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意进取 砥砺前行

济南市天桥区:千亿级现代化强区建设“势起”新章

2025-01-20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②万虹中心实景 ③金牛建材市场夜景
④云锦湖
⑤小清河泺口段
  □苏晗 苏林

  百舸争流千帆竞,长风万里启新程。2025年,济南市天桥区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和谐稳定,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不断开创千亿级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建设新局面。

  着力稳定经济增长
  向“新”而行、向“质”攀高,一批批重点项目不断为天桥区发展注入磅礴动力。
  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总投资1490亿元的163个重点项目快速推进,30个3亿元以上“招强引优”项目全部落地,签约500强企业等重大招商引资项目7个,谋划建设检验检测产业园、机器人产业园、医疗器械产业园等12个特色专业园区……2024年,一组组数据振奋人心。
  2025年,天桥区将围绕“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6%”的目标,坚持“项目为王”,不断激活发展潜力,推动经济发展量质齐升。
  大力推进项目建设。谋划储备利长远、惠民生、促发展的重点项目300个以上,总投资1900亿元以上。加快建设机器人产业园等30个省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总投资364亿元。加快工业设计软件创新产业园等68个续建项目进度,总投资646亿元。新开工项目57个以上,总投资497亿元。
  全力抓好招商引资。深化提升“333”项目招引机制,锚定发展链群经济新模式,坚定不移开展高质量招商,全年招引投资超3亿元的项目30个以上;聚焦链群招商,围绕主导产业、专精特新企业和优质储备项目,盯紧国际、国内行业头部企业,灵活运用以商招商、基金招商、载体招商等招商模式,重点抓好先进制造业项目招引。
  加快提振消费活力。持续打造“惠购天桥·乐享生活”促消费品牌,组织促消费活动60场以上,全区限额以上销售额突破840亿元;加快构建多层次商圈体系,持续优化商圈品质业态,提升制锦市等5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新引进品牌首店、旗舰店等8家以上;推动商文旅消费融合发展,加快文旅休闲街区建设,打造完善百里黄河风景区、1922电竞新媒体产业园等旅游打卡地,激发文旅消费热情。
着力加快城市更新
  城市更新一头联系着民生,一头联系着城市发展。一直以来,天桥区不断利用城市更新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着力促进片区功能的整体优化与环境品质的整体提升。
  王炉北辛、丁太鲁新徐、桑梓店六村总签约率达到97%,获得城中村专项借款授信额度206亿元,首批放款45.2亿元、居全国第一,建成交付安置房3704套,完成8个小区162万平方米的改造任务……2024年,城市更新工作成绩亮眼。
  2025年,天桥区将按照“123456”城市更新工作思路,推动城市更新工作全面提速,构建多点突破、多元融合的城市空间格局。
  高效率推进片区开发。实施新一轮城市更新攻坚行动,加快推进泺口片区二期、成大国棉一厂、崔庙田庄等7个总投资310亿元的城中村改造项目,中恒晨光、制锦市文化创意街区等4个总投资168亿元的城市更新项目;全力推进王炉北辛、丁太鲁新徐、桑梓店等总投资950亿元的20个已启动城市更新项目;积极谋划国棉四厂、元首针织厂、大易造纸厂等工业遗存的活化利用,推动产城融合,实现新开工面积200万平方米以上。
  高标准建设配套设施。统筹优化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完善路网布局,积极推进丁太鲁新徐片区综合管网等市政项目7个,新建、改扩建无影山北路等道路12条,保障黄岗路穿黄隧道、轨道交通6号线和7号线等项目建设;推进新建片区学校、医院、绿地、公园等服务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供给。
  高水平保障要素供给。深化“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加强全链条服务、全要素保障、全周期管理,推动供地建设审批、项目开工、入库纳统等工作同步推进,做好桑梓店片区、鹊山龙湖西片区等控规审批工作。强化用地保障,积极盘活闲置土地,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全力争取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落实土地分级分类保障,实现供地2000亩以上。
着力推进产业升级
  天桥,这座积淀了深厚工业底蕴的老城区,深知产业升级和创新赋能的关键所在。
  2024年1—11月,工业投资增长89.7%、排名全市第二,实施工业技术改造项目21个,70家企业获评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实现网络零售额168.4亿元、增长6.5%;完成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788亿元以上……2024年,天桥区全力以赴抓转型、促创新,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
  2025年,天桥区将着力推进产业升级,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主导产业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以改革创新赋能产业发展。聚焦“4+N”产业发展体系,全面激活产业要素资源,推动重点领域多点突破,增强发展动力活力;完善民营企业融资支持体系,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搭建高层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50家以上、市级重点平台5家以上。
  推动工业集群集聚发展。坚持工业强区战略不动摇,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持续实施优质企业提升行动,促进主导产业链群式发展,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80亿元;加快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实施工业技改升级计划,工业技改投资持续增长;推进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招引培育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30家以上。
  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构建完善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持续优化要素资源配置,加快白金广场、湖印都会等项目进度,着力打造北湖高端服务业集聚区,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高端化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化提升;积极布局未来数智、未来空天等产业,持续丰富和拓展现代服务业发展格局。
着力提升城市品质
  城市是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品质是一座城市发展的象征。天桥区一直致力于城市品质提升,推动城市业态、功能、品质不断提升。
  扎实开展城市精细化管理16项专项行动,新建、改扩建主次干道7条,新增停车泊位2740个,200台新能源渣土运输车投入使用,环境空气综合指数同比改善7.3%、排名全市第一,水环境综合指数排名全省前列……2024年,天桥区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2025年,天桥区将着力提升城市品质,抓实城市精细化管理,不断增强自身软实力。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聚焦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开展重点区域秩序整治、拆违控违、背街小巷环境整治等专项行动,全方位提升市容市貌;加快推进智慧停车建设,依托全市停车综合管理服务平台,逐步接入无感停车场景,新增车辆泊位3000个以上,提升城市治理效能。
  提升生态环境品质。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积极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力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加快黄河流域(天桥段)生态环境导向开发(EOD)项目建设;开展大气污染专项整治行动,推动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积极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绿色低碳转型。
  全面优化营商环境。统筹推进20个领域优化营商环境重点工作,不断提高重大项目容缺受理、拿地即开工等工作质效,丰富拓展“政务服务云直播”模式,上线“云大厅”事项80个以上,打造更高水平的政务服务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巩固“一网通办”等工作成果,推出更多“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场景,更好满足企业和群众办事需求。
着力增进民生福祉
  抓民生也是抓发展,民生工作是推动发展的内生动力。一直以来,天桥区聚焦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使其与经济发展有效对接、相得益彰。
  社会事业和民生领域累计投入占全区总支出84%,14件民生实事全部完成,新增城镇就业2.3万人,新建11所中小学、幼儿园,增加学位6000余个,组织开展“桥见”品牌系列、黄河文化传承发展等各类文化活动400余场……2024年,天桥区全力以赴抓民生、办实事,社会民生事业实现新发展。
  2025年,天桥区着力增进民生福祉,加快民生事业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加快建设教育强区。健全完善“卓越教师进阶式培养”体系,培养百名省市名优校长、教师;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建成滨河左岸片区初中、泺口一期小学等中小学、幼儿园6所,新增学位3700个,加快推进区属60班高中建设和济南第五十二中学改造提升。新建、更新室内外各类健身器材,打造更多“15分钟健身圈”,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
  提升健康文化品质。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改造提升村卫生室11个;加快山大二院、省立三院扩建、天桥医院迁建、区级养老服务中心等项目建设,增加医疗康养资源供给;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完成文化馆国家一级馆评估,有序开展千场文体惠民活动,提高群众文化生活满意度。
  持续抓好乡村振兴。统筹推进“一村一业、一村一策”,支持特色农业发展,引导农业园区、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提档升级;持续实施农民收入倍增计划,新增“共富超市”15个以上,打通农产品销售“最后一公里”;加快“百里黄河 老家桑梓”泉韵乡居样板区建设,推动乡村建设提质增效。
  兜牢民生保障底线。坚持就业优先,开展线上线下招聘会40场以上,新增城镇就业1.74万人以上;做好分层分类社会帮扶救助,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提升妇女儿童福利、残疾人福利保障水平,强化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织密民生保障安全网。

①百年津浦铁路桥
②万虹中心实景
③金牛建材市场夜景
④云锦湖
⑤小清河泺口段
⑥黄河大景
  □苏晗 苏林

  百舸争流千帆竞,长风万里启新程。2025年,济南市天桥区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和谐稳定,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不断开创千亿级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建设新局面。

  着力稳定经济增长
  向“新”而行、向“质”攀高,一批批重点项目不断为天桥区发展注入磅礴动力。
  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总投资1490亿元的163个重点项目快速推进,30个3亿元以上“招强引优”项目全部落地,签约500强企业等重大招商引资项目7个,谋划建设检验检测产业园、机器人产业园、医疗器械产业园等12个特色专业园区……2024年,一组组数据振奋人心。
  2025年,天桥区将围绕“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6%”的目标,坚持“项目为王”,不断激活发展潜力,推动经济发展量质齐升。
  大力推进项目建设。谋划储备利长远、惠民生、促发展的重点项目300个以上,总投资1900亿元以上。加快建设机器人产业园等30个省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总投资364亿元。加快工业设计软件创新产业园等68个续建项目进度,总投资646亿元。新开工项目57个以上,总投资497亿元。
  全力抓好招商引资。深化提升“333”项目招引机制,锚定发展链群经济新模式,坚定不移开展高质量招商,全年招引投资超3亿元的项目30个以上;聚焦链群招商,围绕主导产业、专精特新企业和优质储备项目,盯紧国际、国内行业头部企业,灵活运用以商招商、基金招商、载体招商等招商模式,重点抓好先进制造业项目招引。
  加快提振消费活力。持续打造“惠购天桥·乐享生活”促消费品牌,组织促消费活动60场以上,全区限额以上销售额突破840亿元;加快构建多层次商圈体系,持续优化商圈品质业态,提升制锦市等5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新引进品牌首店、旗舰店等8家以上;推动商文旅消费融合发展,加快文旅休闲街区建设,打造完善百里黄河风景区、1922电竞新媒体产业园等旅游打卡地,激发文旅消费热情。
着力加快城市更新
  城市更新一头联系着民生,一头联系着城市发展。一直以来,天桥区不断利用城市更新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着力促进片区功能的整体优化与环境品质的整体提升。
  王炉北辛、丁太鲁新徐、桑梓店六村总签约率达到97%,获得城中村专项借款授信额度206亿元,首批放款45.2亿元、居全国第一,建成交付安置房3704套,完成8个小区162万平方米的改造任务……2024年,城市更新工作成绩亮眼。
  2025年,天桥区将按照“123456”城市更新工作思路,推动城市更新工作全面提速,构建多点突破、多元融合的城市空间格局。
  高效率推进片区开发。实施新一轮城市更新攻坚行动,加快推进泺口片区二期、成大国棉一厂、崔庙田庄等7个总投资310亿元的城中村改造项目,中恒晨光、制锦市文化创意街区等4个总投资168亿元的城市更新项目;全力推进王炉北辛、丁太鲁新徐、桑梓店等总投资950亿元的20个已启动城市更新项目;积极谋划国棉四厂、元首针织厂、大易造纸厂等工业遗存的活化利用,推动产城融合,实现新开工面积200万平方米以上。
  高标准建设配套设施。统筹优化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完善路网布局,积极推进丁太鲁新徐片区综合管网等市政项目7个,新建、改扩建无影山北路等道路12条,保障黄岗路穿黄隧道、轨道交通6号线和7号线等项目建设;推进新建片区学校、医院、绿地、公园等服务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供给。
  高水平保障要素供给。深化“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加强全链条服务、全要素保障、全周期管理,推动供地建设审批、项目开工、入库纳统等工作同步推进,做好桑梓店片区、鹊山龙湖西片区等控规审批工作。强化用地保障,积极盘活闲置土地,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全力争取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落实土地分级分类保障,实现供地2000亩以上。
着力推进产业升级
  天桥,这座积淀了深厚工业底蕴的老城区,深知产业升级和创新赋能的关键所在。
  2024年1—11月,工业投资增长89.7%、排名全市第二,实施工业技术改造项目21个,70家企业获评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实现网络零售额168.4亿元、增长6.5%;完成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788亿元以上……2024年,天桥区全力以赴抓转型、促创新,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
  2025年,天桥区将着力推进产业升级,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主导产业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以改革创新赋能产业发展。聚焦“4+N”产业发展体系,全面激活产业要素资源,推动重点领域多点突破,增强发展动力活力;完善民营企业融资支持体系,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搭建高层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50家以上、市级重点平台5家以上。
  推动工业集群集聚发展。坚持工业强区战略不动摇,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持续实施优质企业提升行动,促进主导产业链群式发展,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80亿元;加快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实施工业技改升级计划,工业技改投资持续增长;推进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招引培育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30家以上。
  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构建完善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持续优化要素资源配置,加快白金广场、湖印都会等项目进度,着力打造北湖高端服务业集聚区,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高端化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化提升;积极布局未来数智、未来空天等产业,持续丰富和拓展现代服务业发展格局。
着力提升城市品质
  城市是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品质是一座城市发展的象征。天桥区一直致力于城市品质提升,推动城市业态、功能、品质不断提升。
  扎实开展城市精细化管理16项专项行动,新建、改扩建主次干道7条,新增停车泊位2740个,200台新能源渣土运输车投入使用,环境空气综合指数同比改善7.3%、排名全市第一,水环境综合指数排名全省前列……2024年,天桥区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2025年,天桥区将着力提升城市品质,抓实城市精细化管理,不断增强自身软实力。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聚焦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开展重点区域秩序整治、拆违控违、背街小巷环境整治等专项行动,全方位提升市容市貌;加快推进智慧停车建设,依托全市停车综合管理服务平台,逐步接入无感停车场景,新增车辆泊位3000个以上,提升城市治理效能。
  提升生态环境品质。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积极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力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加快黄河流域(天桥段)生态环境导向开发(EOD)项目建设;开展大气污染专项整治行动,推动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积极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绿色低碳转型。
  全面优化营商环境。统筹推进20个领域优化营商环境重点工作,不断提高重大项目容缺受理、拿地即开工等工作质效,丰富拓展“政务服务云直播”模式,上线“云大厅”事项80个以上,打造更高水平的政务服务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巩固“一网通办”等工作成果,推出更多“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场景,更好满足企业和群众办事需求。
着力增进民生福祉
  抓民生也是抓发展,民生工作是推动发展的内生动力。一直以来,天桥区聚焦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使其与经济发展有效对接、相得益彰。
  社会事业和民生领域累计投入占全区总支出84%,14件民生实事全部完成,新增城镇就业2.3万人,新建11所中小学、幼儿园,增加学位6000余个,组织开展“桥见”品牌系列、黄河文化传承发展等各类文化活动400余场……2024年,天桥区全力以赴抓民生、办实事,社会民生事业实现新发展。
  2025年,天桥区着力增进民生福祉,加快民生事业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加快建设教育强区。健全完善“卓越教师进阶式培养”体系,培养百名省市名优校长、教师;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建成滨河左岸片区初中、泺口一期小学等中小学、幼儿园6所,新增学位3700个,加快推进区属60班高中建设和济南第五十二中学改造提升。新建、更新室内外各类健身器材,打造更多“15分钟健身圈”,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
  提升健康文化品质。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改造提升村卫生室11个;加快山大二院、省立三院扩建、天桥医院迁建、区级养老服务中心等项目建设,增加医疗康养资源供给;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完成文化馆国家一级馆评估,有序开展千场文体惠民活动,提高群众文化生活满意度。
  持续抓好乡村振兴。统筹推进“一村一业、一村一策”,支持特色农业发展,引导农业园区、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提档升级;持续实施农民收入倍增计划,新增“共富超市”15个以上,打通农产品销售“最后一公里”;加快“百里黄河 老家桑梓”泉韵乡居样板区建设,推动乡村建设提质增效。
  兜牢民生保障底线。坚持就业优先,开展线上线下招聘会40场以上,新增城镇就业1.74万人以上;做好分层分类社会帮扶救助,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提升妇女儿童福利、残疾人福利保障水平,强化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织密民生保障安全网。

①百年津浦铁路桥
②万虹中心实景
③金牛建材市场夜景
④云锦湖
⑤小清河泺口段
⑥黄河大景

本文相关新闻