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牢大省担当,让动能更强劲生活更美好

2025-01-23 作者: 于新悦 张依盟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于新悦 张依盟

济南中瑞税务师事务所所长陈巧慧委员:
完善合伙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财税政策
促进耐心资本发展

  私募股权基金作为“耐心资本”的典型代表之一,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助力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私募股权基金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迫切需要多维度的政策支持与引导。其中,财税政策作为影响私募股权基金发展的关键因素,其精准扶持与优化完善显得尤为重要。
  建议健全亏损弥补与清算制度体系,进一步放宽亏损弥补规则,建立切实可行的清算制度。优化股息红利免税政策适用范围,基于合伙企业所得税“税收透明实体”的属性,对通过合伙企业投资于居民企业取得的股息红利,允许法人合伙人收到的税后股息红利,适用居民企业直接投资于其他居民企业取得股息红利免征企业所得税的规定。
博兴县委副书记、县长孙战勇代表:
以特色产业振兴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近年来,博兴县深入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深挖盐碱地渔业潜力,白对虾年产量达到3万吨,居全省淡水白对虾产量首位,亩均收入达1.7万元,渔业总产值50亿元。围绕养殖环节向上下游延长产业链条,全县工厂化养殖水体达到23万立方米,水产品加工冷储能力达到3万吨,累计举办6届对虾节,持续提升品牌影响力。博兴县先后荣获中国白对虾生态养殖第一县、全国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等称号。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更大力度发展富民产业,抓好滨州对虾等14个优势特色农业全产业链提质增效试点。下一步,博兴县将聚焦品种培育、品质提升、品牌打造,深入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推广工厂化养殖模式,建设水产品交易市场,全面构建从池塘到餐桌的水产品现代化冷链物流体系,不断提升“博兴白对虾”市场竞争力,以特色产业振兴助推乡村全面振兴,让乡亲们有收益、得实惠,钱袋子越来越鼓,获得感越来越强。
临沂大学科学技术处处长王梁代表:
更好发挥经营主体作用,推进共富乡村建设

  山东是农业大省,更好发挥经营主体作用,推进强村富民,意义重大。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应充分发挥乡村人才“顶梁柱”、农村共富“带头人”作用与经营主体作用,推进共富乡村建设。加快制定乡村经营的地方标准,对乡村经营进行规范引导。深入挖掘乡村特色文化,系统制订品牌化经营规划,就乡镇(街道)、组团、重点村等进行个性化、差异化定位,形成县域与镇街、组团、乡村之间科学的品牌矩阵,构成各具鲜明特色而又相互赋能的经营格局。
  建议聚焦乡村优势特色产业,多维度搭建招商平台,规范工商资本运作,与农业农村资源要素实现优化组合、高效配置。积极引导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主体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带动小农户打通从农业生产向加工、流通、销售、文旅等环节延伸的路径,让小农户增收渠道扩展到二、三产业。
山东外事职业大学校长孙承武委员:
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我省拥有540余所职业院校、在校生200多万人,是名副其实的职教大省。当前,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愈发紧迫,职业教育的关键地位与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建议:一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不断提升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二是加强职业本科教育建设,切实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有关“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等要求落到实处,保障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三是进一步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办法,逐步打通中职—高职—本科—研究生相互衔接、层层递进的技术技能人才上升通道,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机会和更适合的教育类型。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孟鸿声委员:
“活化”工业遗产 创新打造工业博物馆

  有别于传统旅游,工业旅游是传播工业文化、弘扬工匠精神的有效载体,更是推动工业和旅游业供给侧改革、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创新途径。山东各地拥有丰富的工业遗产资源:第一台国产蒸汽机车、第一台龙门刨床、第一辆重型汽车、第一台滚筒洗衣机……许多全国“第一”,都诞生在山东。
  创新打造山东工业博物馆势在必行。建议在济南、青岛、烟台、淄博等工业基础较好的城市选址,优先活化利用现有的国家级工业遗产,建成一座山东工业博物馆,打造山东工业文化新地标。把历史文化遗产和工业遗产串联起来,串珠成链,聚链成片,形成一条历史文化和工业文化交织交融的旅游带,推动工业遗产实现从锈迹斑斑到创意翻涌的“华丽转身”。
  □ 本报记者 于新悦 张依盟

济南中瑞税务师事务所所长陈巧慧委员:
完善合伙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财税政策
促进耐心资本发展

  私募股权基金作为“耐心资本”的典型代表之一,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助力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私募股权基金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迫切需要多维度的政策支持与引导。其中,财税政策作为影响私募股权基金发展的关键因素,其精准扶持与优化完善显得尤为重要。
  建议健全亏损弥补与清算制度体系,进一步放宽亏损弥补规则,建立切实可行的清算制度。优化股息红利免税政策适用范围,基于合伙企业所得税“税收透明实体”的属性,对通过合伙企业投资于居民企业取得的股息红利,允许法人合伙人收到的税后股息红利,适用居民企业直接投资于其他居民企业取得股息红利免征企业所得税的规定。
博兴县委副书记、县长孙战勇代表:
以特色产业振兴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近年来,博兴县深入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深挖盐碱地渔业潜力,白对虾年产量达到3万吨,居全省淡水白对虾产量首位,亩均收入达1.7万元,渔业总产值50亿元。围绕养殖环节向上下游延长产业链条,全县工厂化养殖水体达到23万立方米,水产品加工冷储能力达到3万吨,累计举办6届对虾节,持续提升品牌影响力。博兴县先后荣获中国白对虾生态养殖第一县、全国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等称号。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更大力度发展富民产业,抓好滨州对虾等14个优势特色农业全产业链提质增效试点。下一步,博兴县将聚焦品种培育、品质提升、品牌打造,深入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推广工厂化养殖模式,建设水产品交易市场,全面构建从池塘到餐桌的水产品现代化冷链物流体系,不断提升“博兴白对虾”市场竞争力,以特色产业振兴助推乡村全面振兴,让乡亲们有收益、得实惠,钱袋子越来越鼓,获得感越来越强。
临沂大学科学技术处处长王梁代表:
更好发挥经营主体作用,推进共富乡村建设

  山东是农业大省,更好发挥经营主体作用,推进强村富民,意义重大。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应充分发挥乡村人才“顶梁柱”、农村共富“带头人”作用与经营主体作用,推进共富乡村建设。加快制定乡村经营的地方标准,对乡村经营进行规范引导。深入挖掘乡村特色文化,系统制订品牌化经营规划,就乡镇(街道)、组团、重点村等进行个性化、差异化定位,形成县域与镇街、组团、乡村之间科学的品牌矩阵,构成各具鲜明特色而又相互赋能的经营格局。
  建议聚焦乡村优势特色产业,多维度搭建招商平台,规范工商资本运作,与农业农村资源要素实现优化组合、高效配置。积极引导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主体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带动小农户打通从农业生产向加工、流通、销售、文旅等环节延伸的路径,让小农户增收渠道扩展到二、三产业。
山东外事职业大学校长孙承武委员:
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我省拥有540余所职业院校、在校生200多万人,是名副其实的职教大省。当前,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愈发紧迫,职业教育的关键地位与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建议:一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不断提升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二是加强职业本科教育建设,切实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有关“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等要求落到实处,保障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三是进一步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办法,逐步打通中职—高职—本科—研究生相互衔接、层层递进的技术技能人才上升通道,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机会和更适合的教育类型。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孟鸿声委员:
“活化”工业遗产 创新打造工业博物馆

  有别于传统旅游,工业旅游是传播工业文化、弘扬工匠精神的有效载体,更是推动工业和旅游业供给侧改革、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创新途径。山东各地拥有丰富的工业遗产资源:第一台国产蒸汽机车、第一台龙门刨床、第一辆重型汽车、第一台滚筒洗衣机……许多全国“第一”,都诞生在山东。
  创新打造山东工业博物馆势在必行。建议在济南、青岛、烟台、淄博等工业基础较好的城市选址,优先活化利用现有的国家级工业遗产,建成一座山东工业博物馆,打造山东工业文化新地标。把历史文化遗产和工业遗产串联起来,串珠成链,聚链成片,形成一条历史文化和工业文化交织交融的旅游带,推动工业遗产实现从锈迹斑斑到创意翻涌的“华丽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