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的除夕夜
2025-01-29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急诊科的忙碌,不因除夕夜而暂缓。
晚7点刚过,10分钟内就有四名患者赶来平阴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就诊。
一名女童高烧39.9℃出现抽搐,被乡镇卫生院的救护车送来;
返乡过年的青年被自家的狗咬了,来打狂犬疫苗;
3岁左右的幼儿肚子疼得哼哼唧唧,抱着她来就诊的家长神情焦虑;
年轻小伙下午睡觉时突然腹痛难忍,在急诊科检查发现是结石,被转到外科办住院……
七八分钟后,一名年轻女士端着水瓢来就诊,她晚上放烟花时不慎烧伤左手,手不敢离开凉水,表情痛苦。
急诊科主任孔德强介绍,春节期间平均每个夜班的接诊量达60—100人。
“大叔,拿着过去打针吧。”冬季输液袋温度低,副护士长董波下意识地用手捂一捂,递给患者。
35岁的患者曹先生头一回在医院里过年。“医生护士都非常照顾,给倒上热水,还来慰问,心里非常暖。”
除夕夜值班,对急诊科的医护人员来说再正常不过。
“工作30年了,几乎年年都在医院过年,不是除夕就是初一。”急诊内科大夫赵书明说,急诊科全年无休,四名内科医生轮班,不管周末还是过节,轮到就去上班。
孔德强从事急诊工作20年来,在家过除夕不超过5次,今年除夕他又值班。母亲刚去世不久,孔德强提前一天陪老爷子吃了个饭,算是过年。
晚8点左右,有老人被鱼刺卡喉咙,急诊科立即联系耳鼻喉科接诊。
为患者治疗的大夫马宝鑫说,当天已经接诊了六七个鱼刺卡喉咙的。一名陪老人来取鱼刺的家属说:“去年是儿子被鱼刺卡喉咙,前年是儿子调皮把豌豆塞进鼻孔。”
孔德强说,春节期间急诊接诊量比平时增加三四成,除了常见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患者,“醉酒摔伤、鱼刺卡喉咙等的患者,也会扎堆到急诊科。”为此,急诊科组织了模拟突发性多发伤急救演练。
作为急诊科护士,李莲翠要时刻保持精神高度集中,核对、输液、巡视、换瓶,循环往复。“夜间工作时要更有耐心、更细心。”
除夕夜,医院食堂给坚守岗位的医护人员准备了水饺。急诊外科主任李德福见缝插针吃饭,来了患者立即放下筷子接诊。
墙上的时钟慢慢走向零点。千家万户的电视里传出《难忘今宵》的旋律。急诊科的医护人员们也有着自己的旋律,他们在为患者输氧、做心电图、输液中守护群众生命健康。
(□ 大众新闻记者 贺辉)
晚7点刚过,10分钟内就有四名患者赶来平阴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就诊。
一名女童高烧39.9℃出现抽搐,被乡镇卫生院的救护车送来;
返乡过年的青年被自家的狗咬了,来打狂犬疫苗;
3岁左右的幼儿肚子疼得哼哼唧唧,抱着她来就诊的家长神情焦虑;
年轻小伙下午睡觉时突然腹痛难忍,在急诊科检查发现是结石,被转到外科办住院……
七八分钟后,一名年轻女士端着水瓢来就诊,她晚上放烟花时不慎烧伤左手,手不敢离开凉水,表情痛苦。
急诊科主任孔德强介绍,春节期间平均每个夜班的接诊量达60—100人。
“大叔,拿着过去打针吧。”冬季输液袋温度低,副护士长董波下意识地用手捂一捂,递给患者。
35岁的患者曹先生头一回在医院里过年。“医生护士都非常照顾,给倒上热水,还来慰问,心里非常暖。”
除夕夜值班,对急诊科的医护人员来说再正常不过。
“工作30年了,几乎年年都在医院过年,不是除夕就是初一。”急诊内科大夫赵书明说,急诊科全年无休,四名内科医生轮班,不管周末还是过节,轮到就去上班。
孔德强从事急诊工作20年来,在家过除夕不超过5次,今年除夕他又值班。母亲刚去世不久,孔德强提前一天陪老爷子吃了个饭,算是过年。
晚8点左右,有老人被鱼刺卡喉咙,急诊科立即联系耳鼻喉科接诊。
为患者治疗的大夫马宝鑫说,当天已经接诊了六七个鱼刺卡喉咙的。一名陪老人来取鱼刺的家属说:“去年是儿子被鱼刺卡喉咙,前年是儿子调皮把豌豆塞进鼻孔。”
孔德强说,春节期间急诊接诊量比平时增加三四成,除了常见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患者,“醉酒摔伤、鱼刺卡喉咙等的患者,也会扎堆到急诊科。”为此,急诊科组织了模拟突发性多发伤急救演练。
作为急诊科护士,李莲翠要时刻保持精神高度集中,核对、输液、巡视、换瓶,循环往复。“夜间工作时要更有耐心、更细心。”
除夕夜,医院食堂给坚守岗位的医护人员准备了水饺。急诊外科主任李德福见缝插针吃饭,来了患者立即放下筷子接诊。
墙上的时钟慢慢走向零点。千家万户的电视里传出《难忘今宵》的旋律。急诊科的医护人员们也有着自己的旋律,他们在为患者输氧、做心电图、输液中守护群众生命健康。
(□ 大众新闻记者 贺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