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文化年

“逛博物馆”成新风尚

2025-02-02 作者: 杨淑栋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杨淑栋

  1月31日正月初三,正是走亲戚拜年的日子,但与往年聚餐不同,淄博市张店区的李欣欣一家选择与亲朋好友相约临淄区齐文化博物馆,因为春节期间一道珍贵的圣旨将在该博物馆首次亮相。
  这道圣旨,与临淄历史上唯一的武状元——徐华清有关。“徐华清是临淄区敬仲镇徐家圈村人,被清代嘉庆皇帝钦点为戊辰科第一名,成为武状元。这道奉天诰命书长430厘米,宽31厘米,以五色纻丝织成,书汉、满两种文字……”讲解员详细解说,大伙儿听得津津有味。
  “来博物馆参观的人很多,幸亏我们提前预约好。”李欣欣说。
  记者了解到,春节期间,淄博市文化馆、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齐文化博物馆等各主要文化场馆都正常开放,并推出许多颇具淄博特色的展览、活动,让广大市民、游客在淄博过个齐韵文化年。
  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同样开启了“人从众”模式,正月初一到初三,共接待游客46189人次,日均1.54万人次。2月1日正月初四,上午9点多刚开馆,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里的参观者便络绎不绝,大家凭预约码有序进场。19位当代淄博琉璃灯工艺术大师的93件艺术作品集体亮相,为群众献上一场视觉文化盛宴——“浴火芳华——淄博琉璃灯工艺术展”,这也是该馆打造的新年首个原创展览。
  “早就听说淄博陶琉历史悠久,亲眼看到时依然被精湛的灯工技艺震撼。”来自江苏的游客张鹏带着女朋友一起来参观,两人拿着相机拍个不停。“作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琉璃烧制技艺的一种,琉璃灯工即使用喷灯喷射出的高温火焰,对玻璃进行加热塑形。因此,灯工又美名‘火中雕塑’。”工作人员介绍。
  初三上午,淄博市文化馆里,一场别开生面的蛇年趣味剪纸活动正在进行。淄博市剪纸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郝萱林虽已89岁高龄,握着剪刀的手依然十分灵活,纸屑飘落间,一条灵动可爱的小蛇图案跃然纸上。
  “这是我剪的蛇,我要把它贴在家里。”小学生赵亚楠自豪地展示她的新作。20多位学生和家长一起参与了这次活动,看着孩子们的作品,郝萱林非常欣慰:“我希望通过这种形式让孩子们过一个有意义的春节,让他们了解非遗,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本报记者 杨淑栋

  1月31日正月初三,正是走亲戚拜年的日子,但与往年聚餐不同,淄博市张店区的李欣欣一家选择与亲朋好友相约临淄区齐文化博物馆,因为春节期间一道珍贵的圣旨将在该博物馆首次亮相。
  这道圣旨,与临淄历史上唯一的武状元——徐华清有关。“徐华清是临淄区敬仲镇徐家圈村人,被清代嘉庆皇帝钦点为戊辰科第一名,成为武状元。这道奉天诰命书长430厘米,宽31厘米,以五色纻丝织成,书汉、满两种文字……”讲解员详细解说,大伙儿听得津津有味。
  “来博物馆参观的人很多,幸亏我们提前预约好。”李欣欣说。
  记者了解到,春节期间,淄博市文化馆、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齐文化博物馆等各主要文化场馆都正常开放,并推出许多颇具淄博特色的展览、活动,让广大市民、游客在淄博过个齐韵文化年。
  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同样开启了“人从众”模式,正月初一到初三,共接待游客46189人次,日均1.54万人次。2月1日正月初四,上午9点多刚开馆,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里的参观者便络绎不绝,大家凭预约码有序进场。19位当代淄博琉璃灯工艺术大师的93件艺术作品集体亮相,为群众献上一场视觉文化盛宴——“浴火芳华——淄博琉璃灯工艺术展”,这也是该馆打造的新年首个原创展览。
  “早就听说淄博陶琉历史悠久,亲眼看到时依然被精湛的灯工技艺震撼。”来自江苏的游客张鹏带着女朋友一起来参观,两人拿着相机拍个不停。“作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琉璃烧制技艺的一种,琉璃灯工即使用喷灯喷射出的高温火焰,对玻璃进行加热塑形。因此,灯工又美名‘火中雕塑’。”工作人员介绍。
  初三上午,淄博市文化馆里,一场别开生面的蛇年趣味剪纸活动正在进行。淄博市剪纸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郝萱林虽已89岁高龄,握着剪刀的手依然十分灵活,纸屑飘落间,一条灵动可爱的小蛇图案跃然纸上。
  “这是我剪的蛇,我要把它贴在家里。”小学生赵亚楠自豪地展示她的新作。20多位学生和家长一起参与了这次活动,看着孩子们的作品,郝萱林非常欣慰:“我希望通过这种形式让孩子们过一个有意义的春节,让他们了解非遗,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