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要闻

改革引领数字赋能健全现代水网管理机制

调水工程装上了智慧大脑

2025-02-19 作者: 方垒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方垒 报道
  本报潍坊2月18日讯 汇聚省级水网76个断面、54个引黄口门、30个泵站、177个闸阀站等的实时监测数据和3000多路视频监控,多维度采集整合基础数据、监控预警信息700多万条……如今,通过山东省水网调度运行平台,可以实时掌握全省引调水的动态,查看省级河道的水量指标、调度方案和年度水量计划,统计汇总水源、受水市、关键节点、水库湖泊蓄水量等,实现水资源调度从计划生成到指令执行全生命周期管理。
  今天,在潍坊召开的全国调水管理工作会上,山东省水网调度运行平台作为现场观摩点之一,吸引来自水利部和全国各省份水利部门、各流域机构等相关负责人的关注。
  山东水资源短缺、时空分布不均,全省30%生活、生产用水依靠客水,主要是黄河水和长江水。“通过水网调度运行平台可以实现黄河水、长江水、当地水三水联合调度监测,及时调整调度计划。”省水利厅调水管理处处长王珂介绍,近年来,我省抢抓国家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机遇,加快构建城乡一体、互联互通的现代水网总体格局,相继建成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山东段、黄水东调、引黄济青改扩建,以及大中型灌区等调水工程120项,省级水网长度突破7100公里,全省累计调引长江水、黄河水超过900亿立方米,为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水利工程三分建,七分管。省水利厅厅长黄红光介绍,在推进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过程中,我省坚持“建水网”与“管水网”两手抓、两手硬,探索形成“全省一张网”山东特色调水模式。
  着眼于建设现代化的水网管理体系,我省在建设省级水网调度平台,推进水网“一网统管”的基础上,还积极探索“一网慧治”,相当一部分调水工程通过数字赋能,装上了“智慧大脑”。
  “水量调度运行是调水工程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以往多依靠人工计算和经验。”省调水工程运行维护中心主任马玉扩介绍,工程依托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造了1套数字孪生平台和水量调配、明渠梯级闸泵运行控制、泵站智慧运维、水库调度运维、管道泵阀应急调控等5个典型应用试点,实现了调水业务全过程管理。
  目前,我省正在加快推进数字孪生水网工程先行先试,除胶东调水、南水北调等骨干调水工程外,还在推进灌区、流域、水库等不同类型数字孪生项目建设30余项,其中12项被水利部列为先行先试试点,为建设安全、韧性的现代水网提供技术支撑。
  □记者 方垒 报道
  本报潍坊2月18日讯 汇聚省级水网76个断面、54个引黄口门、30个泵站、177个闸阀站等的实时监测数据和3000多路视频监控,多维度采集整合基础数据、监控预警信息700多万条……如今,通过山东省水网调度运行平台,可以实时掌握全省引调水的动态,查看省级河道的水量指标、调度方案和年度水量计划,统计汇总水源、受水市、关键节点、水库湖泊蓄水量等,实现水资源调度从计划生成到指令执行全生命周期管理。
  今天,在潍坊召开的全国调水管理工作会上,山东省水网调度运行平台作为现场观摩点之一,吸引来自水利部和全国各省份水利部门、各流域机构等相关负责人的关注。
  山东水资源短缺、时空分布不均,全省30%生活、生产用水依靠客水,主要是黄河水和长江水。“通过水网调度运行平台可以实现黄河水、长江水、当地水三水联合调度监测,及时调整调度计划。”省水利厅调水管理处处长王珂介绍,近年来,我省抢抓国家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机遇,加快构建城乡一体、互联互通的现代水网总体格局,相继建成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山东段、黄水东调、引黄济青改扩建,以及大中型灌区等调水工程120项,省级水网长度突破7100公里,全省累计调引长江水、黄河水超过900亿立方米,为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水利工程三分建,七分管。省水利厅厅长黄红光介绍,在推进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过程中,我省坚持“建水网”与“管水网”两手抓、两手硬,探索形成“全省一张网”山东特色调水模式。
  着眼于建设现代化的水网管理体系,我省在建设省级水网调度平台,推进水网“一网统管”的基础上,还积极探索“一网慧治”,相当一部分调水工程通过数字赋能,装上了“智慧大脑”。
  “水量调度运行是调水工程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以往多依靠人工计算和经验。”省调水工程运行维护中心主任马玉扩介绍,工程依托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造了1套数字孪生平台和水量调配、明渠梯级闸泵运行控制、泵站智慧运维、水库调度运维、管道泵阀应急调控等5个典型应用试点,实现了调水业务全过程管理。
  目前,我省正在加快推进数字孪生水网工程先行先试,除胶东调水、南水北调等骨干调水工程外,还在推进灌区、流域、水库等不同类型数字孪生项目建设30余项,其中12项被水利部列为先行先试试点,为建设安全、韧性的现代水网提供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