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河新区:工业过千亿 城市更美丽
抓工业提能级抓园区强实力抓科技重创新抓招商蓄后劲
2025-02-07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
|
![]() |
●临沂临工智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AGV搬运机器人。
|
![]() |
●为提高发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水平,华能临沂发电公司5号机组进行汽轮机检修工作。图为检修人员正在吊出汽轮机转子。
|
□ 本报记者 杜辉升 王思晴
2月3日,临沂沂河新区“新春第一会”——2025年高质量发展大会暨“工业过千亿、城市更美丽”集中攻坚行动动员会议召开,盘点“实干收获”,倡树“实干导向”,掀起“实干热潮”。会上,发布《沂河新区“工业过千亿、城市更美丽”集中攻坚行动方案》,提出在工业方面,实现工业过千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510亿元、增速10%以上等5个任务目标;在城市建设方面,对新开工城建项目、新开工道路等作了具体规划。
喊出“工业过千亿、城市更美丽”口号的底气何在?
2024年,沂河新区锚定“工业强区、生态城市、和美乡村、幸福民生”四大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引领性、突破性、趋势性变化,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其中,经济发展持续向好,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2%左右;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92.9亿元、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9.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8.7亿元、增长6.5%,税收占比85.3%。
此外,沂河新区大力实施工业“首位工程”,推进产业量质齐升,经济运行进中增效,多项数据排名位居全市前列。项目建设提质增量,全年入选省重点项目12个,为全市第一名;164个技改项目有19个项目列入省重点技改项目,也居全市第一。
在科技创新赋能发展上,沂河新区新增创新平台省级两个、市级7个,总量分别达到59个和140个。其中,省级创新平台总量居全市第一。同时,沂河新区深化数实融合,18家企业入选“晨星工厂”,累计达到41家,为全市第一。多项“第一”为沂河新区在2025年“工业过千亿”夯实了充足的底气。
工业过千亿,具体要怎么干?2月—6月,沂河新区将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精神状态,以《“工业过千亿、城市更美丽”集中攻坚行动方案》为指引,通过聚力工业发展、城市建设、项目推进等重点工作,抓工业、提能级;抓园区、强实力;抓科技、重创新;抓招商、蓄后劲。
首先,聚力“工业发展”做优存量。紧扣“工业过千亿”目标,全力优存量、育增量、提质量,以工业“主引擎”牵引经济“加速度”,持续推动工业提质增效、稳中向好。在具体工作中,梯度培育优质企业,进一步加大创新型、专精特新、瞪羚、小巨人、新升规等企业的储备培育力度;开展融链固链活动,坚持抓龙头、补链条、建生态;实施百企智改数转。谋划储备实施投资5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90个以上(亿元以上技改项目30个以上),新增纳统入库技改项目50个,谋划储备省、市企业技术改造重点项目40个以上;完善创新平台建设,推进产业共性平台建设,聚焦智能制造、激光、医药、仪表、五金等优势产业,布局建设开放式行业研发平台,加快国家轻工业工具五金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临沂实验室落地运营,洽谈推进水表检验检测中心、五金产业研究院等公共服务平台项目。
其次,聚力“城市建设”做好品质。全力建设活力之城,锚定建设城市副中心目标,推动35个城建项目开工建设,上半年完成房地产投资33亿元,启动城中村改造项目3个等;着力打造宜居之城,以片区开发建设为引领,充分利用各种政策支持,加快片区拆迁速度及基础设施建设进度;聚力提升生态之城,坚持“大水面、大空间、绿化多、有格局”理念,做好绿化惠民、道路绿带、水系绿廊建设三篇文章;致力创新城市管理,创新“五有”管理模式,提升改造12处公厕和4处垃圾收集站,新购置除雪设备、园林环卫机械、无人机等23台(套),推动城乡环境卫生整治提质增效。
最后,聚力“项目推进”做大增量。树牢“项目为王”理念,按照“在谈项目抓签约、签约项目抓落地、拟建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投产”的总体要求,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健全完善项目落地、开工、投产闭环式工作链条,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增效。
2月3日,临沂沂河新区“新春第一会”——2025年高质量发展大会暨“工业过千亿、城市更美丽”集中攻坚行动动员会议召开,盘点“实干收获”,倡树“实干导向”,掀起“实干热潮”。会上,发布《沂河新区“工业过千亿、城市更美丽”集中攻坚行动方案》,提出在工业方面,实现工业过千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510亿元、增速10%以上等5个任务目标;在城市建设方面,对新开工城建项目、新开工道路等作了具体规划。
喊出“工业过千亿、城市更美丽”口号的底气何在?
2024年,沂河新区锚定“工业强区、生态城市、和美乡村、幸福民生”四大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引领性、突破性、趋势性变化,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其中,经济发展持续向好,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2%左右;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92.9亿元、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9.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8.7亿元、增长6.5%,税收占比85.3%。
此外,沂河新区大力实施工业“首位工程”,推进产业量质齐升,经济运行进中增效,多项数据排名位居全市前列。项目建设提质增量,全年入选省重点项目12个,为全市第一名;164个技改项目有19个项目列入省重点技改项目,也居全市第一。
在科技创新赋能发展上,沂河新区新增创新平台省级两个、市级7个,总量分别达到59个和140个。其中,省级创新平台总量居全市第一。同时,沂河新区深化数实融合,18家企业入选“晨星工厂”,累计达到41家,为全市第一。多项“第一”为沂河新区在2025年“工业过千亿”夯实了充足的底气。
工业过千亿,具体要怎么干?2月—6月,沂河新区将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精神状态,以《“工业过千亿、城市更美丽”集中攻坚行动方案》为指引,通过聚力工业发展、城市建设、项目推进等重点工作,抓工业、提能级;抓园区、强实力;抓科技、重创新;抓招商、蓄后劲。
首先,聚力“工业发展”做优存量。紧扣“工业过千亿”目标,全力优存量、育增量、提质量,以工业“主引擎”牵引经济“加速度”,持续推动工业提质增效、稳中向好。在具体工作中,梯度培育优质企业,进一步加大创新型、专精特新、瞪羚、小巨人、新升规等企业的储备培育力度;开展融链固链活动,坚持抓龙头、补链条、建生态;实施百企智改数转。谋划储备实施投资5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90个以上(亿元以上技改项目30个以上),新增纳统入库技改项目50个,谋划储备省、市企业技术改造重点项目40个以上;完善创新平台建设,推进产业共性平台建设,聚焦智能制造、激光、医药、仪表、五金等优势产业,布局建设开放式行业研发平台,加快国家轻工业工具五金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临沂实验室落地运营,洽谈推进水表检验检测中心、五金产业研究院等公共服务平台项目。
其次,聚力“城市建设”做好品质。全力建设活力之城,锚定建设城市副中心目标,推动35个城建项目开工建设,上半年完成房地产投资33亿元,启动城中村改造项目3个等;着力打造宜居之城,以片区开发建设为引领,充分利用各种政策支持,加快片区拆迁速度及基础设施建设进度;聚力提升生态之城,坚持“大水面、大空间、绿化多、有格局”理念,做好绿化惠民、道路绿带、水系绿廊建设三篇文章;致力创新城市管理,创新“五有”管理模式,提升改造12处公厕和4处垃圾收集站,新购置除雪设备、园林环卫机械、无人机等23台(套),推动城乡环境卫生整治提质增效。
最后,聚力“项目推进”做大增量。树牢“项目为王”理念,按照“在谈项目抓签约、签约项目抓落地、拟建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投产”的总体要求,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健全完善项目落地、开工、投产闭环式工作链条,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