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县:勇立潮头谋突破
奋力谱写现代化强县建设新篇章
2025-01-23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
|
![]() |
|
□郑丽娜 王立晓 史发启 刘栋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莒县真抓实干、奋发有为,高质量发展实现稳中求进预期目标,现代化强县建设迈出新的坚实步伐。招引过亿元项目60个,100个省市县重点项目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6个省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加快推进,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值202.9亿元;深入开展“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活动,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
育动能,新赛道上跑起来
翻开2024年莒县“项目突破年”的成绩单,工业经济在爬坡过坎中蓄势积能,“点线面”协同发力,高质量发展“稳”的基础有效延续,“进”的动能不断汇聚。
点上抓大项目,重点项目“串珠成链”——全县新招引过亿元项目60个、过5亿元项目19个,投资60亿元的裕米生物科技、19.23亿元的华泰纸业升级改造等“大块头”项目全面开工。
线上补强链条,产业集群“聚链成势”——立足化工新材料、装备制造等五大工业产业链,推行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和“一链一专班”,重点推进项目107个。
面上做优平台,产业园区“提级扩能”——坚持“县区一体、一区多园”发展思路,对11个产业集聚区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配套、统一招商,加快投资54亿元的基础设施建设,日照海右化工产业园成功扩区。
向“新”而进,向“质”图强。2024年,莒县锚定“走在前、挑大梁”,纵深推进突破莒县,深入开展“项目突破年”,深化“谋招推服”四位一体机制,持续大上项目、大兴产业、大抓发展,全县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3家,总量达到313家,100个省市县重点项目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新开工项目47个,总投资182亿元。
走进日照华泰纸业有限公司,一边是高端伸性纸生产车间机械轰鸣,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一边是新建项目塔吊林立,紧锣密鼓地建设施工。20年来,日照华泰历经兼并重组、退城入园、产业升级,先后多次增资,是莒县产业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的鲜活样本。在莒县,一期投资尝到甜头,随后上马二期、三期项目,或扩建新厂,或上新项目,项目“N期现象”屡见不鲜,莒县梳理投资1000万元以上“老树发新芽”项目122个,总投资204.9亿元。
传统产业竞逐新赛道,新兴产业跑出“加速度”。莒县加快培育新产业、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推动“新树长强枝”。全县“四新”经济投资占比达62.9%,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97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02家,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9家、省级瞪羚企业8家。
产业向“绿”,旭科新材料、盛泉新材料二期三期、德顺邦新材料等一系列绿色化工新材料产业链项目接二连三投产达产。产线向“智”,海汇集团入选省级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光大环保入选省级储备工业互联网平台,19家企业入选省数字经济“晨星工厂”。产品向“新”,大驰智能房车、永利新能源高尔夫球车深受海外市场青睐,新创力物流机器人、京东数智物流中心等一批新质生产力项目加劲发力。
企业的全身“发力”,离不开政府的全心“助力”。2024年,莒县深入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行动,全面落实惠企纾困政策,减免税费3.46亿元,发放惠企资金6829万元、财政贴息资金1096万元。创新推出“信用+绿色通道”“莒贴心·项目管家”等服务模式,为全县190余个重点项目提供“一揽子”服务。
兴乡村,振兴路上阔步行
如今的莒县,特色产业生机勃发、村居环境优美宜居、广大农民安居乐业,一幅产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新图景渐次展开。
从招贤到果庄、从龙山到浮来山、从店子集到安庄,莒县6个省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齐头并进,全面开花;新改造高标准农田1万亩,粮食种植面积、总产、单产实现“三增”;农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10家,产值202.9亿元……
果庄镇大崖头村的朱成年自1997年开始种植油桃,是莒县最早的油桃种植户。周边村民看到收入很可观,都跟着种植,最后带动了全镇油桃产业的发展。
一颗小油桃,一条致富路。目前,全镇油桃种植面积1.5万亩,6000余户从事设施油桃种植,年产油桃6000万斤,产值达5.3亿元,桃农亩均收入3.5万元。果庄镇先后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山东油桃示范基地”“省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等荣誉称号,成为全省最大的油桃集散地。该镇油桃不仅畅销全国,还出口到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和地区。
果庄油桃的发展,是莒县特色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莒县着力做好“土特产”文章,全县形成了瓜菜、林果、茶叶、桑蚕、黄烟、中药材等“6+N”特色产业,夏庄绿茶、招贤玫瑰、碁山桑蚕、安庄黄桃等叫响了“一镇一业”,现有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乡镇5个、省级2个,省级乡土产业名品村66个。持续擦亮“莒州优品”名片,全县有效期内“三品一标”认证91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6个,农业农村部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4个。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根本。莒县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以产业发展带动全面振兴,让群众吃上“产业饭”,走上致富路。
来到碁山镇天成寨村,精品民宿与青山绿水相映成趣。该村民宿自开业以来,每逢节假日都被预订一空。回忆起这几年村里的变化,村党支部书记于家宝印象深刻:“原来道路坑坑洼洼,村里破破烂烂……这么偏僻的地方,基础又这么差,村庄发展该从何入手?”
当村子被规划进覆盖12个村的“十里茅河·天成古寨”乡村振兴片区时,他们便萌生出让村里的闲置房屋变身精品民宿的想法。镇上引来社会资金,探索出“古村落居游”的乡村营建模式,不仅让村民居住环境有了质的飞跃,还有租金可收。
近年来,莒县坚持片区化推进、项目化实施,加强资源整合,发挥集聚效应,连线成片建设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全力打造产业融合、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乡村振兴莒县样板。目前,全县已创建招贤、安庄青峰岭湖区2个省级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龙山、店子集2个省级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争创为农业农村部优秀农情基点县、省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县。
一个个片区,点燃了助农增收“新引擎”,助力乡村振兴驶入“快车道”。
乡村振兴,基层人才是关键。近日,莒县举办为期一周的村党组织书记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培训班,乡村振兴“领头雁”“青雁”培优对象等230余人参加。
项目共建助共富。莒县成立林下经济、畜禽养殖等特色产业联盟7个,把产业联营作为推进“跨村联建”工作的关键举措,通过建强联合党组织、打造产业共同体、开通销售直通车等方式,推动村庄深度融合,“手牵手”奔共富。目前,已成立玫好罗庄、金银花开、屋楼春晓等37个跨村联建党组织,共富公司、联合社等经济发展平台10家,连片发展特色产业41个。
乡村蝶变满目新,振兴路上阔步行。今日的莒州大地,农田阡陌,农机驰骋,乡村旅游人气十足,乡村建设如火如荼……看着村民脸上洋溢的幸福笑容,听着家乡越变越美的故事,俨然看到了未来更好的“诗和远方”。
惠民生,百姓福祉“节节高”
从城市到乡村,从教育到医疗,发展有力度,民生有温度。一年来,莒县深入开展“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活动,每一分努力都在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美好,一幅幅温暖幸福的民生图景正徐徐展开。
持续加大民生投入,民生支出占到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5.4%;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惠民实事,17件为民办实事项目如期完成;全面落实社保援企稳岗政策,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48亿元;2.77万名适龄妇女完成“两癌”免费筛查,1—7岁儿童免疫规划疫苗全程接种率达96%;荣获省适宜人居环境奖,入选省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典型案例、全省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创新示范县、全省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县……
莒县聚焦养老服务需求,健全养老服务网络,重点建设县、乡镇、村养老服务点,构建起贯通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体系和服务网络,积极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充分发挥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有情社会作用,形成事业带动产业、产业支撑事业发展的养老服务体系。
“一老一小”关乎民生、连接民心,莒县民生实事持续拓展“一老一小”精准服务,先后出台《莒县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若干措施》《莒县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制度》《莒县困难失能老年人居家照料和集中托养服务实施方案》等配套政策,制定基本养老公共服务清单,涉及15个部门30项清单项目,逐项明确服务标准和支出责任,形成城乡统筹、资源统筹、力量统筹、县域一体化发展的高质量养老服务格局。2024年全县新申请备案养老机构2家、床位550张,建成失智失能照护专区1处、新增认知障碍照护床位100张,全县养老床位达到2334张。目前,莒县共为2907名居家养老老人开展 第三方上门服务,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急、助医等居家生活服务,为2513户低保等失能、半失能人员完成家庭环境适老化改造,为困难失能老年人开展慈善照护67人、慈善助浴208人。
莒县坚持主动发现、及早干预,创新儿童权益保障四个“1+1工作模式”和“985工作体系”,开展孤困儿童心理辅导、研学等活动50余次,为1904个家庭提供关爱服务,帮117名留守儿童实现“微心愿”。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重点困境儿童基本生活费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954元。
2024年,莒县面向城市中低收入家庭、新就业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等住房困难群体提供住房保障,根据家庭收入和住房困难程度,按季度将住房租赁补贴精准发放到符合条件的家庭,确保审核严格、保障精准、补贴到位。目前,已对符合条件的90户住房租赁家庭、40户新就业职工家庭发放补贴,并对符合条件的配租家庭进行了摇号配租,为17户家庭配租了公租房。除此以外,莒县还对富乐园、建城花园等3个老旧小区、20栋楼进行改造提升,惠及近600户。
教育是持续发展的基石,也是衡量民生幸福指数的标尺。莒县坚持“再难不能难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做到教育投入优先安排、教育发展优先规划、教育需求优先满足,先后启动实施消除“大班额”、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薄弱环节改造提升工程等项目,投资38亿余元,建设项目596个,新建、改扩建校舍面积150.98万平方米,新增学位7.4万余个。莒县一中新校区、莒县二中新校区、岳石路学校、文心路小学、沭东花园幼儿园等学校顺利建成投入使用,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持续上新。
增进民生福祉,夯实百姓健康之基。2024年,莒县招聘医学技术人才90人,其中研究生11人;柔性引进知名团队208个、高水平专家182名,坐诊500余次、带教和现场手术教学300余场;成功举办“情系桑梓·回馈乡亲”义诊活动,51名莒县籍国内外专家坐诊,服务患者1000余人次。
除此以外,莒县在开展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质提效行动中,改造提升村卫生室120处,新建2处,升级中心村卫生室20处,新增中医阁13处,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达标率100%;开展“骨干医护进乡村”巡诊,统筹县、乡两级252名医护骨干下沉到村卫生室,开展对口帮扶工作,村级诊疗水平显著提升,增强了村民就医的信心和底气。
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莒县将紧盯群众需求,着眼方方面面,抓住市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采取更多有力举措,常抓不懈、久久为功,着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续增进民生福祉,让莒县大地幸福底色更亮、发展成色更足。
知前路而奋进,望远山当力行。新的一年,莒县将以“项目提升年”为牵引,更加注重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更加注重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更加注重优环境、稳预期、激活力,推动经济稳健向好、进中提质,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凝聚起“一座城、一家人、一条心、一起拼、一定赢”的强大力量,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加压奋进、蓄势突破,奋力谱写现代化强县建设新篇章。
①莒国古城航拍图
②山东聚光易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光伏组件生产线
③日照金禾博源生化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④曲坊现代农业产业园智能化连栋玻璃温室内景
⑤莒城美景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莒县真抓实干、奋发有为,高质量发展实现稳中求进预期目标,现代化强县建设迈出新的坚实步伐。招引过亿元项目60个,100个省市县重点项目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6个省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加快推进,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值202.9亿元;深入开展“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活动,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
育动能,新赛道上跑起来
翻开2024年莒县“项目突破年”的成绩单,工业经济在爬坡过坎中蓄势积能,“点线面”协同发力,高质量发展“稳”的基础有效延续,“进”的动能不断汇聚。
点上抓大项目,重点项目“串珠成链”——全县新招引过亿元项目60个、过5亿元项目19个,投资60亿元的裕米生物科技、19.23亿元的华泰纸业升级改造等“大块头”项目全面开工。
线上补强链条,产业集群“聚链成势”——立足化工新材料、装备制造等五大工业产业链,推行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和“一链一专班”,重点推进项目107个。
面上做优平台,产业园区“提级扩能”——坚持“县区一体、一区多园”发展思路,对11个产业集聚区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配套、统一招商,加快投资54亿元的基础设施建设,日照海右化工产业园成功扩区。
向“新”而进,向“质”图强。2024年,莒县锚定“走在前、挑大梁”,纵深推进突破莒县,深入开展“项目突破年”,深化“谋招推服”四位一体机制,持续大上项目、大兴产业、大抓发展,全县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3家,总量达到313家,100个省市县重点项目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新开工项目47个,总投资182亿元。
走进日照华泰纸业有限公司,一边是高端伸性纸生产车间机械轰鸣,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一边是新建项目塔吊林立,紧锣密鼓地建设施工。20年来,日照华泰历经兼并重组、退城入园、产业升级,先后多次增资,是莒县产业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的鲜活样本。在莒县,一期投资尝到甜头,随后上马二期、三期项目,或扩建新厂,或上新项目,项目“N期现象”屡见不鲜,莒县梳理投资1000万元以上“老树发新芽”项目122个,总投资204.9亿元。
传统产业竞逐新赛道,新兴产业跑出“加速度”。莒县加快培育新产业、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推动“新树长强枝”。全县“四新”经济投资占比达62.9%,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97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02家,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9家、省级瞪羚企业8家。
产业向“绿”,旭科新材料、盛泉新材料二期三期、德顺邦新材料等一系列绿色化工新材料产业链项目接二连三投产达产。产线向“智”,海汇集团入选省级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光大环保入选省级储备工业互联网平台,19家企业入选省数字经济“晨星工厂”。产品向“新”,大驰智能房车、永利新能源高尔夫球车深受海外市场青睐,新创力物流机器人、京东数智物流中心等一批新质生产力项目加劲发力。
企业的全身“发力”,离不开政府的全心“助力”。2024年,莒县深入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行动,全面落实惠企纾困政策,减免税费3.46亿元,发放惠企资金6829万元、财政贴息资金1096万元。创新推出“信用+绿色通道”“莒贴心·项目管家”等服务模式,为全县190余个重点项目提供“一揽子”服务。
兴乡村,振兴路上阔步行
如今的莒县,特色产业生机勃发、村居环境优美宜居、广大农民安居乐业,一幅产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新图景渐次展开。
从招贤到果庄、从龙山到浮来山、从店子集到安庄,莒县6个省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齐头并进,全面开花;新改造高标准农田1万亩,粮食种植面积、总产、单产实现“三增”;农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10家,产值202.9亿元……
果庄镇大崖头村的朱成年自1997年开始种植油桃,是莒县最早的油桃种植户。周边村民看到收入很可观,都跟着种植,最后带动了全镇油桃产业的发展。
一颗小油桃,一条致富路。目前,全镇油桃种植面积1.5万亩,6000余户从事设施油桃种植,年产油桃6000万斤,产值达5.3亿元,桃农亩均收入3.5万元。果庄镇先后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山东油桃示范基地”“省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等荣誉称号,成为全省最大的油桃集散地。该镇油桃不仅畅销全国,还出口到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和地区。
果庄油桃的发展,是莒县特色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莒县着力做好“土特产”文章,全县形成了瓜菜、林果、茶叶、桑蚕、黄烟、中药材等“6+N”特色产业,夏庄绿茶、招贤玫瑰、碁山桑蚕、安庄黄桃等叫响了“一镇一业”,现有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乡镇5个、省级2个,省级乡土产业名品村66个。持续擦亮“莒州优品”名片,全县有效期内“三品一标”认证91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6个,农业农村部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4个。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根本。莒县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以产业发展带动全面振兴,让群众吃上“产业饭”,走上致富路。
来到碁山镇天成寨村,精品民宿与青山绿水相映成趣。该村民宿自开业以来,每逢节假日都被预订一空。回忆起这几年村里的变化,村党支部书记于家宝印象深刻:“原来道路坑坑洼洼,村里破破烂烂……这么偏僻的地方,基础又这么差,村庄发展该从何入手?”
当村子被规划进覆盖12个村的“十里茅河·天成古寨”乡村振兴片区时,他们便萌生出让村里的闲置房屋变身精品民宿的想法。镇上引来社会资金,探索出“古村落居游”的乡村营建模式,不仅让村民居住环境有了质的飞跃,还有租金可收。
近年来,莒县坚持片区化推进、项目化实施,加强资源整合,发挥集聚效应,连线成片建设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全力打造产业融合、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乡村振兴莒县样板。目前,全县已创建招贤、安庄青峰岭湖区2个省级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龙山、店子集2个省级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争创为农业农村部优秀农情基点县、省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县。
一个个片区,点燃了助农增收“新引擎”,助力乡村振兴驶入“快车道”。
乡村振兴,基层人才是关键。近日,莒县举办为期一周的村党组织书记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培训班,乡村振兴“领头雁”“青雁”培优对象等230余人参加。
项目共建助共富。莒县成立林下经济、畜禽养殖等特色产业联盟7个,把产业联营作为推进“跨村联建”工作的关键举措,通过建强联合党组织、打造产业共同体、开通销售直通车等方式,推动村庄深度融合,“手牵手”奔共富。目前,已成立玫好罗庄、金银花开、屋楼春晓等37个跨村联建党组织,共富公司、联合社等经济发展平台10家,连片发展特色产业41个。
乡村蝶变满目新,振兴路上阔步行。今日的莒州大地,农田阡陌,农机驰骋,乡村旅游人气十足,乡村建设如火如荼……看着村民脸上洋溢的幸福笑容,听着家乡越变越美的故事,俨然看到了未来更好的“诗和远方”。
惠民生,百姓福祉“节节高”
从城市到乡村,从教育到医疗,发展有力度,民生有温度。一年来,莒县深入开展“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活动,每一分努力都在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美好,一幅幅温暖幸福的民生图景正徐徐展开。
持续加大民生投入,民生支出占到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5.4%;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惠民实事,17件为民办实事项目如期完成;全面落实社保援企稳岗政策,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48亿元;2.77万名适龄妇女完成“两癌”免费筛查,1—7岁儿童免疫规划疫苗全程接种率达96%;荣获省适宜人居环境奖,入选省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典型案例、全省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创新示范县、全省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县……
莒县聚焦养老服务需求,健全养老服务网络,重点建设县、乡镇、村养老服务点,构建起贯通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体系和服务网络,积极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充分发挥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有情社会作用,形成事业带动产业、产业支撑事业发展的养老服务体系。
“一老一小”关乎民生、连接民心,莒县民生实事持续拓展“一老一小”精准服务,先后出台《莒县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若干措施》《莒县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制度》《莒县困难失能老年人居家照料和集中托养服务实施方案》等配套政策,制定基本养老公共服务清单,涉及15个部门30项清单项目,逐项明确服务标准和支出责任,形成城乡统筹、资源统筹、力量统筹、县域一体化发展的高质量养老服务格局。2024年全县新申请备案养老机构2家、床位550张,建成失智失能照护专区1处、新增认知障碍照护床位100张,全县养老床位达到2334张。目前,莒县共为2907名居家养老老人开展 第三方上门服务,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急、助医等居家生活服务,为2513户低保等失能、半失能人员完成家庭环境适老化改造,为困难失能老年人开展慈善照护67人、慈善助浴208人。
莒县坚持主动发现、及早干预,创新儿童权益保障四个“1+1工作模式”和“985工作体系”,开展孤困儿童心理辅导、研学等活动50余次,为1904个家庭提供关爱服务,帮117名留守儿童实现“微心愿”。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重点困境儿童基本生活费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954元。
2024年,莒县面向城市中低收入家庭、新就业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等住房困难群体提供住房保障,根据家庭收入和住房困难程度,按季度将住房租赁补贴精准发放到符合条件的家庭,确保审核严格、保障精准、补贴到位。目前,已对符合条件的90户住房租赁家庭、40户新就业职工家庭发放补贴,并对符合条件的配租家庭进行了摇号配租,为17户家庭配租了公租房。除此以外,莒县还对富乐园、建城花园等3个老旧小区、20栋楼进行改造提升,惠及近600户。
教育是持续发展的基石,也是衡量民生幸福指数的标尺。莒县坚持“再难不能难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做到教育投入优先安排、教育发展优先规划、教育需求优先满足,先后启动实施消除“大班额”、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薄弱环节改造提升工程等项目,投资38亿余元,建设项目596个,新建、改扩建校舍面积150.98万平方米,新增学位7.4万余个。莒县一中新校区、莒县二中新校区、岳石路学校、文心路小学、沭东花园幼儿园等学校顺利建成投入使用,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持续上新。
增进民生福祉,夯实百姓健康之基。2024年,莒县招聘医学技术人才90人,其中研究生11人;柔性引进知名团队208个、高水平专家182名,坐诊500余次、带教和现场手术教学300余场;成功举办“情系桑梓·回馈乡亲”义诊活动,51名莒县籍国内外专家坐诊,服务患者1000余人次。
除此以外,莒县在开展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质提效行动中,改造提升村卫生室120处,新建2处,升级中心村卫生室20处,新增中医阁13处,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达标率100%;开展“骨干医护进乡村”巡诊,统筹县、乡两级252名医护骨干下沉到村卫生室,开展对口帮扶工作,村级诊疗水平显著提升,增强了村民就医的信心和底气。
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莒县将紧盯群众需求,着眼方方面面,抓住市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采取更多有力举措,常抓不懈、久久为功,着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续增进民生福祉,让莒县大地幸福底色更亮、发展成色更足。
知前路而奋进,望远山当力行。新的一年,莒县将以“项目提升年”为牵引,更加注重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更加注重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更加注重优环境、稳预期、激活力,推动经济稳健向好、进中提质,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凝聚起“一座城、一家人、一条心、一起拼、一定赢”的强大力量,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加压奋进、蓄势突破,奋力谱写现代化强县建设新篇章。
①莒国古城航拍图
②山东聚光易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光伏组件生产线
③日照金禾博源生化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④曲坊现代农业产业园智能化连栋玻璃温室内景
⑤莒城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