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市中区连续三年举行企业家大会
访三家企业 谈扎根市中
2025-02-14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孟令洋
寒风凛冽,旗帜飘扬。2月7日上午,枣庄市市中区第三届企业家大会升旗仪式举行,80面企业旗帜飘扬在荣耀广场(光明广场)上空。当地以一城之礼遇,让企业家有更多的“成就感”。我们对3家企业进行了采访,这些企业来自新材料、教育、服装等不同领域。如何和枣庄结缘,扎根市中?让我们听听企业的声音。
央企8个项目相继落地
记者:作为一家央企,“从管庄到枣庄”,这些年做了哪些产业转移项目?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贾金升:自从2018年7月份第一次踏上枣庄开发区的土地,历经多年时光,从内心已把自己当成枣庄人。
中国建材总院坚定实施“从管庄到枣庄”的产业转移发展战略,今年新增投资近5亿元,PPG玻璃盖板中试项目、红外玻璃产业化项目、透深紫外石英玻璃项目等新项目相继落地建设。既有面向智能穿戴、信息显示和半导体领域的新玻璃产业,也有涉及重要技术的研发平台建设项目,中国建材总院在枣庄的无机非金属新材料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更加全面、产业链更加完整,为枣庄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构建了更加坚实的平台基础。由此中国建材总院的技术产业化模式,也实现了从技术和团队输出到以投资驱动的转变。
目前,中国建材总院光子、特种玻璃等8个项目相继落地,成功推动枣庄市市中区无机功能材料产业实现从有到优的飞跃式发展,让市中区在无机功能材料领域崭露头角,并向消费电子、半导体芯片、医疗健康装备、绿色节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向快速发展。
教育企业喜讯频传
记者:凡华教育创办枣庄应用技术职业学院,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目前,项目进展如何?
凡华教育集团董事长石戴卫:我要报一个喜讯,枣庄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已于1月18日完成省政府组织的专家评审,反馈良好,即将进入正式审批环节。
回顾3年前的1月12日,我第一次来到市中区考察,3月8日签订投资协议,7月17日项目奠基,2023年10月主体结构封顶,2024年7月一期工程竣工验收,到这次迎接省政府评估,3年时间,我们完成了一个高起点、高标准、高颜值校园的打造,建成新的网红打卡地和枣庄职教的文化新地标。而且,在枣庄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如火如荼建设的同时,启动了生源基地职业中专和二十一世纪高中的招生,2024年完成招生1300余人,为市中区子弟在家门口接受优质教育提供了多样化选择,也为“学在市中”品牌建设注入了新的内涵。
随着市中区产业的不断升级和发展,当地对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需求也将日益迫切。我们学院将紧密结合市中区的产业特色,设置相关专业课程,让学生们能学到实用技能,毕业后能够迅速融入企业。
外企快速成长之路
记者:一家外资企业如何将目光锁定在了枣庄市市中区?20多年来,企业如何发展成为行业出口领军企业?
山东海之杰纺织有限公司总监阿贝德:四十多年前,我们从沙特一家服装零售店起步,随着中国制造业兴起,开始在中国找到加工工厂,开启服装进口贸易,并注册了服装品牌。公司先后在青岛、江苏苏州、新疆石河子等地投资建厂,生产规模也从最初几百人的合资企业,逐步发展为几千人的独资企业。
在发展过程中,枣庄市市中区政府在招商引资、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上给予了我们巨大的支持,让我们坚定了在此发展的信心。最终,我们将从纺纱-织布-漂洗—缝纫完整的服装产业链整合到一家公司,即现在的山东海之杰纺织有限公司。
山东海之杰纺织有限公司经过多次增资扩建,注册资本从成立之初的210万美元增加到现在的7138万美元,设计产能从年产服装300万打增至现在的998万打,从2004年的年出口额684万美元增至2024年的1.33亿美元,成为市中区行业出口领军企业,相关品牌也成为沙特最具影响力的服装品牌。
寒风凛冽,旗帜飘扬。2月7日上午,枣庄市市中区第三届企业家大会升旗仪式举行,80面企业旗帜飘扬在荣耀广场(光明广场)上空。当地以一城之礼遇,让企业家有更多的“成就感”。我们对3家企业进行了采访,这些企业来自新材料、教育、服装等不同领域。如何和枣庄结缘,扎根市中?让我们听听企业的声音。
央企8个项目相继落地
记者:作为一家央企,“从管庄到枣庄”,这些年做了哪些产业转移项目?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贾金升:自从2018年7月份第一次踏上枣庄开发区的土地,历经多年时光,从内心已把自己当成枣庄人。
中国建材总院坚定实施“从管庄到枣庄”的产业转移发展战略,今年新增投资近5亿元,PPG玻璃盖板中试项目、红外玻璃产业化项目、透深紫外石英玻璃项目等新项目相继落地建设。既有面向智能穿戴、信息显示和半导体领域的新玻璃产业,也有涉及重要技术的研发平台建设项目,中国建材总院在枣庄的无机非金属新材料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更加全面、产业链更加完整,为枣庄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构建了更加坚实的平台基础。由此中国建材总院的技术产业化模式,也实现了从技术和团队输出到以投资驱动的转变。
目前,中国建材总院光子、特种玻璃等8个项目相继落地,成功推动枣庄市市中区无机功能材料产业实现从有到优的飞跃式发展,让市中区在无机功能材料领域崭露头角,并向消费电子、半导体芯片、医疗健康装备、绿色节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向快速发展。
教育企业喜讯频传
记者:凡华教育创办枣庄应用技术职业学院,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目前,项目进展如何?
凡华教育集团董事长石戴卫:我要报一个喜讯,枣庄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已于1月18日完成省政府组织的专家评审,反馈良好,即将进入正式审批环节。
回顾3年前的1月12日,我第一次来到市中区考察,3月8日签订投资协议,7月17日项目奠基,2023年10月主体结构封顶,2024年7月一期工程竣工验收,到这次迎接省政府评估,3年时间,我们完成了一个高起点、高标准、高颜值校园的打造,建成新的网红打卡地和枣庄职教的文化新地标。而且,在枣庄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如火如荼建设的同时,启动了生源基地职业中专和二十一世纪高中的招生,2024年完成招生1300余人,为市中区子弟在家门口接受优质教育提供了多样化选择,也为“学在市中”品牌建设注入了新的内涵。
随着市中区产业的不断升级和发展,当地对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需求也将日益迫切。我们学院将紧密结合市中区的产业特色,设置相关专业课程,让学生们能学到实用技能,毕业后能够迅速融入企业。
外企快速成长之路
记者:一家外资企业如何将目光锁定在了枣庄市市中区?20多年来,企业如何发展成为行业出口领军企业?
山东海之杰纺织有限公司总监阿贝德:四十多年前,我们从沙特一家服装零售店起步,随着中国制造业兴起,开始在中国找到加工工厂,开启服装进口贸易,并注册了服装品牌。公司先后在青岛、江苏苏州、新疆石河子等地投资建厂,生产规模也从最初几百人的合资企业,逐步发展为几千人的独资企业。
在发展过程中,枣庄市市中区政府在招商引资、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上给予了我们巨大的支持,让我们坚定了在此发展的信心。最终,我们将从纺纱-织布-漂洗—缝纫完整的服装产业链整合到一家公司,即现在的山东海之杰纺织有限公司。
山东海之杰纺织有限公司经过多次增资扩建,注册资本从成立之初的210万美元增加到现在的7138万美元,设计产能从年产服装300万打增至现在的998万打,从2004年的年出口额684万美元增至2024年的1.33亿美元,成为市中区行业出口领军企业,相关品牌也成为沙特最具影响力的服装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