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时事

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通过国家验收

我国物质科学领域再添科研利器

2025-02-27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我国物质科学等领域再添科研“利器”!2月26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通过国家验收。此装置可创造极低温、超高压、强磁场、超快光场等极端实验条件,将为物质科学等领域基础研究提供有力支撑。
  极低温、超高压、强磁场等极端条件是推动重大科学发现的好帮手。在这些极端条件下,物质特性会受到调控,有利于发现物质新现象、研究物质新规律,可以更好开展高温超导、量子计算等前沿研究。
  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位于北京怀柔科学城,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立项,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为法人单位,吉林大学为共建单位,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未来有望成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构建极端实验条件已成
国际科技竞争重要领域

  “极低温、超高压、强磁场等极端条件是开展物质科学研究必不可少的实验条件。”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吕力介绍,在这些极端条件下,物质特性会受到调控,有利于发现物质新现象、研究物质新规律。
  例如,超高压可以缩短物质的原子间距,形成全新的物质状态;强磁场可以改变物质的电子结构,使其显示出新的量子效应;在极低温条件下,物质的原子、分子排列会非常有序,一些材料会显示出超导现象。
  几十年来,全球科学家在极端条件下取得众多重大科学发现,仅稳态强磁场条件下取得的成果,就有10多项获得诺贝尔奖。构建极端实验条件已成为当前国际科技竞争的重要领域。
装置性能指标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据介绍,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立项,于2017年9月开工建设。建设过程中,科研团队攻克了设备研制、元器件加工、系统集成等领域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装置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沛岭介绍,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同时具备极低温、超高压、强磁场、超快光场等极端条件综合实验能力。
  其中,最低温度不高于1毫开尔文,约为零下273.149摄氏度;最高压力不低于300吉帕斯卡,约300万个标准大气压;最高磁场强度不低于26特斯拉,约为地球磁场的50万倍;超快光场脉宽不高于100阿秒,约为10的负16次方秒。
有望产出重大科技成果
  借助此装置,科研人员可开展高温超导、量子科技等前沿领域研究,并可在物理、材料、化学、生物医学等领域开展超快科学研究,有望产出重大科技成果。
  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采取“边建设、边运行”的模式,目前已提供机时超过20万小时,用户涵盖国内外众多高校和科研机构,产出若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基础研究成果。
  “装置有望催生新的研究方向和科学问题,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吕力说,装置还将吸引全球顶尖科学家和团队前来开展合作研究,成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为推动人类极端条件科学研究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综合新华社北京2月26日电 记者 张泉)
  我国物质科学等领域再添科研“利器”!2月26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通过国家验收。此装置可创造极低温、超高压、强磁场、超快光场等极端实验条件,将为物质科学等领域基础研究提供有力支撑。
  极低温、超高压、强磁场等极端条件是推动重大科学发现的好帮手。在这些极端条件下,物质特性会受到调控,有利于发现物质新现象、研究物质新规律,可以更好开展高温超导、量子计算等前沿研究。
  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位于北京怀柔科学城,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立项,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为法人单位,吉林大学为共建单位,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未来有望成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构建极端实验条件已成
国际科技竞争重要领域

  “极低温、超高压、强磁场等极端条件是开展物质科学研究必不可少的实验条件。”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吕力介绍,在这些极端条件下,物质特性会受到调控,有利于发现物质新现象、研究物质新规律。
  例如,超高压可以缩短物质的原子间距,形成全新的物质状态;强磁场可以改变物质的电子结构,使其显示出新的量子效应;在极低温条件下,物质的原子、分子排列会非常有序,一些材料会显示出超导现象。
  几十年来,全球科学家在极端条件下取得众多重大科学发现,仅稳态强磁场条件下取得的成果,就有10多项获得诺贝尔奖。构建极端实验条件已成为当前国际科技竞争的重要领域。
装置性能指标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据介绍,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立项,于2017年9月开工建设。建设过程中,科研团队攻克了设备研制、元器件加工、系统集成等领域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装置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沛岭介绍,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同时具备极低温、超高压、强磁场、超快光场等极端条件综合实验能力。
  其中,最低温度不高于1毫开尔文,约为零下273.149摄氏度;最高压力不低于300吉帕斯卡,约300万个标准大气压;最高磁场强度不低于26特斯拉,约为地球磁场的50万倍;超快光场脉宽不高于100阿秒,约为10的负16次方秒。
有望产出重大科技成果
  借助此装置,科研人员可开展高温超导、量子科技等前沿领域研究,并可在物理、材料、化学、生物医学等领域开展超快科学研究,有望产出重大科技成果。
  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采取“边建设、边运行”的模式,目前已提供机时超过20万小时,用户涵盖国内外众多高校和科研机构,产出若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基础研究成果。
  “装置有望催生新的研究方向和科学问题,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吕力说,装置还将吸引全球顶尖科学家和团队前来开展合作研究,成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为推动人类极端条件科学研究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综合新华社北京2月26日电 记者 张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