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