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山:发展向新向好 民生向上向暖
2025-01-22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2024年,乳山市紧紧围绕“大抓经济、大抓基层、大抓落实”工作主线,大力开展“五争四提三突破”行动,全市上下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全力以赴拼经济、抓项目、惠民生,全力跑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成功获评“山东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进步县”,全市高质量发展势头越来越好、活力越来越强、劲头越来越足。
产业向新而行 经济提质增效
日前,走进乳山经济开发区海力风电设备科技(威海)有限公司生产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两台起重1500吨的龙门吊、数十米长的厚重钢板、直径9米的单桩筒节……码头上,数根长80余米、直径超8米的单桩,即将通过海运发往东营渤中和盐城大丰海上风电基地。
作为乳山市打造海上新能源产业基地的重要一环,海力风电以生产风电单桩为主,从开工到投产仅用时8个月,见证了产业发展的“乳山速度”。
“在不断推动产能爬坡的同时,我们也抓紧推动总投资15.3亿元的二、三期建设,启动升压站模块等生产线,进一步扩展乳山基地生产种类。项目全面达产后,预计年产值40亿元、税收2亿元。”海力风电设备科技(威海)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唐春雷说。
时下,以海力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已成为乳山市经济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2024年,乳山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取得了重大突破,不仅产值达到112亿元,还获批全省首个风电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产业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
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从无到有、从有到全、从全到优,是乳山市委、市政府立足自身实际,精准把握经济发展规律,因地制宜探索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成果。
近年来,乳山市树牢大抓经济工作鲜明导向,深入实施工业企业培大育强“1234”计划和企业冲击新目标行动,2024年新签约项目92个、新开工项目72个、新投产项目53个,引进过30亿元重大项目6个,30家冲击新目标入库企业和30家后备库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9%,营业收入过亿元企业达到50家,威海恒邦营业收入达到101亿元,实现本土百亿级企业“零的突破”。
经济指标增长离不开当地优异营商环境的推动。乳山市坚持让企业家站“C位”、坐前排、享尊礼,常态化开展企业大走访和“乳山企业家日”活动,实施“高效办成一件事”提速提效行动,创新“1+N证照联办”“乳山三宝一件事”等特色场景,办理时限平均压缩14个工作日,全程电子化率达到100%;强化资源要素支撑,盘活低效闲置用地792亩,助推优质项目快投产、早见效;扎实开展“才聚乳山”行动,引进青年人才1433人,新增高技能人才1622人、工程师307人、外国专家10人,实现人才与城市“双向奔赴”。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面对国内外新发展形势,乳山市继续把工业经济摆在突出位置,按照巩固传统产业、壮大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思路,推动以汽车零部件和整车制造、金属冶炼及新材料、食品精深加工、纺织服装为重点的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加速推进以新能源和海工重型装备制造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推动低空经济、氢能、虚拟经济等未来产业加速布局,全力争创“省级现代海洋特色产业集聚区”“山东省风电装备特色产业集群”。
农业产业提升 农村活力增强
1月13日,在乳山市乳山寨镇松辉园艺草莓种植基地内,一排排立体种植架上长着颜色各异的草莓,基地负责人郑江辉正耐心察看草莓长势。
“基地总占地5亩,采用先进的高架立体栽培、水肥一体滴灌等技术实现智能化管理,不仅省时省工,还能有效节约空间,实现增产增效。同时,通过与国外草莓龙头企业合作,引进了梦之芙、香蕉草莓、初恋香等草莓品种,优化了当地草莓品种结构。”郑江辉说,基地通过不断改良草莓种植基地繁育方式和种植技术,建立集组培育苗、脱毒繁育、标准化种植等为一体的草莓产业链,产品远销日本、韩国等国际市场。
近年来,乳山市立足资源禀赋优势,聚力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条路子,在全力做大做强传统农业的基础上持续发力特色产业,加快农业规模化、产业化进程,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农民富裕富足,聚力打造乡村振兴“乳山样板”。
乳山市按照高标准农田建设要求,提质改造高标准农田2万亩,粮食播种面积达到55.9万亩,粮食面积、单产、总产实现“三增”。
在坚决扛牢粮食安全责任的同时,乳山市坚持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精致化、特色化方向,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加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以苹果、大姜、花生、葡萄为主体的传统产业,聚力突破以牡蛎、肉鸡为主导的潜力型产业,着力培育以茶叶、蓝莓、草莓为代表的高效型产业,把一个产品做成一个产业,以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农业发展焕发新活力。
2024年,乳山市新增省级智慧农业应用基地4家,7个花生品种通过农业农村部登记,填补了花生育种领域空白,“牡蛎现代种业技术研发项目”获评“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华信食品获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乳山苹果、乳山地瓜被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乳山苹果入选“2024年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榜”,品牌价值达26.66亿元。
以乡村振兴样板片区为抓手,按照“党建联合、资源整合、产业融合、人才聚合”思路,乳山市开展乡村振兴样板片区“扩面提质升级”行动,片区村庄覆盖率达到55%,有序推进271个省级清洁村庄、33个省市和美乡村示范村建设,完成60个村农村“两水”改造工程,农村黑臭水体保持动态清零,洋村口湾区入选第二批省级美丽海湾优秀案例,成功获评“省级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山东省农村基础设施运行管护试点县”“山东省生态环境领域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督查激励县”等。
下一步,乳山市将以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为抓手,着力推进夏村台依湖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诸往山里老家文旅产业、徐家现代海洋种业产业园区和白沙滩“滨海驿站·城市田园”样板片区建设,大力发展集特色生态种养、优质农海产品生产供给、都市休闲观光、文旅产品体验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加快推动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力推动样板片区提质增效。
城市服务提升
润泽百姓生活
“以前想给车充电,需要到处找充电桩,现在家门口有充电站了,下楼扫个码就能充电。不仅离家近,充电还快,非常方便。”日前,家住乳山市城区街道华府名居小区的王浩说。
乳山市华府名居超充站是威海县域首座液冷超级光充一体电站,建设了智能群充充电系统,不仅配套了液冷超充枪、快充枪、慢充枪,满足市民多元化充电需要,还安装了93.96kW的光伏雨棚,年可实现绿色发电13万度。
随着新能源车辆增多,乳山市聚焦群众充电不方便问题,加速推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在河滨公园、行政服务中心、滨海新区管委会等10处人流量较大的区域,布局标准化、规模化的大功率快充电站,累计安装新能源汽车充电桩124个、电动自行车充电点位1344个,构建起市区2公里“充电圈”。
于细微之处彰显为民情怀。近年来,乳山市以新发展理念统筹县域经济发展与民生保障,在不断推动县域经济取得新突破的同时,始终把精致理念融入城市建设管理全过程、全领域,推进城市有机更新,持续提高市民幸福感与获得感。
乳山深知,城市的面貌是其内在品质与活力的直观展现。因此,在城市更新过程中,乳山市注重从细微处入手焕新城市肌体,改造老旧小区13个,铺设各类管网28.6公里,成功获评“省级四星级成长型智慧城市”;加快交通路网提档升级,投资1.64亿元实施G228、S206等5条国省道大中修工程,改造市政道路14条,养护提升农村公路168公里,加固危旧桥梁7座,乳山口大桥主桥和乳山港泊位建设有序推进,威海首段大件运输重载公路建成通车,成功创建全省“乡村著名 邮路畅通”试点县,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在焕新城市肌体的同时,乳山市更加注重城市功能的完善与提升,持续丰富主城区和滨海新区商贸业态,启动实施了金鼎隐秀、九龙汇二期、体育生活馆、利群阳光海岸等高端商贸项目,建成投运了全季、碧海潮汐等精品酒店,精心打造了银滩海洋公园、潮汐湖露营基地、月亮湾潮流街区等一批消费新场景,城市功能更强、颜值更高、活力更足。
为民服务无终点。“今年,我们将在城市供暖扩面、城区排水防涝综合治理、城市运动体育公园建设、二手车市场管理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全方位塑造优质公共服务空间。”乳山市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2025年,乳山市将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扣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重点和难点问题,把民生实事做实、做细、做深。
经济指标屡创新高,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群众幸福指数节节攀升……时下,乳山市正抢抓用好各种发展机遇,锚定“五化五区”总体定位,攻坚突破、跨越赶超,向着“年年有进步、三年大变样、五年求突破”阶段性目标奋进。
①优美海岸线风光
②乳山海上风电高端装备产业集群获批全省首个风电
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③举办“冬游乳山 畅品牡蛎”(第二季)活动
④海上风电设备在乳山港运输
⑤大型海工装备即将交付使用
⑥半岛南海上风电基地U场址项目航拍
本版摄影:辛戈、刘洋等
产业向新而行 经济提质增效
日前,走进乳山经济开发区海力风电设备科技(威海)有限公司生产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两台起重1500吨的龙门吊、数十米长的厚重钢板、直径9米的单桩筒节……码头上,数根长80余米、直径超8米的单桩,即将通过海运发往东营渤中和盐城大丰海上风电基地。
作为乳山市打造海上新能源产业基地的重要一环,海力风电以生产风电单桩为主,从开工到投产仅用时8个月,见证了产业发展的“乳山速度”。
“在不断推动产能爬坡的同时,我们也抓紧推动总投资15.3亿元的二、三期建设,启动升压站模块等生产线,进一步扩展乳山基地生产种类。项目全面达产后,预计年产值40亿元、税收2亿元。”海力风电设备科技(威海)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唐春雷说。
时下,以海力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已成为乳山市经济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2024年,乳山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取得了重大突破,不仅产值达到112亿元,还获批全省首个风电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产业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
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从无到有、从有到全、从全到优,是乳山市委、市政府立足自身实际,精准把握经济发展规律,因地制宜探索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成果。
近年来,乳山市树牢大抓经济工作鲜明导向,深入实施工业企业培大育强“1234”计划和企业冲击新目标行动,2024年新签约项目92个、新开工项目72个、新投产项目53个,引进过30亿元重大项目6个,30家冲击新目标入库企业和30家后备库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9%,营业收入过亿元企业达到50家,威海恒邦营业收入达到101亿元,实现本土百亿级企业“零的突破”。
经济指标增长离不开当地优异营商环境的推动。乳山市坚持让企业家站“C位”、坐前排、享尊礼,常态化开展企业大走访和“乳山企业家日”活动,实施“高效办成一件事”提速提效行动,创新“1+N证照联办”“乳山三宝一件事”等特色场景,办理时限平均压缩14个工作日,全程电子化率达到100%;强化资源要素支撑,盘活低效闲置用地792亩,助推优质项目快投产、早见效;扎实开展“才聚乳山”行动,引进青年人才1433人,新增高技能人才1622人、工程师307人、外国专家10人,实现人才与城市“双向奔赴”。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面对国内外新发展形势,乳山市继续把工业经济摆在突出位置,按照巩固传统产业、壮大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思路,推动以汽车零部件和整车制造、金属冶炼及新材料、食品精深加工、纺织服装为重点的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加速推进以新能源和海工重型装备制造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推动低空经济、氢能、虚拟经济等未来产业加速布局,全力争创“省级现代海洋特色产业集聚区”“山东省风电装备特色产业集群”。
农业产业提升 农村活力增强
1月13日,在乳山市乳山寨镇松辉园艺草莓种植基地内,一排排立体种植架上长着颜色各异的草莓,基地负责人郑江辉正耐心察看草莓长势。
“基地总占地5亩,采用先进的高架立体栽培、水肥一体滴灌等技术实现智能化管理,不仅省时省工,还能有效节约空间,实现增产增效。同时,通过与国外草莓龙头企业合作,引进了梦之芙、香蕉草莓、初恋香等草莓品种,优化了当地草莓品种结构。”郑江辉说,基地通过不断改良草莓种植基地繁育方式和种植技术,建立集组培育苗、脱毒繁育、标准化种植等为一体的草莓产业链,产品远销日本、韩国等国际市场。
近年来,乳山市立足资源禀赋优势,聚力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条路子,在全力做大做强传统农业的基础上持续发力特色产业,加快农业规模化、产业化进程,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农民富裕富足,聚力打造乡村振兴“乳山样板”。
乳山市按照高标准农田建设要求,提质改造高标准农田2万亩,粮食播种面积达到55.9万亩,粮食面积、单产、总产实现“三增”。
在坚决扛牢粮食安全责任的同时,乳山市坚持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精致化、特色化方向,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加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以苹果、大姜、花生、葡萄为主体的传统产业,聚力突破以牡蛎、肉鸡为主导的潜力型产业,着力培育以茶叶、蓝莓、草莓为代表的高效型产业,把一个产品做成一个产业,以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农业发展焕发新活力。
2024年,乳山市新增省级智慧农业应用基地4家,7个花生品种通过农业农村部登记,填补了花生育种领域空白,“牡蛎现代种业技术研发项目”获评“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华信食品获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乳山苹果、乳山地瓜被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乳山苹果入选“2024年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榜”,品牌价值达26.66亿元。
以乡村振兴样板片区为抓手,按照“党建联合、资源整合、产业融合、人才聚合”思路,乳山市开展乡村振兴样板片区“扩面提质升级”行动,片区村庄覆盖率达到55%,有序推进271个省级清洁村庄、33个省市和美乡村示范村建设,完成60个村农村“两水”改造工程,农村黑臭水体保持动态清零,洋村口湾区入选第二批省级美丽海湾优秀案例,成功获评“省级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山东省农村基础设施运行管护试点县”“山东省生态环境领域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督查激励县”等。
下一步,乳山市将以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为抓手,着力推进夏村台依湖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诸往山里老家文旅产业、徐家现代海洋种业产业园区和白沙滩“滨海驿站·城市田园”样板片区建设,大力发展集特色生态种养、优质农海产品生产供给、都市休闲观光、文旅产品体验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加快推动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力推动样板片区提质增效。
城市服务提升
润泽百姓生活
“以前想给车充电,需要到处找充电桩,现在家门口有充电站了,下楼扫个码就能充电。不仅离家近,充电还快,非常方便。”日前,家住乳山市城区街道华府名居小区的王浩说。
乳山市华府名居超充站是威海县域首座液冷超级光充一体电站,建设了智能群充充电系统,不仅配套了液冷超充枪、快充枪、慢充枪,满足市民多元化充电需要,还安装了93.96kW的光伏雨棚,年可实现绿色发电13万度。
随着新能源车辆增多,乳山市聚焦群众充电不方便问题,加速推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在河滨公园、行政服务中心、滨海新区管委会等10处人流量较大的区域,布局标准化、规模化的大功率快充电站,累计安装新能源汽车充电桩124个、电动自行车充电点位1344个,构建起市区2公里“充电圈”。
于细微之处彰显为民情怀。近年来,乳山市以新发展理念统筹县域经济发展与民生保障,在不断推动县域经济取得新突破的同时,始终把精致理念融入城市建设管理全过程、全领域,推进城市有机更新,持续提高市民幸福感与获得感。
乳山深知,城市的面貌是其内在品质与活力的直观展现。因此,在城市更新过程中,乳山市注重从细微处入手焕新城市肌体,改造老旧小区13个,铺设各类管网28.6公里,成功获评“省级四星级成长型智慧城市”;加快交通路网提档升级,投资1.64亿元实施G228、S206等5条国省道大中修工程,改造市政道路14条,养护提升农村公路168公里,加固危旧桥梁7座,乳山口大桥主桥和乳山港泊位建设有序推进,威海首段大件运输重载公路建成通车,成功创建全省“乡村著名 邮路畅通”试点县,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在焕新城市肌体的同时,乳山市更加注重城市功能的完善与提升,持续丰富主城区和滨海新区商贸业态,启动实施了金鼎隐秀、九龙汇二期、体育生活馆、利群阳光海岸等高端商贸项目,建成投运了全季、碧海潮汐等精品酒店,精心打造了银滩海洋公园、潮汐湖露营基地、月亮湾潮流街区等一批消费新场景,城市功能更强、颜值更高、活力更足。
为民服务无终点。“今年,我们将在城市供暖扩面、城区排水防涝综合治理、城市运动体育公园建设、二手车市场管理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全方位塑造优质公共服务空间。”乳山市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2025年,乳山市将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扣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重点和难点问题,把民生实事做实、做细、做深。
经济指标屡创新高,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群众幸福指数节节攀升……时下,乳山市正抢抓用好各种发展机遇,锚定“五化五区”总体定位,攻坚突破、跨越赶超,向着“年年有进步、三年大变样、五年求突破”阶段性目标奋进。
①优美海岸线风光
②乳山海上风电高端装备产业集群获批全省首个风电
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③举办“冬游乳山 畅品牡蛎”(第二季)活动
④海上风电设备在乳山港运输
⑤大型海工装备即将交付使用
⑥半岛南海上风电基地U场址项目航拍
本版摄影:辛戈、刘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