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相见·榴美好——榴在枣庄过大年”

欢欢喜喜赶大集 红红火火过春节

2025-01-29 作者: 孟令洋 来源: 大众日报
  □通讯员 洪晓东 记者 孟令洋 报道   春节前夕,枣庄市薛城区鲁桥大集热闹非凡,一群来自俄罗斯、孟加拉国、尼泊尔等国家的国际友人穿梭在各个摊位之间,兴致勃勃地体验中国传统民俗,参与舞龙、跑驴、划旱船等民俗演出。
  □ 本报记者 孟令洋
  本报通讯员 贺迎秋 张家然

  农历腊月二十二,有着百年历史的枣庄市薛城区陶庄镇鲁桥大集开市。
  晨雾还未散去,刚刚大学毕业的韩静便跟着爸爸来赶集。年货还没开始买,父女俩先在羊肉汤摊前停下了脚步。
  “脸都没洗,就是为了来喝大集羊汤。”韩静说,她是被“枣庄市支持青年人才发展政策清单”吸引回乡的年轻人。在她的记忆里,大集永远是最热烈最温暖的存在,赶集代表奔赴美食、新奇和期盼,赶年集更是感受新春的欢乐和希望。
  热烈的锣鼓敲响,缤纷的民俗表演登台。韩静挤在人群中,跟着人群鼓掌欢呼。被吸引的不只有韩静,还有来自俄罗斯的Lisa。
  Lisa今年19岁,刚来中国半年,却也难以抵挡大集的诱惑。“这里的东西非常新鲜,而且非常便宜。”她说,她是和同学们一起来的。几名外国青年站在人群中跟着锣鼓跳舞鼓掌,十分引人注目。朴实豪爽、热情好客的枣庄人不会让外国友人白来,领头的舞龙大叔把他们拉进队伍里,带他们沉浸式体验舞龙、扭秧歌的快乐。“Amazing!我们喜欢这个热闹快乐的生活!”Lisa喘着粗气,笑着说。
  大红灯笼连片挂起,红彤彤的春联铺满桌面,寒冬的朝阳照亮绵延数里的鲁桥大集,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浓浓年味在鲁南大地升腾。赶集的人从四面八方赶来,春节就要到了。
  春节期间,一场以“枣相见·榴美好——榴在枣庄过大年”为主题的冬日文旅活动正在悄然而至。
  “举办新春庙会、群众文化艺术节、民俗文化节、运河大集等主题活动,汇聚民俗表演、传统美食、民间游戏等元素,让游客感受浓郁的年俗氛围,体验传统春节的热闹与欢乐。”枣庄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张勇说。“新春庙会寻年俗”、“启学匠心探年韵”、“华灯映雪赏年景”等五大系列130余项活动,让广大市民游客乐享冬日文旅盛宴,让“跟着演艺赛事游枣庄”再次成为到枣庄旅游的新风尚。
  为活跃春节消费气氛,激活消费“主引擎”,搭建线上线下消费平台,1月22日,“运河大集”系列主题活动——“乐购新春·悦享山亭”2025年迎春消费季暨山亭区网上年货节启动。市民们纷纷走进商超、大集、直播间,开启火热消费,浓郁的年味洋溢山亭。青春靓丽的“网红主播”们也各展其才,展示山亭好品,让山亭好品在各大购物平台快速“出圈”。
  该活动持续覆盖10个镇街,惠及全区人民。主城区举办消费季启动仪式,各镇街和中大型商超开展满减、折扣、抽奖等促消费活动,全力推动消费“热起来”、市场“火起来”。
  春节前夕,滕州市第二届鼎盛酱醋文化节吸引了40余家本地农特产品与直播电商企业踊跃参与,共销售30余万元,不仅为市民带来了丰富多彩的冬季消费体验,更为春节消费的持续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其中,传统非遗类产品如手工花、面塑、木雕等也实现了5000余元的销售额,传统小吃类实现销售额6000余元。
  位于台儿庄大运河边的渔灯巷,是国内唯一以运河渔灯文化为主题打造的特色街区。春节期间,这里万余盏渔灯将同时开放,灯火辉煌、美轮美奂,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感受运河渔灯文化的独特魅力。
  “运河文化和夜景景观突出,特色活动和特色演艺内容丰富,美食业态和酒店业态聚集,年轻游乐和亲子业态搭配,商业消费和生活购物结合,我们着力满足外地游客和当地市民的全维度消费需求。”渔灯巷街区运营总经理刘朝秀说。
  文化演艺与互动体验也是一大特色,国潮戏剧、花船巡游等具有运河文化特色的演艺项目轮番上演,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精彩的文艺表演,感受传统运河文化的魅力。“在大运河畔,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别有一番滋味。”来自连云港的游客陈晓敏说,在这里她还参与了各种互动体验活动,如制作手工艺品、体验非遗技艺等,深入了解了运河文化的内涵。
  □ 本报记者 孟令洋
  本报通讯员 贺迎秋 张家然

  农历腊月二十二,有着百年历史的枣庄市薛城区陶庄镇鲁桥大集开市。
  晨雾还未散去,刚刚大学毕业的韩静便跟着爸爸来赶集。年货还没开始买,父女俩先在羊肉汤摊前停下了脚步。
  “脸都没洗,就是为了来喝大集羊汤。”韩静说,她是被“枣庄市支持青年人才发展政策清单”吸引回乡的年轻人。在她的记忆里,大集永远是最热烈最温暖的存在,赶集代表奔赴美食、新奇和期盼,赶年集更是感受新春的欢乐和希望。
  热烈的锣鼓敲响,缤纷的民俗表演登台。韩静挤在人群中,跟着人群鼓掌欢呼。被吸引的不只有韩静,还有来自俄罗斯的Lisa。
  Lisa今年19岁,刚来中国半年,却也难以抵挡大集的诱惑。“这里的东西非常新鲜,而且非常便宜。”她说,她是和同学们一起来的。几名外国青年站在人群中跟着锣鼓跳舞鼓掌,十分引人注目。朴实豪爽、热情好客的枣庄人不会让外国友人白来,领头的舞龙大叔把他们拉进队伍里,带他们沉浸式体验舞龙、扭秧歌的快乐。“Amazing!我们喜欢这个热闹快乐的生活!”Lisa喘着粗气,笑着说。
  大红灯笼连片挂起,红彤彤的春联铺满桌面,寒冬的朝阳照亮绵延数里的鲁桥大集,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浓浓年味在鲁南大地升腾。赶集的人从四面八方赶来,春节就要到了。
  春节期间,一场以“枣相见·榴美好——榴在枣庄过大年”为主题的冬日文旅活动正在悄然而至。
  “举办新春庙会、群众文化艺术节、民俗文化节、运河大集等主题活动,汇聚民俗表演、传统美食、民间游戏等元素,让游客感受浓郁的年俗氛围,体验传统春节的热闹与欢乐。”枣庄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张勇说。“新春庙会寻年俗”、“启学匠心探年韵”、“华灯映雪赏年景”等五大系列130余项活动,让广大市民游客乐享冬日文旅盛宴,让“跟着演艺赛事游枣庄”再次成为到枣庄旅游的新风尚。
  为活跃春节消费气氛,激活消费“主引擎”,搭建线上线下消费平台,1月22日,“运河大集”系列主题活动——“乐购新春·悦享山亭”2025年迎春消费季暨山亭区网上年货节启动。市民们纷纷走进商超、大集、直播间,开启火热消费,浓郁的年味洋溢山亭。青春靓丽的“网红主播”们也各展其才,展示山亭好品,让山亭好品在各大购物平台快速“出圈”。
  该活动持续覆盖10个镇街,惠及全区人民。主城区举办消费季启动仪式,各镇街和中大型商超开展满减、折扣、抽奖等促消费活动,全力推动消费“热起来”、市场“火起来”。
  春节前夕,滕州市第二届鼎盛酱醋文化节吸引了40余家本地农特产品与直播电商企业踊跃参与,共销售30余万元,不仅为市民带来了丰富多彩的冬季消费体验,更为春节消费的持续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其中,传统非遗类产品如手工花、面塑、木雕等也实现了5000余元的销售额,传统小吃类实现销售额6000余元。
  位于台儿庄大运河边的渔灯巷,是国内唯一以运河渔灯文化为主题打造的特色街区。春节期间,这里万余盏渔灯将同时开放,灯火辉煌、美轮美奂,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感受运河渔灯文化的独特魅力。
  “运河文化和夜景景观突出,特色活动和特色演艺内容丰富,美食业态和酒店业态聚集,年轻游乐和亲子业态搭配,商业消费和生活购物结合,我们着力满足外地游客和当地市民的全维度消费需求。”渔灯巷街区运营总经理刘朝秀说。
  文化演艺与互动体验也是一大特色,国潮戏剧、花船巡游等具有运河文化特色的演艺项目轮番上演,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精彩的文艺表演,感受传统运河文化的魅力。“在大运河畔,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别有一番滋味。”来自连云港的游客陈晓敏说,在这里她还参与了各种互动体验活动,如制作手工艺品、体验非遗技艺等,深入了解了运河文化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