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山东经研院首创土建技术监督“回头看”工作机制
推动运维质量显著提升
2025-02-27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陈庆伟 王文洋
为深入贯彻落实公司技术监督工作要求,进一步提升土建技术监督工作质量,国网山东经研院聚焦在运工程土建基础设施运维中的痛点难点,主动拓展监督范围,优化监督模式,创新构建了在运工程土建技术监督“回头看”工作机制。2024年,通过“回头看”工作,共检查单体工程721个,发现场地沉降、建筑渗漏水等问题162项,取得了显著成效。
完善工作机制,强化组织保障。国网山东经研院牵头实施该项工作,对已投运工程的土建设施服役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和再检查,搭建了各单位沟通交流的桥梁,构建了以客观性、权威性、独立性为特点的土建技术监督工作模式。通过创新监督手段,确保监督工作及时、高效开展,为在运工程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深挖问题根源,精准施策。针对不同电压等级(110—500千伏)和不同运行年限(1—12年)的工程,实施分级监督,制订详细的实施方案,并编制了在运工程土建技术监督工作卡。重点检查设备基础沉降、结构安全等严重影响设备运行的“红线”问题。通过科学统计监督数据,锁定重点高发问题,深入研究混凝土构件粉化破损的演化规律,梳理了混凝土水胶比等8项标准要求,并提出了冬季施工养护的优化建议。同时,系统评估了建(构)筑物渗漏水病害等级,研究了女儿墙泛水卷材空鼓等防水结构劣化机理及防治技术,进一步提升了土建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水平。
巩固工作成果,推动长效提升。以高标准铸就高质量,国网山东经研院加强标准工艺宣贯,推动设计优化提升,编制了《在运工程土建技术监督工作报告》。针对发现的典型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和优化建议,并将这些建议反馈到设计、施工等前端环节,有效避免了同类问题的反复发生。这一工作机制,对持续做好全过程技术监督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提升工程质量、保障设备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
国网山东经研院通过创新构建“回头看”工作机制,不仅提升了土建技术监督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也为行业内技术监督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展现了其在工程质量管理领域的引领作用。
为深入贯彻落实公司技术监督工作要求,进一步提升土建技术监督工作质量,国网山东经研院聚焦在运工程土建基础设施运维中的痛点难点,主动拓展监督范围,优化监督模式,创新构建了在运工程土建技术监督“回头看”工作机制。2024年,通过“回头看”工作,共检查单体工程721个,发现场地沉降、建筑渗漏水等问题162项,取得了显著成效。
完善工作机制,强化组织保障。国网山东经研院牵头实施该项工作,对已投运工程的土建设施服役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和再检查,搭建了各单位沟通交流的桥梁,构建了以客观性、权威性、独立性为特点的土建技术监督工作模式。通过创新监督手段,确保监督工作及时、高效开展,为在运工程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深挖问题根源,精准施策。针对不同电压等级(110—500千伏)和不同运行年限(1—12年)的工程,实施分级监督,制订详细的实施方案,并编制了在运工程土建技术监督工作卡。重点检查设备基础沉降、结构安全等严重影响设备运行的“红线”问题。通过科学统计监督数据,锁定重点高发问题,深入研究混凝土构件粉化破损的演化规律,梳理了混凝土水胶比等8项标准要求,并提出了冬季施工养护的优化建议。同时,系统评估了建(构)筑物渗漏水病害等级,研究了女儿墙泛水卷材空鼓等防水结构劣化机理及防治技术,进一步提升了土建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水平。
巩固工作成果,推动长效提升。以高标准铸就高质量,国网山东经研院加强标准工艺宣贯,推动设计优化提升,编制了《在运工程土建技术监督工作报告》。针对发现的典型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和优化建议,并将这些建议反馈到设计、施工等前端环节,有效避免了同类问题的反复发生。这一工作机制,对持续做好全过程技术监督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提升工程质量、保障设备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
国网山东经研院通过创新构建“回头看”工作机制,不仅提升了土建技术监督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也为行业内技术监督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展现了其在工程质量管理领域的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